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的父亲,他才能卓越,一生充满传奇,对己对人要求都十分苛刻,追求完美主义。据传他执政13年每天批阅奏章的字数可以达到八千字,是康熙盛世中重要的起承转接者。而泰陵作为雍正帝的陵寝,倾注了雍正生前大量的心血,是清西陵中第一个,也是最大最精美的一个陵寝。
1.上吉之壤,帝王分葬的先例。按清祖制,基本上都是子从父葬,那么雍正皇帝应该是陪着顺治和康熙入葬清东陵的。可雍正却重选了陵址。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他对风水讲究的苛刻。据说,雍正四年,他最初开始选择陵寝时也是定在东陵,刚开始选了尊化一个叫九凤朝阳山的地方,并下旨采购建陵材料,但在雍正七年动工挖开地面时发现这个地方稍微有点缺陷-土质不太好,有砂石。我们知道皇帝陵寝的风水中环境十分重要,除了山川自然的形式外,“土”也很关键,即要选择“上吉之壤” ,而砂石之地易渗水。因此这块陵址最终以“规模最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带砂石”而废掉了。
2.龙穴风水,清西陵的选址。废掉东陵陵址后,雍正让亲信怡亲王和风水大师高其倬再寻陵址。风水上选陵址讲究龙脉上,要有王气。古人把中国山脉分为三大干龙,而所有的山脉都发源于昆仑山,而由此鼻祖分出三支:北干龙是黄河以北的这条干龙,中干龙就是黄河和长江之间,南干龙就是长江以南。其实这和我们现在地理学上的中国山脉走向一样的。古人认为干龙之上气场通常比较强,很强的气场才能保佑帝王江山绵长。沿着北京往西南一脉山麓,最终他们找到了易州太平峪,祁连山龙脉脉在此地稍作顿脚,分为两个大帐,太平峪环抱其中,平缓宽阔,土质好,排水顺畅,雨水丰沛却不容易发生涝灾。清西陵选于此背靠永宁山,西有云梦山,东有九龙山,谷地内有数条河流缓缓流淌,正合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格局,前面东、西华盖山像两扇大门形成与外界的自然屏蔽,东、西华盖山之间有一座端庄的小山叫元宝山,正合风水格局中朝山要求。选址于此,可谓“龙穴砂水无美不
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 ,确是风水宝地。传说,陵墓开工采石时还出现了百鸟朝凤的现象。
3.步移景换和步移景滞,泰陵的独特格局。历时八年,泰陵终于完成。其建筑精华之一,即“步移景换”格局。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简单一步一景。而是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和建筑使得人们在神道移步前行中,感受景随步移的奇妙。首先,神道的前端最先看到的是山间小盆地,进入后,是清西陵的照山-元宝山,然后是左边九龙山,右边九凤山,以及后面的大红门,几座大山四面环绕,给初进门的人们呈现一个比较完整、闭合的四合院式实景单元。当继续走到跟前时,人们会突然发现前面有三座石牌坊,它们和后面的大红门又构成了一个小四合院格局。置身其间,石牌坊和大红门越显高大,庄严。进入红门后,就被宫墙和红门隔离开,又换了一个视觉单元,在这个单元中,周围不见山景和其他建筑,只有树木掩映下大碑楼一座建筑,尤显庄重,充分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是雍正帝的功德碑,记载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安放了四个华表来衬托,使得碑楼即显突出又不会突兀。再往前,建筑似乎一反古代建筑中轴对称格局,笔直的神道在100米处突然被一片森林截断。前面就是泰陵的案山。它又是精心设计的体现,神道在这座山处拐个弯又回到中轴线上,这座山正起到天然屏障的装饰作用,使得泰陵的观景又有内外之分,不能一眼望穿,形成了又一个视觉冲击。 在泰陵,设计者通过沿途两边的围墙和地形,巧妙地把里面其他景观挡住了,只让行人知道下个景观到哪了,吸引人们视觉不断变化,获得更多美感。而“步移景滞”的格局,则体现在设计者通过地形和建筑物设置的巧妙结合,形成视觉错觉,给步入其中的人们一种仿佛时空停滞了的感觉,自然产生神秘,敬仰之情和祭拜的神圣感。按照近大远小的说法,往前走后面的建筑容易被前面的挡住,但沿泰陵神道往前走的时候,我们发现小碑楼的屋顶赫尔隆恩殿的屋顶及后面方城明楼的屋顶,三条屋脊线始终如一,仿佛自然规律在这里失去作用。留意脚下,我们会发现,泰陵广场前是上坡路,坡度的巧妙设计让小碑楼随着前进逐步升起来,使得人们行走时产生三个屋脊在同一水平上的错觉,不由心生敬畏。沿着上坡向前行走,会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因为这个坡原来挡住了两边的柏树墙,集中了我们的视线,到坡顶后,视线自然豁然开朗,前面出现的广场上,碑楼、中轴线上建筑,两边的建筑都一览无遗,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待到下坡时,前面的景物和小碑楼逐渐提高,并逐步超过最后明楼的屋脊,成为眼前最高大建筑,使得本来矮小的小碑楼突显高大,形成相对独立视觉单元。过了小碑楼,则是隆恩门,其后东西配殿等隐约可见,设计者门在这里通过视觉引导大家的,陵寝最核心和主导的部分-陵寝门已经到。进入隆恩门的台阶设计成一个小斜面,人们到这里,都要低头看着脚下往上走,而到了上面,抬头看四周时,视觉由地面到空中,会发现一座巍峨壮观的宫门展现在我们眼前,自然产生震撼的视觉差。
整个泰陵不但注重以完美的融山水环境、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中国“风水”相法,建筑和整体布局也最为完整和巧妙,堪称“盛世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