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灵渠与风水

1. 广西灵渠

灵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距今已2200多年,仍然发挥着功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平定中原后,立即派出30万大军,北伐匈奴;接着,又挥师50万南下,平定“百越”。

为尽速征服岭南,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御史史禄和3位石匠担纲。

古人感佩于史禄开凿灵渠居功至伟,称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兴安县也留下了为纪念3位石匠而留下的“三将军墓”。历3年艰辛,这条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科学技术伟大成就的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

灵渠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的同时,也展示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2. 什么是灵渠

秦时开凿,位于今广西北境的运河。

又称泞渠或零渠,也称秦凿渠。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着手开拓岭南一带,派尉屠睢率军南下。

为了运输军粮, 命监禄督率士兵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运河,以沟通湘、漓二水,联系长 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这条运河自此成为联络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路通道,除 有舟楫之利外,又用于灌溉。

它的主要工程包括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 渠等。铧嘴是分水坝,在湘水支流海洋河中,状似犁铧,以石筑成,角端所 指与河水流向相对,把海洋河水一分为二,一流入南渠,一流入北渠。

大小 天平是位于铧嘴尾端用石筑成的拦河坝,呈“人”字形堤,高度略低于河水 堤岸。 与河水东岸相近的一段称大天平,同北渠渠口相衔。

与河水西岸相近 的一段称小天平,同南渠渠口相衔。天平作用是提高湘江水位,拦河蓄水。

枯水季节,大小天平拦截全部河水入渠,以便水运;大水季节,洪峰漫过天 平坝顶,流人海洋河故道,减煞水势。从而使渠内流水,涨而不溢,枯而不 竭,经常保持安全流量。

南渠全长约30多公里,其中4。5公里为人工开凿,以 下利用原有河道前进。

北渠约长4公里。南渠与漓江上游大溶江接通;北渠通 入湘江。

南渠、北渠流量为三比七,故有“湘七漓三”之说。灵渠之名始于唐时。

汉以后历代对这条运河都有疏浚改建,并增添了新 的工程。 如泄水天平,在南北两渠共有五处,主要用来调剂渠道水量。

陡门 为唐代宝历年间( 825 ~ 826)李渤主持修渠时创建,多建于渠道浅狭、水流 揣急处。经过陡门拦阻,水位提高,流势平缓,便利行船,其作用有如后世 的船闸。

3. 谁知道灵渠为什么能修得这么好

这座大坝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最古老最有科技含量的大型阻水溢洪滚水坝,关键在“水浸松木千年在”!秦人将松木纵横交错排叉式的夯实插放在坝底,其四围再铺以用铸铁件铆住的巨型条石,形成整体。

2000多年来任凭洪水冲刷,大坝巍然屹立。内中奥秘,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大坝时才发现。

灵渠一些地段滩陡、流急、水浅,航行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在水流较急或渠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把渠道划分成若干段,装上闸门,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两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于船只航行。

灵渠最多时有陡门36座,因此又有“陡河”之称。而现在的一些人虽然工具比原来先进,但是普遍都责任心不够,为了省钱什么劣质材料都可以买,为了钱可以不管别人的死活。

4. 灵渠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百越战场上兵锋凌厉、势如破竹。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闽中郡,使秦朝郡级建置达到40个,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灵渠虽经历代修整,至今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空加个微博好友给个好评啊。

5. 灵渠是什么样的

灵渠,又名兴安运河,是秦始皇时,在对岭南的战争中为了通粮运而令史禄率士卒和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开凿的,历时5年。因为把灵河水系的水注入渠内故名灵渠,距今有21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其历史悠久,工程伟大,设计巧妙,和古长城和都江堰等秦代著名的工程齐名。它把长江、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沟通了中原与华南的水上交通,从而对岭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灵渠从兴安县东南2.5公里的分水塘起,分南北两渠,北渠长4公里通湘江,南渠长30公里通大溶江下至漓江,总长34公里。南渠起点与终点的落差有32米。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在这地形复杂的地区修出合乎科学原理的运河,很好地说明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灵渠的主要工程有铧嘴、分水坝(即大、小天平)、渠道(南渠、北渠)、秦堤、泄水坝(即泄水天平)和陡门(即船闸)组成。

铧嘴:在分水塘,是人工所筑的堤,史禄创建,堤高约2.5米,长52.6米,宽22.8米。都用长1米,宽和厚0.6米~0.8米的长石灰岩砌成,纵放叠砌如同中流砥柱,由于它的平面形状像铧而称为铧嘴。作用是分海洋河之水和减杀其水势以保护大、小天平。

分水坝:为铧嘴之水下流而筑成的人字形石坝,高出水面约1米左右,总长500米。大天平在北长380米,外堤宽约8米,内堤宽4米;小天平在南,外堤宽约3米,内堤宽约1.5米,都是用长条石块竖向鳞北排列,仿鱼身之鳞砌成内高外低的斜坡堤坝,所以千年流水的冲击不会冲垮它。它主要起拦江堵水和溢洪排水的作用,可以使南渠水涸不竭,水涨不盈,将上游之水三分注往南渠入漓,七分流往北渠人湘,人称此处为“三七分水”。

渠道:分南、北两渠。南渠约长30公里,其中有一段是人工凿成,工程艰巨,有的地方堤岸是冲积砂土,两岸砌筑很费工。有的地方渠身则多是利用原有的小河道修整相连而成,说明那个时候选址精明周密,能以最短的距离、最少的土方量修筑运河。北渠在大天平以北,长约4公里。修筑得弯弯曲曲是为了避免过急的坡度,以缓水流,利于行舟。

渠宽约5米,高约2米,水深约1米,涨水时,可以通过载重6~7吨的船,枯水时也可通过3吨的船,每天约有40艘船通过灵渠。

秦堤:灵渠与湘江故道之间用青石砌成的堤岸,长约2公里,因为它筑于秦代所以叫秦堤。这里不仅是水利工程最艰巨最重要的二部分,而且也是风景最优美之处。两岸桃柳成行,桂树成林,还有飞来石、四贤祠、三将军墓等古迹。

泄水坝:低于堤面约2米的一个11米长的缺口,用石块依鱼鳞形砌成类似近代的滚水坝。如果遇到洪水可以把小天平排不尽、南渠吞不下的水自动泄入湘江故道,保证两岸不受水灾威胁。

陡门:即现代的船闸,灵渠的陡门多设计在河道浅、流水急的地方。用长方形石块叠砌而成,两岸陡堤做成半规形,弧线相向,陡门宽5.5米左右,最窄的也有4.7米,陡闸相传用竹箔。由于有陡闸的设置所以可以浮舟过岭,成为古代一大奇观。

6. 秦始皇建造灵渠有坏处吗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秦始皇建造灵渠有坏处:

1、造成百姓死亡。最大的坏处是严重加重了百姓的徭役,因为秦始皇修建宫殿、陵墓、长城、水利工程,徭役不断,造成百姓世上严重。

2、百姓吃不饱。本来在耕田的农民被拉去修建,那怎么生产粮食,百姓怎么吃得饱。

3、造成国家不稳定。持续不断修建,长期来,百姓起义那是一定的。

灵渠与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