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汀州风水

1. 长汀在龙岩的那个方位

长汀位于龙岩的西方向.

长汀县为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总面积3089.9平方千米。地处福建西部,长汀县城全景闽赣边陲要冲。这里千山竞秀,群峦叠嶂,为武夷山脉南段,是福建的边远山区,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户籍人口49.24万人,通行闽西客方言长汀话。县人民政府驻汀州镇。全县辖11个镇、7个乡:濯田镇、汀州镇、大同镇、古城镇、新桥镇、馆前镇、童坊镇、河田镇、南山镇、四都镇、涂坊镇、策武乡、铁长乡、庵杰乡、三洲乡、宣成乡、红山乡、羊牯乡。

2. 阴阳先生迁坟时嘴里念的地契是什么内容啊 急

自己看吧 内容提要:闽台区域的“买地券”形态有三类:一是“做地”(阴宅)用的阴契(亦称地券、阴契、阴府契书);二是“做屋”(阳宅或寺庙/宗祠)用的阴阳契(亦有称阴契、阳契、阴阳契);三是度亡(超度/做功德)用的阴厝契(也称灵厝契、地基厝契、卖厝契)。

阴契属买地券的本初形态;阴阳契或阴厝契大多属于买地券的变体。“阳卖”和“阴卖”的辩证统一,是中国人“事亡如存”、“天地人神俱叶吉”等观念的生动反映。

买地券的仪式实践,亦为我们反思中国传统的“数术化宗教”的连续性特质提供了分析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 博宝网友《中国历代钱币展》已经开幕 在博宝网上线两周年之际,为了感谢两年来在不断支持博宝网的网友,博宝网联合北京天雅古玩城于5月23—5月30,在天雅古玩城。

中国嘉德二00九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第62届戛纳电影节明星珠宝秀 收藏家花巨资海外回购 170件清代玻 周恩来批示手稿在香港拍卖 48万元高 马未都谈金融危机下古玩收藏 玩转收藏 苏富比将拍卖罗丹及其情人卡密尔的雕塑 真相剖析:09春拍应该是抄底还是观望 估价千万 乾隆“葫芦瓶”再现中国嘉德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公布艺术家 佳士得近现代画专场成交率与去年秋拍持 黄金首饰需求降至20年来最低点 中国 第四届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AIAA 47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化石“艾达” 关键词:买地券 阴契 阴阳契 阴厝契 闽台地区 一 前 言 买地券,又称冥契、幽契、地莂、冥券、墓券、幽券、铁业券、石契、买墓地券等(间有称“阳券”者[②]),最初属于斩草破土或埋葬尸骨时墓穴所藏明器之一,即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土地契约文书,让生人或死者同各类神只进行象征性“交易”,来表示亡灵(或寿主)领有墓地(或寿冢)居所的合法产权,并藉以压胜镇鬼、护卫阴界亡灵乃至阳界生人(或寿主)。考古发现,唐宋以来生基(寿坟)的营造亦置买地券,或称“生基券”。

[③]因其制作质料常用砖、玉、陶、瓦、铁、铜、铅、石、木等易存硬器,今人方能从考古材料中探寻到该信仰民俗的传承历史及文化涵义。 来源: 迄今,学界已经对买地券明器做了多向度的剖析。

[④]不过,因受制于学科壁垒及研究条件,研究者往往忽略了该民俗事象中的人和场景(context)的整体考察,相关的比较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中国大陆地区的调查,迄今仅见台静农[⑤]、汪桂平[⑥]、王君政和王振山[⑦]、黄景春[⑧]、钟向阳[⑨]、陈进国[⑩]等有所绍介,涵盖陕、晋、鲁、川、鄂、浙、粤、闽、台等地。

另台湾地区学者及日本学者,亦简略记述了台澎金的阳宅及宗祠、寺庙安“砖契”(阴阳契)仪式,及在度亡或超度中焚烧“阴厝契”的习俗。[11]概而言之,道士及风水(阴阳)先生等“仪式专家”,仍然是传播这类信仰习俗的实践主体或文化中介。

陕、晋、鲁等北方地区的买地券仍延用砖瓦等硬器质料,且要藏于坟墓或寿基中。而川、鄂、浙及闽、台等偏南方地区的买地券文本在叙述格式及情节要素方面并非二致,但多书于软性的纸上以便焚化。

这种制作质料及仪式处理方式(埋与烧)上的差异,是否具有历史普遍性呢?如果事实如此,在“模块化”信仰常态的背后又蕴藏怎样复杂的集体文化心情呢? 来源: 在移民色彩甚浓的闽台区域,有三种类型的买地券信仰形态值得关注:一是做地(阴宅,包括生基)用的阴契(亦称地券、阴契、阴府契书);二是做屋(阳宅或寺庙或祠堂)用的阴阳契(间称阴契、阳契、阴阳契、砖契);三是超度或度亡(做功德)用的阴厝契(或称灵厝契、地基厝契、卖厝契)。阴契属于买地券的本初形态,阴阳契或阴厝契大多是买地券的变体。

该区域墓地阴契并非仅见于斩草破土或埋葬仪式上,且多为纸质质料以便焚化。阳宅阴阳契虽亦有化炳之俗,制契质料却以硬器偏多,更往往半埋于地,以示阴阳有界。

二 “做地”用的阴契 迄今,福州、漳州、泉州、厦门、金门等地,出土了十余通买地券明器,如唐咸通二年(860)王楚中买地券、宋绍兴十九年(1149)郭三郎聂十五娘买地券、宋淳熙十三年(1186)蔡氏买地券、宋嘉定十五年(1222)许廿三郞叶十五娘买地券、宋淳佑三年(1243)黄氏买地券、元至正二年(1342)张德瑜买地券、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叶丰叔买地券、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郑岳买地券、清顺治四年(1647)杜方参买地券等,质地多为砖陶质、铁铸等。现存客家人及闽南人的手抄族谱也保存了一些买地券样式(图1-2)。

[12]相对而言,福建买地券明器出土量偏少,断代亦较晚。这同该地的移民开发进程是相契合的。

在文本格式、文字表述、制作质料等方面,各地的买地券文本差异不大,福建亦然。[13] 来源: 至于福建当代墓地买地券习俗,又是怎样的情形呢?限于研究条件,笔者集中在“客家首府”长汀县做了调查。

兹将相关案例制作成表格(表一),以供参照。 表一:长汀县“做地”买地券文本[14]。

序号 格式或内容 提供者或出处 相关说明 1 《新葬坟用地契》 立地契山主武夷王,原有黄龙一条,东至甲乙,南至丙丁。

3. 客厅风水开运怎么布局

客厅的动线会影响居住者的行动便利度,行走得顺畅自然心情愉快,运势也随之大开。

客厅中最主要的组成对象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沙发、茶几等家具; 另一类则是电视、音响等设备,其布局也是大有学问,因此在装修前就要先规划好家具配置,以免日后还要大费周章迁移造成不便。 客厅氛围应注重舒适。

居家布置,不同于商业空间,很多人在规划设计新家时,会刻意注重风格和饰品的过分点缀,将客厅布置得富丽堂皇。初期可能觉得还蛮新鲜、舒服、愉快,不过没多久就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所以布置、装潢居室,还是以舒适、温馨为原则。

装点上适当的风水吉祥物。依房间的卦位,房主的命卦,配合五行生克,地支三合、三会,选择适合的吉祥饰物,放置于喜用的位置,产生生、克、制、化的作用,可发挥极大的效果。

4. 赣南客家有那些支系

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族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

他们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独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态。客家人分布于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据估计,现在全球约有客客人五千万以上。

赣南、粤东、闽西是客家人的大本营。赣南又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这里的18个县市,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以及其他少数居民点的世居居民外,其余都属客家方言区。

全市客家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也就是700万以上。 1、赣南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

从地理上和史实上看,赣南是客家大本营地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很多客家姓氏源流资料也昭示,他们的祖先在赣南繁衍生息了若干代,后来才进一步往闽西、粤东迁移的。

中国历史上共有过五次人口的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五胡乱华,中原许多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第二次是从唐代安史之乱开始的。安史之乱,特别是唐朝末黄巢农民起义,北方地区长期战乱,而赣闽粤三角区相对安宁,于是大批避乱汉民迁居到这里,成为第一批“客家先民”;第三次是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朝廷南迁,一批批的汉民迁来赣闽粤三角区,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并与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血缘上和经济文化上的交融,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第四次是明末清初,赣南由于受满族铁蹄的蹂躏,后来又发生瘟疫,人口锐减。

而此时闽西和粤东由于人口膨胀,加上清初为对付郑成功反清起义,颁布“迁海令”,封锁了沿海地区,通令沿海居民向内地挤压,人口与土地的再分配形成尖锐的矛盾,于是一部分客民只好携家出走,另谋出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又回迁到赣南,与世居赣南的客家交错杂居在一起,从而最终奠定了赣南居民的现代格局。

从赣南各县市姓氏源流资料来看,河东片唐朝宋以来世居姓氏较多,以宁都、石城为代表,河西片明末清初回迁姓氏居多,有的县占百分之六、七十。他们中的一部分进入赣南后,再循着北上至赣中之吉安,赣西之安福、宜春、萍乡、万载及湖南之醴陵、浏阳、平江,至赣东之铜鼓修水等县,大大扩展了客家人的分布区域。

因而,赣南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壮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第五次是近代由于连年的战争,不少客家人从粤东闽西一带迁至沿海,有的移居海外,谋取生路。这部分人不少成为客家中的富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赣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一个说法,比较贴近实际:客家民系,形成于赣南,成长于闽西,成熟于梅州,发展于海外。

2、赣南客家文化的特色与传统 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

与闽西、粤东相比之下,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什么叫客家文化?概括地说,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

与闽西、粤东相比之下,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它包括历史文物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赣南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赣南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赣南各地的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 客家人佛、道、儒三教都信,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

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有的姓氏除建有总祠外,还建有分祠、支祠,如宁都县洛口乡南岭村卢氏就有一个总祠,四个分祠和两个支祠;上犹县营前镇压黄氏除有总祠外,还建有四个分祠。

赣南各地现存明清时期的祠堂不少,如赣县夏府村的戚氏宗祠,宁都洛口乡灵村的丘氏宗祠,南康凤岗的董氏祠堂等等就是代表。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筑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我们研究古代家庭文化的最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

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虽多有遗失,但因客家人对族谱爱护有加,保存不少。

正因为如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因而,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方言文化)中国方言有7种:北方方言(官话)、楚方言、湘、赣、闽南方言、广东白话、客家方言等。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则更能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因为,第一,赣南是赣方言和客方言的交汇点,因此,从赣南客方言中更容易看见客赣方言的联系和差别。

第二,赣南的客家方言既古敦,又呈同一的多样性。说它古敦。

5. 请问刘伯温跟刘江东有什么关系

径义莲花寺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始创于明万历年间(1578-1619年),距今近400年。

相传,该寺为明初大臣、元朝末年辅佐朱元璋立功的刘伯温之后裔刘江东所创建。 在民间神奇传说中,刘伯温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觉者、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

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

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

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刘江东,字渊则,又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江西省于都葛坳上老人,生于大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

其时杨筠松因黄巢破京城,避难江南,应江西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节度使卢光稠之请为卢光稠葬母,任卢光稠参军的刘江东崇慕杨公堪舆神术,遂与同乡曾文辿拜杨筠松为师,从游其门。据《于都上溪刘氏族簿刘江东行藏记》载“公乃大学士刘韶之后,上世有知虔州者,因家焉。

居于都上老。厥祖为卢王参政,因此遇杨公,遂使公授术焉。

晚号白头。异处人调市域曰:刘添碗,盖指漆碗上老家话也。

公常与文辿会于家,曾公偶获一地献公曰:‘坟前更鼓响叮当,代代儿孙入朝堂。’公往观之,果然饿虎形望冈,王字穴。

公自葬之。曾公怒,私往其地而断曰:‘坟前更鼓响叮当,半夜饿虎咬新郎。

’然后公之次子分房别墅,其子再娶,是也五更初起,于地逐獭,果被虎伤之。其妇遂有孕,厥后子孙五百余口。

又称半夜新郎五百口,至今囚名。其别墅之基曰五百口焉。

公之术甚精,家富而所行不远。惟福汀州而已。

公传术有法,穴法、葬法。所闻上老术者无比若非,公之立言著书,则地理之妙难于考究,厥后子孙世世相传,诗书仕宦代代有继,俾后志业斯术之士,皆赖公之所传,及皇明永乐间几失其传,幸有伯魏者,复授术于敦素,所谓仁者必有后,信矣! 邑人李涞撰” 《于都志●刘江东传》载:“刘江东,名白头,本刘韶后。

上世有知虔州者,遂家于都上老。唐末,杨筠松避黄巢之时,至虔州。

江东同曾文辿等传述,而杨与曾俱各著文字,惟江东稍有口诀,其裔孙谦,为宋吏部郎中,知袁州事,又著《囊金》七篇,曰星、龙、穴法、应案、四首、水城、明堂、水口,词旨明达,云囊金者,宜春韩犟所提也。今江东与谦事旧志皆登,而家簿亦与之俱存。

故著之。” 刘江东是杨救贫先生的主要传播人,据清代同治《兴国县志》的记载:“刘江东,雩人,杨筠松在虔州,江东与曾文辿传其术。

初,杨与曾不著文字,江东稍有口诀,其裔刘谦为吏部郎中,知袁州事,乃著《囊经》七篇,曰:星龙、穴窍、案应、曜证、罗城、明堂、水口;词 旨明畅,人传育之,其术始显。”。

刘江东先生系唐末五代时人,其著作《刘公葬法》中称籍贯为“赣州上牢”,上牢为古地名,相传原名上老,因曾居过盗贼,官府改老为牢,后人以此地名不吉,雅化为上脑,今于都县地图即作上脑,与杨救贫另一位弟子曾文辿的原籍肖县(古地名,今于都曲洋)相邻,距杨救贫师徒隐居的兴国三僚村很近。 刘江东先生生于大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字判则,又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

因其祖父为卢王参政,与杨救贫先生知遇,遂请杨公收江东为徒。 刘江东和曾文辿之间曾有一个故事。

曾公到上脑刘家作客,看见一块虎形地,特请江东往观,并祝曰:“坟前更鼓响叮当,代代儿孙入朝堂。”刘公一看很满意,当即决定将地给次子建房结婚,造福儿孙。

曾公妒之,晚上偷偷去地前祝曰:“坟前更鼓响叮当,半夜饿虎咬新郎”。后来刘公的次子结婚,五更起来洗漱,果为饿虎所食。

刘公甚为悲痛,再往祝曰:“坟前更鼓响叮当,半夜新郎五百口。”其次子的遗腹子后代发丁果至五百口。

(现上脑仍有五百口古村落遗址)。刘江东有二房妻室,生共五子、二女,其后裔从上脑迁兴国、宁都和于都其它乡镇发展,成为巨族,后延伸到海外。

据兴国民间传说,杨公在三僚的曾、刘、廖三。

6. 长汀的习俗

闽北武夷山、泰宁大金湖、将乐玉华洞; 闽西连城冠豸山、永定土楼、梅花山、龙岩龙崆洞; 闽中永安桃源洞、石磷石林; 福州市、永泰青云山; 闽东太姥山、杨家溪、三都澳; 闽南泉州市、厦门市、东山县、龙海火山地质公园。

很多,不一而足。 一、福建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

福建的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横亘着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是太姥山脉,大海和高山峻岭严重地阻碍了福建与外地的联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福建处于与外邻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历史发展在隋唐以前严重滞后于中原,并使境内不同地区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

现将福建民俗发展、演变的主要阶段分述如下: (一)秦汉以前:土著民俗自成体系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距今约四至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生活在闽南漳州一带。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福建各地都有发现。

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如生活在闽江下游的“昙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简单的语言,用石斧、石锄、石镰等工具进行粗放的农作,用石锛、石刀和蚌刀、陶网坠等工具进行渔猎和采集;有了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能制作出相当精巧的陶器,并具备原始的纺织技术;在葬俗上,实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为单人葬,极个别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侧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随葬品,说明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还有拔牙习俗,反映了有原始巫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他们习于水性,擅长行舟,工于纺织。

在宗教信仰上,他们奉龟为神话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实行悬棺葬,即死后将尸体安放于船形棺木内,再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祈求死者灵魂早日升天。

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

《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

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

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

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也相当盛行。

闽越人流行断发纹身的习俗,《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这实际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用以吓走水怪。

如《说苑·奉使》所称:越人“劗发纹身,灿烂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一直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

越巫在秦汉时名扬天下,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宫中建越祝祠,设越巫,用越人的“鸡卜”,祈求长寿。

(二)三国至五代:汉族民俗传入福建并逐渐占主导地位 秦代汉初,中央政府虽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由于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所以汉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响。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为绝后患,模仿秦迁六国贵族于咸阳的策略,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队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

《史记·东越列传》载:“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武帝的迁民政策,给福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尽管尚有一部分闽越人隐遁于山林湖泊之间,终因人口锐减,使原来就不发达的福建经济文化愈加落后。

汉代以后,中原汉文化逐渐向东南沿海扩展。三国时,孙吴据有江东,以福建为后方基地,故重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

孙吴政权多次出兵福建,对山越采取军事镇压政策,“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继而在福建设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汉兴、建平、闽侯五县,后在侯官设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设立温麻船屯。

孙吴政权除了在福建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治理外,还将许多罪犯流放于福建,同时也有一些士民避祸闽中,从此,揭开汉文化大规模传入福建的序幕。西晋至五代,大量中原汉人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

随着汉人大批入闽,汉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传播,汉族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渐取代土著民俗而占主导地位。同时,一些汉族与土著通婚,闽越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宋元时期:保留中原古风,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生齿繁毓。据统计,宋嘉定年间(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户,比唐开元年间(713~742年)增长近15倍。

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条件下,福建经济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