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城汴京(今开封),公元963年,将陵墓选在巩县。
第一他准备迁都洛阳,所以把陵墓选在巩县;第二是巩县的风水好,南边有嵩山,北边有黄河,南边高、北边低,按照唐代的选葬法,这叫山高水来。北宋皇陵坐落在巩义境内嵩山以北、洛河之南130多平方公里的黄土岭上,人们的第一个疑问是:北宋皇帝为什么把坟墓全部建在这里?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赵匡胤自选陵墓的一个传说:赵匡胤非常想迁都洛阳,但被他的弟弟赵光义和群臣阻拦,心中非常悲苦。
当他从洛阳回开封经过巩义时,他祭奠埋在这里的父亲,更加悲从中来。于是,他登上阕台,面向西方,要来弯弓,对臣下说:“我生不能居西京,死当葬此地!”弯弓搭箭,响箭向西北飞驰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
北宋诸陵建在南依嵩山北麓、北傍洛水河岸的黄土岗地上,自然地势呈南高北低,东穹西垂状。北宋时期阴阳堪舆术盛行,宋统治集团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之说,皇帝姓“赵”,陵域地形以“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为吉地,而巩县自然地理环境优越,正符合北宋阴阳堪舆术中所要求的茔域条件。
公元963年,赵匡胤命“司天监(掌天文、历法、祥瑞、兆候的机关)赵修己、内客省使王仁赡等改卜安陵(即永安陵)于西京(洛阳)巩县之邓封乡(今巩义市西村镇常封村)”,将埋葬在东京(开封)东南的父母的遗骨迁葬到巩县西南。宋代皇帝一般在死后才开始营陵,葬前均殡于汴京宫中。
与此同时,朝廷投入数万名兵役开始采石建陵和制作明器。等皇陵建成后,皇帝棺柩由东京起灵,途经中牟、郑州、荥阳、巩县、偃师等地,绕道陵区之西北经平原而折东进入高原。
送葬队伍选择这样一条平坦而无险阻的路线,大约是因为仪卫队伍过于庞大,柩舆又极重的缘故。从东京到陵区一般约走十天方可到达,埋葬哲宗赵煦时,路上因遇大雨,久久不停,而灵车深陷泥泽之中,送葬队伍只得露宿荒野数天之久。
后陵上宫建制大体上与帝陵相同,只是规模缩小。后陵西北即为下宫,是供奉帝后遗容、遗物和守陵、祭祀的场所。
主要建筑有正殿、影殿、斋殿、浣濯院、神厨、陵使廨舍、在各座陵域之外还有一些自为茔域的亲王坟、供帝王谒拜山陵时下榻的行宫、为死者祈福的禅院、看守人住宅等。7个月内要造好一座帝王陵,难度确实是非常大的。
宋陵的石头都取自百里之外偃师境内的万安山。据《金石萃编·永泰陵采石记》(卷一百三十一),在2月10日到5月11日,开采成营造永泰陵需要的石料,共动用了9744名士兵和匠人,不少累病而死,就近埋在山里。
由于赶工期,陵造成了,不少尸体还没来得及掩埋。与一般历代帝王陵的选址不同的是,北宋皇陵的风水理念确实反常奇特。
《永定陵修奉采石记》概括了宋陵选址的风水依据。意思是说:巩县这个地方,是风雨所会,阴阳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从来都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极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
在宋陵地宫的顶部,绘制的就是这样的星象图。
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以坐北朝南为坐向。
又都以北面为上位(皇帝都是面南而坐,古“面南”一词意即登基当皇帝)。所以人们使用罗盘时,都是想象自己站在北面而面向南方(有纵观天下之意)。
也是古代风水领域的统一表示方法,罗盘即以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而设计。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是近代国际统一的地图标识方法。
因为有了地图,要贴到墙上,远处(北方)自然在上,近处自然在下。逐步约定俗成,弄成了上北下南了。
我们接受的方向识别常识也是按这一统一方法而来得。平时看地图时,大家肯定也是站在地图下方(即南方)来看的。
但罗盘方向与我们日常说的方向是一致的。只是站的位置不同而已。
比较罗嗦,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