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学党史 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
中央媒体学习调研活动深入江西省瑞金市
一段段鲜活生动的赣南红色故事徐徐展开
一口水井浸润红色基因
1933年4月
毛泽东随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
从江西瑞金的叶坪村迁到沙洲坝
沙洲坝地处干旱地带
一直以来住在沙洲坝的人
吃的是又脏又臭的塘水
毛泽东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痛心
决定要帮村民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毛泽东和大伙商量挖井
但沙洲坝村民迷信风水
他们认为挖井会得罪旱龙爷
殃及四邻,祸及子孙,都不敢挖
宁可喝脏塘水过日
毛泽东了解这一情况后
笑着对大家说
“挖井是为了大伙有干净的水喝,
真要是有旱龙爷来找麻烦,
就让他找我毛泽东好了!”
听到毛泽东的话
大伙都笑了起来
在毛泽东的耐心讲解与积极鼓动下
村民们终于同意挖口井
在毛泽东的带动下
村里的群众、红军战士、
中央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起
挖得挖,铲的铲,挑的挑
一个礼拜左右
一口五六米深的水井终于挖好了
为了使井水更加清澈
毛泽东还亲自下井底铺砂石,垫木炭
很快解决了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
红色基因浸润到沙洲坝人民血脉深处。近年来,沙洲坝村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擦亮“红井圣地”名片,让“红井”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让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一所小学赓续红色教育
紧邻沙洲坝红井的叶坪新华希望小学
和沙洲坝八一希望学校
90年前
有一个共同响亮的名字
“列宁小学”
1930年至1934年期间
瑞金城乡共有258所列宁小学
这些学校都是瑞金苏维埃政府
为解决当地7岁至14岁少儿
享受免费教育而建的
浸透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汗水和心血
厚植红色基因
用苏区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是瑞金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
纳入校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今
红色基因正成为新时代红都人
学史力行,办人民满意教育
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城乡
赓续“红都教育”新篇章的
精神营养和不竭动力
从一座山踏上万里长征
1933年1月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从上海迁至瑞金市沙洲坝镇
同年4月
临时中央政府也从叶坪迁到这里
“二苏大”、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等
三十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均在此处
1934年7月
为了安全起见
中央机关便从瑞金沙洲坝
迁往较为隐蔽的云石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
就驻扎在“云山古寺”之中
在这里办公和居住的有
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
和部分工作人员
云山寺周围怪石林立,绿树成荫
清早、傍晚或饭后
两位领导人常常到寺院后面散步
他们习惯坐在树荫下谈话
对红军遭受的巨大损失深以为忧
苦苦思索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1934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中央领导机关及领导人
在这里迈出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故云石山被称为“长征第一山”
红军与云石山群众洒泪告别
踏上漫漫长征路
一个村庄流传红色故事
云石山乡丰垅村位于瑞金市西部
素有“长征第一村”称号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前夕
中共中央政治局驻扎在丰垅村马道口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3个月
军民鱼水情也在这里缔结
红军烈士梁士何后代梁在桂讲述祖辈的红色故事
党政军中央机关在云石山乡驻扎期间
云石山党组织积极捐款捐物
支援革命战争
时任粮食人民委员会部长的陈潭秋
为苏区粮食工作日夜操劳、呕心沥血
因工作过于劳累,生了重病
身边也没有家人照顾
时任县委妇联主任的杨桂娣得知后
主动承担护理照看任务
在她的悉心照顾下
陈潭秋同志身体很快得到了康复
之后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通过军民齐努力
陈潭秋不但超额完成征粮任务
而且还动员了九名有志青年参加红军
为感谢杨桂娣对他的悉心照顾
陈潭秋专门赠送了一个铁皮箱给她以作留念
陈潭秋同志牺牲后
杨桂娣一直保留着这个铁皮箱
以表达对陈潭秋同志的怀念
新中国成立后
杨桂娣经常向后辈们讲起这个故事
希望他们缅怀先烈,珍惜现在
直到她去世时还嘱咐孩子
一定要将这个箱子保存下去
把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
村中流传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
真实而深刻地记录着
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风展红旗飘飘
饮水思源不忘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
让我们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让历史的荣光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硝烟已散
精神不灭
记 者 | 李群
编 辑 | 段皓、杨竞一
校 审 | 胡正荣
声 明 | 部分素材来源于“赣州学习平台”“江西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号、光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