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充满了数学思辨的书,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数学幂的算式系统,它用数学的方式来阐述宇宙形成的原理。
其实作为《易经》起源的“河图”、“洛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数学性,首先它们都是由数字组成,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顺序关系,甚至能够获得奇妙的算式结果。 故而《易经》中我们自然能看到更多数学的身影。
如八卦,分别有先天八卦的顺序数和后天八卦的顺序数;六十四卦的各爻,也各有自己的数字序号;在卜筮时,分算蓍草的过程,也就是一种计算的过程,等等。正因为《易经》所具有的数学特性,使后世不少人致力于研究《易经》数学,从而对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北宋著名的易学家邵雍,他是北宋五子之一。传说邵雍学易三年,却都没能把握易的奥妙,就去问老师,老师只跟他说了八个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这使邵雍顿悟了八卦位次与数学的关系。从此以后邵雍致力于《易经》数学的研究,并开创“皇极经世术”,闻名天下。
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看到了邵雍的六十四卦序图,感到无比的惊叹,在他看来,这个图式与计算机二进制是一致的。这也成为《易经》中最让人了解的数学成就。
后世乃至近现代的易学研究者或数学家都或多或少地对《易经》数学进行过研究,并用代数、几何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易经》。
《易经》之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 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天干为十,地支十二。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