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永春风水

1. 永春留安山的来历

留安在历史上名人辈出,较知名的有留从效、留正等人。

留从效在开发和建设泉州中,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留正曾担任过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的丞相,赠太师,封魏国公。留安还是永春华侨出国最早的地方,明朝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刘明福随三宝太监郑和出使东南亚各国,于次年病逝于苏门答腊,这是永春人和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的最早文字记录。

早于明清时期,当地乡民就将此地视为风水宝地,建庙垒塔,祈求安康。相传,清乾隆壬辰年间(公元1772年),永春知州张所受修筑的文明塔毁于水患;永春知州姚任道重建的文峰塔,历经180年后,于1961年毁于台风。

双塔合称留安塔。1984年春,港胞颜彬声先生回乡探亲,慷慨解囊,捐资建塔,双塔屹立于留安山上。

上世纪90年代,永春县决定开发留安山,沿山麓建造一座供市民休闲、锻炼、赏景的山林公园。近两年来,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规划建设多种造型的亭阁50余处,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沿山通道各处;同时,种植大片柑园、茶园,开辟百亩苗圃供游人观赏 追问:可是那现在只有一座塔啊 刘明福是留安人吗 还有除了侨乡之外,留安还有其他文化特色吗回答:刘明福是留安人。

2. 请问福建泉州永春县留安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名人

留安在历史上名人辈出,较知名的有留从效、留正等人。留从效在开发和建设泉州中,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勋;留正曾担任过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的丞相,赠太师,封魏国公。留安还是永春华侨出国最早的地方,明朝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刘明福随三宝太监郑和出使东南亚各国,于次年病逝于苏门答腊,这是永春人和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的最早文字记录。

早于明清时期,当地乡民就将此地视为风水宝地,建庙垒塔,祈求安康。相传,清乾隆壬辰年间(公元1772年),永春知州张所受修筑的文明塔毁于水患;永春知州姚任道重建的文峰塔,历经180年后,于1961年毁于台风。双塔合称留安塔。1984年春,港胞颜彬声先生回乡探亲,慷慨解囊,捐资建塔,双塔屹立于留安山上。

上世纪90年代,永春县决定开发留安山,沿山麓建造一座供市民休闲、锻炼、赏景的山林公园。近两年来,他们投入大量资金,规划建设多种造型的亭阁50余处,错落有致地分布于沿山通道各处;同时,种植大片柑园、茶园,开辟百亩苗圃供游人观赏

3. 福建泉州永春赵家是属于什么衍派

瑶林衍派是许爱发源或渊源,支脉,后代。

唐·许爱,官居左侍御、特晋银青光禄大夫、世袭宣威将军。

许爱生三子:长曰达,分支蓬山;次曰川,分支梧坑、可慕等乡(即西花派);三子泮,世居石龟(即瑶林派)。其大灯号则用原名“瑶林”。石龟许厝开基始许爱,据族谱载,系南绍陶公裔孙。据钱江族谱载,唐末家乡遭兵革,许氏全族被清剿,率姚、孙二夫人入晋江(据传孙夫人葬漳州),先居十七八都瑶林村(即现杨林)。后察看地形狭小 ,无发展前途,遂命其婿施典同女另择地开基(施典即前港钱江之祖,唐季任秘书丞)。后来许姓也由瑶林分徙居邻乡丁亭。为纪念开基之地,故凡属石龟(丁亭原名)所析之许氏子孙均以“瑶林衍派”为堂号。丁亭原属杂姓住居地,住有王、花、陈和蔡姓等,自许姓迁入,人丁兴旺,他姓渐微,或迁徙外乡。后许姓成了晋江有名的大姓望族。又由于乡中有一块风水石,其形貌如一巨大灵龟,故后人改丁亭乡为石龟乡。

4. 谁有有关永春桃溪的资料、由来,请告诉我,要快哦

晋江东溪上游在永春县境内称桃溪。

桃溪干流全长61.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6.07立方米/秒,落差422米,集雨面积476平方公里,干支流历经12个乡镇。桃溪西端最高处发源在呈祥乡的雪山,冰雪并非她的前身,山泉是为她的起点。

山泉汩汩成溪涧,屈曲潺流下蓬壶,蜿蜒西来至桃城,歌而东去入山美。这就是桃溪,55万永春儿女的母亲河。

桃溪水滋育了秀气。青山看不厌,桃溪秀且长。

缘溪两侧,青山拥黛,峰峦起伏,林木葱茏,四季常绿。车子在行进,人在动感中,分明觉得:青山在流动,桃水在流动。

山在流动中将浓浓的绿意向桃溪倾泻,水在流动中将过滤后的绿意又送上青山,令鲜活的绿意弥漫在山水之间,使人真真切切地感到永春山清水秀,空气纯净而甘甜。一路西去过了“一夫关”马跳峡便进入内半县地界,林间鸟鸣珠圆玉润,峡谷溪风扑面而来,令人五官舒服,全身通泰。

永春的地形为长条状,村镇丽如画,似珠洒溪旁。在县城人工湖一段,有棵棵垂柳沿溪飘逸,江南水乡那氛围那气息,又给桃溪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早在1291年便来到永春,于是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永春的山水风物。啊,桃溪,白水漈是你的一挂飞银垂帘,大鹏山为你的秀气矗立了一座亘古的丰碑。

桃溪水滋育了财气。桃溪在历史上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交通功能,明清两代,她是山海货物互动的重要交通水道,是古代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德化瓷器,永春、大田、永安的笋干、薴麻布、扣纸(毛边纸)等山货于丰岑市旁小溪仔装上溪船运至泉州,流向世界各地,海货(以盐为主)由溪船运至永春,向内地扩散,山内不少人家因此经商发财致富。如今,桃溪两岸,田地肥沃,瓜黄果红,稻香菜绿;两侧一重山,满坡柑茶,满坡麻竹,弥眼葱郁。

两岸旁的农民,户户殷实,家家丰裕。桃溪水浇铸了永春水电发展辉煌史,启动了山区县能源创业篇。

如果把桃溪干支流比作一个大藤网,那么300多个小水电站就是这个大藤网上的300多枚金瓜。早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永春就荣膺“全国小水电一面红旗”称号,名闻九州。

小水电的兴起,既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用电,又促进了农副产品加工,推动了工业的崛起和生态旅游业的新兴。谁能不讴歌桃溪替桃源生光亮万家灯光,谁能不赞美桃溪为永春腾飞输百业能源?! 桃溪水滋育了人气。

隋开皇九年(589)永春设置桃林场。隋灭陈,陈后主叔宝的儿子敬台率亲族和部属南奔,至桃林场的肥湖陈岩(今蓬壶仙洞)和慕仁里溪西(今石鼓桃场),视两处为风水宝地,择水而居,落地生根,大大促进了永春的开发繁荣。

敬台率众垦荒地、种五谷、务稼穑,发展了农业生产;种植桑麻,肇启了永春手工织造业。从此,桃林场人气大旺。

唐大中十一年(857),桃林场迎福里(今桃城镇桃溪)人盛均破天荒考中进士,官至昭州刺史。858年,他回桃林场拜谒三叔,看到桃林场一派繁荣昌盛景象,感慨之余,写下《桃林场记》。

他所描绘的桃林场是“视廛里若巨邑,览风物如大邦。鳞鳞然庙宇之罗,霭霭然烟火之邦。

一派趋碧,群峰走青。横飞而野鹤冲陂,旷望而晴郊远去。

是以俗阜家泰,官清吏闲。清晨而舟车竞来,度日而笙歌不散”。

桃林场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格为桃源县。自此,永春人民在这方土地上更是一路发祥,繁衍生息,名士辈出,1990年版的《永春县志》载入古今名人66位,《中外名人辞书》介绍永春籍各界名人竟达1000多位。

桃溪水滋育了文气。桃溪润心,秀水泽慧,从盛均中进士算起,永春历史上曾有88人中了进士,其中谢孟、庄际昌先后高中状元。

当年陈敬台居永邑后,引入佛教,传播文学艺术及音乐舞蹈,促使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如今闻名于世、被誉为“神州一绝”的永春纸织画以及名冠八闽的永春鼓队舞,皆为当时所传衍。

自永春第一篇文学作品《桃林场记》问世,而后《诗骚古赋》、《国史大事记》、《燕南寓稿》、《霞栖藏稿》、《环谷华堂诗集》、《卧云诗稿》、《雪庐诗稿》等数百部名著皆为永春名士所著。文风仁里,底蕴深厚,山水佳音,人杰地灵,吸引了唐代大诗人韩偓、宋代大理学家朱熹、近代高僧弘一法师等一大批名人莅永寓居、讲学、弘法。

著名国际诗人、散文大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余光中先生也于2003年回永春谒祖。桃溪啊,你的清雅馨风,吹拂着桃源大地浓郁的文气。

赞美你啊,秀水文脉著华章,如玉书风世代传。 桃溪水滋育了义气。

忠、孝、仁、信、勇、廉皆道义。桃溪旁的古民宅,墙上的家训至今字迹明晰:“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贫不起贪心”。

这简直可以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比美。顶埔头生本堂后堂墙上所书《尽忠报国论》及《感应篇劝孝文》堪称德育美文,字字珠玑。

古往今来,桃溪水滋育了永春淳朴的民风,滋育了永春人高尚的品质。至今东平尚遗宋端宗南奔至永春罗、吴救驾的美传,桃陵公写字换蚵令春、夏、秋、冬饱含对慈母的孝意,“族谱贵于田租千担”讲述了潘桐大难临头保族谱为后人留下宝贵史料的义举,永春人民抗击倭寇了留下许多英雄史话,林俊起义。

5. 谁知道永春县大坪(大鹏)村的故事或传说,告诉我一些

大坪村古称“大鹏村”位于永春县城北部脊背的大鹏山上,海拨四百多米,面积3500亩,人口845人,大鹏山主峰海拨900多米,高大挺拨,左右与戴帽山,天马山遥遥相望。

大鹏山视野开阔,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游览避暑胜地。大鹏山距离县城5公里,山上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覆盖,空气清新,境内名胜古迹令人神往,自然景观遍布,景点形态万千,让人感吧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历史悠久的“大鹏岩”,名闻遐耳的清朝“国师墓”,摩崖石刻,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的石刻碑文记载着大鹏山久远的历史,“大尖,小尖,尾贡,石鸡石狗,仙人拉锯,仙人走棋,龙船石,狮嘴口,美女梳妆”等赋有诗意的景观及那动人的传说更为大鹏山增添神秘的色彩,面积达百亩的珍稀油杉林更显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名胜古迹; 1,大鹏岩:又名垂云寺,位于大坪村正中,建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50年),传说系大鹏神鸟栖息之所,故建大鹏岩,供奉释迦,该地形称为“云梯”,寺后有“犀牛望月”,“蜘蛛结网”为伴,寺内有奉宪示禁石刻二块,分为道光28年7月,12月所立,寺外有“涤尘”石刻,清同治七年十二月所立的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原碑记的碑文,寺边有座清朝国师墓,该岩摩崖石刻被永春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摩崖石刻;“涤尘”石刻位于大鹏岩前方的公路边的一块岩石上,字体下楷,笔画苍劲有力,细细观赏,令人心无杂念“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位于环坪公路二公里半处,盖因大鹏山系县城之在脉所在,清同治年间,乡绅深感桃源县境内因久未有题名雁塔者,黄文炳等十一人慷慨捐资,修筑大鹏山龙脉,以振兴桃源人文,告竣之日敕石以记之。 3.国师墓;位于大鹏岩左侧,系清朝时大鹏岩一长老,被告清朝皇帝赐封为“国师”,死后葬于此。

自然景观: 4.大尖;位于大鹏山主峰,县城北方,海拨九百多米,山势陡峭,高大挺拨,,临近峰顶,更为险峻,难以攀登。据传大尖系桃场颜氏祖先在地理名师指点下,为了造“|风水”,在峰顶精心营造了一个圆锥形的山尖,顶部平坦,可安放下一张“八仙棹”,并四条椅子,因与左下方的“小尖”遥相呼应,俗称“大尖”,站在峰顶上,视野宽阔,东可眺望湖洋,东平,东关,西可遥望达埔,吾峰,北可看清介福,德化三班,南可俯视岵山,县城,五里街。

桃溪水如条银色带子,蜿蜒东去,四周群山俯视,颇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5.小尖:位于大坪村东面的一座小山峰,紧临县城,有一条小山脉与“大尖”相连,南面山势陡峭,环翠村就在山下。

峰顶圆锥形山尖是人工营造的,据传这里的地形称为“仙人撒网”“小尖”就是一位巨人之首,而县城就像一张网,中间的小山脉就是仙人伸出的手,紧紧抓住这张网,因形状较“大尖”小,俗称“小尖”。 6.“尾贡”:位于“大尖”的东北方面,乃大尖山脉绵延至东北的最后一个山峰,故称“尾贡”。

山峰除有一条山脉(称为“锯齿”)延伸与大尖相连外,其他三面均为陡峭的山崖,山峰上黑褐色的怪石遍布,形态各异,让人浮想联翩,山上长满苍翠权木丛,郁郁葱葱,翠色欲滴,仿佛给这位巨人披上艳丽的绿衣,站在峰上,往东俯视洋上,外丘村所在的山沟犹如一条巨龙,旁边的戴帽山与之遥相呼应,往东南方面望,可一览整个东半县。 7.石鸡石狗;位于“大尖”与“尾贡”之间的“锯齿”上,有两块状如鸡,狗的石头,其中之一,形如一只引颈啼鸣的大公鸡,身披赤褐色的羽衣,正骄傲地引颈项向天,不可一世地大声啼叫,旁边有一块石头,状如一条黑色的大狗,正面对着大公鸡,张开嘴巴,发出不服气的狂吠,石鸡石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8.仙人拉锯;站在县城东部向西边遥望,大尖,尾贡好像两位巨人屹立在东边西两边,一条山脉把两峰连在一起,山脉上怪石嶙峋,高低错落,时有怪石突起,状如锯条上的锯齿,整体形如两位巨人在拉锯,故以“仙人拉锯”命名,山脉上部山体较薄,顶上宽只有几米,其间石头呈黑褐色,形状千奇百怪,有如动物,人物,器具等,让你有充分想象的空间。石头上的小树丛时而葱笼,时而稀疏,然而郁苍翠人欲滴,给这千姿百态的怪石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无不让人赏心悦目。

9.仙人走棋;这是大尖地方一块平地,不可形如棋盘,传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谁能找到“将帅”的位置,把先人的遗骨安葬在那里,子孙出将入相不在话下。因此许多古人纷纷争着把先人的遗骨装在陶罐里,安葬在这“棋盘”上。

故而棋盘上增加了许多东一簇西一堆的墓葬,犹如棋盘上的棋子,只可惜,棋盘的方向都让人搞不清楚,要想找到“将帅”的位置,更是难上加难了。 10.龙船石;位于大尖东边半山坡上,有一块状如船形的大石头,在山坡上突然耸起,往外突出,在四面翠绿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一颗乌黑的宝石,巨石下有一块较小的石头,垫在大石头下面,石下是陡峭的崖壁直达山涧。

在山涧仰望,巨石仿佛摇摇欲坠,要不是下面的小石头撑着,恐怕随时会掉下来,让人一看,胆战心惊,其实,巨石和山体是连在一起的,非常牢固,胆子大的人还可以走到巨石上去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