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永乐年间风水

1.明永乐年间发生过什么怪事

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2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

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3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天启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此事被御笔太监记入了明朝正史。

关于明朝北京王恭厂大爆炸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次惊心动魄的灾难,但都莫过于解不开的自然灾难之谜,被人们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的是(1)3000多年前印度“死丘”事件;(2)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3)1626年北京王恭厂大爆炸。这三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引起人们浓厚兴趣,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至今仍是莫衷一是。

神秘的爆炸 明代自永乐年起火器制造就有了很大发展,驻守京城的京军所设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中神机营是明军主力部队,配备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和最强的兵力,为此明末的北京城内先后设立过6处火药厂局,凡是京营火器所需的铅子、火药都是由王恭厂预造,以备京营来领用,可见王恭厂当时是作为工部制造、储存火药的火药库。 公元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即明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离奇的大爆炸事件。

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王恭厂所在位置是:(见[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卷胡同集》)大约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象来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民族宫南街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

关于大爆炸的情况,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北京史地著作《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中都有记载,尤其是根据当时属于官方的、相当于现在政府新闻公报性质的邸报底本,佚名抄撰《天变邸抄》对王恭厂灾变记述极为详细。这部著作是最早记述王恭厂灾变的著述,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流传于明朝天启末年。

其影响之大就连明代佚名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十回中也把这一事件写进了小说的情节之中。 《天变邸抄》对这次灾变的描述是: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启丙寅即天启六年),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

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今宣武门内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西及平则门(今阜城门)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这次爆炸中心的“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 正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宣府杨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关7人没了踪影。承恩寺街上行走的女轿,事后只见轿俱被打坏在街心,女客和轿夫都不见了。

更有甚者,炸飞的“大木远落密云”,石驸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成门(今宣武门)外。中心区以外也受到强烈的冲击波影响,皇上感到大震,起身便冲出乾清宫直奔交泰殿,(情急间)“内侍俱不及随,止(只)一近侍掖之而行”,这时“建极殿槛鸳瓦飞堕”,正中近侍头部、脑浆迸裂,而“乾清宫御座、御案俱翻倒”,正修建大殿的工匠,因“震而下堕者二千人,俱成肉袋”。

[ 小说《梼杌闲评》第四十回对这次爆炸的描绘是:到了五月六日巳刻,京师恰也作怪——京城中也自西北起,震天动地如霹雳之声,黑气冲天,彼此不辨。先是萧家堰,西至平则门、城隍庙,南至顺城门,倾颓房屋平地动摇有六七里,城楼、城墙上砖瓦如雨点飞下…… 奇异的“脱衣”现象 王恭厂灾变发生在300多年前,今人已经无法重现当时的景象,由于前人对科学的认知不像今天那样深刻,对于某些还不能解释的事情具有恐惧心理或是出于某种动机,像对于魏忠贤之流的仇恨,会借助灾祸来表达一种“天怨人怒”的心情,可能要加以渲染,夸大其神秘、奇异的成分。

但那时的多种史料都作了类似的记载,可见像“脱衣”这样奇异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天变邸抄》)。

“凡死伤俱裸露,员弘寺街轿中女赤体无恙”(《国榷》)。“木石人复自天雨而下,屋以千数,人以百数……死者皆裸”(《帝京景物略》)。

足见“脱衣”现象是大爆炸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放射状冲击波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力量,强劲的气流使“脱下”的衣服飘挂西山之树,昌平教场衣服成堆(《国榷》),“衣服挂于西山树梢、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场中”(《绥寇纪略》)。

虽然爆炸后冲击波是向四面扩散的,但从记载中看,爆炸的力量主要是在王恭厂中心区内,如石驸马大街到工部衙门一带。

2.明永乐年间发生过什么大事

永乐为中国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袓朱棣的年号,相对于公元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二十二年。

永乐大帝——明成祖朱棣,永乐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又是个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功勋卓著:他组织编修了内容浩繁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开创了世界文化史上百科全书编纂的先河;他建造了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强大的海军,七下西洋,使海上丝绸之路达于鼎盛;他五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病死征途…… 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所作所为仅次于其父朱元璋,但是永乐大帝的凶杀成性、冷酷无情,特别是他残杀建文遗臣时极尽酷刑之所能,也是历史上无人能及的。

重要事件 ●削藩以巩固君权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 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创设内阁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大漠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制就应运而生。 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他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信用宦官 代表人物: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大事记 永乐元年(1403年) 正月:宴诸王于华盖殿。立北平布政司为京师,诏改北平为北京。

永乐二年(1404年) 四月:以僧道衍为太子少师,复姚姓,赐名广孝。立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封朱高炽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永乐三年(1405年) 六月:遣中官郑和出使西洋诸国。 永乐四年(1406年) 闰七月: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宋礼等采木烧砖。

命泰宁侯陈珪董治其事。 永乐五年(1407年) 七月:皇后徐氏卒。

十月谥曰仁孝皇后。 九月:郑和还。

十一月:修《永乐大典》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

十二月:郑和二次出使西洋。 永乐七年(1409年) 二月:帝北巡,皇太子监国。

册贵妃张氏、贤妃权氏、顺妃任氏、昭容王氏、昭仪李氏、婕妤李氏、美人崔氏。 四月:选陵地于昌平,封其山曰天寿山。

永乐八年(1410年) 二月: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帝亲征塞外,获胜,七月还北京。

十月回南京。 永乐九年(1411年) 十一月:立朱瞻基为皇太孙。

行冠礼于华盖殿。 永乐十年(1412年) 十月:皇太孙演武于方山,甘露降,群臣表贺。

十一月:太监郑和敕往赐满加剌、瓜哇等国。 永乐十一年(1413年) 正月:仁孝皇后梓宫发京师,汉王护行。

天寿山陵成,名曰长陵。 二月:帝北巡,发自南京,皇太孙从。

仁孝皇后葬长陵。 四月:帝至北京。

永乐十二年(1414年) 六月:帝大败瓦剌,追至图拉河,班师。 永乐十三年(1415年) 五月:汉王朱高煦屡行不法事,囚之,将废为庶人。

太子力救,乃削两护卫,徙封乐安。怀有异谋。

永乐十四年(1416年) 八月:作北京西宫。 九月:帝还南京。

十一月:复议建北京宫殿。 十二月:遣郑和复使西洋。

永乐十五年(1417年) 二月:谷王橞恃建文四年为燕兵开金川门功,甚骄肆,夺民田,杀无罪之人,欲谋反,废为庶人。命泰宁侯陈珪仍督北京营建事。

命安远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 四月:北京西宫成。

五月:帝至北京。御西宫新殿受朝贺。

七月:册胡氏为皇太孙妃。 永乐十六年(1418年) 三月:太子少师姚广孝卒。

永乐十八年(1420年) 闰正月:以学士杨荣、金幼孜为文渊阁大学士。 八月:北京始设东厂。

九月:北京宫殿将成,遣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敕召皇太子,期十二月终至北京。又命皇太孙从行。

谕行在礼部,明年元旦定北京为京师,去行在之称,设六部,并取南京诸司印给北京各衙门,别铸南诸司印加“南京”二字。 十一月:以迁都北京诏告天下。

十二月:皇太子、皇太孙至京师。北京新宫成,规制如南京,加壮。

自戊子(永乐六年)六月肇工,历十三年至是成。论营建功,擢工部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余升赉有差。

永乐十九年(1421年) 正月朔:帝诣太庙奉五庙神主,皇太子诣郊坛奉安天地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坛奉安神主,黔国公沐晟诣山川坛奉安山川诸神主。帝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命郑和复使西洋。 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灾。

永乐二十年(1422年) 正月:帝力排众谏,决意亲征塞北阿鲁台,命皇太。

3.什么是风水纪年法

风水纪年法即三元九运。

该纪年法始于黄帝元年即公元 前2698年,该年恰好是甲子年,以天干地支的六十年为甲子 周期,一个轮回叫一元,轮回两次成二元,轮回三次成三元, 分别命名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共一百八十年,其中每一元 又分为三个小运,共九运,每运二十年。上元分为一运、二运、三运,中元分为四运、五运、六运,下元分为七运、八运、九运, 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依据这种方法,从黄帝元年算起到2010年,我们已经经 历了 79个元,而最近一代的三元九运为: 上元一运:1864〜1883年 上元二运:1884〜1903年 上元三运:1904〜1923年 中元四运:1924〜1943年 中元五运:1944〜1963年 中元六运:1964〜1983年 下元七运:1984~2003年 下元八运:2004~2023年 下元九运:2024〜2043年 我们目前正处于下元八运的中间。

永乐年间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