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 文/图
西汉初年的蜀郡守文翁到底是个什么人?
《西汉野史》上说,文翁姓文名党,字仲翁,安徽庐江舒邑(今安徽舒城县春秋乡文家冲)人,此处古有“文翁祠”,即文翁当年山庄遗址;又有一种说法是庐陵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后因“文翁”之名太盛,本名反而知者寥寥。又说文翁居乡时自幼好学,家贫,尝与人入山采木,行至深林之中,文翁忽对同伴道:“吾欲远出求学,未知能否成就,今试投吾斧于高树之上。如果所志得遂,斧当挂住不坠。”说完就将手中之斧尽力向上一掷,果然挂在树上。文翁大喜,于是径往长安,从师求学……虽是传说,但也可见他是平民子弟,早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之志。
石室中学文翁像
一
文翁入蜀
开创地方办学模式
据说文翁是文种的后裔。文翁可能自己也不曾预想到,他人生的巅峰会在他最初认为“有蛮夷风”的蜀地发生。
文翁的家乡庐江郡舒城县,当时舒城是春秋时的舒国,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尤其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淫。他曾到京城长安读书,通晓史书《春秋》。对于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人才,朝廷自然乐意征召,并授以爵禄。文翁秉性宽厚仁慈,爱护百姓和部下,又喜好以德才教化庶民,故而政绩颇佳,口碑甚好。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担负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
因文翁而得名的文庙前街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有一首咏文翁的五律《文翁讲堂》:
锦里淹中馆,岷山稷下亭。
空梁无燕雀,古壁有丹青。
槐落犹疑市,苔深不辨铭。
良哉两千石,江汉表遗灵。
西汉初年文翁兴学,则使蜀地精神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它不仅具有首创地方官学——郡县学的伟大意义,而且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引了中原文化,并按照蜀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接受了中原文化润泽。卢照邻把文翁石室比喻为“岷山稷下亭”非常恰当,稷下学宫位于山东省临淄市齐国故城,为战国时期各派学者荟萃中心。文翁石室确实承接了“稷下学”的育人教化之功。
扬雄《蜀王本纪》有“蜀左言,无文字”之记载,仅有一些片言只语的神话和掌握在极少数权力者手中的巴蜀图语,群体精神形态并没有发展到理性化程度,文化普及程度明显低于中原。所谓“开明王朝”,远未达到文化的“开明”。
直至西汉年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建立文翁石室,地方政府办学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文翁石室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方官办学校,“蜀学”作为一个文化概念也缘自文翁……它填补了中央太学与私学之间的教育空白,郡县学的模板成为了全国地方政府办学的先河。就在汉武帝将文翁办学模式定为制度在全国推行之际,在万里之外的古罗马帝国,那里依然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体系……文翁开创的地方办学模式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教育之林,并成为西方文官系统的来源。
文翁石室故址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
治水之功
溉灌繁田千七百顷
据《华阳国志》记载,文翁为蜀守之后,办了两件大事, 一是修水利,“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二是办学校,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
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民众“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
文中的“繁”其实是古代地名,“繁田”就是指的彭州一带。公元前285年,秦国推行郡县制,在今彭州境内设立繁县,此为彭州建制的开端。在彭州,民间至今还流传文翁治水、泽及万代的故事:
汉初蜀郡虽经秦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成都平原终于成为天府之国,但由于彭州和都江堰没有在一个流域,而发源于龙门山的湔江,每遇山洪暴发,泥沙俱下,淤积河床,河水常常泛滥成灾。
文翁上任,看到成都街头有很多灾民,他才知道繁县良田裂缝寸余,湔氐县一片汪洋,二县颗粒无收,百姓外出逃荒。文翁见此,立刻回到郡府,召集州官议事。认为当务之急须立即打通皂角岩,以排上游水患,解下游旱情。文翁当即上书朝廷,争取治水资金,同时开始在地方的绅士中募集钱款。
据说当时有一富绅,闻听太守将大兴土木治理,便希望大发横财,他带了大笔银两往求文翁。文翁将计就计,赐富绅美差,以集治水之资。
眼看计策将成,朝廷下令:“治水钱款有限,若官吏有贪贿之举,就地立斩不赦。”富绅不敢造次,后因经办差务有误,不但分毫无获,还不得不再拿银两充填,总算逃过一劫。
文翁到繁县和湔氐县实地考察灾情。驻足天彭门,只见皂角岩垮塌,阻断湔江,致使断流成灾,上游水淹良田,下游久旱无收。
秋后,文翁亲自坐镇,效秦李冰之法,大力治理湔江。 首先他疏浚了山内的九条河流,使之顺畅汇入湔江;在关口下游,开通九条河,把湔江之水分流到下游各州县;并在平坝建立了自流灌溉水系,涝灾旱情因此得以控制。
记载文翁的石刻
三
仁爱教化
蜀有儒自文翁始
文翁赴任前,对巴蜀充满憧憬,觉得这里也应该是教育昌盛之地。然而当他跋山涉水,越剑门过栈道,历尽千难万险方到达蜀郡时,看到的景象却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景象。在“好仁爱教化”的儒学传人文翁眼中,“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为了彻底改变民风蛮夷辟陋的习俗,文翁走马上任之后,就开始实施教育大计。《汉书·循吏传·文翁传》记载:“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文翁首先通过类似察举的程序,从自己的属吏中选定优秀学员十来名,亲自担任教师,在短时间内加以突击性的强化训练,然后送往长安,让他们跟随博士,学习儒家经典、律令等。为减省政府费用,他还买来蜀刀、蜀布等蜀地名特产品赏赐给学员们转赠博士,作为他们的培训学习经费。《汉书·文翁传注》:“刀凡蜀刀,有环者也。”说明当时的蜀刀制形,是刀首有环的。正是在文翁的拔举之下,三国时才涌现出“蜀刀”的杰出代表人物——临邛人蒲元。数年之后,学员们学成归来,他又根据各人学绩安排相应的官职,让这批精英在郡守、刺史等重要工作岗位上迅速成长起来。
在兴学的道路上,文翁并没有止步不前。培养起一批地方政治文化精英之后,他又精心谋划了一个更为详尽的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翁决定把自己最初的经验进行“克隆”,办中国第一个地方官办学校。这是他一生中作出的最重要,也是让他名流千古的决定。
文翁既是“仁爱好教化”的蜀郡太守,又是“少好学,通春秋”的饱学之士。对于这样一件吃螃蟹的事情,他迎难而上。当时要办学,朝廷不可能拨给特别经费,蜀郡也没有这项经费预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翁力排众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从蜀郡拨出专款经费,并亲自兼任学校首任校长。学校办起来了,校舍如何建设?这一点也难不倒文翁,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垒起石屋,名之曰“文学精舍”,因为讲堂全用石头建筑,花费自然不大,故又简称“石室”,后人称作“文翁石室”,也有人称作“玉堂”、“讲堂”。文翁当校长,并不是挂职,而是亲力亲为,为学生授课。汉画像砖《传经讲学》图生动描绘了西汉时期讲学情景:图中,西面一人坐在一长方形的台上,似盘膝危坐,著长裳,双手交置于前,头戴冕。其余三面,东一人,南三人,北两人,均坐在毯席之上,头戴冠,双手捧简。西坐者为老师,其余六人为毕恭毕敬的学生。画像砖虽不是描绘的文翁授课,但人们可以通过这块画像砖遥想文翁讲学时的场景。
蜀石经碑文
四
文翁石室
面向平民招生
文翁石室建立后,文翁的人才库从此开始产生“雪球效应”。为此他还启动了深思熟虑的配套工程和激励机制,政策向教育倾斜,支持兴学重教,教育中心任务之外的开支尽量节省。学员均享受各方面的优惠,学绩优异者委以要职,即便稍逊,也视为察举人才,享受免除徭役或赏赐等待遇。若干学员还被选入备用人才库。他每次出行巡视所辖郡县,都让品学皆优的学员同行,一方面让他们有机会“见习”接触现实,处理事务,培养实际才干;另一方面让他们沿途挨家挨户现身说法宣讲教育新政。此类出行总是十分吸引人,令民间艳羡不已,纷纷希望有机会也到成都受学官教育,于是争相报名。“文翁石室”一创立就是“公立”学校,政府办学,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文翁最后死在任上,蜀人立祠追念他,后人更是感念不已。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宋祁在《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中开篇写道:“蜀之庙食千五百年不绝者,秦李公冰、汉文公党两祠而已。蜀有儒自文翁始。”
另根据《西汉文翁 第一个入川的文姓人》一文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大量南迁,文姓人也在这南迁队伍中。这次南迁,奠定了后来南方文姓比北方文姓兴旺的基础。南朝陈武帝时,文翁后裔、住在成都朝阳门兴庆坊的文球,到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出任教谕(相当于教育局局长)。文球在那里结婚生子,安家立业,形成了著名的江右(古代特指江西)文氏大家族,这是四川文姓向外发展结成的一大成果。文球是文姓人最早迁入江西的人,文姓老家谱都称文球是文姓蜀派的一世祖。
传经讲学画像砖拓片
五
石室十三经
代表蜀学之盛
值得一说的还有后蜀所刻十三部石经,被称为“蜀石经”。这十三部石经于五代十国时期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中,所以又被称为“石室十三经”,它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的最佳代表。
据任臣《十国春秋》记载,后蜀广政七年(944)三月,后蜀丞相毋昭裔取“雍都(唐长安国学)旧本九经”加以校订,命当时四川著名书法家张德钊、孙逢吉等人分别书写,由高超刻工镌刻于石片,陈列在成都学宫即文翁石室的礼殿两庑,一共镌刻8年,到广政十五年(952)基本峻工,只余《左传》少量经文尚未刻完。赵抃 《成都古今记》和曾宏父《石刻补叙》所载,孟蜀石经刻石有《孝经》《论语》《尔雅》《周易》《毛诗》《尚书》《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左氏传》共十经,后来通称为“孟蜀九经”。这显然没有把《尔雅》计算在内,大概是把它看作一种训诂方法的工具书,所以具体字数也未标明。除去《尔雅》,其它九经的正经和注释,加上《孝经》《论语》《左传》的序文,达1173000余字。《成都古今记》称蜀经“石凡千数”,这样浩大的工程用8年时间峻工,可以想见人力财力的巨大投入。赵抃另外辑有《成都古今集记》三十卷,又摹绘“周公礼殿图像”一共8轴。
经过宋元之际的战火,石室十三经的上千经石,几乎毁坏殆尽。据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载,明代只见到“石经《礼记》有数段在合州(今川合川县)宾馆中”。到清代后期成都还发现有石经十余块,存放在“藩库”内,可惜的是,经石又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被四川总督刘秉璋运到了庐江,至今下落不明,而安徽庐江,正是文翁故里。
宋代吕陶在《任史阁记》中指出:“蜀学之盛冠天下而垂无穷者,其具有三:一曰文翁之石室,二曰高公之礼殿,三曰石壁之九经。”石室,礼殿,九经,这才是真正的“蜀中三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