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世称“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笏朝辑,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腾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王气葱郁”。在东陵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帝、后、妃、皇子、公主”。那么,是不是清东陵的每一座陵寝都是风水宝地呢?铁的事实会告诉你:
1、昭西陵:孝庄文皇后的陵寝,1687年孝庄安奉于此,1725年安葬于地宫。孝庄安奉于此地后出生的“乾隆(1711年生)”,“乾隆皇帝”在位60年,享年89岁,创造了大清盛世。
2、孝陵:“顺治皇帝”的陵寝,“顺治”安葬于此后出生的“雍正(1678年生)和乾隆”。“雍正”在位13年,享年58岁,“雍正”一扫“康熙”积弊颓风,为“乾隆”创大清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景陵:“康熙皇帝”的陵寝,1722年“康熙”去世后安葬于此,此后出生“嘉庆皇帝”,但“嘉庆皇帝”是在“雍正”安葬在“西陵泰陵”后出生的,“嘉庆”的先天命运是由“泰陵”决定的。“嘉庆皇帝”在位25年,享年61岁,是一位平庸天子,大清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
4、裕陵:“乾隆皇帝”的陵寝,1799年“乾隆”安葬于此后出生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在位11年,享年31岁。
5、定陵:“咸丰皇帝”的陵寝,1866年安葬于此后出生了“光绪”和“宣统”两位皇帝,“光绪”在位34年,享年38岁;“宣统”在位3年,享年61岁,清朝末代皇帝。“定陵”是一个生了“亡国之君”的陵寝。
6、惠陵:“同治”的陵寝,1878年“同治”安葬于此,“同治”无后代。
至于“顺治皇帝”是在有了“沈阳东陵福陵”后出生的;“康熙皇帝”是在有了“皇太极的沈阳昭陵”后出生的;“道光皇帝”是在有了“清西陵雍正泰陵”后出生的;“同治皇帝”是在有了“清西陵道光慕陵”后出生的。“顺治、康熙、道光、同治”这四位皇帝的先天命运都与“清东陵”没有任何关系。
通过上述事实介绍,我们应该明白:清东陵中只有“孝陵、昭西陵”是生“明君创盛世”的风水宝地,出了“雍正、乾隆”两位好皇帝;而“裕陵、定陵”都出断子绝孙短命亡国皇帝。至于“惠陵”因其无后代而没有了风水上的实证意义;“景陵”也因在“康熙”去世后“雍正”去世前并没有出生“大清皇帝”而不能用事实实证其是否风水宝地。在这里我们只用事实说话。不从风水理论上瞎评价每座陵寝的好坏。
风水宝地的实质是
“穴位是否点在了龙脉中蕴藏脉气能量的那一个地层里能量聚集最大的那一个点上,而不是龙脉外部形貌的山环水抱砂水有情,龙脉的外表只是‘寻龙点穴’的次要因素,‘寻龙点穴’的主要因素是龙脉的内部结构和龙脉中脉气能量聚集的方式”。
明此理,则“清东陵哪一座陵寝是风水宝地,哪一座陵寝不是风水宝地”便可一眼看穿。
环境风貌清东陵的环境是由山川、河流、林木、植被等诸多要素构成的。
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东陵正是这种理念的最佳体现。
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
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
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陈喜波、韩光辉两位学者曾就此作过专门的研究。
清东陵(见上图),据说是顺治亲自跑马游山而选定的风水宝地,他们分析后认为,这里确是一块风水绝佳之地。其依据是—— 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以北称”后龙”,是龙脉来源; 陵区以昌瑞山为靠山,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 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 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朝山; 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 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屈曲流过,环抱有情。
从上面看,清东陵是“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水水格局。青山环护,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根据当年留下的建陵资料,依传统的“分金立向”风水理论,确定陵寝建筑的中轴线。东陵主陵孝陵和南部的金星山构成整个陵寝的建筑轴线,整个陵区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山川景物,都由金星山和昌瑞山一线相连的山向所控扼,这条轴线在陵区内诸多陵寝的有机配置下,得到不断充实和强化,在空间序列的展开层次上,处处得到山川形胜景物天成的有序映衬和烘托,显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图景。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 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
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
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
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
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
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
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
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
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
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
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
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京。
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许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
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
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
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
清代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在沈阳老家(盛京三陵),从顺治起,历代皇陵都安放到唐山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雍正帝发现永宁山下风水很好,离北京较近,尤其是距离出产石料的曲阳县非常近,明清两代修建皇宫和陵墓所需用的汉白玉石料都是产自曲阳太行山区,因此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可以节省许多人工。由于雍正在位时厉行改革,虽然勤勉, 但是得罪了许多人,口碑不好,所以民间相传,认为雍正是谋杀了他父亲篡位,死后不敢去见他父亲,才在西陵另建坟墓。
清东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西陵是雍正、嘉庆、道光、光绪
昭西陵鸟瞰(徐广源提供)在遵化清东陵,有座陵寝像一只孤雁,被建在了陵区界墙——风水墙之外、陵区总大门大红门的旁边。
这就是昭西陵,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孝庄文皇后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庄妃,她是皇太极的爱妃,少年天子顺治帝福临的生母,康熙大帝玄烨的祖母,她与清初三位皇帝都有着至为密切的关系。
清制,皇后陵没有自己的独立名称,而是根据其夫陵名来命名的。陵名第一个字用其夫陵名的第一个字,第二个字根据皇后陵位于夫君陵的相对方位而定。
清代陵寝都坐北朝南,皇后陵只能建在皇帝陵的东面或西面。孝庄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表明与远在盛京(今沈阳)的昭陵为一个体系。
昭陵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寝。因为孝庄文皇后的陵寝在昭陵之西,所以称为“昭西陵”。
按照史书的说法,孝庄文皇后崩逝前曾经表示,不想惊动太宗皇帝的亡灵,同时又舍不得儿孙们,所以坚持不要奉安盛京,而要在孝陵与子孙为伴。但人们并不肯轻信史书上的记载,认为那是“为尊者讳”,于是拿出一段“太后下嫁”的公案来解释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之谜。
据说皇太极崩逝后,正值盛年的庄妃(此时已是太后了)或是由于孤枕难耐,或是为了保住儿子顺治的皇位,屈尊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在当时,寡妇再嫁即使发生在普通百姓家,也会普遭非议,更何况发生在皇家?为此,清朝皇室便将她的陵寝摒出陵区之外,建在陵区大门外一旁,让她千秋万代为子孙看守陵门,充当警卫,以示惩处。
太后是否下嫁,学界现在尚无定论,我们在这里不想强说其有,也不想断言其无。但想说明的是,即使抛开太后是否下嫁的问题,也同样可以解开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之谜。
孝庄文皇后的陵叫昭西陵,表明仍与昭陵是一个体系,也就是说,她这个皇后依旧从属于太宗皇帝。那么这座陵寝为什么不葬进清东陵陵区之内,而偏偏被搁置在大门之外呢?这也不难解释。
清东陵以顺治帝福临的孝陵为主陵。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是陵区内至高无上的尊贵之位。
清东陵与关外的昭陵是不同的体系,绝不能混淆。如果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内,不仅打乱了两个体系,而且将昭西陵建在任何一处,都卑于其子的孝陵,有悖于理法。
这样将昭西陵建在陵区之外,就既明确了两个体系的界限,又满足了孝庄文皇后死后与子孙为伴的遗愿。昭西陵所以建在大红门左旁,也是有其道理的。
清代谒陵制度,是从辈份最高的陵开始。孝庄文皇后的辈份高于葬于清东陵的后代帝后,晚辈谒陵时,自然要先从昭西陵开始。
昭西陵老照片(徐广源提供)昭西陵建在谒陵人必经之处的大红门旁边,为世代子孙及钦点王公的谒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清代崇尚左方,以左为贵。
昭西陵正好在大红门左方。陵址之地要求土层厚,土质细腻无沙,颜色纯正,昭西陵所在之地完全符合这一要求。
以此看来,将昭西陵建在清东陵风水墙外,大红门左旁,是当时情况下最合情合理的选择。孝庄文皇后,蒙族,姓博尔济吉特,名本布泰(也可翻译为布木布泰)。
她是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二月初八日。她13岁的时候,就已经出落得如花似玉、楚楚动人了。
她的祖父莽古思为了加强与后金的政治联盟,维护自己部落的利益,决定将自己的孙女本布泰嫁给皇太极。天命十年(1625)二月初二日,13岁的本布泰带着她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在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了后金的新都辽阳。
皇太极亲自迎接到沈阳城外的北岗,在那里举行了盛大宴会,欢迎送亲队伍的到来。快到辽阳城时,大金汗努尔哈赤亲率众后妃、贝勒、大臣出城迎接。
入城后,“设大宴以礼成婚”。本布泰从此成了34岁的皇太极的侧福晋。
早在11年前,即万历四十二年(1614),莽古思就已将自己的女儿、本布泰的姑母哲哲嫁给皇太极作大福晋。在本布泰出嫁后的第九年,即天聪八年(1634),她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亲姑侄三个女人同事一夫,这在有清一代是空前绝后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称帝,完善后妃制度,并建五宫,分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
其中,大福晋哲哲为清宁宫中宫皇后;海兰珠位列第二,为关雎宫宸妃;第三位麟趾宫贵妃那木钟,为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第四位衍庆宫淑妃巴特马·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金;本布泰名列第五,被封为永福宫庄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至今珍藏着册封庄妃的册文,这是惟一幸存下来的清廷入关前的后妃册文,史料价值极高: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开辟以来,有应运之主,必有广胤之妃。
然锡册命而定名分,诚圣帝明王之首重也。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尔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
朕登大宝,爰仿古制,册尔为永福册封庄妃册文(满文部分)册封庄妃册文(蒙文部分)册封庄妃册文(汉文部分)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
大清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庄妃之名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