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水 正文

黄龙旗风水

1. 烧龙的习俗

烧龙是广东省揭阳市乔林乡的一项历史颇为久远的民俗活动,现已沿革为揭阳最隆重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按其传统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起,开始游龙迎春,至初十晚烧龙。彩龙身上装满烟火,由一群青壮男子托举,点火烧龙时,伴随锣鼓声,爆竹声,彩龙腾跃飞舞,口吐火球,身喷烟火,五彩夺目,极为壮观。另外,烧龙时天气尚寒,而舞龙者仅身着短裤,身涂植物油(火星掉在身上易滑落),烟火映照之下,全身红光发亮,成烧龙时又一奇景。 相传烧龙活动是祈祷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历史由来概述

广东揭阳乔林乡,很久以前就有烧龙的民俗活动。新编《揭阳县志》载:“烧龙始于明代的古乔(即今乔林乡)”;《广东揭阳县磐东区志篇》又这样记述:“乔林的游龙、舞龙、烧龙的民俗活动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是潮汕地区独特的群众性民俗活动。” 由来 相传明末清初,政治腐败,盗贼四起。有一年贼寇对乔林乡大举进犯。驻守乔林乡的官兵一面派人向县衙告急,一面部署防守和退敌之策。 这伙强盗为首的叫刘国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他纠集了数百人,进犯乔林乡。乔林乡军民虽奋力抵御,但渐渐力不能支,在这危急之际,从寨门口右边哨棚上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大胆刘国华,还不快快退走,若不退走,你性命难保!”刘国华见是一个小孩,不以为然地说:“小小年纪,不知死活,等会儿我冲进寨去,把你五马分尸!”小龙气得眉头一挺,张弓搭上火箭,大声说:“看我烧掉你的黄龙战旗!”刘国华手下有一认得小龙的,上前小声对他说:“他就是远近有名的神箭手林小龙。”刘国华吩咐手下把黄龙旗左右摇摆,心想这样林小龙就难以射中。但只听见“呼———”的一声,火箭不偏不斜地射在刘国华那黄龙战旗的旗杆上,烧去黄龙旗的一大片。刘国华一见大惊失色,正巧这时有人急报“县衙派遣的援兵已到”,刘国华这时已无心攻寨,慌忙下令退兵逃命。 习俗诞生 自此“林小龙一箭退贼兵”的传说就传开了。不久,适逢元宵佳节来临,乡人认为:当天林小龙一箭烧去贼寇的黄龙旗,使贼寇大败而逃,使乔林寨获得平安,这是个好兆头。逐一致公议用“烧龙”的方式来庆祝地方升平、祈求来年五谷丰收。于是“烧龙”这一民俗活动就一直流传下来。他们把游龙、舞龙、烧龙看成是胜利的象征、勤劳勇敢的象征、兴旺发达的象征。 编辑本段烧龙细节

安插烟花

乔林乡的神龙迎春活动,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明代,他们就已有舞龙、烧龙的习俗。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十日,舞龙活动分几个阶段。初一日舞龙拜年:拜年时,由“龙珠”引路,青年壮汉高擎布龙,后面配以锣鼓八音,笙歌弦乐。一路上,擎龙者左右腾跃蟠旋,来回摆动环绕,每到一处,喜炮轰鸣,长老迎接,大吉待客。 正月初四夜间游龙灯,用粗竹篾扎成骨架,能灵活转动的彩龙。各节点上灯烛,龙身通体透明,色彩鲜艳夺目。游龙在前面游动,龙后锣鼓、弦乐队伴奏,穿街过巷,乐曲悠扬。路上,爆竹噼啪,锣鼓铿锵,锁呐声喧,笛音悦耳。每当停下来时,便奏贺春乐曲,诚心的妇女就到龙前上香,恭请龙头烛回家添丁发财。这晚,好几条龙灯游遍全乡,场面壮观,到处喜气洋洋。 正月初十日:经过烟花专家“武装”后的彩龙,显得气宇轩昂,英姿风发,充满生机。二十多位体格魁梧强壮青年的舞龙队,很早就把巨龙抬到旷埕上。按传统习俗,擎龙的壮汉,当晚须斋戒沐浴,以视崇敬。擎龙者还须赤膊上阵,只穿短裤,头戴无叶小竹笠。短裤和小竹笠也必须经过长时间浸透了水,这样,才不易引燃烟火。龙头还配一名既强壮又有经验者,手执三股钢叉托住龙颈。于烧龙时助龙头活动。 夜幕降临,烧龙埕(烧龙广场)四周人山人海,男女老少,艳装丽服,肃静屏气。忽听一阵礼炮响起,烧龙开始了! 穿长衫的乡中长老点燃火线,每节龙身一人,同时点火。烟火喷发了。彩龙徐徐绕场三周,场边鞭炮齐鸣鼓劲助威。健儿们高擎神龙,在龙珠的招引下,绕场旋转奔跑。边跑边摸拟游龙腾跃的动作。人越跑越快,烟火越烧越旺。彩龙口吐五光十色的金珠,龙身四周喷射出五彩缤纷、光芒万丈的星火;龙尾一摆,只见“火箭”冲天,“明坠”闪烁,“火斗”旋转腾飞盘旋。场面火树银花,光怪陆离,美不胜收。

2. 全国的九条龙脉在哪

傻丫头!我来回答你吧!别那样对我好吗?我真的好难受 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

昆仑山的左边( 西北边 )是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荫山山脉。北边有阿尔泰山,伴它行的还有贺兰山,大小兴安岭,长北山,昆仑山的右边(西北.西南边 )有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横断山……等等山脉! 昆仑山龙脉夹在上述南北山脉中间,不断向东施展辉煌灿烂的舞姿。

正干龙的主脉落在陕西省的西安市( 即古都长安 ),然后东出中原( 河南 ),同时展开北向,南向,东向,西向分枝,形成井体的昆仑山脉体系。尽处分枝到各地均有别名称呼!但是主宗是她,子孙排什么名堂都可以! 昆仑山到了中原后,向东有六盘山,秦岭;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岭;加上五岳:北岳恒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

还有东边的黄山和台湾的玉山( 海拔4000米 ),西南的峨眉山……!这些举世闻名的举世无双大大小小的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一幅副中华巨龙,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西方个别敏感的政治家,称中国是一条沉睡的巨龙!从政治上讲是对的;从风水上讲的不对的。

因为它不是一条;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卧龙。它们40多年前睡地迷迷乎乎,中华民族才从先进走向落后的。

现在已经群龙苏醒,我们的民族必然要复兴;从落后走向先进!迅速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这是中国的地理风水决定的! 江河--龙的脉络!水是龙的血液。

笔者认为:"没有水的龙就是死龙!水大龙大;水小龙小;反过来没有龙的水也是死水,死水一潭是没有价值的"。 中国有三大河流,即黄河,长江和珠江。

三大河流中的两大河流黄河与长江同是发源於青藏高原,即 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的北?( 北?是黄河的发源地,也就是现在说的唐古拉山 )。黄河长江与珠江都是向东流,分别流入渤海,东海与南海。

黄河全长5400多千米,流经青海,四川,陕西……到山东流入渤海,经过九个省区;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苏……到上海注入东海,流经八省,区,市,县。珠江源於云贵高原,流经贵州,广西区和广东省,经广州市形成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目前可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美 ),而后流入南海。

三大河流配合大龙脉的走向而流动,使成为大地的地方形成山环水抱。 除了三大河流之外,还有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门江,嫩江;西北的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东部地区的淮河,海河…… 此外,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

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广西的邕江,红水河等等。全国还有调节江河水( 龙的血液 )的2000多个湖泊;这些天然的淡水湖,缓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来个大弯小弯,形成山环水抱的作用。

例如鄱阳湖,位於江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到这里打个大弯,水注入鄱阳湖,使江西的风水地理成为全国之冠,成为全国的三大( 江苏,湖北,江西 ) 才子之乡,( 出人才最多的省 ) 湖北湖南中间的洞庭湖,也在长江中游的弯曲处,(故湖南人灵地杰,人才辈出)。还有江苏的太湖,巢湖也在长江将近出海的打弯处。

凡是江河水打弯,使急流缓慢,然后聚气,这就是流水地形成的特征。 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全球龙脉均发源于昆仑之西,龙脉之祖为帕米尔高原,在中国大唐西域旧地。

北龙两条:一为葱岭、萨彦岭,去蒙古。一为天山、阴山、燕山、兴安岭。

两龙在中国东北(现俄罗斯境内)交会,主龙去勘察加、过海去美洲,为洛基山脉、安第斯山脉,渡海而连南极山脉。支龙回头南下,形成朝龙(案山,即东洋岛链。

详见下。) 东龙为昆仑山脉,中龙经祁连、秦岭后分为两支:北支为太行山,南支为桐柏山、大别山。

南龙为喜玛拉雅山,南下印尼、新西兰、一支去澳洲。 西龙两条:一条去乌拉尔山脉,形成欧亚大陆的分界线。

一条去高加索山脉,去西欧分为两支:一支北上挪威芬兰,一支南下非洲。 昆仑又为中龙,居天下之中,入于中国。

天下之中在中国大唐西域旧地。中国为天下之中,大唐中土,岂是虚言?! 有龙脉为证: 从全球龙脉看:昆仑龙左右龙和朝山十分明显:左青龙为北龙(为中国北部蒙元旧边疆)。

右白虎为南龙(为中国西部、西南边疆)。 案山为东洋岛链:阿留申、勘察加、千岛、日本、琉球、台湾、菲律宾、马来亚岛链。

(乃中国旧藩属邦)。 昆仑龙脉特别眷顾中国,更神奇的是: 单从中国的龙脉看:昆仑龙左右龙和朝山也十分明显: 左青龙为阿尔金山脉,去阴山交会北龙,东下三韩陷幽冥。

右白虎为唐古拉山脉,去江南之南岭。 案台为舟山、琉球、台湾诸岛。

这是中国古代堪舆家所认为的“大南龙”、“大北龙”哟。当时他们眼里的天下只有这么大,不知道还有更南的、更北的更大的龙脉。

这要感谢全球卫星地图了。

3. 锡伯族是“八大旗”里面的什么旗

正白旗 镶白旗 正黄旗 镶黄旗 正红旗 镶红旗 正蓝旗 镶蓝旗 八旗制度建立之初,实质上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即“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对推动满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化各族人民的统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努尔哈赤把从战争中俘获的人统一起来,规定每300人编一牛录,每 牛录置一牛录额真(佐领);每5个牛录立一甲喇额真(参领);每5个甲喇组成一个固山(旗),固山是满洲户口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一个固山,各有一个专用的颜色做旗帜。

八旗户口每三年调查一次,不许旗外的人假冒入册,也不许旗下人远离本人所属的牛录居住。随着吞并渐广,纠合渐众,除女真诸部统一外,大量的汉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纷纷归降,从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到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编设八旗蒙古,1642年编设八旗汉军。

八旗主要分为满八旗、蒙八旗、汉军八旗,满八旗是努尔哈赤的手笔,也是满族入关前的政治制度、文化系统、社会基础。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则是皇太极即位之后的手笔,只是蒙八旗制度松散,而且蒙古内部因为漠南、漠北蒙族互相掣肘,对于满洲入关起的作用,一度不如汉军八旗来得重要。

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建立八旗(八固山)制度,以300丁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即一旗,实际上,八旗人数时有增减。牛录(满语,意即大箭)最初是每10丁为一牛录,首领称牛录额真,额真是满语,汉语称佐领。

无论出战还是打猎,则都以牛录为单位,这就为满洲社会和军事系统初步奠定了基础。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鉴于各部族因为人数多寡不一,人员素质也不同,因此对于牛录制度进行了第一次整编。

他将每牛录扩充到300人,因此佐领下又设两个副手,满语称“代子”;同时每牛录分为四个达旦,每达旦由一个章京(满语,意即书记官)和一个拨什库(满语,意即领催)管理,这时,满洲军队的编制基本成形了。旗丁中按照身份地位,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种。

阿哈即奴隶,多是汉人、朝鲜人;披甲人是降人,民族不一,地位高于阿哈;旗丁是女真人。 努尔哈赤大约有40个左右的牛录,也就是掌握12000余人的部队,在当时关外算是极大的屏α恕?0个左右的牛录都是由努尔哈赤的兄弟亲戚将领。

后来努尔哈赤杀胞弟述尔哈奇和长子褚英之后,事权更加统一,同时努尔哈赤也认识到仅仅以牛录为单位,容易造成权力分散的流弊。他便着手建立八旗制度。

1615年即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八固山制度。固山的人员编制我上面已经介绍了。

牛录官员编制不变,每甲喇设一到两名甲喇额真,每旗设一固山额真,配有两名梅勒额真。固山额真之上还有一个旗主额真,又称为和硕贝勒、固山王。

他才是一旗的真正主宰者。 八旗制度也可以说是努尔哈赤为了政治需要而创立的。

之后因为战事需要,努尔哈赤强化君权,将八旗的编制再因为政治需要而重新做了分配。便有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说法,四小贝勒也因为政治利益的不断重新分配而时时产生改变。

比如天命六年(1621),四小贝勒为德格勒,济尔哈郎,阿济格、岳托,到天命十一年的时候,四小贝勒就只剩下三人,分别为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而皇太极将领正白和镶黄两旗。同时,上下旗的制度也是这时确立下来的,只是主旗贝勒的地位并不因为上下旗而有差别。

侍卫皇室的人称朗卫,且必须是出身镶黄、正黄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 八旗按颜色分,是黄、白、红、蓝,再分为正、镶,共计八旗。

镶色旗除镶红旗之外,都是本色旗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 八旗分为上三旗以及下五旗,八旗旗上有龙,因此也称为大龙旗,后来清朝的国旗黄龙旗也是由此而来。

努尔哈赤建立八固山制度的时候,掌旗贝勒如下: 镶黄旗、正黄旗:努尔哈赤 正白旗 :皇太极 镶白旗 :杜度 正红旗、镶红旗:代善 正蓝旗 :莽古尔泰 镶蓝旗 :阿敏 在入关建政之后,八旗制度逐步官化,参照对比如下: 贝勒旗主——原和硕贝勒(固山王) 总管大臣——原固山额真 佐管大臣——原梅勒额真 都 统——原甲喇额真 副 都统——原札兰章京 参 领——原牛录额真 佐 领——原达旦章京 旗 丁——不变 汉军、蒙古八旗基本依照满洲八旗之例建立,只是规模、待遇上比满洲八旗差点。一般来说,满洲八旗为尊,蒙古八旗次之,汉军八旗再次。

而八旗内部也分等级,所谓上三旗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皇帝直属的亲军,其余为下五旗。具体排位为:正黄--镶黄--正红-- 镶红--正白--镶白--正蓝 --镶蓝。

另外:还有一些不属于满洲、蒙古、汉军八旗,也不属于内务府八旗的八旗编制,如察哈尔八旗、布特哈八旗,除了服兵役的义务外,这些八旗旗丁一般都有专门的职守,如察哈尔八旗主要管理牧场,饲养马匹以供打猎、军需之用;布特哈八旗主要负责打牲,每年向皇室进贡貂皮之类。 八旗的形成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诸部,伴随统一战争的进行,归服的人口日众,先前那种只凭؛倒叵档木掠肷橹巡荒苁视ν骋徽秸男枰ف恕S谑窃谡庵痔厥獾恼卫坊肪诚拢似熘。

4. 康熙与少数民族的故事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

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国务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康熙皇帝平定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于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率皇子(胤礽)、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开始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不仅仅是为了告祭先祖,更重要的是“阅览形胜”,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犯,并告戒大家不要忘记先祖马上打天下的艰难。

一路上,由于兵马甚众,都是军中自带毡庐帐篷、寝具、食物,有专人驱赶放养供军中食用的猪牛羊,有专职官员按每日规定的行程,先行选择宿营地,按八旗所插的旗帜作为标志,安排营地食宿。除了皇妃和女随从乘车轿外,其余都骑马而行。

康熙观山赏水,寻狩打猎,访察民情。所到之处是铜锣开道,马队、步勇、仪仗队,旗罗伞盖、金瓜钺斧、回避牌、黄龙旗,浩浩荡荡,风光二三十里。

此时正是春雪消融,地多泥泞,马蹄跋涉登顿为难。正所谓“只今河畔水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也。

这次东巡,也算一帆风顺,但也出现一些小插曲,让康熙亦惊亦叹亦忧亦喜。话说康熙皇帝离开京城,走大御路(北京至盛京专供皇上祭祖或传送御用文书用的大道)行程1500多里,来到盛京(沈阳)玄烨的祭陵顺序是先祭福陵、昭陵,后祭永陵,祭陵时间为三天,即第一天谒陵,第二天祭福陵宝城,第三天在隆恩殿行大飨礼,并亲自到寿康太妃园寝祭酒。

祭祀昭陵、福陵后,又来到兴京(辽宁新宾)祭祀永陵,然后走山路,来到开原东部山区,进入皇家围场,开始行猎习武。康熙从御林军中,挑出三千弓箭手,跟随皇上,合围野兽。

翻过一道山岭之后,军犬搜出一只老虎,于是狂吠。将士大喜,四周八种旗色的队伍,均按固定位置和间距,按照蓝旗的指挥,开始合围老虎。

老虎追逐军犬到较空旷地带停下。按清朝的规矩,合围里的虎豹獐狍之类,都得留给皇帝、皇子射的,只有逃出的野兽,扈从才敢射杀。

所以大家只是围而不射,等着康熙的到来。康熙身处中央镶黄旗的大旗之下,他金盔,豹尾饰甲,此时二十九岁,正年富力强,两旁有二十四位贴身侍卫排开护卫。

康熙从容镇定,拨开荆棘,从高处向老虎步步逼近,早有侍卫把弓箭递给皇上。那老虎平时凶猛无比,可此时却象猫一样老实。

皇上平时练过,手上也有些功夫。他来到老虎的侧面,摆好位置,对准颈部,把弓拉满,一声霹雳,只见老虎咆哮一声,把头向一旁甩了甩。

众侍卫齐声向前扑去,一会儿就把老虎绑缚结实,抬下山去,交给辎重车辆,运往宿营地处理。这是入山以来打死的第三只老虎。

围场就是清军的练兵场。君臣意气飞扬,走下山去。

从此,这个山沟就叫“打虎沟”,今称“马虎沟”。下得山来,过了一道小河,就是临山大道。

走不多远,只见道旁有一巨石拔地而起,高约两丈,酷似猿猴,叫做猴石,倾斜于半空之中,看上去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危险。众人仰头看时,越看越怕,不敢贸然走过。

猴石附近,有茅屋数椽,酒帘斜挂。山石上有题壁诗: 野宾何故踞层岭,石罅生成不计年。

为爱东山花果美,道成终自上西天。康熙看过,觉得有点意思,再向前望时,只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洞口,问道旁拄棍老者:“那是个什么洞?”老者说,那是老虎洞,又叫老古洞。

洞很深。传说从前有一个老道领着一只巴黎狗进去,后来巴黎狗从40里以外的一个山洞(今白旗寨乡境内)出来了,老道却没有了消息。

洞黑伸手不见五指,须点上蜡烛才行。洞中最开阔处,可容二三百人,上有石钟乳,下有一泓清水,不盈不竭。

行半里多地,有一个出口。挤出洞口,便是来时大道。

望远看时,柴河如带,涓涓西流,对岸田畴坦阔,野鸡鸣于山林之中。康熙兴趣盎然,但他没有深入洞中。

却对此处风景萌生向往之情,于是又策马前行。过了老古洞,又走了二里多地,有一座险峻嶙峋的石山突兀立于眼前,东西各有两个石洞。

一个住着道士,一个住着和尚。那和尚正立于台阶之上,观看行进的队伍。

紫色屏风为门窗。檐下有一短碣和一柱木桩。

桩顶置一圆盘。这是满族的一种风俗,上面放些米谷之类,供红绿野鸟啄食。

康熙颇为感慨地说“京都哪有这多景物。如此山坳,良多趣味。”

这时有旗牌官来报:“陛下,前面五里之遥,有一五虎之地,地势开阔,水源充足,甚是吉祥,适于驻跸,特此禀告陛下。”康熙于马上环视一下四周山色,问来报之人:“何谓五虎之地?”军中自有象开原籍的纳兰明珠、纳兰容若父子,还有高士奇以及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通晓天文地理之人,到哪一看,便知吉凶。

那人说:“此地山势极象五只老虎,故如是说。”于是大队人马又开始前移。

过了柞树岗子村约二里,康熙展目望去,果然看到迎面有一道山梁,头部伸入田间,确实象只老虎俯首地面,惟妙惟肖,等转到另一侧看时,这只老虎又象是在仰天长啸,同是一个山嘴,形象截然不同。康熙看过,感叹地说道:”真是鬼斧神工,。

5. 厦大学校是谁创办的

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创办的。

自陈嘉庚公司改为有限公司之后,陈嘉庚只被允许每月支取 5000元用于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每月经费缺额 2万余元,到有限公司收盘共 30个月,两校经费总缺额 60多万元。这个缺额陈嘉庚是这样解决的:①变卖厦门大学校业,得 10余万元;②陈嘉庚的亲家曾江水捐 15万元;叶玉堆捐 5万;③向厦门集通银庄息借 30万元;④将自己在新加坡经禧律 42号的私宅 3幢大厦过名易主,把卖得的钱用于厦门大学,即:“变卖大厦,维持厦大”。

陈嘉庚为确保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即使在自己的生意失败之后也有可靠的经费来源,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有限公司的 7间橡胶厂由南益公司李光前、益和公司陈六使、宗兴公司和其他合伙人及自己承租,订明条件为所得净利的 1/ 3到一半用作两校经费。②函请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往新、马进行募捐,得 18万元。

③向李光前募 5万元、陈六使兄弟 5万元、陈延谦 1万元、李俊承 5000元,自捐 5.2万元,共 16.7万元,在柔佛买橡胶园 388英亩,作为厦门大学基金,每月收入 2000元( 1937年 7月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由捐款人决定改作集美学校基金)。④厦门大学每月经费 1.6万元,经他请示,自 1934年起由中央和省政府各补助 5000元 (中央 5000元常拖欠),他自己筹汇 6000元。

陈嘉庚为全力办好集美学校,于 1936年 5月致函福建省政府和中央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要求政府收办厦门大学。他在信中写道:限于自己的经济事业不能发展,“千思方想,唯有请政府收办,弟愿无条件将厦大产业奉送,不拘省立或国立均可,所有董权一概取消。”

1937年 7月,陈嘉庚独资创办的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厦门大学。陈嘉庚自 1904年独立创业,至 1934年公司因失败而主动收盘,前后 30年经营所得的利润累计 1900万元,支出总计也 1900万元。

在支出中学校经费占 42%( 800万元),其中用于厦门大学达 400万元之多;营业上的支出和家庭生活费分别占支出的 56.6%和 l.39%。他创办的厦门大学在 1921年开学之后,由他个人独立维持、支撑至 1937年,共 16年,最后无偿献给了政府。

陈嘉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作为一位华侨企业家,却以“毁家兴学”或“倾资兴学”的形象闪亮在人们的心目中。

他当时总结自己 30年的创业历程和为兴学树人所做的艰辛努力,认为绝不是凭一时热情的轻率之举。他无愧无悔地认为:“牺牲非孟浪”。

陈嘉庚对兴学为什么如此执着,如此痴迷?这不能不说是与他生长在国家衰弱,宰割由人、国人犹如散沙一盘备受凌辱的年代有关。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文明与祖国同胞、家乡父老多灾多难现实生活的反差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牢牢地培植着永远不凋谢的民族忧患意识。

1893 -1895 年,那是祖国的多事之秋。青年陈嘉庚出洋后第一次回返故乡。

他回国前,在英国皇家政府殖民部直辖的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耳闻目睹华侨中的一些有钱人热心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当地的蓄水池、平民医院和许多旧式学校等公共设施都是华侨和侨生捐建的。

但大丢中国人脸面的丑事也时有发生,如帮派林立、交恶斗殴及拐卖妇女、胁迫卖淫等。陈嘉庚回到故乡,所见所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日本浪人在厦门为非作歹,家乡宗族与宗族、乡村与乡村之一睚眦之怨必报,以致于发生械斗,地方不靖天灾不断,触目皆贫。

这时的陈嘉庚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社会重负,对家乡公益事业相当热心,他说这是“出乎生性之自然,绝非被动勉强者”。他最初做的一件事是花钱编印医书《验方新编》,用以赠送闽南各乡村,希望能消减家乡农村人民缺少医生造成的不幸。

第一次是在 1893年,他寄 3600元往日本定印 1200册,结果因邮寄失落而失败。第二次他在国内 17个城市和南洋各地登报广泛征求民间经验良方,寄款到上海印 2万本,不料却因错字太多不能用。

第三次他雇用专人将搜集到的药方进行整理校对,计划印 8万册,但等到书稿誊写完毕即将付印时,陈嘉庚有限公司已收盘。陈嘉庚煞费苦心编印医书帮助家乡人民解除痛苦的愿望,终究落空。

创建惕斋学塾是陈嘉庚捐资办学的最初行动。惕斋学塾原址今仍在,从门柱上的两幅联文不难探知陈嘉庚当年心曲。

其一:“惕厉其躬谦冲其度斋庄有敬宽裕有容”;其二:“春发其华秋结其实行先乎孝艺裕乎文”。可以说,“惕斋”是青年陈嘉庚注重德行、修业、教化及居不求安、食不念饱的一种表现。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专制王朝,孙中山与同盟会设计的民主政治产物——中华民国接着也诞生了,海外华侨兴高采烈。新加坡华侨奔走相告;倾城庆祝,他们烧掉象征清朝的黄龙旗,大放鞭炮。

在桥南路、桥北路和吉宁街,鞭炮纸屑堆积的厚度可掩膝盖。广大侨胞受到维新派人物康有为的新思想启蒙,受到同盟会会员的反清革命教育和华侨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孕育形成和激发出来,这时表现为对新生的民国政府充满信心。

充满为国家尽国民义务的热情。素有大志的陈嘉庚更是意气亢奋,他自问:“政治有清明之望矣,而匹夫之责何如?”他自揣个人的才能并不适合参与政务或从事其他公众事务,便决定回国做。

6. 辙迹东巡是什么动物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

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国务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康熙皇帝平定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于1682年农历二月十五,率皇子(胤礽)、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开始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不仅仅是为了告祭先祖,更重要的是“阅览形胜”,巩固东北边防,抵御沙俄侵犯,并告戒大家不要忘记先祖马上打天下的艰难。

一路上,由于兵马甚众,都是军中自带毡庐帐篷、寝具、食物,有专人驱赶放养供军中食用的猪牛羊,有专职官员按每日规定的行程,先行选择宿营地,按八旗所插的旗帜作为标志,安排营地食宿。除了皇妃和女随从乘车轿外,其余都骑马而行。

康熙观山赏水,寻狩打猎,访察民情。所到之处是铜锣开道,马队、步勇、仪仗队,旗罗伞盖、金瓜钺斧、回避牌、黄龙旗,浩浩荡荡,风光二三十里。

此时正是春雪消融,地多泥泞,马蹄跋涉登顿为难。正所谓“只今河畔水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也。

这次东巡,也算一帆风顺,但也出现一些小插曲,让康熙亦惊亦叹亦忧亦喜。 话说康熙皇帝离开京城,走大御路(北京至盛京专供皇上祭祖或传送御用文书用的大道)行程1500多里,来到盛京(沈阳)玄烨的祭陵顺序是先祭福陵、昭陵,后祭永陵,祭陵时间为三天,即第一天谒陵,第二天祭福陵宝城,第三天在隆恩殿行大飨礼,并亲自到寿康太妃园寝祭酒。

祭祀昭陵、福陵后,又来到兴京(辽宁新宾)祭祀永陵,然后走山路,来到开原东部山区,进入皇家围场,开始行猎习武。康熙从御林军中,挑出三千弓箭手,跟随皇上,合围野兽。

翻过一道山岭之后,军犬搜出一只老虎,于是狂吠。将士大喜,四周八种旗色的队伍,均按固定位置和间距,按照蓝旗的指挥,开始合围老虎。

老虎追逐军犬到较空旷地带停下。按清朝的规矩,合围里的虎豹獐狍之类,都得留给皇帝、皇子射的,只有逃出的野兽,扈从才敢射杀。

所以大家只是围而不射,等着康熙的到来。康熙身处中央镶黄旗的大旗之下,他金盔,豹尾饰甲,此时二十九岁,正年富力强,两旁有二十四位贴身侍卫排开护卫。

康熙从容镇定,拨开荆棘,从高处向老虎步步逼近,早有侍卫把弓箭递给皇上。那老虎平时凶猛无比,可此时却象猫一样老实。

皇上平时练过,手上也有些功夫。他来到老虎的侧面,摆好位置,对准颈部,把弓拉满,一声霹雳,只见老虎咆哮一声,把头向一旁甩了甩。

众侍卫齐声向前扑去,一会儿就把老虎绑缚结实,抬下山去,交给辎重车辆,运往宿营地处理。这是入山以来打死的第三只老虎。

围场就是清军的练兵场。君臣意气飞扬,走下山去。

从此,这个山沟就叫“打虎沟”,今称“马虎沟”。 下得山来,过了一道小河,就是临山大道。

走不多远,只见道旁有一巨石拔地而起,高约两丈,酷似猿猴,叫做猴石,倾斜于半空之中,看上去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危险。众人仰头看时,越看越怕,不敢贸然走过。

猴石附近,有茅屋数椽,酒帘斜挂。山石上有题壁诗: 野宾何故踞层岭,石罅生成不计年。

为爱东山花果美,道成终自上西天。康熙看过,觉得有点意思,再向前望时,只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洞口,问道旁拄棍老者:“那是个什么洞?”老者说,那是老虎洞,又叫老古洞。

洞很深。传说从前有一个老道领着一只巴黎狗进去,后来巴黎狗从40里以外的一个山洞(今白旗寨乡境内)出来了,老道却没有了消息。

洞黑伸手不见五指,须点上蜡烛才行。洞中最开阔处,可容二三百人,上有石钟乳,下有一泓清水,不盈不竭。

行半里多地,有一个出口。挤出洞口,便是来时大道。

望远看时,柴河如带,涓涓西流,对岸田畴坦阔,野鸡鸣于山林之中。康熙兴趣盎然,但他没有深入洞中。

却对此处风景萌生向往之情,于是又策马前行。过了老古洞,又走了二里多地,有一座险峻嶙峋的石山突兀立于眼前,东西各有两个石洞。

一个住着道士,一个住着和尚。那和尚正立于台阶之上,观看行进的队伍。

紫色屏风为门窗。檐下有一短碣和一柱木桩。

桩顶置一圆盘。这是满族的一种风俗,上面放些米谷之类,供红绿野鸟啄食。

康熙颇为感慨地说“京都哪有这多景物。如此山坳,良多趣味。”

这时有旗牌官来报:“陛下,前面五里之遥,有一五虎之地,地势开阔,水源充足,甚是吉祥,适于驻跸,特此禀告陛下。” 康熙于马上环视一下四周山色,问来报之人:“何谓五虎之地?” 军中自有象开原籍的纳兰明珠、纳兰容若父子,还有高士奇以及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通晓天文地理之人,到哪一看,便知吉凶。

那人说:“此地山势极象五只老虎,故如是说。”于是大队人马又开始前移。

过了柞树岗子村约二里,康熙展目望去,果然看到迎面有一道山梁,头部伸入田间,确实象只老虎俯首地面,惟妙惟肖,等转到另一侧看时,这只老虎又象是在仰天长啸,同是一个山嘴,形象截然不同。康熙看过,感叹地说道:”真是鬼斧神。

7. 厦大学校是谁创办的

厦门大学是陈嘉庚创办的。

自陈嘉庚公司改为有限公司之后,陈嘉庚只被允许每月支取 5000元用于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每月经费缺额 2万余元,到有限公司收盘共 30个月,两校经费总缺额 60多万元。这个缺额陈嘉庚是这样解决的:①变卖厦门大学校业,得 10余万元;②陈嘉庚的亲家曾江水捐 15万元;叶玉堆捐 5万;③向厦门集通银庄息借 30万元;④将自己在新加坡经禧律 42号的私宅 3幢大厦过名易主,把卖得的钱用于厦门大学,即:“变卖大厦,维持厦大”。

陈嘉庚为确保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即使在自己的生意失败之后也有可靠的经费来源,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将有限公司的 7间橡胶厂由南益公司李光前、益和公司陈六使、宗兴公司和其他合伙人及自己承租,订明条件为所得净利的 1/ 3到一半用作两校经费。②函请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往新、马进行募捐,得 18万元。

③向李光前募 5万元、陈六使兄弟 5万元、陈延谦 1万元、李俊承 5000元,自捐 5.2万元,共 16.7万元,在柔佛买橡胶园 388英亩,作为厦门大学基金,每月收入 2000元( 1937年 7月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由捐款人决定改作集美学校基金)。④厦门大学每月经费 1.6万元,经他请示,自 1934年起由中央和省政府各补助 5000元 (中央 5000元常拖欠),他自己筹汇 6000元。

陈嘉庚为全力办好集美学校,于 1936年 5月致函福建省政府和中央教育部部长王世杰,要求政府收办厦门大学。他在信中写道:限于自己的经济事业不能发展,“千思方想,唯有请政府收办,弟愿无条件将厦大产业奉送,不拘省立或国立均可,所有董权一概取消。”

1937年 7月,陈嘉庚独资创办的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厦门大学。陈嘉庚自 1904年独立创业,至 1934年公司因失败而主动收盘,前后 30年经营所得的利润累计 1900万元,支出总计也 1900万元。

在支出中学校经费占 42%( 800万元),其中用于厦门大学达 400万元之多;营业上的支出和家庭生活费分别占支出的 56.6%和 l.39%。他创办的厦门大学在 1921年开学之后,由他个人独立维持、支撑至 1937年,共 16年,最后无偿献给了政府。

陈嘉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作为一位华侨企业家,却以“毁家兴学”或“倾资兴学”的形象闪亮在人们的心目中。

他当时总结自己 30年的创业历程和为兴学树人所做的艰辛努力,认为绝不是凭一时热情的轻率之举。他无愧无悔地认为:“牺牲非孟浪”。

陈嘉庚对兴学为什么如此执着,如此痴迷?这不能不说是与他生长在国家衰弱,宰割由人、国人犹如散沙一盘备受凌辱的年代有关。世界先进国家的现代文明与祖国同胞、家乡父老多灾多难现实生活的反差深深地震撼着他的心灵,牢牢地培植着永远不凋谢的民族忧患意识。

1893 -1895 年,那是祖国的多事之秋。青年陈嘉庚出洋后第一次回返故乡。

他回国前,在英国皇家政府殖民部直辖的海峡殖民地首府新加坡,耳闻目睹华侨中的一些有钱人热心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当地的蓄水池、平民医院和许多旧式学校等公共设施都是华侨和侨生捐建的。

但大丢中国人脸面的丑事也时有发生,如帮派林立、交恶斗殴及拐卖妇女、胁迫卖淫等。陈嘉庚回到故乡,所见所闻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日本浪人在厦门为非作歹,家乡宗族与宗族、乡村与乡村之一睚眦之怨必报,以致于发生械斗,地方不靖天灾不断,触目皆贫。

这时的陈嘉庚深深地感受到肩上的社会重负,对家乡公益事业相当热心,他说这是“出乎生性之自然,绝非被动勉强者”。他最初做的一件事是花钱编印医书《验方新编》,用以赠送闽南各乡村,希望能消减家乡农村人民缺少医生造成的不幸。

第一次是在 1893年,他寄 3600元往日本定印 1200册,结果因邮寄失落而失败。第二次他在国内 17个城市和南洋各地登报广泛征求民间经验良方,寄款到上海印 2万本,不料却因错字太多不能用。

第三次他雇用专人将搜集到的药方进行整理校对,计划印 8万册,但等到书稿誊写完毕即将付印时,陈嘉庚有限公司已收盘。陈嘉庚煞费苦心编印医书帮助家乡人民解除痛苦的愿望,终究落空。

创建惕斋学塾是陈嘉庚捐资办学的最初行动。惕斋学塾原址今仍在,从门柱上的两幅联文不难探知陈嘉庚当年心曲。

其一:“惕厉其躬谦冲其度斋庄有敬宽裕有容”;其二:“春发其华秋结其实行先乎孝艺裕乎文”。可以说,“惕斋”是青年陈嘉庚注重德行、修业、教化及居不求安、食不念饱的一种表现。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封建专制王朝,孙中山与同盟会设计的民主政治产物——中华民国接着也诞生了,海外华侨兴高采烈。新加坡华侨奔走相告;倾城庆祝,他们烧掉象征清朝的黄龙旗,大放鞭炮。

在桥南路、桥北路和吉宁街,鞭炮纸屑堆积的厚度可掩膝盖。广大侨胞受到维新派人物康有为的新思想启蒙,受到同盟会会员的反清革命教育和华侨社会改革运动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孕育形成和激发出来,这时表现为对新生的民国政府充满信心。

充满为国家尽国民义务的热情。素有大志的陈嘉庚更是意气亢奋,他自问:“政治有清明之望矣,而匹夫之责何如?”他自揣个人的才能并不适合参与政务或从事其他公众事务,。

8. 求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有关论文,快快

李鸿章少年得志,十七岁考中秀才,二十四岁便以二甲第十三名的好成绩高中进士,成为安徽省最年轻的翰林,他的发迹与成功,与曾国藩密不可分。

李鸿章以年家子的身份拜曾国藩为师,曾国藩对他另眼相待、青睐有加,加之李鸿章聪颖过人,虚心求教,因此进步很快。受教于曾国藩的第二年,李鸿章就考中举人。

在长达近十年“朝夕过从”的日子里,李鸿章不仅学诗习文、练字读史,还向曾国藩请教经世义理之学,获益颇多。 受诸多因素影响,后世之人,只要谈及李鸿章,都认为他一味妥协、崇洋媚外,骂他为“汉奸”、“卖国贼”,留下的是一幅獐眉鼠眼、委琐窝囊的漫画相。

其实,李鸿章个子高大,一点八米左右,风度儒雅,显得仪表堂堂,颇有几分英俊潇洒的味道,有“云中鹤”之雅称;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胆小如鼠、局促狭隘,早年他作有《入都》诗十首,其中一首写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仅仅一首短诗,我们即可从中读到他的远大理想与豪情壮志,看出他的博大胸襟与广阔视野,见出他那汪洋恣肆的文采以及举重若轻、气闲神定的风姿。 李鸿章人生的巨大转折缘于太平天国。

1853年3月4日工部侍郎吕贤基在咸丰皇帝面前保荐李鸿章等人随同帮办。于是,李鸿章离开京城,回到故乡宿州,辗转奔赴于安徽各地,以尽力剿灭捻军与太平军为己任,替清廷效犬马之劳。

李鸿章在安徽帮办团练的五年时间内,或入幕府参与军事谋划,或独立率军作战,虽用力甚多,也打过不少大仗、硬仗、胜仗。“国难未除家未复,此身虽去也踌躇。”

李鸿章接到恩师曾国藩来信,希望他能进入湘军幕府。李鸿章就此离皖赴赣,赶往曾国藩的建昌大营。

就个人天赋而言,李鸿章居曾国藩之上,曾国藩深知李鸿章其人,把他当成助手、顾问,视为左右臂膀,一切重大计划、决策都与他相商。李鸿章也的确才堪大用,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建言献策,都甚为得体周全。

李鸿章才华横溢、卓尔不群,也就免不了几分自负,为人处事落拓不羁。曾国藩也觉得李鸿章各方面都已成熟,可放手让他独当一面,使劲一搏。

于是,他一面上奏保荐李鸿章为江苏巡抚,一面命他招募兵马组建援沪之师。李鸿章初到上海,就像一条出水蛟龙,一时间弄得风生云起,在上海滩这块“风水宝地”写下了国人最早的创业神话。

李鸿章自称接过了老师衣钵,可实际上未能真正理解、吸取、传承曾国藩那作为一位真正理学家的本质精髓,缺少一种内在的精神贯注与严格要求,无论对己对人,都显得相当实际而实惠。他“好以利禄驱众”,重用人才着重谋略干练,将文章道德放在其次,他曾露骨地袒陈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他对部下以实利相诱,只要事情办成,论功行赏,封官加爵,决不含糊。

他紧紧抓住军权不放,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他对手下公然宣称:“一切小错都不用过问,一切大错都由我李鸿章承担!”此言一出,人人愿为他效命,但也因此而鱼目混珠,泥沙俱沙,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士气,败坏风气,造成“一代不如一代”的混乱局面。

李鸿章一生执著官场从未言退,认为只有做官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上可忠君报国,下则为民谋利,“安能不热衷耶?”当然,如果从另一角度视之,也算得上一种担当与气概——不畏险阻勇于任事,面对困境从不退缩。 李鸿章自视其高、倨傲不恭,不会转弯抹角以退为进,不懂守雌藏拙适可而止,不会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除委曲求全、百般讨好慈禧太后一人之外,他不招光绪皇帝喜欢;他与翁同龢不和;他与左宗棠、张之洞等闹翻,相互发难,互不买账,特别是与左宗棠交恶甚深,两人几乎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有冲突,动不动就大动干戈;他惹怒了朝廷清议派,这就相当于捅了“马蜂窝”,招来永无止息的无端攻击;就连重用他的慈禧太后,也对他处处设防……各种势力都明里暗里反对他、阻挠他,而所有的责任都要他一人承担,一切过错失败都一股脑地加诸其身。在一部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上,李鸿章孤独而寂寞的身影映照在宽大的天幕前,几乎受尽了上自朝廷高官,下至普通百姓,来自方方面面的天底下最多的唾沫与骂名。

李鸿章似乎太不懂得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了,这恐怕也是他身前遭骂、死后负谤的缘由之一。 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坐上封疆大臣的头把交椅,此后在这个位置一坐就是二十五年之久。

李鸿章获得了慈禧太后的格外垂青,认为他实为清廷第一股肱之臣,不久便任命他兼任北洋大臣。1825年1月9日,李鸿章又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位居内阁各大学士之首。

这一实际上的宰相之职向来都是满人“专利”,汉人得此职衔者以李鸿章为第一。 若论李鸿章的个人功绩,主要在于一个“洋”字——洋务与外交,也正是这两方面使得他备受争议。

自领兵独当一面从安庆赶赴上海,李鸿章似乎命中注定了要与洋人打一辈子交道。 李鸿章以军事自强为切入点“用夷变夏”,全面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为交通,办电报修铁路,他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自办电报事业,在开平煤矿。

黄龙旗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