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四库全书之风水密诀

1.谁看过《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包涵了经、史、自、集四大部分.经:包涵了有确切记载的所有和经有关的书,比如易经、论语、春秋等等等等.史:包涵了有确切记载的所有的历史文献.子:子部又分为兵法、诸子、笔记、类书、杂家、小说等几部分,每个小部分又有若干的书籍.集:象唐诗宋词楚辞乐府诗集等等内容都在里面.四库全书,经在最前,经的第一篇就是易经,可见易经的重要性.如果你聪明过人,过目不忘,看完四库全书、至少也要20年吧.这只是浏览,如果你要深入的读,都读懂的话,不敢想,要是我能活到200岁,我相信,我能做到.。

2.历史上的儒者,是谁最先提及“风水”这个概念的

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横渠先生)。

如果我们用“风水”作为关键词,会从电子版《四库全书》里面搜索到2489条,而最早提及《葬书》内容的人就是张载。《四库全书•张子全书》说:葬法有风水、山闪,此全无义理,不足取。

南方用《青嚢》,犹或得之。西方人用一行,尤无义理。

南方试葬地,将五色帛埋于地下,经年而取观之,地美则采色不变,地气恶则色变矣。又以器贮水养小鱼,埋经年,以死生卜地美恶。

取草木之荣枯,亦可卜地之美恶。张载称赞南方人用《青囊》葬法,认为埋五色帛和小鱼于地下有道理,可以卜葬地的好坏。

按南宋郑樵《通志》的记载,有曽氏《青囊子歌》一卷,郭璞撰《青囊经》二卷,曽杨二仙撰《青囊经》一卷。今见《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录有《青囊序》一卷和《青囊奥语》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撰,其序则题绮松弟子曽文迪作。

书中有阴阳顺逆、九星化曜辨山水之贵贱吉凶,这似乎就是张载所肯定的内容吧。

3.四库全书下落

国家图书馆与商务印书馆刚刚合作影印出版了《四库全书》,每部预定售价为18万元。

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抄写了七部,分贮于七座专用藏书阁中。这次影印出版的《四库全书》,是原贮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本。

七座藏书阁均以宁波天一阁为范本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在翰林院开设了四库全书馆,任命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为总裁官,翰林院编修纪晓岚等人为总纂官,以明代遗书《永乐大典》为基础,以宫廷藏书和征集自全国的书籍为补充,编纂由“经、史、子、集”四大门类构成的《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预定编书期限为10年,他计划待全书编成后先行抄录四部,分贮于四地。

乾隆皇帝说:“凡事预则立,书之成虽尚需日,而贮书之所则不可不宿构……”为此,他下旨预建四座藏书阁,并依四阁所在地域的重要程度,定出了陆续入贮的顺序,即北京皇宫文渊阁、盛京(沈阳)老皇宫文溯阁、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这四阁均在北方,史称北四阁。

北四阁中率先设计施工的是圆明园文源阁。乾隆皇帝决定,文源阁的建筑样式以宁波天一阁为范本,并派人去宁波测量绘制了天一阁的图样。

天一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阁。 圆明园文源阁多砖少木黑瓦绿剪边 文源阁建在圆明园中路的北部,外观为二层,内部实为三层。

为尽量减少易燃的木材料,文源阁未采用常见的四面廊柱形制,而是将东、北、西三面建成承重砖墙,只在南面设置木质门窗。 文源阁的开间,也未采取适合在正中开门的奇数,而是仿照天一阁设为六开间,因为古人认为“六”是偶数,属阴性,象征着水,叫作“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文源阁顶的琉璃瓦,采用“黑瓦绿剪边”的形制,即用黑瓦覆顶,绿瓦镶边,门窗栏柱也饰以绿色。黑色和绿色都代表水。

在文源阁的周边还环绕着水渠,流水汇入阁前的池塘,以作为灭火的水源。 乾隆皇帝最爱圆明园文源阁 乾隆四十七年春二月(1782年初),首部《四库全书》入贮北京皇宫文渊阁,乾隆皇帝亲自主持了全书入阁典礼。

他在阅览了纪晓岚代表四库全书馆撰写的《全书告成表文》之后,极为赞赏地说:“此表必出自纪昀(纪晓岚之名)之手。”并加封纪晓岚为“文渊阁值阁事”。

文源阁虽然最先建成,但入贮全书的顺序则排在第三。乾隆皇帝每年住在圆明园的时间比皇宫还长,所以文源阁也是他光顾次数最多的一座藏书阁。

乾隆皇帝将文源阁庭院营建为一处风景区,将采自北京西山的一块两丈多高的“北太湖石”竖立在阁前的池塘中,命名为“玲峰”,意为“玲珑的山峰”。这座玲峰石周身有84个孔洞,可以将月光漏映在池水中,又可以在有风时产生鸣响。

七座藏书阁名称全沾水 在首批四部《四库全书》相继入贮北四阁后,乾隆皇帝又决定再抄录三部,入贮于南方的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史称南三阁。这“北四、南三”七座藏书阁,虽然规模大小和精致程度有所不同,但建筑样式均以宁波天一阁为范本。

藏书阁名称中的“渊、源、溯、津、汇、澜”等字,既反映着文化传承的渊源关系,也包含着希望以水镇火的意图。镇江文宗阁的“宗”字虽然没有“三点水”,但出自“百川朝宗归于海”的典故,也有“水”的寓意。

七座藏书阁和七部《四库全书》命运不同 扬州文汇阁与镇江文宗阁,及阁内贮藏的两部《四库全书》,在太平天国期间,于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 杭州文澜阁也在1861年毁于战争。

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损毁过半,后由杭州藏书家丁氏兄弟组织人力赴北京抄补得以续全,但因原书只存一半,故有半部之称。此书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现在的杭州文澜阁是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的。故宫中的文渊阁,在午门内的文华殿北侧,如今已是书去楼空。

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是七部书中成书最早的一部。此书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圆明园文源阁及阁内贮藏的文源阁本《四库全书》于咸丰十年(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著名的玲峰石,现只剩有残石,留在文源阁废墟前的池塘遗址中,上面还留有乾隆皇帝的《题文源阁作》诗篇残记。

原立于文源阁侧的乾隆所作《文源阁记》石碑,现在文津街国图分馆庭院中。 沈阳文溯阁,在沈阳故宫内,文溯阁本《四库全书》,在1966年10月移交甘肃省图书馆保存。

承德文津阁,在避暑山庄内。袁世凯任民国总统期间,内务部为在故宫前半部开办古物陈列所,下令将避暑山庄的文物调运北京。

文津街因为《四库全书》而得名 1931年6月25日,国立北平图书馆在北海西侧建成,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移入图书馆新楼贮藏,图书馆门前的街道也因此命名为文津街,并沿袭至今。1987年,国家图书馆在紫竹院建成,文津街的老北图更名为国图分馆,所藏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也移至国图新馆的文津厅内收藏。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共计36304册,贮书所用的6750个木制书函和128个木质书架,均为乾隆时期的避暑山庄文津阁原物。 当年纪晓岚等人编纂的《四库全书》底本,原收藏于清代翰林院。

翰林院旧址就在今东长安街公安部院内。1900年义和团进攻东交。

4.《四库全书》藏在那七阁

四库七阁分为廷四阁(又称北四阁)和江南三阁.

廷四阁包括:文渊阁乾隆四十年(1775)建,位于北京紫禁城内。第一部《四库全书》写成后就藏在这里。民国后书归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在台湾。

文源阁乾隆四十年(1775)建,在北京西郊圆明园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书与阁俱遭兵火焚毁。

文津阁乾隆四十年(1775)建,在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藏书于1915年运至北京,现藏北京图书馆。

文溯阁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在今辽宁省沈阳市故宫之西。书于1966年10月移藏在甘肃省图书馆。

江南三阁包括:文宗阁乾隆四十四年(1779)建,原在江苏省镇江金山寺,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兵火。

文澜阁乾隆四十九年(1784)就杭州孤山圣因寺藏书堂改建。书由丁丙、丁申等搜集抄补大半,以后又陆续据文津阁本抄补得全,现藏浙江图书馆。

文汇阁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原在江苏扬州市大观堂,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毁于兵火。

四库全书之风水密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