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展览“忍不住转身”在中间美术馆启幕。当代文化对记忆和历史的关注早已不是新鲜事。“忍不住转身”呈现了当代艺术与文化创作者对历史遗迹的反复阅读与演绎。通过选择、挪用、重塑历史叙事及其材料,创作者们试图理解现在,推想未来,以寻求某种未知的可能。
此次展览由中间美术馆研究与策展部成员黄文珑、钱梦妮和孙杲睿共同策划。该展览同时启动了中间美术馆的首次访问策展人计划。两位年轻策展人刘语丝与张植蕙从多位出色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在展览开始筹备不久便加入团队,她们全程参与了所有工作。
艺术创作向历史回头的持续尝试
历史转向不仅是现象,更首先是动作。因此,展览不将“历史转向”视作一个既定结果,而是试图诠释、理解其动作本身。展览旨在通过观察这种“转向”之中的形式、审美、创作手法和生产关系,关注中国语境下艺术创作向历史回头的持续尝试,呈现“转身”对历史叙述带来的创造性及开放性转化,供观众思考“转身”给现实带来的诸多可能。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圣经旧约中有个著名的故事:罗德的妻子在逃离灾难时,忍不住违背了天使的叮嘱,回头一望,结果化为盐柱,但没人知道是什么让她转身。也许受到同样一种不可名状且无法抗拒的诱惑和驱动,也正是所有转向历史遗迹的创作者所共有的经验。他们站在方向不明的脚印中,忍不住去访问已失去魔力的遗留物,亦或是空转的现代性幽灵。访问并非为了求索结论或终点,而正是在于“访问”本身和它的不可避免。
忍不住的“转身”远不仅是为了回应主流历史叙述,而是要强调一种改编现实的潜力。在当下历史言说过度与贫乏的两极之间,本次所展作品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可以触碰或进入的有形实体和个体来访问过去。有形的历史与不可言明的私人层面建立了连接,然后被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更开放、更立体的现实。
忍不住歌唱·音乐人访谈,主持:钱梦妮、张植蕙;演讲者:杭天
忍不住歌唱·音乐人访谈,演讲者:杭天
不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建设时期的社区工人俱乐部、50年代的新闻摄影与舞台剧照还是战争暴力导致的身心创伤、一段血缘关系,这些都构成了艺术家手头的历史遗留物。通过无人机眼中的废弃机场、凝视残损碑像的摄影、民航飞机身上中国现代化的轨迹、或旧厂房与两个年代的工人的无声伫立,参展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对个体与实在之物流变的沉默关注,遗迹的物性得以覆写以人为主体的线性历史观。
在创作中,艺术家们脱离了有始有终的发展论叙述框架,将这些历史遗迹当作样本,进行压缩、剪辑、拼贴,在内容之外还充分探究了历史材料质地本身的创造性。以建筑、图像、声音等形式存在的档案与作品的媒介形式之间产生了互文与张力,如战争受害者的口述录音与静谧雪景影像的重叠,革命电影对白采样与递进反复的实验音乐的穿插。
忍不住回家·艺术家演讲及对谈 主持:孙杲睿、刘语丝 演讲者:程新皓、郭锦泓、马海蛟、郑源
艺术家们在处理可塑造、可触碰的过往时不再是一个外部的、后来的观察者和叙述者,而要与过往之物共同表达,以回忆自述、戏谑的梦境、研究性散文影像或半真半假的表演式纪录,参与到历史遗迹的无言讲述之中。作品在对人类个体与物质材料的私人记忆进行共同发掘时,激发出新的基于个体、私人的连接与并置,生产了个体意义与历史事实相互缠绕的另一种“现实”。
四个主题,四种混沌而直觉的“转向”
展览分为“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巨大沉默物体”、“一次飞行”、“混沌世界”四个主题。
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与“家”相对的外部世界再次成为危险的代名词,好像人人都回到了幼儿时期,没有保护便无法离开家庭。“不要出门”一时成为一句问候。而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境外输入成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来源,加上疫情期间引发巨大争议的外国人居留条例等事件,人们对“外”的排斥和抗拒心理再次被点燃并扩散。
策展人孙杲睿介绍,“外面的世界很危险”这一主题下所选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或被动、或主动,都已忍不住地出发寻访外面的世界。尽管外部世界对于他们的刺激各不相同,但引发的迷茫、怀旧、不安全感和失落等反应似有共通之处。同时,随着人生体验增多,要唤起同样程度的情感也越来越难。
冯子莱,《健忆舒心茶》,2017年,动画短片(彩色、有声)与动画片段,6’54’’
在冯子莱的作品中,让主人公崩溃的仅仅是回家路上不慎咽下的一张塑料小花贴纸,她因此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童年时代,在外遇到的一点小事都能带来许久的惊惧。而当儿时对死亡的恐惧随着主人公吞下一碗中药再次消散,中医也被赋予了治愈的魔力。
马海蛟,《马国权》,2016年,纪录片(黑白、有声),54’54’’
马海蛟住在河北保定的亲戚马国权遭遇车祸后,通过不停改名、算命、求佛、运动以求转运与康复。车伤二十余年后,他第一次决定出一次远门、前往兰州探亲。影片最后,马国权独自伫立于一片荒野,与《西北偏北》中的罗杰相似,他们都丢掉了自己的名字。
李珞,《李文漫游东湖》,2015年,剧情片、纪录片(彩色、有声),117’
导演李珞用纪录与表演这两种方式靠近故乡武汉的东湖,周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正侵占蚕食着湖泊的领地,主人公李文受上司之命调查“湖内有龙”的传闻,沿湖漫游途中遇上的种种奇闻异事成为导演展现与尝试解决现实矛盾的出口。
在策展人黄文珑眼里,历史如同一个巨大沉默物体,它的不可知性是令人着迷的本质。“巨大沉默物体”这一主题以“废墟”为线索。
黄文珑介绍,该主题下的作品,既有50年代中苏共建的酒泉航空站(郑源)、成都东郊老工业区厂房(曹明浩)、昆仑瓷厂工人俱乐部(李豪),也有日本八丈岛上的温泉旅馆和中国南方的度假酒店(张可颖)。接着本主题再从“废墟”回溯到“石头”:矿物被开采利用,转化为虚拟价值(周霄鹏);及石头作为历史文明的载体,在与时间的抗争中败下阵来(塔可)。黄文珑指出,这些创作打开了它们描述的时代本身,并将其拓展到一个超越历史范畴的想象空间。
曹明浩,《东郊以东》,2013年,单频录像(彩色,无声),7’47’’
塔可,《碑录—黄易计划 尖山》,2015年,摄影,73x110cm
张可颖,《日本八丈岛废弃温泉旅馆》,2020年(2019年拍摄),单频录像(彩色,无声),4’59’’
“一次飞行”这个主题从“一次失败的飞行:酒泉航空站”和“404 NOT FOUND”开始,看情绪怎样随着历史议题起起落落。
策展人钱梦妮认为,在探讨涉及怀旧和过往的主题时,人们难免会沉浸在一种无所适从的情绪里:从寂寥、失落,到感伤、酸楚,再到通过共情找到一点暖意。
郑源,《一次失败的飞行:酒泉航空站》,2018年—进行中,单频高清录像(黑白,无声),5’41’’
李扬,《404 NOT FOUND》, 2016年,系列摄影(其中八张),100x75厘米、50×37.5厘米
杨露子,《你出生的时候有什么奇迹 demo》,2018年,单频录像(彩色,有声),7’46’’
郑源用无人机拍摄了中苏酒泉航空站的废墟,在西北荒漠里逐渐风化的砖墙、拱廊、铁皮壁炉,和建筑师李豪站在即将拆迁的瓷厂工人俱乐部中看到的记忆废墟如出一辙。李扬拿起摄影机决定为已逝的家乡留下纪念,人们看到的是隐藏在机密系统里的冷战史,而对于他来说却是十八年里所有封存的记忆。杨露子则通过梦境般的影像语言帮助我们去捕捉一种湿漉漉的情感。
窦唯+译乐队用带电的实验音乐把几句译制间谍电影的台词采样玩弄于鼓掌间,特定时代所赋予的话语记忆要用没有语词的声响予以反击。就像曹明浩作品中几乎静止的画面,观众得以用自己的真实时间去度量历史中每一段流逝的年华。郑源在另一件作品中,追溯了西北航空公司全部四十多架客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冷静地厘清所有交织缠绕的事实将是反思历史的第一把利刃。
“混沌运动”这个主题来自自然科学中的混沌理论。策展人钱梦妮介绍,本主题的作品以及观看方式都具有混沌的特质:只言片语无法构成真正的问题,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就必须要借助整体、连续的关系。
李然,《客旅生活》,2017年,单频录像(黑白&彩色,有声),33’
冯骏原、曾嘉慧,《炎热几种》,2018年,单频录像(彩色,有声),41’27’’
Carsick Cars跳跃着歌唱“志愿者”,为整个主题定下忍俊不禁又五味杂陈的基调。李然的影像作品借用一种译制片腔调作为旁白,娓娓道来一段虚构的人类迁徙历史。王博、潘律与冯骏原、曾嘉慧的两件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档案图片、故事传说、采访纪录,让观者忍不住汲取更多信息,期盼史料可以渡我们去往事实的彼岸。
程新皓把摄像机挂在狗脖子上,透过狗视角看到的景象与主人的并置在一起,以此展现中越边境莽人族群赖以为生的甘蔗种植生意。五条人把地方戏、摇滚乐、民谣都揉进海丰话唱腔,热热闹闹地讲了一个村民纠纷的故事。杭盖乐队重排了一遍60年代的蒙语歌,“上海产的半导体”在蓝牙音箱时代早已不再附带作为贵重礼物的喜气洋洋,反倒多了一层现代的繁杂心绪。……
虽然“转身”将把个体引向何方是未知的,但是参展作品对多种媒材的运用、对过去的创造性记述和再造、叙述主体的多样化,都意味着本土艺术创作向历史的转身是一段没有开端终结、主体不明且异质的诉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现代史学往往有意识要科学地接近历史的“正形”,这种学科自觉被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展览作品转向的历史充满了不确定和弹性,这种转向本身的意图和目标也大多是隐晦的,甚至是混沌而直觉的。这些方向、立场、目的多元又含混的转身促使观者进一步提问,是否可以将这种“转身”看作对未能外化的内在记忆的响应,或者对当下历史意识消散、事实遭异化的质疑和抵抗?
展览持续至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