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五莲济南周易风水

今天五莲济南周易风水的山东五莲济南周易风水,存在很多发展中的局限和问题五莲济南周易风水,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繁盛,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五莲济南周易风水

1圣贤之邦

中国人最相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坚信哪一个地区出五莲济南周易风水了杰出的人物,必定是那方水土滋润养育的结果,那方水土之中,必定隐藏着神秘而不可知的文化密码。

那么,在两千年前的鲁国故地,也就是现在地理方位上的鲁西南地区,在短短的两百年之间,在方圆百里之内,先后诞生了孔子、曾子、颜子、子思子、孟子等被后世尊为五大圣人的儒学大家。他们都是毫无争议的中国文化巨匠,养育他们的这方水土之中,又掩藏着什么秘密呢?

我曾经在北京与上古文化专家和散文家卞毓方先生就这个问题有过一番探讨。卞先生对春秋时期的鲁国非常推崇,他甚至说,我们一般所说的“五湖四海”,就是指的鲁国地区。因为这话出自孔子,以那个时候的交通条件,靠车马出行的孔子,能够去过多远呢?这句话中的湖海显然是指孔子见到过的北面的渤海,东面的黄海,南面的微山湖,西面的东平湖。

鲁西南地区是我的故乡,我对于那里的山山水水再熟悉不过,以我的了解,卞先生的说法也似乎有些道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方山水环绕、充满灵性的土地。

其实,在西周初年,当周武王平定天下之后,周武王封邦建国,他就看中了这方水土。他指派自己最信任的弟弟周公旦去殷的发祥地奄,建立鲁国。由于周公旦需要辅佐成王,就派长子伯禽代为受封。伯禽赴封地的时候,分得殷民六族和许多典册文物,因此,鲁国当时又被称为东周,是东方的周室文化和政治思想中心。

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他在吸收殷商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周人的传统习俗“制礼作乐”,规定一系列不同于殷商的典章制度,实行以“周礼”为规范的统治。而周室东方他儿子做国君的鲁国,成为他实验推行自己政治主张的先期实验地。《礼记》中记载,鲁国可以效帝,以后稷配乐,立文王庙进行祭祀,在礼仪规格上与周天子无异。所以,当时就有“周礼尽在鲁矣!”的说法。

伯禽在鲁国恪守周公之礼,治理三年之后大见成效。吴国的季札到了鲁国,听到了周的音乐。晋国的韩宣子到了鲁国看到了“易象”和“春秋”,他钦佩地称赞:“周礼尽在鲁矣!吾今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可以想见,当时,鲁国把全部精力用在思想文化的构建,一批文化巨匠的诞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正是这样的文化土壤,为孔子等一批思想文化巨匠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鲁国发展到孔子所处的时代,作为当时鲁国最有思想的学人,他以仁入礼,以仁释礼,不仅仅发展捍卫了周礼,使周礼更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内化为修己之道,外化为治人之政,逐渐形成了既保留周礼又有独特创新的儒家思想体系。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

儒学虽然产生于鲁国,但是,一开始它就不仅仅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它的广泛适应性使它在诞生之初就越过鲁国的疆界,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儒学思想。他们周游列国14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又由于他广受门徒,使得儒学成为当时的显学,而且影响日益扩大。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授给了最优秀的学生曾子等人,曾子又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孔子的孙子子思,而子思之下,又诞生了儒学继往开来的人物孟子。

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以他的建树,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五莲济南周易风水;元朝文宗至顺元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孟子师承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短短数百年间,在鲁国这片丰厚的文化土壤之上,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精髓,被一个文化巨匠薪火传承。

尽管,随着周王室在诸侯国中政治地位的下降,鲁国逐渐沦为了一个二等的诸侯国,并走向衰亡,最终于公元前249年被楚国考列王所灭,历时870余年,凡34世的鲁国不复存在,但是,鲁国所代表的礼乐文化却没有消亡。甚至恰恰相反,由于当时那些文化巨匠的巨大影响,这种古老的思想文化,在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之后,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的深度和涵量,使本身就十分深博的思想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局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仁道”即“王道”思想。

千载而下,我们回望历史深处这方诞生了一批文化思想巨匠的水土,不禁顿生无限的怀想和苍凉。历史的烟尘已经远去,但是,这方水土依然生机勃勃,那些伟大巨匠的身影,依然在我们眼前闪烁。

2稷下学宫

临淄是战国时代齐国的都城,在这里,有一座被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大学的“稷下学宫”深藏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尽管经过了两千年的岁月沧桑,但是它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的辉煌和灿烂,依然光彩夺目。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为聚集人才,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将学者封为“大夫”。学宫延续至末代齐王田建时期方才衰弱,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稷”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学宫因处稷下而称“稷下学宫”。

这座存在时间长达百年的学宫,在中国古代学术争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甚至成为了“百家争鸣”的代名词,自由论辩的学术风气使其成为那个时代的学术圣地。各个流派的学术精英往来穿梭,学多流传后世的著作在这里写成,而且,造就了一代代以政论学为主业,以思辨为风尚,个性鲜明的“稷下先生”。正是他们,直接参与、促成了这一时期最热烈、最持久、最有影响的“百家争鸣”。而“稷下先生”,也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名词,它代表着一个学术思辨的群体,一段特殊的文化贡献,一种特殊的文化人格。

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随其门徒,被誉为稷下学士。

这样一个学术沸腾的中心出现在齐国并不意外。从齐国的经济状况来看,齐国自步入春秋之后,就成为当时的大国强国,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九合诸侯,居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到了公元前481年,田 成子 杀死齐简公取代姜齐之后,齐国的国势更为强大;其疆域辽阔,成为国土面积为方圆二千里 的“四塞之国”,曾与西方的秦国并称为东西二强。据历史记载,当时齐国的农业之富,“粟 如 丘山”;鱼盐之利“通输海内”,实业之厚,“冠带衣履天下”。齐国都城临淄农工商并重 ,经 济繁荣,人丁兴旺,已是拥有“七万户”的大都市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稷下学宫的产生奠 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齐国统治者雄心勃勃,素有“以一服八”的壮志,为了实现以齐国王天下的雄心壮志,他们急需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需要通过办学的方式为统一大业奠定思想基础和人才准备。

齐威王即位,为革新政治,选贤任能,广开言路,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趋士”、“贵士”、“好士”,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四方游士、各国学者纷至沓来,“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对此,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然而,齐闵王后期,不听谏言,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随后,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齐襄王时期,齐国重建,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祭酒”。当时稷下学士上千人。稷下学者待遇极高,齐宣王曾赐76“上大夫”头衔。给他们修建高大的住所。还将淳于髡、孟轲、荀况还被尊为卿。那个时候孟子出趟门都差不多有十几辆车跟着,学生上百人,十分风光。

稷下学宫本身有很多功能:其成员即可以充当政府的智囊团,又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由于广收门徒,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以说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学。战国时期,三晋纷乱,楚则保守落后,秦虽是新兴,文化未盛,齐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而中国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基本上是孟、荀两派理论的交替使用;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在中国盛行,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有在汉朝早年流行的黄老思想。

在中国几千年历时中,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都是独一无二的。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说,稷下学宫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创始于齐桓公田午执政之时,先后经过齐成王、齐宣王、齐饷王、齐襄王、齐王建六代,历时一百四五十年,其创办之早,持续时间之长,对后世影响之大,在世界教育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正是在稷下,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达到了高潮顶峰。直到今天,历史的烟云和时间的尘埃,依然遮掩不住它的包容、宽松和思辨,尽管“稷下先生”的真知良言已经浓缩成了历史的只言片语。

3巍巍泰山

人世沧桑,青山不老。历史的烟云,终究会消失在岁月深处。不可一世、建功立业的帝王,也终究是青史黄卷中的一页墨迹。但是,巍巍青山,却千古依旧,苍苍依旧。

千百年以来,到山东不拜泰山,算没有来。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称泰山,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这样的名头,你如果错过,就真是人生的大遗憾了。

是谁最早登上的泰山?是那个不可一世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是最早把泰山捧上神位的帝王。他当了皇帝不久,就开始操持着等泰山的事了。

公元前219年的春天,从秦朝的首都咸阳到泰山之间,一条宽阔的车马大道贯通了。道路上铺撒了黄沙,两旁栽满了象征万年长青的松柏。每相隔十公里就建有一所可以供人员马匹饮水的小驿站,相隔百里则建有可以提供住宿就餐的宾舍。道路两旁,象征着皇家威严的黄色旌旗猎猎飘扬。

吉时到了,一百门礼炮顿时齐鸣,咸阳城门轰然洞开。一队队盔甲齐整的士兵列队出城。接着出城的,是那些人们都耳熟能详的将军们,他们一律骑着高头大马,亦个个装束严整,神情肃穆,俨然是要去参加一场严酷的战役。随后,那些平时出入于朝堂的文官们,也在丞相的率领下坐着马车出城了。他们身着朝服,也个个不苟言笑,俨然是在朝堂之上,参加决定军国大事的正式朝会。

当将军和文官们在城门外列队完毕,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这位吞并了六国之后,自号为始皇帝的秦嬴政,坐着那辆被巨大的黄伞覆盖着,显示着帝王威严的巨型马车,出城了。

整个咸阳万人空巷。他们知道,伟大的嬴政这一次出城,不是像以往一样去指挥战斗,而是要去东方的泰山,向上天禀告他统一天下的伟大功绩,展示他开国皇帝的浩荡荣威,彰显他万世不竭的雄伟气魄。

庞大的队伍出发了。队伍绵延一百多里。天空中飘起细细的小雨,空气清新,道路上没有丝毫尘土,似乎上天也在为这支队伍助兴。

这一年是嬴政登上皇帝座的第三年。他积多年之力消灭了六国,把奄奄一息的周天子抛弃,自己当上了始皇帝,他除了坚信是自己的文治武功之外,也相信是上天的意思,他是上承天命的真天子。

但是,周天子八百年的王气并不是一天就可以轻易消失的,人们还没有彻底忘怀周朝的一切,人们还在对嬴政自命的始皇帝的合法性心存疑虑。

这个时候,那个博古通今的李斯献上了自己的计策。他对皇帝说,齐国的泰山是神山,上通天堂,下达四方,上古的帝王都去封禅过,都是通过泰山封禅才领受了上天意志的。始皇帝也可以通过去泰山封禅,向上天禀告天下已经一统的伟大业绩,也能够得到上天的神示,受命于天。

李斯的计策正与嬴政的心理不谋而合。为了让被抛弃的周天子从年内心臣服,为了让被吞并的六国彻底打消东山再起的念头,为让天下百姓相信自己是秉承上天的意志取得天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泰山封禅上演了。

秦始皇率领文武百观官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在登山途中,暴风雨突至,一棵蓊郁的松柏为秦始皇遮挡了风雨,此树被封为“五大夫松”,成为泰山千百年以来的标志性景点。而秦刻石因为年代久远,却几乎不能辨识了。秦刻石是泰山得以保存的最久远的刻石,是现存最早的秦小篆碑刻,出自丞相李斯的手笔。

后来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述了秦始皇封禅泰山的盛况。

秦始皇封禅泰山,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帝王封禅的第一次。过去虽然有种种上古帝王封禅的传说,但是没有任何可考的记载。通过这次封禅泰山,秦始皇暂时得到“皇权神授”的心理暗示,他封禅结束以后即开始了巡狩天下的壮举,沿渤海东行到蓬莱,到成山的极处,然后又到琅琊山,直至公元210年死在巡狩途中。

可以说,在秦始皇封禅泰山以前,泰山的地位和名气尊荣,都还只是一个民间意义上的虚荣。只不过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人文昌盛的黄河中下游首屈一指的绝对高度,所以才有些名气罢了。但是,经过李斯的修饰,得到了始皇帝的尊重以后,泰山从此具有了更大的使命和尊崇。她不再是一座地理意义上的山,而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中独一无二的国之命脉!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山”!

因为受了秦始皇的影响,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胡亥,在佞臣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继位以后,也不自量力地去封禅泰山,不过是给历史留下一段笑柄罢了。封禅泰山并没有阻挡住秦朝迅速灭亡的悲剧。秦始皇仅仅在位12年,他的儿子秦二世胡亥也仅仅当了3年的傀儡皇帝,秦始皇梦想传之万世的大秦帝国就灭亡了。

毫无疑问,也就是因为秦始皇的封禅之举,泰山从此与这个伟大的帝王就联系在一起了。

泰山何其幸哉,它拥有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的同时,还与最伟大的圣贤联系在了一起。

同样,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先哲孔子,也对泰山充满了敬畏。泰山在春秋时期是齐鲁两国的交界之地,距离曲阜不过百里之遥。孔子的一生大多数时间居住在鲁国,他周游列国的必经之地就是泰山,经常登泰山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孔子曾登泰山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考察泰山封禅制度。泰山称为东岳,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东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后来又扩大为帝王朝代嬗递的“禅代”之意。历代帝王在改朝换代,并致太平以后,都要封禅泰山,以示受命于天,四海率从。《管子•封禅篇》中有“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的记载。封禅的内容,就是在泰山极顶筑土为坛来祭天,以报答天功,叫封;在泰山脚下梁父山祭地,以报地功,称禅。这种隆重庄严的封禅大典有一套神圣而严格的仪式,这对十分重视礼乐制度的孔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孔子一生以周公为榜样,以恢复周朝政治和礼乐制度为己任,准备随时辅弼国君实现这一主张,则封禅大典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国礼。《韩诗外传》记载:“孔子升泰山,观易隆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对照,发现历代封禅的具体仪式差异很大,为他掌握封禅礼仪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当时的封禅与祭山活动都要由国君举行,诸侯以下举办是不合礼节的。据《论语•八佾》,鲁国掌权的大夫季孙氏要祭泰山,孔子急忙去问季氏当管家的学生冉有:“人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不能。”孔子讥笑说:“难道泰山也不懂礼仪,接受这不合规矩的祭祀吗?”

孔子在泰山留下了很多的遗迹,最著名的就是那句“登泰山而小天下”了。在岱顶南侧有遗迹瞻鲁台,是孔子登泰山眺望家乡鲁国的地方。《孟子•尽心上》载:“孔子登东山面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

还有那句著名的“苛政猛于虎”,也是孔子在泰山说的。《礼记•檀弓》篇载:“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慨叹苛政猛于虎。”孔子恰好从泰山经过,路遇一个被官府欺压逃跑到这里的妇人,而这个地方却是当时有名的虎狼出没之地,孔子因此大发感慨。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这是孔子晚年删定的《诗经》中对泰山的赞叹。孔子一生钟情泰山,泰山对孔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学习礼乐,由此得窥封禅大典全豹;登泰山而小天下,以开阔的眼界胸襟审度自己德才学识的修养;临终之时,孔鲤,颜回、子路相继死去,自知已日薄西山,遂唱出“泰山其颓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挽歌,他把自己的生死竟然交给泰山了。

泰山不仅仅拥有万丈王气,拥有庄严的圣哲,还拥有无边的浪漫,因为,伟大的诗人李白来也泰山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诗坛上的煌煌巨星。他的光芒一直辉耀着古代诗坛,被誉为诗仙。天宝初年,这位诗仙来到泰山了。他以自己的天纵之才,写出了雄奇瑰丽、豪壮奔放的诗篇,为泰山增添了万端豪情。《游泰山六首》《梁甫吟》《拟恨赋》等都是历史上的名篇。

我们随手拈取一首,“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从中不难看出他飘逸浪漫的情怀和充满神奇的想象。

李白游历泰山期间,还有一批酬赠之作。在《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中,有:“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在《早秋赠裴十七仲堪》中,有“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等等,充满了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

李白的泰山之游,正是他具备了一定声望与条件,尚在待机进身的特殊时期进行的,既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开阔眼界,追溯历代帝王先贤遗踪,也是为现实功利计,期冀与神仙异士际会,得到高士名师指点。泰山的雄伟与神秘,强烈吸引着李白,使他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从“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到“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再到“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在山上竟然住了四个多月。这种长时间的畅游,在李白的游历生涯中是极其罕见的,足见李白对于泰山的情有独钟。

泰山的历史当中,还有一个伟大的人物不能遗忘,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他的家在淄川,距离泰山不足二百里,他当然也不会错过泰山了。有一个数字可以看出这位小说家与泰山的缘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关泰山的作品有26篇,约占全部篇目的百分之五!只不过与李白对泰山的讴歌与赞美不同,在他的笔下,是借东岳冥府之名,稍加委曲,控拆的是屠戮无辜的残暴现实。

泰山主人生死,人死魂归泰山。这种观念在明清之际极其流行,蒲松龄以此为题,在泰山一代广为收集民间话语,创作了一批短轶小品。蒲松龄的这些泰山小说异彩纷呈,堪称一篇一境界,一事一精神,故事、人物绝无雷同。清代评论家冯镇峦称之为“诸法皆有”,“各极变化”,同是写官员,有张橛子的刚直倔强,范溥的委婉曲致,宋国英的贪狠暴戾,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同是写狐女,胡四姐艳丽柔顺,长亭通礼晓义,云翠仙聪慧机警,如描如画,飘然欲出。

蒲松龄当时不是显赫的大员名人,他去泰山,历史上不会留下什么记载,也少有官方的应酬。但是,我们由这几十篇取材于泰山当地的小说中,可以推测,他多次登临泰山,并在泰山住了很长的时间。蒲松龄除小说外,还有一批赞颂泰山的诗、文、赋等作品,艺术水准比其泰山小说,也毫不逊色。

所有的功业与辉煌,都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是,巍巍泰山依然苍翠万千。

4齐长城

横亘于祖国北方的万里长城,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八大奇迹之一。

但是,我们并不仅仅拥有万里长城,在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之前,还有一段更为久远的长城已经完成,它是横亘在山东境内的齐长城。

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迤逦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齐长城又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之中,虽沿线有平谷之地,但多为山岭,长城依山就势而筑。其建筑宏伟,规模壮观,凝聚着二千五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

齐长城横亘于齐鲁大地,它最早见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据考证,齐长城为齐桓公所建,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洲,千余里以备楚”。齐长城源于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广里村,古济水河东岸,从大峰山山顶通过,蜿蜒千里,直达青岛市黄岛区东于家河村北入海,全长618.9公里,共翻越1518座山峰,为中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文化遗产。

考古专家经过对山东境内的齐长城长度进行了精确测量,这一建筑年代最为久远的长城最新长度为620多公里。 齐长城开创了中国线型防御工程的先河,且建筑年代最为久远,其学术考古价值在所有长城中更显特殊。

齐长城由墙体、山险、关隘、烽燧等组成,长城土墙宽度最宽22米左右,最窄15米左右,石墙厚度在5米至12.5米之间。同时,根据特殊防御需要,在不同的时期,长城主线外侧(南侧)修建了三条(段)复线,与主线长城相呼应,形成强有力的军事防御与安全守卫。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由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奴隶制逐渐衰亡,封建制兴起,各国依据其国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使得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也导致了军事力量的强大,因而出现了长达几百年大规模兼并战争。春秋战国间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就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战争四百八十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扩大国土,增强势力,故而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称霸争雄局面。而各国间的不断战争,又迫切要求加强防御工事,当时修筑长城是各国通用的方法。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因鲁晋春秋时为强国,齐鲁交界所处又有泰沂山脉相隔,具备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故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防御而修长了长城。

齐国自周初封国,经西周时期的着力经营,至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齐国东邻黄海,北靠渤海,有沿海鱼盐贸易之便;故齐国自建国之始就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的国策,依据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优先发展了工商业和鱼盐业,使齐国的商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为齐国的强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春秋时期齐国铁制工具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齐桓公时期,由于管仲的改革,采取农工商并举的政策,铸行刀币,鼓励经商,使齐国强盛,成为东方之大国,并首霸诸侯。春秋晚期齐国先后灭掉了纪、谭、莒、莱等诸国,使齐国的地域扩展到东方海滨,使齐国的开放型沿海工商经济和内陆农业经济得以同步发展,为齐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齐国对东部地区的开发也逐渐消除了东方的敌对势力,把战略防御进攻重点转向南邻的鲁楚,西南的卫、晋、宋以及北邻的燕国。

《国语•齐语》记载:“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鲁为主,反其侵地棠、潜……。’桓公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其侵台、原、姑与漆里……。’桓公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其侵地柴夫、吠狗。”由于齐国和燕国交界处地势平坦,又有清、浊河为自然屏障,故无修筑长城的自然地理条件。春秋时期燕国在经济军事力量上也弱于齐国,故而当时齐国的敌对势力主要在南邻的鲁国和西南方的晋、卫、宋诸国。时鲁晋诸国均为强国,春秋时期甚为强大,这从《左传》、《史记》诸史书所载齐鲁、齐晋之战的实例即得证之。

《左传》襄公十八年载:“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夙沙卫曰:‘不能战,莫如守险。’弗听。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

《左传》宣公十七年载:“十七年春,晋侯使郄克征会于齐。”《左传》襄公十八年载:“晋侯伐齐,将济河。”《左传》襄公十九年载:“晋士匄侵齐,及谷,闻丧而还,礼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侯遂伐晋,取朝歌。”

春秋战国时期称雄争霸的政治形势,齐国与鲁、晋、卫、宋诸国的强盛和军事上的对峙,春秋时期齐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齐鲁交界地处泰沂山脉相隔的历史地理条件,为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修筑长城创造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地理条件。

齐长城建筑充分利用山险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寒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此处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处,还多配设关卡和防门。今五莲县长城岭村东西两山顶处各设有一座烽火台,高约5米,直径达20米。在沂水县和临朐县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比关筑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

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防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存城墙遗迹一般在山系顶峰险要处不见,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有的地处即使修筑,规模也很小。在山系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少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即使有内墙也较低,这们即起到了防设作用;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也是仅有的。

相比雄伟恢宏的万里长城,尽管齐长城只是山东境内的一段遗迹,但是,它建造的久远,它所折射出的历史厚度,它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一直让考古界津津乐道。

五莲济南周易风水五莲济南周易风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