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风水与滑坡

1. 山体滑坡有什么预兆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不同的 异常现象,显示出滑坡的预兆。

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①山体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 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活 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 干枯,井(钻孔)水位突变等类似 的异常现象。

②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 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 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 滑状态。 ③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 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现象, 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④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 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 深部变形与破裂。 动物对此十分 敏感,有异常反应。

⑤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体 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⑥如果有对滑坡体的长期位移观测 资料,那么可发现在大滑动之 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 势。

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⑦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 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⑧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 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 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 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2. 滑坡与崩塌有什么样的关系

滑坡和崩塌常常相伴产生,产生在相同的地质构造环境中和相同的 地层岩性构造条件下,而且有着相同的触发因素,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带也 是崩塌的易发区。

如宝成铁路宝鸡一绵阳段,就是滑坡和崩塌多发区。一个地方长期 不断地发生崩塌,其积累的大量崩塌堆积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滑坡。

有时崩塌在运动过程中直接转化为滑坡运动,而且这种转化较常见, 有时岩土体的重力运动形式介于崩塌式运动和滑坡式运动之间,以至人 们经常把崩塌和滑坡混淆,因此地质科学工作者称此为滑坡式崩塌,或崩 塌型滑坡。 崩塌、滑坡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诱发、相互转化。

崩塌体击落在老滑坡体或松散不稳定堆积体上部,在崩塌的重力冲 击下,有时可使老滑坡复活或产生新滑坡。 滑坡在向下滑动过程中如果地形突然变陡,滑体就会由滑动转为坠 落,也就是滑坡转化为崩塌。

有时,滑坡后缘产生了许多裂缝,滑坡发生后其高陡的后壁会不断地 发生崩塌。 此外,滑坡和崩塌也有着相同的次生灾害和相似的发生前兆。

3. 崩塌与滑坡有哪些异同点

例如:砂岩沿砂页岩交界面滑动;第四系低层沿基岩面滑动;部分粘性土沿某一圆弧面滑动;….滑坡是诸多山体变形的一种,它与错落、崩塌、错落体、溜坍和泥石流等,既有着明显区别,又有着紧密联系.其中,尤其是错落体与滑坡的区别常被人们忽视,见图1.其主要区别为:1.滑坡主滑段滑床坡度较缓,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错落则以垂直位移为主,滑坡坡度陡,没有牵引段,滑后地面坡度亦较陡.2.除崩塌性滑坡和高速滑坡外,一般滑坡位移速度较缓慢,延续时间长;而错落体反之,位移速度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新的平衡.3.错落常发生在断层上盘的岩体中,沿断层破碎带产生滑坡,而滑坡的依附面是多种多样的.。

4. 滑坡和崩塌怎么区别

山体滑坡(landslides)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是常见地质灾害之一.组成 滑坡体.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 滑坡壁.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 滑动面.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 滑动带.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 滑坡床.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 滑坡舌.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滑坡台阶.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台; 滑坡周界.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 滑坡鼓丘.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滑坡裂缝.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毛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扇状裂缝. 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齐全具有.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产生在土体中者称土崩,产生在岩体中者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者称山崩.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崩塌的定义 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崩塌体碎块在运动过程中滚动或跳跃,最后在坡脚处形成堆积地貌——崩塌倒石锥.崩塌倒石锥结构松散、杂乱、无层理、多孔隙;由于崩塌所产生的气浪作用,使细小颗粒的运动距离更远一些,因而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分选性.二、崩塌的类型1.根据坡地物质组成划分 (1)崩积物崩塌:山坡上已有的崩塌岩屑和沙土等物质,由于它们的质地很松散,当有雨水浸湿或受地震震动时,可再一次形成崩塌. (2)表层风化物崩塌:在地下水沿风化层下部的基岩面流动时,引起风化层沿基岩面崩塌. (3)沉积物崩塌:有些由厚层的冰积物、冲击物或火山碎屑物组成的陡坡,由于结构舒散,形成崩塌. (4)基岩崩塌:在基岩山坡面上,常沿节理面、地层面或断层面等发生崩塌.2.根据崩塌体的移动形式和速度划分 (1)散落型崩塌:在节理或断层发育的陡坡,或是软硬岩层相间的陡坡,或是由松散沉积物组成的陡坡,常形成散落型崩塌. (2)滑动型崩塌:沿某一滑动面发生崩塌,有时崩塌体保持了整体形态,和滑坡很相似,但垂直移动距离往往大于水平移动距离. (3)流动型崩塌:松散岩屑、砂、粘土,受水浸湿后产生流动崩塌.这种类型的崩塌和泥石流很相似.称为崩塌型泥石流.编辑本段三、崩塌的特征 速度快(一般为5—200m/s); 规模差异大(小于1m3—108m3). 崩塌下落后,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完全打乱,大小混杂,形成较大石块翻滚较远的倒石堆.简单来说……滑波是山体一大片地滑下来……崩塌是山上的石头掉下来……。

5. 滑坡、泥石流形成原因与人类有不有关系

有关系.产生滑坡的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种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加以重视.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1).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2).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3).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亦能诱发泥石流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近年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

风水与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