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其实原本只是古人占卜的一种工具,所以不管是《周易》还是《连山易》或者《归藏易》,它们形成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古人出于对大自然或者说上天的敬畏而希望把握其规律的朴素愿望,最初并不涉及阴阳五行的内容。
“阴阳”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观念之一,但“阴阳”的最初概念却只是人们通过观测天象而产生的,是人类对太阳出没、月亮圆缺以及乌云蔽日、云开日出等这些明暗交替现象而产生的感受。根据中国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编辑的《商周金文录遗》,在目前出土的文物当中,商周时期的金文里就曾记有:“其阴其阳,以征以行。”这应该是“阴阳”二字最早的记载。
乌云蔽日,云开日出
不过由于受到文化、信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阴阳理念的具体应用直到西周末期时才由伯阳父提出。伯阳父是西周周宣王和周幽王时的太史,他把阴阳看作是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两种气,并用阴阳二气的交感变化来解释地震的现象。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二年曾发生大地震,伯阳父便提出这是因为“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显然,此时的“阴阳”虽然已经被用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但还尚未上升到一种哲学高度。
不仅如此,伯阳父的“阴阳二气说”在当时乃至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战国中后期的黄老之学将它纳入到其学说中之后,才逐渐被人重新拾起而得以继续研究,到两汉时期最为兴盛。
另外,虽然我们现在常常是将“阴阳”和“五行”一并来说的,但“五行”的概念其实与“阴阳”原本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到了战国的后期甚至秦汉年间,“阴阳”和“五行”才渐渐合流,并与历法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即以“阴阳消长,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尚书·洪范》记载:“五行者,一曰水,二曰木,三曰火,四曰金,五曰土。”不过此时的“五行”却并没有形成“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史学家们一般认为战国中后期时齐国的邹衍应是“五行”哲学理论的创始人。
五行相生相克
邹衍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于公元前324年至公元前250年这段时间。齐宣王时,邹衍曾就学于稷下学宫。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另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邹衍著有《邹子》49篇和《邹子终始》56篇,不过这些书现在均已失传。
以现存的其他书籍中所反映的邹衍思想,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邹衍不仅指出自然界存在着“五行”,而且还认为人类社会也同样是按照“五德”(即五行之德)的转移次序循环发展的。而“五德”转移又是仿照自然界的“五行”相克,即土克水、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的规律进行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变化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土、木、金、火、水五种元素的支配,而历史上每一次王朝的更迭也都体现出了这种相克的必然性。而邹衍之学说实际上是深受当时黄老哲学的天地人相参思想的影响的。
传说伏羲首创了《易》,周文王重演了《易》,这就是保留至今的《周易》。于是有人便以为周文王是在《伏羲易》的基础上重演的《易》。实际上,如果《易》果真是伏羲时代首创的话,那么它到周文王的时代至少经历了八千年。且不说伏羲首创《易》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我们可以想象,在伏羲到文王这八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会有多少人对《易》进行分析和研究?又会有多少人在《伏羲易》或更多由此衍生出来的易的基础上,再推演出不同形式的易出来?所以,周文王演《易》,肯定不会是拿着八千多年前的东西作为底本的,应该是在当时所流行的一些易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伏羲像
《史记》里说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的时候推演了《易》,于是人们长期以来就以为不仅《易》中的卦象和爻象是由周文王推演出来的,而且当中的卦辞和爻辞也是周文王创作的。但依据当代著名学者顾颉刚的考证,《易》中卦爻辞的制作年代实际上是在西周的初期。这就是说,周文王姬昌最多只是重新推演了《易》中的卦象和爻象,而卦辞和爻辞则是在西周建立之后由其他人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