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的考古发掘工作从2018年2月开始。寒冬尚未过去,清晨,地面湿润的泥土也变得坚硬,冰渣与泥渣混合在一起,给发掘工作带了很大的困难。只有等太阳出来温度升高一些时,发掘工作才能得以继续。
现场,考古工作几乎与路面施工作业齐头并进,考古队员在前,施工队员在后,因为只有对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施工才能进行下去。而考古工作又与施工不同,人力作业占据了极大的部分。一点点、一块块,工程慢慢向前推进,前面便是御葬坟了。虽然传说此地埋葬着高铨,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高铨的葬处。
扬州少山。御葬坟这一区域,有连绵高低起伏的小山包,环山抱水。古人挑选葬址,一般喜欢高敞的地方,所以这里也必是墓葬聚集区域。工程车将地面的泥土慢慢一层一层地拨开,御葬坟区域内,一块块颜色明显不同的黄土区域开始显现出来。考古队员立即入场,开始这一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
仅御葬坟区域,考古队员就发现有20多座汉代的墓葬。这些墓葬的年代,从西汉早期、中期、晚期均有,有的仅一副棺木,有的带有椁室或侧厢,有的则在墓壁掏出一个壁龛,用以摆放随葬物品。从墓葬的形状、随葬品的规格来看,汉代特征十分明显。但是很可惜,由于“风水宝地”的特征太过于明显,这一带的墓葬大部分已经被历代盗墓贼光顾过,墓葬内空无一物,最多仅余一些陶礼器。
梯形棺:两座“姊妹”隋代墓葬御葬坟再往北一些,是一大片农田。真州路北延,这片区域也是必经之处。当工程车将表层的泥土慢慢推掉后,秦宗林和队员们突然发现了不同之处:地底竟有青灰色的泥土。更令队员们惊讶的是,发现青灰色泥土的位置距离地表仅约60公分深。
这是一座狭长的隋代墓葬。从棺木形状上看,是明显的梯形棺。扬州多汉墓,隋代墓葬较为少见。尤其难得的是,它看起来保存十分完好。“因为地上是农田,有水,是水把这座墓葬保存下来了。”考古队员秦宗林说,由于地下水的浸泡,将墓内的氧气挤压出去,让地底的环境变得更加稳定,也更利于墓葬的保存。不过,虽然墓葬没有被盗掘的痕迹,但因为年月太久,泥土自然沉降进入棺木中,整个棺木都已经被青灰色的淤泥塞满,给发掘工作带来了一点困难。
就在这座隋墓东南方向不远处,考古队员们又发现了另一座隋墓。这两座隋墓的大小、形制几乎一模一样。
寻宝记:考古队员徒手在淤泥中摸索考古队员秦宗林、吴宝春二人,带领7个民工,开始一层层地清理上层淤泥。距离底部10-15公分时,重要的部分便开始了。由于靠近可能存有随葬品的区域,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工具将淤泥铲除。为了更加准确地确定出土物原本所在的位置,考古队员们只能徒手进入淤泥中进行清理。
“淘洗可以把东西筛出来,但是具体在哪里就不清楚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只能是用手去清理。”秦宗林也不戴手套,因为他需要用指尖、皮肤,去第一时间触觉感受淤泥下文物的存在,手套的隔离感会让人失去第一时间的感知。
正是这样徒手清理,考古队员们才能知道,早些发现的那座隋墓中,棺木头部的位置有一对玉发簪和一对银发簪,在头顶位置有小型的多足青瓷砚等,在腰部的位置有一面小铜镜,在墓葬的地面还分散着不少隋五铢。这些随葬物品入土时的位置与模样,才能生动地再现出来。除了这些,在这座隋墓中,还有剪刀、泥元宝、迷你青瓷水杯等,“这些随葬品的种类与萧后墓出土的差不多”。
可惜的是,另一座隋墓已经被盗墓者光顾过,仅留几片隋五铢和一只带扣。考古队员推测,带扣可能是腰系物。
春暖花开的时候,真州路北延段的考古发掘工作也结束了。从2018年2月至8月间,考古队员在这段约2.8公里长的区域,共发掘出西汉至隋代的墓葬69座,其中汉墓65座,出土各类文物500余件。2018年8月,真州路北延路段通车。
【小故事】“80后”考古队员,这样理解一篇小学课文秦宗林加入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已近10年时间了,是个踩着80后尾巴的“80后”。真州路北延工程的考古工作中,考古队员们共发掘出69座墓葬,他参与了其中近30座。
天天和墓葬打交道,害怕吗?
秦宗林笑了:“我讲一小学课本上的一个童话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做《陶罐和铁罐》。这可能是很多人听过的关于考古的第一个故事,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也是后来从事这个工作才发现的。”
传说,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并且总是时不时地去碰陶罐。铁罐很坚硬,可是陶罐很脆弱。铁罐一直觉得,陶罐总有一天会变成碎片,而自己将永恒存在。
随着时间流逝,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慢慢地,它们的表面覆盖上了厚厚的尘土。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突然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铁罐已经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腐蚀成一堆锈土。
小学课本中的这则故事是要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作为考古队员的秦宗林却说:“铁在泥土中会完全氧化,人其实也一样。当人埋进土地,岁月会腐蚀他的肌理、他的毛发、骨头,千百年过去,便融入尘土。棺木里还有什么呢?其实什么都没有。”
【小插曲】亦汉亦清墓,哪来的?在御葬坟这一区域,考古队员发现了一座特殊的墓葬:其形制是汉墓,却在墓中发现了几挂清代的铜板钱。西汉墓中怎会有清代的铜板钱呢,二者可是相差一千多年啊!
考古队员推测,有可能是清代某个人实在爱慕这片“风水宝地”,于是带着随葬品,“躺”进了别人的棺木中。所以,这也是本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的一座亦汉亦清的墓葬。
记者 林倩雯
编辑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