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条重要的文化常识。在古文中,一涉及到山水方位等,这条常识就有了用武之地。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有关山水阴阳的话语。比如: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
“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等等。
那么,出处在哪呢?我国古代的地理典籍《尚书·禹贡》中就有“山南为阳,水北为阳”的说法。后来《说文解字》中对“阴”的解释是“水之南,山之北也。”反之,“山之南,水之北”则为阳。
在具体的学习运用中,许多学生总是南北混淆,阴阳颠倒。我以为,这主要与他们不明阴阳“本源”有关。而掌握某个知识,如能追本穷源,弄清其来龙去脉,就很容易形成深刻的记忆。我们常说的,“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就是这个理。
那么,为什么“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呢?这是人为的规定,还是有其科学道理呢?其实,这是古人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和我国的山脉、河流分布特点以及日照方向而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而非人为的规定。
我国位于北半球,大部分领土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形总体而言西北高东南低;山脉大体呈东--西或西北--东南走向,如秦岭、南岭等;与山相应,河流亦大体呈东--西走向,比如黄河、长江。于是,太阳从东偏南的方向斜照过来,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就成了向阳面,而山的北坡、水的南岸就成了背阴面。
当然,这一概念形成的当时,古人不太可能对我国的山系江河有全方位的认知,但他们当时主要生活的黄河流域一带,恰好能体现出山水东西向的特征。于是,许许多多的地名就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洛阳(洛河之北)、汉阳(汉水之北)、衡阳(衡山之南)、华阴(华山之北)、淮阴(淮河之南)、江阴(长江之南)等诸多地名,无不印证着这一规律。
不信吗?请你对照地图看看,就知道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咸阳”这个地名:咸是都、俱的意思(如《桃花源记》中的“咸来问讯”)。《元和郡县志》是这样解释的:“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国人择居时有关阴阳风水的讲究也就好理解了。俗语讲“前有照,后有靠”,指的是住房要“面向水背靠山”----坐北朝南(也称做“负阴抱阳”),向阳为最佳。背靠北山的好处,就是挡风。我国冬季易刮西北风,北边背山,风不易直刮;夏天易刮东南风,东南面临海,可以起到加湿的作用。从风水学来说,背山可防止风吹气散,使得气有所止,气有所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藏风聚气”。“背山面水”之地,历来都被称为风水宝地,原因正在于此。从这个意义来说,风水并非迷信,而有其科学道理在。由此也可见,我国古人的阴阳理念,其实是人们尊重自然、顺应天道、利于人居的体现。
国人常说的“正房”,就是坐北朝南的向阳房。东西两边的叫厢房,正对正房,在大门两边的房子叫南房。皇宫、官府都是遵循此规则来建筑的。看看北京天安门、故宫的朝向就明白了。因此,古代君主坐北面南,臣子拜见君主则须面北;古代的官员坐北朝南,办公审案。所以就有了“北面称臣”和“天下衙门朝南开”的说法。
今天,更多的人住在楼房。如把一栋正向楼房比作山,向阳的一面肯定朝南、背阴的朝北。我们把楼房中南北面中凸出去的、有栏杆、可乘凉、远望、晒太阳的小平台,都叫做阳台,其实是不太准确的。朝南的叫“阳台”,朝北的应该叫“阴台”。这和古人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这种叫法带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如果到了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就要反过来叫了。
语文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