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人凤把沈醉发配到云南当站长,还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毛人凤看来,沈醉是自己局长宝座的潜在竞争者,而且沈醉这个人四面见光八面玲珑,放在身边实在是太不放心了——在军统局更名为保密局的混乱之际,沈醉不但在暗中跟毛人凤联起手来整郑介民,还跟合起伙来忽悠了毛人凤一把,那次郑介民赚了一千两黄金,沈醉赚了五百两,这一千五百两黄金,毛人凤一两都没捞着。
郑介民和沈醉狂揽一千五百两黄金这件事,后来升任保密局经理处少将处长的郭旭是知情的。
郭旭也是倒霉催的,他在云南起义前夕,跟徐远举、周养浩、成希超一起取道昆明想飞往海岛,结果都被在起义通电上签字的沈醉“留”了下来,沈醉于1960年特赦,并于1980年被认定为起义将领,郭旭于1961年特赦,这对难兄难弟后来都成了文史专员。
郭旭基本属于军统(保密局)文职人员,第三批被特赦不足为奇,周养浩就是《红岩》里的恶魔沈养斋,他直到1975年才最后一批被特赦,“徐鹏飞”的历史原型徐远举则没能走出铁门——他在1973年就把自己气死了。
郭旭也跟沈醉一样,写了不少回忆文章,那些回忆文章写了一些沈醉回忆录没写也不可能写的内容,其中有一段就是揭沈醉和郑介民老底儿的——这件事,沈醉的所有回忆录中都没写,这可能是因为他跟郑介民这笔买卖做得太大了。
沈醉在回忆录中并不讳言自己在抗战胜利后的“劫收”中捞了不少好处,他每一次“出巡”,都比吴敬中(历史上确有其人,名叫吴景中,真是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也是戴笠心腹,小蒋同学,沈醉好友)一辈子捞得都多——吴敬中收了一辆价值七根金条的斯蒂庞克轿车就美得唱起“先入咸阳为皇上”,沈醉不但捞汽车,还能捞别墅,跟吴敬中平级的北平站站长,一次就送了沈醉一百颗珍珠,而且那只不过是“送给令千金当玩具而已”。
沈醉除了在巡视过程中大捞特捞,他还会利用自己“军统局本部总务处少将处长”的身份做买卖。当年长沙大火,无数人家化为灰烬,沈醉却从中发了一笔横财:他在长沙找了一块“义山(无主坟山)”,把所有棺木都挖出来烧掉,然后开了一座砖厂——长沙城劫后余生,正好需要大量红砖。
沈醉的精明,连长沙警察局局长李肖白也拍着大腿表示钦佩:“你老兄想得可真周到,难怪人们都说你是总部理家老手,目前做红砖生意是最赚钱的了,只要掏点人工费就行了!(事见沈醉回忆录《我的特务生涯》)”
沈醉除了开砖厂,还种了七千棵杉树——他是等杉树成材后砍了卖钱,那时候子女的学费和结婚都够了。
沈醉比杜聿明精明十倍,他不但跟毛人凤联手挖坑挤走了郑介民,还在郑介民当局长(郑介民是最后一任军统局局长,也是首任保密局局长)的时候,跟他做了一笔大买卖。
沈醉的回忆录基本只记载戴笠对他的好和毛人凤对他的坏,提起郑介民,也是充满了轻蔑,但是在郭旭眼里,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于是在郭旭与沈醉合写的《我们所知道的郑介民》(发表于《文史资料选辑》第九十辑)一文中,我们就看见了郭旭揭沈醉老底的文字,而且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郭旭笔下:“1946年夏,沈醉刚回到湖南,就接到郑介民从北平发来的急电,叫沈立即赶回重庆……郑的老婆又从南京打长途给沈,在电话中大哭大吵,要他一定把她母亲的棺木找到。(《我们所知道的郑介民》,下同)”
郑介民夫妻有难办之事,首先会想到沈醉,说明他们对沈醉十分信任,而沈醉也没“辜负”郑家的“信任”,不找找到了郑介民“岳母”的翻船而飘走的棺木,而且棺木中藏了多少宝贝,也只有沈醉一个人知道。
沈醉夏天办了这样一件漂亮事儿,当年秋天,一个更肥的美差又落到了他头上:“军统决定把在重庆的两千辆十轮大卡车(看来戴笠正是没少攒家当,他一死,就便宜了郑介民和毛人凤,他们吃肉,沈醉也没少刮油)运一部分去南京,准备与江南汽车公司合伙做运输生意,由沈醉去上海接洽购办汽油五千大桶。”
购买汽油是最肥的美差,这一点郭旭和沈醉都十分清楚:当时各地汽油都很短缺,但是军统局在招商局有一个“警卫稽查组”,攥着一大把小辫子,所以招商局对军统局是有求必应。在上海购买一大桶五十加仑美国汽油,运到西南的总成本费用大约是一两黄金,但是军统特务要买,一桶就能装五十三加仑,运到重庆、成都,就能卖二两多黄金,“这是对本对利的好生意,但没有特权却赚不到这笔钱。”
汽车一响,黄金万两。五千桶汽油的利润是公开的,沈醉或许赚不到钱,但是他有上峰郑介民和“朋友”陆根泉(上海陆根记营造厂老板),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会变成可能。
陆根泉听说沈醉要购置五千桶汽油,马上找上门来,要“顺路”捎上一千桶去重庆。
虽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找上门,但亲兄弟明算账,沈醉当即表示这五千桶是公文上写明数量的,增加一千桶,这事儿实在不好办。
两天之后,沈醉接到了郑介民老婆的电话——请他去家里吃晚饭,在座的陪客之一,就是在沈醉那里碰了软钉子的陆根泉。
大家刚坐下要开吃,郑介民的电话就从北平(当时郑介民好像在那里搞“军调”)打过来了,“郑在电话里说,陆根泉需要由重庆运东西去上海,要沈帮助陆购汽油一千大桶,随军统所购的一同运往重庆。”
郑介民发话,沈醉当然照办,而且是超额完成:“第二天,沈回南京向毛人凤说明情况,把公文上的购油数字改为六千五百大桶——沈利用这机会为自己加了五百大桶,并叫陆承认这是他要增加的。”
六千五百大桶汽油,在军统卡车装载、军统特务押运下平安到达重庆,该入库的入库,该销售的销售,几天之内就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沈醉从陆根泉那里拿到了自己的至少五百两黄金之后,听见陆根泉发了一句牢骚:“我这次完全是代人尽义务!”
沈醉那么聪明的人,当然是一点就透,而且他早就已经猜到了:这一千大桶汽油,实际就是郑介民夫妇的生意,他们赚一千两黄金,自己顺手牵羊闹了五百两,皆大欢喜……
云南起义之时,滞留在昆明的将级特务被一网打尽,但是在监禁期间,只有沈醉生活最好,周养浩徐远举等人虽然恨沈醉入骨,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在沈醉施舍给他们的金钱和衣食面前,“化干戈为玉帛”了。
笔者有时候甚至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吴敬中跟沈醉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像沈醉那样的人,就是把他扔到火星上去,他照样混得很好——同样是军统少将级特务,沈醉最先走出功德林,而且还成了起义将领,这种先见之明和当机立断,周养浩徐远举郭旭成希超等人,肯定是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