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刘氏《论语正义》一书徐氏批八字百度网盘,为清代《论语》学集大成之作,学者至今籀读弗替。顾历来于此书撰着之经纬,论者每多歧误。本文利用刘宝楠、恭冕父子存世手札,排比年代,稽考史实,文中考证《正义》原稿成于刘宝楠之手者,仅《学而》篇首一、二两章耳。道光三十年,刘恭冕奉父命续撰,至光绪初元全书刻成,前后二十六年,始终其事,可谓善成先志,不坠世业矣。本文对刘宝楠、刘文淇等人相约治经之原委及《正义》刊刻年代,俱有新的论述,不同旧说。
一、引言
清代宝应刘氏,三世传《论语》之学,刘台拱撰《论语骈枝》,刘宝楠、恭冕父子著《论语正义》,二书俱《论语》学史不朽之名著。而《正义》一书,为清代群经新疏之一,尤为世所推重。其书以何晏《论语集解》为本,兼采汉、宋人精义,益以清代诸家考证、发明之说,折衷而会通之,章比句栉,详而有要。胡玉缙《论语正义书后》云:"其书繁称博引,体例与焦书(指焦循《孟子正义》)相类。而诸儒经说,有一义中是非互见者,往往但采其善,或祇撮大要为某某说,故卷帙较少,而搜罗更为闳富。"[1]《清儒学案》卷一○六亦言:"有清一代,治《论语》学者,盖以刘氏为集大成"[2],可谓定评。
《论语正义》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史稿》刘氏本传云:
刘宝楠,字楚桢,宝应人。...... 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齐名,人称"扬州二刘"。道光二十年成进士,授直隶文安县知县。...... 在官十六年,衣冠朴素如诸生时。...... 咸丰五年卒,年六十五。
宝楠于经,初治毛氏《诗》、郑氏《礼》。后与刘文淇及江都梅植之、泾包慎言、丹徒柳兴恩、句容陈立,约各治一经。宝楠发策得《论语》,病皇、邢《疏》芜陋,乃搜集汉儒旧说,益以宋人长义及近世诸家,仿焦循《孟子正义》例,先为《长编》,次乃荟萃而折衷之,着《论语正义》二十四卷。因官事繁,未卒业,命子恭冕续成之。[3]
《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本传同[4]。传中所载刘宝楠、刘文淇六人相约治经,各为义疏之说,源自刘恭冕《论语正义·后序》,历来学者论及二刘之书,咸本斯说。向尝考其事,此六人虽同赴戊子科江南乡试,然包慎言、柳兴恩应未同与经疏之约。一九九四年,余撰《刘氏〈论语正义〉成书考》,尝论《正义》一书,其实应多出其子刘恭冕所为[5]。近读上海图书馆所藏《青溪旧屋尺牍》,中有刘宝楠致刘文淇手札五十三通,其中数札颇可为余说佐证者。此外,该馆所藏刘毓崧《通义堂尺牍》,有刘恭冕《与刘伯山书》三十一通,亦可藉而考见恭冕续纂、刊刻之时程,今续为此考,以补前文所未及。
二、《论语正义》引书之实态
有关《论语正义》纂着始末,刘恭冕同治五年所撰《后序》,言之甚详:
道光戊子(八年),先君子应省试,与仪征刘先生文淇、江都梅先生植之、泾包先生慎言、丹徒柳先生兴恩、句容陈丈立始为约,各治一经,加以疏证。先君子发策得《论语》,自是屏弃他务,专精致思,依焦氏作《孟子正义》之法,先为《长编》,得数十巨册;次乃荟萃而折衷之,不为专己之学,亦不欲分汉、宋门户之见,凡以发挥圣道,证明典礼,期于实事求是而已。既而作宰畿辅,簿书繁琐,精力亦少就衰,后所阙卷,举畀恭冕,使续成之。恭冕承命惶悚,谨事编纂,及咸丰乙卯(五年)秋,将卒业,而先君子病足瘇,遂以不起,盖知此书之将成而不及见矣,伤哉!
丙辰(六年)后,邑中时有兵警,恭冕兢兢慎持,惧有遗失。暇日亟将此稿重复审校,手自缮录,盖又十年,及乙丑(同治四年)之秋而后写定,述其义例,列于卷首。继自今,但求精校,或更得未见书读之,冀少有裨益。是则先君子之所以为学,而恭冕之所受于先君子者,不敢违也。[6]
刘恭冕,字叔俛,宝楠仲子。叔俛此序,为史传及后人相关论述之所本,然所言不无虚饰处。为便于讨论,兹将其说归纳为数事:
(一)刘宝楠、刘文淇与陈立诸人相约着书,各治一经,为之疏证,事在道光八年戊子乡试前后。
(二)楚桢"发策得《论语》,自是屏弃他务,专精致思",先纂《长编》数十巨册;"次乃荟萃而折衷之",将诸家说义,精择简练,撰为《正义》稿。
(三)楚桢道光二十年成进士,年已五十,以知县即用,分发直隶。翌年四月,就任文安县知县;二十四年十月,因修筑隄工摊款事,旗民挟怨,媒孽其失,被参去职。二十五年四月杪,署直隶宝坻县事,十月卸篆,旋赴京辕听差候补。二十六年,再摄固安县事;十月,补元氏知县。咸丰元年冬,调三河知县。[7]
(四)楚桢在官时,因"簿书繁琐,精力日衰",因将"后所阙卷",由次子叔俛赓续成书。
(五)咸丰五年九月,楚桢积劳,病卒于三河任所,年六十五。其时《正义》已"将卒业",楚桢知此书告成有期,惜不及见全书之成耳。
(六)楚桢卒后,叔俛继志撰述,前后十年,迄同治四年秋,全书写定,录成清稿,乃"述其义例,列于卷首"。
(七)同治五年三月,叔俛复撰《后序》,详述此书撰着始末,结之云:"继自今,但求精校,或更得未见书读之,冀少有裨益。"是《正义》成稿后,未即付刻,仍时加增订补益,以蕲至当。
楚桢为令畿辅,政声懋着,前后十五年,一官未迁,以劳瘁卒于三河任。渠未入仕前,道光八年二刘相约著书,楚桢分治《论语》,"自是屏弃他务,专精致思",则半生精力所注悉在《正义》一书。然楚桢所撰新疏,已成稿者若干卷,以及叔俛何时接手续纂,《后序》并未明言。按《正义》依今本《论语》二十篇,每篇各为一卷,而《八佾》篇幅略多,分为二卷;《乡党篇》则分三卷,末以何晏《序》疏一卷殿之,共二十四卷。原刊本卷一至卷十七,即《学而》至《宪问》篇,每卷首题"刘宝楠学";自十八卷以下,即《卫灵公》至《尧曰》等六篇暨何晏《论语序》疏,此七卷卷首则署"恭冕述"。胡玉缙《论语正义书后》云:二刘诸君相约为群经新疏,"宝楠任《论语》,爰仿焦循作《孟子正义》法,先为长篇(编),次乃就群说而衷以己意,草至《宪问篇》。以官事少暇,《卫灵公篇》以下,命恭冕赓续之"[8]。刘文兴编《刘楚桢年谱》附《著述考》,则谓:楚桢"五十以后,历官畿辅,迭更盘错,书成过半,中道而止。十七卷后,乃叔俛先生就先生原辑稿编次,间有所增,故署以'述'"[9]。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卷十四"刘宝楠《念楼集》"条亦言:
宝楠少受经于从叔台拱,研精群经,于《毛诗》、三礼皆思有所述造,而俱未成。后乃瘁心力撰《论语正义》,但缮完十四篇,自《卫灵公》以下,其子恭冕续成之。[10]
又卷二十二"刘恭冕《广经室文钞》"条云:
其父宝楠作《论语正义》,甫竟十四篇而罢;自《卫灵公》以下诸篇,则恭冕所续成者也。[11]
刘恭冕《广经室文钞》,光绪十五年广雅书局刻本。
诸家皆以楚桢著《论语正义》,稿已至《宪问篇》;而《卫灵公》以下诸篇,则叔俛就乃父原辑稿续纂,故署曰"述"。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更言:"十八卷以下,采取不及以前之博,则学识又不及其父也。"[12]则十八卷以下,楚桢、叔俛所撰,精粗复自有别。惟依此说,刘恭冕续纂者似卷帙无多。然《后序》固明言:楚桢卒时,叔俛续撰《正义》已"将卒业",果楚桢原著书稿大体已具,叔俛但就"原辑稿编次,间有所增",不应楚桢卒后,至同治四年秋,前后十年,书稿乃成。
拙文《刘氏〈论语正义〉成书考》,曾考证《正义》非仅后七卷出自叔俛之手,即前十七卷其实亦多出叔俛所为。拙文作此推测,主要依据下列事实:
(一)前十七卷虽署楚桢之名,然疏中引书多非楚桢所及见者,如《为政篇》"由,诲女知之乎",《八佾篇》"管氏有三归",《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章,《公冶长篇 》"不耻下问"、"臧文仲居蔡",《雍也篇》"今也则亡"、"井有仁焉",又"君子可逝也";《先进篇》"回也其庶乎",《颜渊篇》"虑以下人",《正义》共十处引及俞樾《群经平议》[13 ];又《宪问篇》桓公杀子纠章"如其仁,如其仁",《正义》则引俞氏《诸子平议》。[14]
按俞樾《群经平议》成于同治三年,六年梓行;《诸子平议》则刻于同治九年(1870),在楚桢卒(1855)后十五年。其书付刻之前,俞氏不轻以其稿示人[15],则此二书固非楚桢所及见者,诸文必出刘恭冕所为,殆无疑义。
(二)《正义》前十七卷中,《学而篇》"先王之道斯为美",《八佾篇》"夏礼吾能言之"章,《述而篇》"子谓颜渊用之则行"章,又"加我数年"章;《先进篇》"季子然问"章,又"子路使子羔为费宰";《颜渊篇》"司马牛忧曰"章,又"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章;《宪问篇》"子曰邦有道"章,又"果哉!末之难矣",此十章并引戴望《论语注》[16]。
施补华《泽雅堂文集》,光绪二十二年吴兴潜园刻本。
按戴望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17],刘宝楠咸丰五年(1855)卒时,年方十九,尚未著书。戴氏《论语注》于同治十年春付刻[18],楚桢卒已十六年矣,其书非楚桢生前所及见,自毋待言。太平天国兵燹,东南书籍多化煨燼。同治三年,江宁收复后,曾国藩创设书局,刊刻经史要籍,延李善兰、张文虎、刘毓崧等分任校勘。翌年五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剿捻,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仍留书局,并正式定名曰金陵书局。同治五年十一月,曾氏回任江督。刘恭冕因安徽学政朱兰之荐[19],于同治六年春入局校勘两《汉书》[20];时戴望同在江宁,其年八月亦入书局校书,与叔俛同住[21]。上列《正义》引戴望《论语注》十事,应是同治六年以后,刘恭冕据戴氏稿本增入者,亦无疑义。
(三)《述而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又《子罕篇》"求善贾而沽诸",《正义》两引日儒物茂卿《论语征》之说[22]。
物茂卿,荻生氏,名双松,字茂卿,号徂徕,江户人;其先出物部氏,因自署物茂卿。其学初奉程朱,后尽弃之,倡复古学。门人太宰纯、山井鼎、安藤焕图、山县孝孺等煽扬其说,一时徂徕古学风靡全国,学风为之一变。享保十三年(当雍正六年,1728)卒,年六十三[23]。物氏《论语征》,未审何时传入中国,然域外之书当时并不经见。楚桢久官直隶,寄刘文淇书尝自言:"弟十年离乡,南中所出好书不但未见,并不知其名,能将名目示知一二否徐氏批八字百度网盘?"[24]据此,物氏之书,谅非楚桢久官河北所易见者。同治五年,戴望曾于杭州市肆购得一本,出示俞樾;俞氏称其说"议论通达,多可采者",因摘录十七事,载入所著《春在堂随笔》[25]。然则《正义》所引《论语征》二事,应是同治六年以后,刘恭冕从戴望假得其书增入者,亦可推知也。
(四)《为政篇》:"大车无辊,小车无軏",《正义》引及郑珍《轮舆私笺》[26]。考郑氏此书撰于咸丰七年夏、秋间,时楚桢卒已两载。同治七年,莫祥芝携其稿刻于江宁[27]。《张文虎日记》同治七年五月十一日条载:"莼斋(按黎庶昌)赠郑子尹所著《轮舆私笺》二卷,后有其子知同附《图》一卷,莫善征大令新刊也。发挥郑《注》,能辨析戴、段诸家及贾《疏》之误。"[28]则《正义》所引郑珍《轮舆私笺》,当亦叔俛同治七年以后载入者。
(五)《公冶长篇》"宰予昼寝"章,《正义》云:
韩、李《笔解》谓:"昼,旧文作'画'字。"所云"旧文",或有所本。...... 李氏联琇《好云集》:"《汉书·扬雄传》:'非木摩而不彫,墙涂而不画',此正雄所作《甘泉赋》谏宫观奢泰之事,暗用《论语》,可证'画寝'之说,汉儒已有之。”[29]
此引李联琇之说,以证汉人已有作"画寝"解者。考李氏《好云楼初集》刊于咸丰十一年[30],其书卷十七为《读四子书》,《正义》所引,即出于此[31],其书亦楚桢所不及见者。同治四年,李联琇主讲江宁钟山书院[32],叔俛之识李氏,应在赴江宁校书以后,则《正义》此章亦叔俛后来增改者。
(六)《为政篇》"子张问十世可知"章,及《乡党篇》"非帷裳,必杀之",《正义》两引陈澧《东塾类稿》之说[33]。按《东塾集》卷四有《复刘叔俛书》,中云:
拙著《东塾类稿》,近年不复刷印者,中年以前治经,每有疑义,则解之考之。其后幡然而改,以为解之不可胜解,考之不可胜考。...... 承命将说《论语》、《谷梁》者钞寄,兹呈一帙,敬求教正。[34]
此札撰年,汪宗衍《陈东塾年谱》系于同治十二年[35],知《正义》所引《东塾类稿》两事,系叔俛同治末年载入者,亦无疑义。刘岳云撰《族兄叔俛事略》,云:"楚桢先生治《论语正义》,未成而卒。兄憬念先业,蚤夜釐定,爬罗诸家异说,一义未明,驰书四方,必求其是,凡十余年,讫刊书成。"[36]此引陈澧《东塾类稿》,可为斯说之一证。
(七)叔俛自著书,已刻者仅《何休注训论语述》一卷及《广经室文钞》两种,皆寥寥薄册,篇帙无多。"考《泰伯篇》"舜有臣五人"章,《正义》释"才难"之义云:"古之所谓才,皆言人有德能治事者也。...... 周公自称'多才',夫子亦言'周公之才之美',然则'才'是圣贤之极能。...... 才是极难,当尧舜时,比户可封,不乏有德之士,而此称才者五人;及周之盛,亦但九人,是其为'才难'可验也。后之论者离德而言才固非,即以有德为有才,亦非也。”[37]
按刘恭冕《广经室文钞》中有《才难说》一篇[38],《正义》释"才难"之义,与此文悉同。叔俛断无攘袭父说为己文之理,则此节释义必叔俛所为,灼然甚明。
另考《八佾篇》:"吾不与祭,如不祭",《正义》据贾公彦《特牲馈食礼·疏》引《论语注》,以推阐包咸《注》之旨,并与《公羊》桓公八年何休《注》引《论语》义,比较二说异同,且谓:"贾引《论语注》,无姓名。今郑《注》辑本皆据《疏》列入,但与包此注文同,或贾即引包氏也。"[39]今检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其述何休解"吾不与祭"二句,亦据贾《疏》为说,并谓贾氏所引《论语注》"全同包《注》,今郑《注》辑本亦采入,恐非"[40]。二者引证、释义俱同。史称叔俛"晚年治《公羊春秋》,发明新周之义,辟何劭公之谬说,同时通儒皆韪之"[41]。是《正义》此章亦出叔俛所为无疑。
"又《宪问篇》"《书》云高宗谅阴",《正义》疏释"谅阴"之义[42],其引书、释义,与叔俛《何休注训论语述》悉同[43],知《正义》此章亦出叔俛所为。
上列数十事,俱《正义》前十七卷章句出刘恭冕所为,信而可征者。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刘恭冕《广经室文抄未刻手稿》,中有《子罕言利解》一篇,开篇即言:
予向述《论语正义》,用阎百诗及汪孟慈先生之说,古者乐正崇四术,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惟《周易》、《鲁春秋》皆藏太史,故韩宣适鲁,观书太史,始见《易象》、《春秋》。夫子晚年得《易》,故五十学《易》,而性与天道皆于《易传》言之,其理精微,非中下之人所能知,故不可得闻。...... [44]
稿本此段文字,始则点去篇首"予向述论语正义用"八字,继则此段全行删去;今本《正义》亦不引阎若璩、汪喜孙两家之说。盖后来叔俛改易其说,此文遂亦删弃,未收入《文钞》。然据叔俛稿本原文,知《子罕篇》亦刘恭冕所"述",则非仅《卫灵公》以下七篇为"恭冕述"矣。此出乎叔俛自道者,尤可据也。今三复叔俛《后序》:
先君子发策得《论语》,自是屏弃他务,专精致思,依焦氏作《孟子正义》之法,先为《长编》。...... 既而作宰畿辅,簿书繁琐,精力亦少就衰,后所阙卷,举畀恭冕,使续成之。恭冕承命惶悚,谨事编纂。及咸丰乙卯(五年)秋,将卒业,而先君子病足瘇,遂以不起,盖知此书之将成而不及见矣。
细绎此文,叔俛受命续纂,应在咸丰五年以前,时楚桢官事鞅掌,不复能如经生"专精致思",从事于斯矣,因以其稿授叔俛,使续成之。至咸丰五年秋,楚桢卒时,全书已"将卒业",楚桢"知此书之将成",告成有日,亦可稍慰平生夙志矣。然则叔俛所撰《正义》稿,绝非历来学者所称,止有《卫灵公篇》以下诸卷。
复考日本桥川时雄旧藏刘文淇《与刘俯之书》墨迹,亦可证《正义》一书应多出刘恭冕所为:
〔淇〕终日碌碌,未遑自理旧业。每念英俊勤于编集,深为健羡。《论语疏证》,尊甫已有《长编》,足下能继述盛业,不使高邮父子专美于前,是所望也。[45]
此信言及"淇现为岑氏校刻《舆地纪胜》及朱武曹先生《礼记训纂》,均约于春、夏间可以竣事"云云,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年谱》此信系于道光三十年,是也。是年楚桢年六十,在元氏知县任。"刘文淇不言"《论语疏证》,尊甫略已具稿",但言"尊甫已有《长编》",由此可以证知:楚桢欲着《正义》,虽《长编》已具,然作宰畿辅以来,官事蠭午,不遑著述,因以《长编》授叔俛,使续为之;故刘文淇与叔俛书,深勉渠能继志纂述,以成乃父未竟之志。综前所列各证,余谓《论语正义》一书大多出刘恭冕所为者,谅非诬言妄臆也。
三、楚桢《与刘孟瞻书》所见《正义》撰着之实态
近阅上海图书馆所藏《青溪旧屋尺牍》,中有刘宝楠寄刘文淇手札五十三通。大多数信札皆言宦况及日常细琐,中有数札谈及《论语正义》撰着事,可为余前说之佐证,今并录之,以征其事。
(一)《与刘孟瞻第二十七书》云:
于莼卿太史同年处奉到手教,具悉兴居佳胜,所著以次刊行,甚为欣慰。...... 弟自甲辰冬卸篆后,理应求退,缘公私逋欠,无计归偿,不能自脱,驰驱京、省,艰苦备尝。四月杪摄知宝坻,春光已逝,秋水为灾,又复称贷千余金。十月卸篆,家口不能远徙,留寄宝坻。弟仍赴京辕当差,今已八阅月,未得归视妻孥,两地食用,又复负累千金。接省信,已补元氏,尚未具题。...... 二儿及诸孙等在籍,以借债为养生,更不知若何境况?然后知仕宦之途,与家之兴废相关甚切。弟若不成进士,不作县官,笔耕舌获,与吾兄相约著书,可以保家,可以安身,岂非人生厚福哉!计不出此,误入风尘,自误终身,无可归咎,付之长叹而已。...... 吾兄《左传疏证》,其中似无弟一言,然昔日分经作注之约,实始于弟,子韵不幸中道而殂,弟亦不幸浮沈宦海,惟吾兄有成书,将来自序中必当叙入,弟与子韵亦可附骥名章矣。
此信末属"闰月十三日",未记撰年。按札言"弟自甲辰冬卸篆后,理应求退,缘公私逋欠,无计归还,不能自脱"云云,此指道光二十四年十月,楚桢因文安修堤摊款事,旗民挟怨,媒 孽其失,被参去职;后经吏部查明,并无营私侵蚀情事,然楚桢擅自动支协济兵车余款,修缮文庙、书院,不免有咎[46];十二月,部议降一级留任,奉旨依议[47]。翌年四月杪,署直隶宝坻县事;十月卸篆,旋赴京辕当差,此札即在京辕当差候补时所撰。检《二十史朔闰表》,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48],则此札二十六年闰月撰也,与札中"十月卸篆,...... 今已八阅月"之言正合。
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 光绪九年刻本 。
札末言及"昔日分经作注之约,实始于弟",历来学者论及此事,咸据前引刘恭冕《后序》,认为事在道光八年。以余考之,其实不然。按刘文淇《刘楚桢江淮泛宅图序》,中云:
楚桢尝与余约各治一经,楚桢占《论语》,余占《左传》。以《论语》皇《疏》多涉清玄,邢《疏》更鄙陋无足观,而何氏《集解》亦采择未备;《左传》贾、服旧说,为杜氏所干没者不少,唐人又阿杜《注》而攻贾、服,皆为鲜当,因各为二书疏证。盖为是约十余年而未有成书,过从时尝以是为歉。顾楚桢奔走长途,浮家南北,又身羸多疾,其作辍也有故。余自嘉庆庚辰一游京师,即杜门不出,无仆仆道途之劳,身又彊健,而亦无所成就。且楚桢编辑《论语》之余,已成《宝应图经》、《汉石例》各若干卷,博而有要,好古者已传抄其书;余则《左传》之外,别无事事,犹时作时辍,此则重余荒落之惧者也。[49]
此文撰于道光十二年冬[50],而文中言二人相约各治一经,为之疏证,"盖为是约十余年而未有成书",由此逆推之,则二刘相约著书,其事应在嘉庆、道光之交。复据"余自嘉庆庚辰一游京师,即杜门不出,...... 而亦无所成就"诸语,则二人相约治经,各为疏证,应在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刘文淇优贡入京朝考以前。余意其事应在嘉庆二十四年己卯乡试后,时二刘六赴秋闱俱黜[51],侘傺之余,不免深悔年光虚掷;而两人是年同选拔优贡[52],经朝考后,可候补教职,因思弃科举,专意著述。方其时,扬郡学者焦循一赴春明,即不再就试,因得锐意问学,著书满屋。晚岁复着《孟子正义》,三、四年间即已裒然成稿[53]。二刘思欲效之,因相约各治一经,别撰新疏。据此札言"子韵不幸中道而殂,弟亦不幸浮沈宦海,惟吾兄有成书,将来自序中必当叙入,弟与子韵亦可附骥名章矣",则当日同立约者,应为二刘及薛传均三人。薛氏与刘文淇相识最早,同为根柢之学[54],惜中岁早卒;渠虽不以治经名家[55],然所著《说文答问疏证》,正以"疏证"名,可为旁证。复据桥川时雄旧藏丁晏《与刘楚桢书》墨迹,云:
前接足下手书,得悉起居无恙。...... 弟自北来,一路同孟詹行止,抵掌笑语,不知山径之苦。...... 孟詹之学,有实下手工夫,弟心佩之至。前在途,谈及足下近日为毛、郑之学,弟闻之色喜。夫郑非毛匹也,弟累年究心毛《故》,今始通其什八,其余出处尚有未能详者,足下书成,不可不先示一读,庶以启弟之蓬心也。兹将《毛郑诗谱叙》缮呈是正;别有《毛郑诗翌》,容日邮寄到扬,并乞斧削。元儒有言:"前人之失,吾知之;吾之失,吾不能自知也。"惟大雅董而正之。兼候文安,不宣。愚弟丁晏顿首,十月初一日。[56]
此札撰于嘉庆二十五年十月。前一年,二刘与丁晏同举优贡;是年春,刘文淇与丁晏相偕入京朝考,即信中所云"北来,一路同孟詹行止"也,楚桢则未赴试。据丁氏此信言"前在途,谈及足下近日为毛、郑之学",则二刘此次相约着书,楚桢当任《毛诗》,上海图书馆藏楚桢早年稿本《毛诗注疏长编》、《毛诗正义长编》、《诗序疏》各种[57],盖即此数年间所纂。而刘文淇治《左氏传》,旋由孔氏《正义》"反复根寻,乃知唐人所删定者,仅驳刘炫说百余条,余皆光伯《述议》也"[58]。即今本《左传正义》,除唐人驳正刘炫之说百余处外,其余则多刘炫《左传述议》旧文。刘文淇此一发现,可谓巨眼,如犀照牛渚,使唐人勦袭之迹,朗若拨云。乃寻检文句,旁推交通,条列一、二百事,以证斯说,嘉庆二十五年着《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一稿[59],为《注疏》学史不朽之名著。
二刘虽同订经疏之约,然迫于生计,授馆谋食,迄未能静心撰述。道光八年秋,二刘与梅植之、包慎言、柳兴恩、陈立诸人同赴江南乡试,复黜,至是二刘已前后十次应举被落矣。二人重感科举不可期,乃复申前约,此次同立约者另有梅植之、陈立二人,而楚桢所治之经则改为《论语》。陈立《上刘孟瞻先生书》云:
忆前数年间,随夫子及楚桢、嵇菴(梅植之)两先生同试金陵,立著书之约。夫子任治《春秋左氏传》,楚桢先生任治《论语》,嵇菴先生任治《谷梁》,而以《公羊》属立。[60]
缪荃孙编《续碑传集》,宣统二年江楚编译书局刊本。
又叔俛《刘君恭甫家传》云:
训导君(文淇)初与友朋为著书之约,自占得《左氏春秋》,江都梅蕴生先生得《谷梁》,句容陈卓人丈得《公羊》。卓人故居扬州,受业训导君之门,于时三传之学皆在吾郡;而先君子得《论语》。...... 卓人《公羊疏》甫成,即下世。梅先生未遑具稿,先生之子延祖孝廉毓,续为此疏甚力,仅成隐公一世,而延祖以今春(森按:光绪八年)遽卒。君所纂《左疏》,亦仅至襄公四年。同时两经师相继物化,予为二君惜,尤不能不为《左》、《谷》惜也。[61]
此二文所言道光八年经疏之约,仅有二刘、梅,陈四人,此应得其实。陈立《论语正义序》亦言:
道光戊子秋,立随刘孟瞻、梅蕴生(植之)两师,刘楚桢、包孟开(慎言)两先生赴乡阈。孟瞻师、楚桢先生病十三经旧疏多踳驳,欲仿江氏、孙氏《尚书》,邵氏、郝氏《尔雅》,焦氏《孟子》,别作疏义。孟瞻师任《左氏传》,楚桢先生任《论语》,而以《公羊》属立。[62]
此不及梅氏《谷梁》者,盖梅植之本擅词章,经学非所长,故刘文淇志其墓,不言其经学[63]。梅氏道光二十三年年五十而殁,卒之前夕,举一男,名毓。梅毓长后,有意继志纂述,然亦不永其年,仅成《谷梁正义长编》隐公一卷[64]。陈立原从刘文淇舅氏凌曙受经,凌氏本欲着《公羊疏》,病风疾,未果[65]。凌氏病后,陈立先从梅植之受诗古文辞,复从刘文淇治经,其疏《公羊》,盖欲续成凌氏未竟之志也。二刘、梅、陈四人皆居扬州,可共相砥砺;而柳兴恩为丹徒人,包慎言则安徽泾县人。柳、包二人虽同赴江南乡试,然应未参与经疏之约,盖柳氏治《毛诗》,后改治《谷梁》[66],着《谷梁大义述》三十卷,收入《续经解》[67]。包慎言则治《毛诗》、《公羊》,晚年兼治《论语》[68],身后著述多散佚,今惟《春秋公羊传历谱》十一卷、《广英堂遗稿》一卷两种仅存[69];另著《论语温故录》三卷,未刊,《论语正义》引其说二十三事;陈立著《公羊义疏》,引其说则多达三百六十余事,足觇其学诣矣。柳兴恩治《谷梁》,与梅植之同;包慎言治《公羊》,则与陈立同,即由二人著作类型观之,亦与疏证体不同。盖柳、包二人虽同时赴试,然应未同立经疏之约,故两家传记、著作,俱未言及斯事。
此札言"子韵不幸中道而殂,弟亦不幸浮沈宦海,惟吾兄有成书"云云,则道光二十六年五月以前,楚桢《论语正义》并未成稿,从可知矣。此另有可证者,道光二十年二月,楚桢五十寿辰。正月,将入都会试,行前刘文淇特撰寿联为贺[70]。楚桢二月抵京后,寓书刘文淇报安,《与刘孟瞻第八书》云:
尊着项羽诸考,必不刊之作。弟仆仆风尘,吾兄馔着不辍,所得孰多?弟登车后颇有悔心,以我辈之志在此,不在彼也。伯山得馆否?然加工时文,秋捷可必,青年锐志,又当在彼不在此,不似弟之五十人也。贱辰得尊赐楹帖,光宠无既,所惜尚未发轫,虽半部不可得也。
"所云"项羽诸考",即《楚汉诸侯疆域志》[71],为刘文淇代表著作之一,有刊本行世。盖孟瞻楹帖语及重疏《论语》事,故楚桢信中慨叹长年奔走风尘,《正义》"尚未发轱,虽半部不可得也",此与《第二十七书》言《正义》迄未有成,二者正可互证。
(二)楚桢《与刘孟瞻第三十五书》云:
〔前略〕弟今春派办道差,在涞、易之间,小赔无过,尚属侥幸,现在束装回元。各处交款、本任正款虽清,而本任摊款多至三千余金,无处筹交,亦将来之虑也。石州作古,旅衬已归山西。询之京中友人,其著作竟无表章之者,良可叹也。弟在北十年,仅此一知己,现在尚欠伊本利六百余金,期以秋后归偿,足见弟与石州不但文字之交也。...... 去年石州在时,颇爱弟书,《汉石例》外,理出《释谷》四卷及《愈愚录》各条。《愈愚录》尚有许多条件未理出;其已理出者及《释谷》,已属卓人比部校定,其书之应存与否,未知卓人以为何如?惜不得就正吾兄也。弟十年离乡,南中所出好书不但未见,并不知其名,能将名目示知一二否?桂氏《说文》闻歇作,然否?着书难,成书尤难,已成而发刻更难。弟《论语长编》四十草本,不为不多,竟束高阁。戊申初夏取出,编到"孝弟也者"一句,蝗蝻大作,三处设局买捕,共费千金;积劳两月,幸获有秋。从此复束高阁,竟未开卷,可笑也。今精神日衰,齿落目眊,颓然老矣,而无息肩之日,尚复何言!倚装草此,仍属莼卿奉寄。
此札末署"三月廿四日",未记撰年。然据札中"石州作古,旅衬已归山西"、"去年石州在时,颇爱弟书"诸语,按张穆道光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卒于京邸[72],则此札道光三十年三月撰也。
张穆,字石州,山西平定人。道光十一年优贡,充正白旗官学教习。性豪放,笃于风义,以文章经济自负,研精金石、历算、舆地之学;并与徐松、沈垚等考论西北边疆地理。岁己亥,应顺天乡试,挟瓶酒入监,被斥,负气不屈,遂遭斥革[73]。居宣武城南,左图右史,日以讨论为事。道光二十三年,与何绍基等集资,于京师城西慈仁寺旁隙地建顾亭林祠,以时奉祀。《清史列传》卷七十三有传[74]。
刘宝楠《汉石例》,道光二十九年杨氏《连筠簃丛书》本。
道光二十六年,杨尚文、尚志兄弟在京师编刊《连筠簃丛书》,延张穆主其事。张氏素重金石之学[75],与楚桢论学相契,欲刻楚桢《汉石例》,乃于官事余暇,重加增订。道光二十九年春,《汉石例》六卷刻成,张穆亲为校讐,并为之序,序末云:
楚桢为端临先生从子,少与仪征刘孟瞻齐名,号"扬州二刘"。作令畿南,迭更盘错,时遣人持券告贷京师,而不以一钱累民。比官元氏,贫愈甚,循声亦愈起;访获县境古碑甚多,其尤着者,则《延熹封龙山碑》,自来金石家皆未见也。灵石杨君墨林及弟子言雅好金石,读君书,喜且宝之,因请刻入《连筠簃丛书》中,而以校勘之事属余。余既获交孟瞻,又获交楚桢,故乐序行其书。楚桢又著有《宝应图经》,精博与孟瞻《扬州水道记》埒,二刘之目,岂虚誉哉![76]
张穆序中言楚桢"时遣人持券告贷京师",与此札云"各处交款、本任正款虽清,而本任摊款多至三千余金,无处筹交",正相合也。盖张穆屡索观楚桢著作,故《汉石例》定稿后,即续订《释谷》四卷及《愈愚录》旧稿。
其尤可注意者,此札言及:"弟《论语长编》四十草本,不为不多,竟束高阁。戊申初夏取出,编到'孝弟也者'一句,蝗蝻大作。...... 积劳两月,幸获有秋。从此复束高阁,竟未开卷,可笑也。"据此,知楚桢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官事稍暇,思理旧业,乃取昔年所纂《长编》,拟撰为疏证稿,方至《学而篇》第二章"孝弟也者"一句,因县境蝗蝻大作,雇工买捕,撰述之事,遂尔中辍。《清史列传》本传云:"补元氏,会岁旱,县西北境蝗袤延二十余里。宝楠祷东郊蜡祠,令邨保设厂购捕,蝗争投阬井,或抱禾死,岁则大熟。"[77]即其事。嗣因上官催缴前官文安知县及署理宝坻、固安县事,交代未清款项,楚桢四处筹借,重利告贷[78],《长编》"从此复束高阁,竟未开卷"。据此,知道光三十年三月以前,楚桢《正义》已成稿者,仅《学而篇》一、二两章耳。
(三)《与刘孟瞻第三十六书》云:
六月中旬,由京都寄到手椷,藉悉近祉佳胜为慰。...... 张石州明经殁后,仅有二妾,各有身,尚未分免。其身后事,皆祁相国经理。...... 灵石杨氏《丛书》未刻全,全家俱回山西,不知何故?弟《石例》板闻在顾亭林先生祠内,弟已托汪莼卿太史刷印,如刷出,定奉寄数部。弟十年作吏,问学全荒,目力甚昏,精神亦减。《释谷》本有成书,嫌其太少,在家时未尝请正,近年增添,始成四卷,较之程氏《九谷考》,似为详备;孟开所云,毋乃过誉。《愈愚录》弟亦向有成书,近年亦颇加增,尚未抄出。盖自到元以后,公余之暇,惟已成之书尚可添补;若本未成书,则不能从事矣。二小儿于廿七年到元,不见者七年,于训诂之学颇能贯通,因令其撰《古字通假》一书,以为小学之会归,读古书者庶无不识之字、不解之词,现已成帙,尚未卒业。弟有《论语长编》四十二卷,从前郡馆中所辑,现在无力排纂,因令二小儿试撰《正义》,已到《八佾》,亦颇知所采择。俟脱稿后,即当就正,并求大序,俾弟名附尊文以传,亦幸矣。大著《左传疏》,此时想可整理;令郎伯山已著书若干卷,亦愿闻之。弟此时本任摊、杂款短三千余金,现在清查外结,行将按款提银;外间尚短私债千金,弟不知何以支应,束手静俟而已。或者尚非内结正款,不致参追,是所赖于宪恩,未敢自必也。
此札未书年月,然所言张穆身后事及修订《释谷》、《愈愚录》两书书稿等,与《第三十五书》意正相承;复据札首"六月中旬,由京都寄到手椷"之语,则此札道光三十年七月所撰(详下注)。兹就信中有关楚桢著述者数事,略加分疏:
1. 札言"灵石杨氏《丛书》未刻全,全家俱回山西。...... 弟《石例》板闻在顾亭林先生祠内,弟已托汪莼卿太史刷印"云云。杨氏在京刻《连筠簃丛书》,由张穆董理其事,《石州年谱》道光二十六年条载:"校《镜镜詅痴》五卷,刻入杨氏《丛书》。"[79]此为《丛书》刻书之始;至二十九年冬,张穆卒,杨氏兄弟回山西灵石,共刻书十六种,皆发明经史,裨益实学之书,其中颇多罕见要籍,如《元朝秘史》、《长春真人西游记》、《群书治要》等皆是;桂馥《说文义证》五十卷,由许瀚校勘,因校订费时,至咸丰二年五月始刻成,张穆已不及见矣。另有《尚书疏正》五卷、《圣武亲征录》、《营造法式图》二卷,校成而未及刻[80],故此札云"《丛书》未刻全"也。
楚桢《汉石例》六卷,道光二十九年春刻成,张穆旋于其冬去世;杨氏兄弟随后亦回山西,《汉石例》书版旋亦寄晋[81],故印本无多。其后,楚桢颇思重刻,咸丰二年三月《与刘孟瞻第四十四书》云:"拙作《汉石例》因索者多,遂有重刻之意,见在无力及此,恐终成画饼耳。"同年四月二十八日《第四十五书》云:"弟到三河,两次车马差,向系捐廉,不资民力,所费不支。现在又要勒捐军需,而元氏交款三千六百数十金,尚不知如何措办?拙作《汉石例》不复刻矣。"同治三年,匡源于京师厂肆见此书稿本,重价购归。匡氏未见杨氏刻本,以为未刊稿,因与丁彦臣于同治八年重刻于山左[82]。
刘宝楠《汉石例》,同治八年湖州丁氏刊本。
2. 此札言:"弟十年作吏,问学全荒,目力甚昏,精神亦减。《释谷》本有成书,嫌其太少,近年增添,始成四卷。......《愈愚录》弟亦向有成书,近年亦颇加增,尚未抄出。盖自到元以后,公余之暇,惟已成之书尚可添补;若本未成书,则不能从事矣。”
楚桢道光二十六年冬补元氏知县,《与刘孟瞻第二十八书》言:"弟于十一月望到元氏,履任之初,劳窘如常,又复加累。"末句即言公私积欠日增。二十八年正月,《第三十书》云:"弟公私积累,始复补官;到官之年,即遭大旱,免差停赋,累复大增。此时安命听天,任其自转而已,每念同人之乐,渺如隔世。"其秋,《第三十一书》云:"弟文、固、宝三邑交代未清,震雷频发,刻刻有不测之虞。"二十九年春,《第三十二书》言:"弟前此到元遇旱,年半之中,几无生理。去秋丰稔,稍有转机。而文、固、宝三邑交件,百计张罗,于去冬杪方完结;旋奉文清查本任库款,现在又是焦急之日也。"道光间清廷内外交迫,地方官摊、捐日重,楚桢前此所任、所署,迭遭灾荒,无力完缴,只得称贷赔纳,遂至逋负山积。张穆《汉石例·序》所言"作令畿南,迭更盘错,时遣人持券告贷京师",盖实录也。楚桢居此窘境,自难潜心撰述。二十七年夏、秋间,叔俛至元陪侍,佐其校订,故早年所撰《汉石例》、《释谷》、《愈愚录》诸稿,因得次第增订,缮录清本。
3. 札云:"二小儿于廿七年到元,不见者七年,于训诂之学颇能贯通,因令其撰《古书通假》一书,以为小学之会归,读古书者庶无不识之字、不解之词,现已成帙,尚未卒业。弟有《论语长编》四十二卷,从前郡馆中所辑,现在无力排纂,因令二小儿试撰《正义》,已到《八佾》,亦颇知所采择。”
楚桢道光二十年入京会试后,筮仕畿辅,即未返家;二十七年,叔俛至元氏陪侍,父子始复相见,故云"不见者七年"。《清史列传》、《清史稿》楚桢附传俱言叔俛"幼习《毛诗》"[83],上海图书馆藏刘恭冕《毛郑薪传》稿本[84]。楚桢原亦治《毛诗》,尝纂《毛诗注疏长编》、《毛诗正义长编》、《诗序疏》、《毛诗学》诸稿[85];叔俛《薪传》,盖亦传其家学耳。叔俛治故训之学,道光二十九年,楚桢命撰《古字通假》一书[86],正为助撰《论语正义》先培殖根柢[87]。翌年复命之试撰《正义》,秋间其稿已至《八佾篇》矣。是年正月,楚桢奉派至涞水、易州办差。其春,刘文淇寄叔俛书,嘱于元氏代访《凝禅三级浮图碑》,中云:
淇现为岑氏校刻《舆地纪胜》及朱武曹先生《礼记训纂》,均约于春、夏间可以竣事。终日碌碌,未遑自理旧业,每念英俊勤于编集,深为健羡。《论语疏证》尊甫已有长编,足下能继述盛业,不使高邮父子专美于前,是所望也。[88]
此札小泽氏《刘孟瞻年谱》系于道光三十年,是也。札言《舆地纪胜》、朱彬《礼记训纂》两书,"均约于春、夏间可以竣事",则此札三十年一、二月间所撰也。"第三十六书",《论语疏证》尊甫已有长编,足下能继述盛业"云云,与楚桢《第三十六书》言"令二小儿试撰《正义》",二者年月正合。余前论《正义》一书多出叔俛代撰,第三十五、三十六两札可为余说确据也。
(四)《与刘孟瞻第三十八书》云:
往冬再接手书,并见怀诸同人大作,弟居首,展诵再三,不能释手。其时弟在道次,即成奉答诗一首,另纸录呈。弟公余不能复理旧业,惟浏览诗篇,间及史书,烟云过目,随阅随忘,为之三叹。二小儿已于前月令其回里,补两岁考,并应省试。伊尚知向学,弟欲坚其向学之心,特以拙撰《论语长编》畀之,令其作疏,伊亦未得专力于此,盖不能胜任也。三小儿侥幸入学,乃蒙齿及,谢谢。现令其来署,聊以伴弟之岑寂耳。阁下父子传经,当今歆、向,岂弟之父子所能仰望?来示挞谦未免过甚。...... 弟去岁春、冬两办道差,均有赔累。冬差至今年二月初旬始回署,公私各项如扫叶,甫清其一,又增其一,抽身无日,奈何奈何!
此札末属"三月廿八日",未记撰年。按札首言"见怀诸同人大作,弟居首"者,指刘文淇《怀人六绝句效少陵存殁口号》诗,原序云:
余素少交游,自姻戚以外,生平相知至厚者,不过十数人。就中子韵交最久,季怀、子敬、子骏、孟开次之;楚桢、俭卿、蕴生、仲虞、宾叔、彦之又次之;最后乃得石州。今存殁各半,即其存者,亦散处四方;惟宾叔馆于扬郡,尚得偶相过从。适楚桢自直隶元氏邮书索取近作,爰仿少陵《存殁口号》,赋六绝句寄之。...... 道光庚戌(三十年)十一月朔日识。[89]
此诗首章即怀楚桢与张穆,楚桢得诗,有《岁杪得孟瞻怀人诗赋答》之作[90],即此札所言"道上成奉答诗一首",则此札应撰于咸丰元年三月二十八日。
札言:"二小儿已于前月令其回里,并应省试。伊尚知向学,弟欲坚其向学之心,特以拙撰《论语长编》畀之,令其作疏,伊亦未得专力于此,盖不能胜任也。"按恭冕生于道光四年(1824)[91],咸丰元年(1851),尚未及而立,渠须兼顾科举,遽欲从事《论语》疏证盛业,为之经年,不免有"不能胜任"之感。《正义》书例:"《注》用《集解》者,所以存魏晋人著录之旧,而郑君遗注,悉载《疏》内。至引申经文,实事求是,不专一家,故于《注》义之备者,则据《注》以释经;略者,则依经以补《疏》。其有违失未可从者,则先疏经文,次及《注》义。若说义二三,于义得合,悉为录之,以正向来注疏家墨守之失。"[92]《正义》乃义疏体,既须疏通《注》文,阐明经义;而何晏《集解》所引诸家义说,与郑《注》时有参差,复须审酌是非,定其从违。而清人考订诸说,异义纷纭,宜慎择去取,寻其会通;或兼录别义,以存异说;诸说俱未安者,间下己意。《第三十六书》言叔俛所撰《正义》稿,已至《八佾篇》,此篇颇多涉及礼制者,如旅祭、禘祫之类,礼家异说,为之分疏,更属匪易,从事日久,终觉不胜负荷,因于咸丰元年春仲归宝应,将补岁考并准备是年恩科乡试,代撰《正义》之事因而复辍。
此信楚桢自承"弟公余不能复理旧业,惟浏览诗篇,间及史书,烟云过目,随阅随忘"。盖其时事变方殷,外则鸦片战争后,列强交逼;内则民变四起,太平军声势日壮。清廷用兵孔亟,财政困绌,而百姓穷乏,疲于征发,州县官只能借私债移官钱,补苴集事。此札言:"弟去岁春、冬两办道差,均有赔累。冬差至今年二月初旬始回署,公私各项如扫叶,甫清其一,又增其一,抽身无日。"居此繁剧之地,日在催科筹借,穷于支应,自难静心著述,故只能"浏览诗篇,间及史书,烟云过目"耳。楚桢于咸丰二年正月,改任三河知县[93]。四月二十八日,《第四十五书》云:
弟到三河,两次车马差,向系捐廉,不资民力,所费不支。现在又要勒捐军需,而元氏交款3600数十金,尚不知如何措办。
十月二十八日,《第四十六书》云:
弟以七月内奉办大差,至九月杪方毕,赔累四千五百余金;益以元氏未交之款,八千有余矣,弟恐有以身殉官之患,亦惟安分听命而已。
盖时局日蹙,朝廷需索钱粮,如枵腹之求食,而不知民力已尽。楚桢亏空赔累,如陷泥淖,已难自振,故虽俸满例限已届,然深恐移任,难以交代。咸丰三年五月,楚桢奉部文入京引见,是月二十八日《第四十七书》云:
弟于去秋大差之后,继以兵差,络绎不绝。现奉文调赴部引见,缘俸满例限已逾,不敢再迟也。元氏之亏,今又倍焉,听命而已。...... 弟回任要到六月中旬,破城无兵,不知何以防御,亦不自知如何结局也。
是年正月,太平军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二月,复攻陷南京、镇江、扬州。刘文淇洞烛先机,先期由扬郡避地北湖,迁清江,复迁东台[94];而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部盘踞直隶静海、独流两处,与三河仅一县之隔,相距不足两百里。十二月,《第四十八书》云:
贼匪仍居静海、独流二处,去三河只隔一县。大兵云集,克复无期,正不知若何究竟。京畿戒严,无不团练,南北同此情形,可慨也。
咸丰四年端午,《第五十一书》云:
弟在京东全办东省兵差,除以前不计外,现在又是二千,尚未过完,艰窘可知。连镇贼闻窜入宁津,近尚未有捷音。弟精神虽可支,然发秃须白,自视为老翁。当此多事之秋,居繁剧之地、艰难之境,进退俱不能,只得委心任命而已。
由此诸札,不难想见楚桢当日穷愁劳悴情状。是年九月二十一日,刘文淇病逝,年六十六;所著《左氏传旧注疏证》,刘毓崧《先考行略》云:"草创四十年,长编已具,然后依次排比,成书八十卷"[95],实则此书刘文淇生前成稿者,仅隐公一至四年一卷耳[96];此与楚桢《论语正义》仅成《学而》篇首一、二两章,事正相类。咸丰四年冬,叔俛复至三河陪侍[97]。翌年夏,叔俛《与刘伯山第十四书》云:
家严于四月间寄上一信,内有年伯大人《墓表》,想已收到。年伯待刊之稿,想均誊录,如有关涉《论语》条件,乞即钞寄。弟北归团聚,家严稍为色喜,而时势艰难,落帆无日,可胜浩叹!《论语疏》复成七卷,次及颛臾,年内总可粗毕,然纰缪错出,将来总求教正。
据此,知咸丰五年夏,叔俛所撰《正义》稿,大有进展,顷《卫灵公篇》已成,将续撰《季氏篇》矣。而楚桢则因劳勩过甚,于是年九月二十四日卒于任,年六十五。叔俛《后序》云:"咸丰乙卯秋,将卒业,而先君子病足瘇,遂以不起,盖知此书之将成而不及见矣。"盖是年秋间,《季氏篇》略已具稿,楚桢临终,知《正义》告成有日,亦可瞑目九原矣。
楚桢卒后,叔俛治丧扶柩归宝应,因时局动荡,"邑中时有兵警",全书初稿迄咸丰七、八年间始告成。其后复加改订,如上节所举"子罕言利"一章,尽弃旧稿,重新改作。盖此数年来,叔俛绩学日进,早年撰稿,多未当意。今由上海图书馆所藏《通义堂尺牍》叔俛与刘毓崧各信,其缮录时程,略可考见。咸丰八年冬[98],叔俛《与刘伯山第十八书》云:
弟今岁钞写《论语》,因病耽搁多时,先将写成三本奉呈教正。阅毕,可仍交舍亲乔长卿表兄寄宝;如无便,暂存尊处可也。
据此,知叔俛缮录清本,每数卷成,即寄刘毓崧参阅也。又咸丰九年春,《第十九书》云:
《论语疏》承校正,精审之至。宋元人说尚未采,此书为孔门微言大义,必须重为发明。如尊见有所发挥,务求直言,以便加载。
由此知《正义》所引宋、元人说义,俱叔俛咸丰九年以后所补入也。味此"孔门微言大义,必须重为发明"之语,知渠缮录清本时,犹多更张改易。《第二十书》云:
《论语·先进》一册,奉乞审定。此书阅后如无的便,即存尊处。
又,咸丰十年十一月,《第二十一书》云:
《论语疏》前后钞成十二卷,亦统呈正。明年拟刻期钞完,惟体例仍有变通,俟后再酌定奉商。
其后附语云:
《论语》卷帙略多,未便远寄,仍留下,俟后钞全奉教。
盖恐其稿远寄有失,故后来未寄也。咸丰十一年冬,《第二十二书》云:
《释谷》已刻成,刻手不甚佳,少迟即刷出奉上。《论语疏》共钞出十四卷,尚有六卷未钞。
据此,知《释谷》刻于咸丰十一年;而《正义》稿本钞录经年,仅增二卷,"尚有六卷未钞"。《第二十四书》云:
前得小儿信,惊闻年伯母大人弃世,怆感靡已。...... 揆帅北征,书局想仍旧。弟现随棚到滁州,应考者甚少,以是看卷尚不忙。...... 弟七月到太平,当就近到南京一走。《论语》止少二卷未钞,今年必可钞全。
此札未具年月,刘毓崧母黄氏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卒[99],是此札必撰于四年三月以后。是年五月,曾国藩奉命北上剿捻,二十五日启程[100],即札中所言"揆帅北征"也。札言七月将至太平,则此札应为同治四年闰五月、六月间所撰,时刘恭冕在安徽学政朱兰幕中,佐其校文,由此札知其时《正义》尚有二卷未钞。同年六月,《第二十五书》云:
《论语疏》将次钞完,惟《序·疏》稿未携出,只得俟将来补之。《凡例》十二条,统俟相见时呈请教正。
所言《序·疏》未钞者,即《正义》第二十四卷。叔俛《后序》云:"及乙丑(同治四年)之秋而后写定,述其义例,列于卷首",与此年月正合。同治五年三月,叔俛撰《后序》,述此书撰著原委,结之云:"继自今,但求精校,或更得未见书读之,冀少有裨益。"是其书缮录清稿后,未即付刻。时大江南北才俊之士毕集江宁,所谓"更得未见书读之"者,即冀望稍后赴宁,与东南学者共相商兑补益也。同治五年冬,朱兰安徽学政即将届满,因推荐叔俛赴江宁校书。六年春,叔俛入金陵书局,自是闻见益拓,前举《正义》引用俞樾《平议》、戴望《论语注》、物茂卿《论语征》、李联琇《好云楼集》、陈澧《东塾类稿》之属,即同治六年以后陆续增订补入者。时张文虎、李善兰、唐仁寿、刘毓崧、戴望同在书局校书;陈立亦在江宁,主劝农局事[101];朋儔商订切劘之益,更不可量,《正义》格局由是一变。
刘岳云《族兄叔俛事略》云:
楚桢先生治《论语正义》,未成而卒。兄憬念先业,蚤夜釐定,爬罗诸家异说,一义未明,驰书四方,必求其是。凡十余年,迄刊书成。[102]
考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三有《与刘叔俛书》,云:
去岁承寄示所撰《论语正义》弟十九卷,受而读之,视邢《疏》详备,视皇《疏》谨严,真不朽之盛事矣。惟说"萧墙"一事,引方氏观旭说,与鄙见未惬。而适有闽中之行,其还也,又如杭州。...... 今病小间,辄粗陈所见,以副下问之意。......"萧墙之内"所包者广,卿、大夫外朝亦即在此。季氏与诸大夫朝夕治事,无不于斯,不均、不安,内变将作,或同列谋之,或僚属谋之,皆可发于萧墙之内,不必定斥鲁公也。鄙见如此,未知有当否?[103]
此札撰于同治九年秋[104],时俞氏主讲杭州西湖诂经精舍。盖前一年《正义》第十九卷《季氏篇》刻成(详下),叔俛因以此卷质之。又,孙诒让《籀䯧述林》卷十《与刘叔俛论《论语》义书》,云:
昨日下稷辱惠顾,敬聆绪论。以前举质"哀公问有若"章《汉石经》异文,猥荷不弃刍荢,以为致塙,仰见虚衷下问之盛,曷任钦佩。邇来校读尊疏,又得贲义数事,谨再质之执事,未敢自以为是也。[105]
此信亦撰于同治九年[106],时孙衣言署布政使,孙诒让侍父江宁,因得与叔俛结识论交,叔俛以《正义》稿属校。孙氏举《为政篇》"大车无辊,小车无軏"、《八佾篇》"告朔之馈羊"、《雍也篇》"不有祝鲂之佞而有宋朝之美"、《乡 "五事》"吉月必朝服而朝"、《阳货篇》"恶紫之夺朱"五事,俱孙氏治《礼》之心得,未经前人道及者;另又举"德不孤必有邻"、"关雎之乱"、"予纵不得大葬"三义,以补《正义》所未及。而札首所言"哀公问有若章《汉石经》异文"者,熹平石经残字有"盖肆乎其肆也"六字,历来考证石经者皆不知此六字何属,孙氏独悟此六字应为《论语·颜渊篇》哀公问有若章 石经校语,今本此章"盍彻乎"、"如之何其彻也",石经《鲁论》本"彻"字作"肆",《盐铁论·取下篇》云:"乐岁不盗,年饥则肆",正本《鲁论》此文。孙氏《书南昌府学本汉石经残字后》详载其说,文末云:
自宋元以逮近代,石经之考,殆逾十家,而于此条咸莫能辨证。余友宝应刘君叔俛补其父楚桢年丈《论语正义》,遂疑其为逸文,实非也。同治庚午、辛未间(九、十年),余在江宁,曾举此义以告叔俛,亦深以为然。因其书已刊成,未及追改。[107]
孙诒让《籀䯧述林》,民国五年刻本。
此皆叔俛与东南诸友讨论《论语》义之例也。由此可见《正义》付刻之前,叔俛犹与诸友时相商度,随时增补改订也。
至《正义》付刻之年,刘文兴《刘楚桢年谱》云:"《论语正义》,...... 同治丙寅(五年)告成,适应曾文正聘,校书金陵,遂以付刊。"[108]《贩书偶记》卷三著录,亦称"同治丙寅刊"[109];今人著录、引述,遂皆称同治五年刊本[110]。此盖因叔俛《后序》撰于五年三月,而原刻本冯志沂署检亦题"同治丙寅"故耳。惟今考之,此说未确。如前所述者,《正义》引书多同治六年叔俛赴江宁后修订增改之条。其次,据陈立《论语正义序》云:
楚桢先生成进士,宰畿辅,草未就。授哲嗣叔俛明经续成之,为若干卷,而楚桢先生旋下世。既从明经假读竟,乃叙而论之。[111]
此序末署同治八年四月,其文后来曾经叔俛增饰[112]。味《序》中"从明经假读"之语,知八年初夏,《正义》仍未付刻,故陈立所见者犹叔俛稿本,则历来著录以为"同治五年刊本"者,其误显然。今绎上引俞樾《与刘叔俛书》,云:"去岁承寄示所撰《论语正义》弟十九卷,受而读之",此盖叔俛以新刻《季氏》一卷质之,非以稿本远寄求正也,故俞樾亦久久始作答。此札撰于同治九年,则《正义》开始付刻,应在八年秋、冬间。盖此书同治四年写定后,复经数年增削改订,至是始付剞剐。
另据同治九年孙诒让《与刘叔俛论《论语》义书》,言"邇来校读尊疏,又得贮义数事"云云,亦叔俛以新刻诸卷质之,故孙氏所举五事及汉石经异文,因《正义》已付刻,故未及追改。另检《曾文正公手书日记》,同治十年八月四日条载:
阅《论语正义》,系宝应刘宝楠楚桢所著,其子恭冕足成刊刻,本日新送来者。[113]
此叔俛以《正义》新刻诸卷呈阅也。李慈铭《越缦堂日记》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条记:
得陈六舟片,以新刻刘氏父子《论语正义》样本一册见眎。卷七《雍也》一卷、卷十一至十三《乡党》三卷,皆题曰"刘宝楠学";卷十九《季氏》一卷、卷二十二《子张》一卷,皆题"恭冕述"。...... 其书尚未刻成,体例与焦氏《孟子正义》相似,博取众说,详而有要,足以并传。[114]
胡玉缙《论语正义书后》,据越缈《日记》此条,遂言《正义》"刊成当在壬申、癸酉间"[115],即同治十一、二年。然考《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下册,叔俛《致刘恭甫第一书》云:
新岁再得书并大着墓志二通,渊雅简洁,必传之作,佩服佩服。......《论语疏》未刻十一卷,现已陆续谋付刊,计明岁当可毕工。从前奉赠数卷中有冕所评《论语》,乞即钞寄,将来仍须剜改,或抽换数叶方好。...... 郭中丞俟新抚接印即南归,刘鹭汀先生亦欲归去,此间讲学之友无一人,只门下聪俊者尚可与言。...... 陈卓人先生《白虎通》何时可刻竟?其遗稿曾付刊否?[116]
此札未具年月。考陈立卒于同治八年十月[117],札中问其"遗稿曾付刻否",则必撰于同治八年十月以后矣。其言"郭中丞俟新抚接印即南归",指湖北巡抚郭伯荫。郭氏同治六年任鄂抚,十二年十二月因病卸职,由湖南布政使吴元炳接任[118]。"复据札首"新岁得书"之语,则此札应撰于同治十三年一、二月间,其时《论语疏》已刻者仅过半,尚有十一卷未刻,则胡玉缙谓"刊成当在壬申、癸酉间",其说未确。今据叔俛《刘君恭甫家传》,文末云:
训导君(文淇)初与友朋为着书之约,...... 而先君子得《论语》。先君子所作《疏》,已及大半,授冕续成之,光绪初梓行。[119]
是《正义》刊刻,光绪初年全书始告竣。由道光三十年(1850)叔俛禀命续撰,至光绪元年(1875)全书刻成,前后时间长达二十六年,叔俛始终其事,平生精力胥在《正义》一书。其书刊成后,叔俛始专意科举,光绪五年举于乡,年五十六矣;九年六月,以风疾卒于家,距《正义》刻成,仅八、九年耳。渠尝欲继此续撰《礼记正义》,终以年力已衰,不及为之。[120]
四、结论
刘氏《论语正义》,为清代《论语》学集大成之作,承学者至今籀读不已。顾历来学者于其书撰着经纬,言者每多歧误。兹考其撰着始末,其可得而言者凡若干事:
(一)刘文淇、刘宝楠相约著书,各治一经,为之疏证,今由刘文淇《江淮泛宅图序》及楚桢书札考之,其事始于嘉庆二十四年秋,同立约者,二刘及薛传均三人,由楚桢发起其事,刘文淇任《左氏传》,楚桢则治《毛诗》。其后二刘迫于生计,依人为食,迄未能专意著述。道光八年,二刘乡试复黜,至是前后十次被落矣,二人侘傺之余,有感于长年困跤场屋,岁月虚掷,因复申前约,此次相约为诸经新疏者四人,刘文淇治《左传》,楚桢改治《论语》,梅植之分任《谷梁》,陈立则治《公羊传》。《清史列传》、《清史稿》以为同立斯约者,复有柳兴恩、包慎言二人,此沿刘恭冕《后序》之说,应非其实。
(二)道光八年后,二刘仿焦循着《孟子正义》之法,各为《长编》。惟二人谋食授馆,不足赡其家,其后仍数度赴试。刘文淇为人校书、编刻为生计,以优贡候补训导终其生,所著《左氏传旧注疏证》,生前成稿者仅隐公元年至四年一卷耳。楚桢则于道光十五年举人中式;二十年成进士,年五十矣,以知县即用,分发直隶,先后历文安、元氏、三河等县。咸丰五年九月,以劳瘁卒于三河任,《论语正义》成于其手者,仅《学而篇》首章、二章耳。
(三)楚桢因官事旁午,道光三十年春以《长编》举畀次子叔俛,属其续撰。叔俛殚精竭力,黽勉从事,咸丰五年秋楚桢卒时,所为《正义》稿已至《季氏篇》,楚桢"知此书之将成",告成有日,足慰平生夙志矣。《正义》原刻本卷一至卷十七,每卷首题"刘宝楠学",此叔俛孝心肫挚,悉以所业归美先人;其后诸卷,楚桢卒后叔俛继志述事者,故署"恭冕述"。全书于咸丰七、八年间始成初稿;其后复多更张改订,迄同治四年秋乃缮录清本。同治六年,叔俛校书江宁,犹挟其稿,据所见闻,随时增订补益也。
(四)历来学者著录、称述,多以《正义》为同治五年刊本。实则此书同治八年秋、冬间始付梓;迄光绪初年,全书刻成,为当日四家相约重撰新疏,首部告成并付梓者[121]。距叔俛道光三十年禀命续撰,前后二十六年,始终其事,盖平生心力胥在《正义》一书,可谓善成先志矣。此书博采精思,再三删订,终成一代著作,至今流传弗替。
胡培翬《研六室文钞》,光绪四年世译楼重刻本。
(五)本文由楚桢父子存世手札,排比年代,稽考史实,非欲否定楚桢着书之名。区区微意毋宁在表彰叔俛孝行,克承先志;书稿成后,复募资次第刊行[122],使其父之名,至今犹流播人寰。今棱缕述其事者,盖欲借此次案,以明古人著书之不易,居官而欲以著述垂后,其事尤难。倘非地方学官,秩卑事简,否则即如郝懿行二十余年主事,一官未迁[123],乃能专意著述。而父子著作,究为孰撰,尤未可单据书中署名为定也。
注释
[1]胡玉缙《续四库提要三种》,上海书店吴格整理本,2002年,第446—447页。
[2]徐世昌《清儒学案》卷106,天津徐氏原刊本,1938年,第1页。
[3]《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第13291页。
[4]《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第5649页。
[5]陈鸿森《刘氏〈论语正义〉成书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五本第三分,1994年,第477—508页。
[6]刘宝楠《论语正义》卷末,同治、光绪间原刊本,第1—2页。
[7]刘文兴编《刘楚桢年谱》(《辅仁学志》第四卷第一期,1933年),于楚桢历官年月,多未详悉。此据拙稿《刘宝楠年谱》,近刊。
[8]胡玉缙《续四库提要三种》,第446页。
[9]刘文兴编《刘楚桢年谱》,《扬州学派年谱合刊》下册,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第735页。
[10]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97页。
[11]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第600页。按张舜徽《清儒学记》八《扬州学记》,亦持斯说(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399页)。
[12]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由云龙辑本,1963年,第18页。
[13]《论语正义》卷二,第18页;又卷四,第11—12页;又卷五,第16页;又卷六,第19页;第21页;又卷七,第4页;第25页;第26页;又卷十四,第16页;又卷十五,第20页。卷十八以下,《卫灵公篇》引五事,《微子篇》、《子张篇》、《尧曰篇》各引一事。
[14]《论语正义》卷十七,第18页。
[15]戴望为俞樾表侄,戴氏著《论语注》,欲假《论语平议》一观,俞樾作书辞之:"承索观《论语平议》,但此书二卷,写录一通,亦颇不易;且其中尚多未定之处,故不克寄奉。约计一二年间,此书必可告成。...... 书成后,即当付之枣梨,以质海内诸君子。此外尚有《群书订义》一种(森按:即《诸子平议》初名),未定如干卷。"(俞樾《春在堂尺牍》卷一《又与子高》,《春在堂全书》本,第13页)
[16]《论语正义》卷一,第21页;又卷三,第12页;又卷八,第8页,第13页;又卷十四,第20页,第21页;又卷十五,第4—5页,第21—22页;又卷十七,第2页,第34页。
[17]施补华《戴子高墓表》云:"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国子监典簿衔,候选训导戴君卒于江宁书局。...... 君自始生,以至既卒,三十七年之中,无一日不可哀伤恻怛者,造物之于君,可谓酷矣。"(施氏《泽雅堂文集》卷八,光绪十九年陆心源刊本,第11—12页)由卒年三十七岁逆推之,则戴望生于道光十七年(1737)。
[18]孙殿起编《贩书偶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页。
[19]《张文虎日记》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条载:"宝应刘叔俯(恭冕)来拜。"三十日条记:"朱久香学使荐刘叔俯入书局。"十二月四日条载:"刘叔俯来辞行,回宝应。"(上海书店陈大康整理本,2001年,第72页)
[20]《张文虎日记》同治六年二月六日条载:"莫偲老(按友芝)招夜饮,同集汪梅老(士铎)、刘叔俯、伯山(刘文淇之子毓崧)、唐端甫(仁寿)、戴子高、壬叔(李善兰),主客八人。"(第80页)是恭冕二月已在江宁,渠正式到局校书,应在是年正月。《日记》同年四月十日条载:"节相派定书局六人:汪梅岑、唐端甫、刘伯山、叔俯、壬叔及予,仍以缦老(按周学濬,字缦云)为提调,以《史记》属予与端甫,以前、后《汉书》属二刘。"(第87页)则斯时书局任职者七人。
[21]《张文虎日记》同治六年八月十九日条载:"戴子高进局,与刘叔俯同居。"(第101页)
[22]《论语正义》卷八,第18—19页;又卷十,第18页。
[23]物氏生平,详[日]关仪一郎编《日本名家四书注释全书》第七卷,岛田钧一《论语征解题》。(东京:东洋图书刊行会,1923—1926年)
[24]上海图书馆藏《青溪旧屋尺牍》,刘宝楠《与刘孟瞻第三十五书》,拙《谱》考定为道光三十年三月廿四日撰。
[25]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一,《春在堂全书》本,第6—8页。
[26]《论语正义》卷二,第25页。
[27]凌惕安《郑子尹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第198页。
[28]《张文虎日记》,第140页。
[29]《论语正义》卷六,第12页。
[30]孙殿起编《贩书偶记》,第463页。
[31]李联琇《好云楼初集》卷十七,咸丰十一年刊本,第8页。
[32]李联琇(1820—1878),字秀莹,一字小湖,江西临川人。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编修洊升侍讲学士。咸丰三年,提督福建学政;五年,调江苏学政,后以病告归。同治四年,主讲钟山书院,从学者甚众。《清史列传》卷六十九有传(第5665—5666页)。《张文虎日记》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一日条:"刘伯山(毓崧)来,言谒见钟山书院李小湖山长,殊念及,属致声。"(第44页)又同治六年五月十九日条:"至钟山书院拜李小湖山长,十载神交,相见恨晚。"(第91页)即其人。
[33]《论语正义》卷二,第26页;又卷十二,第10—11页。
[34]陈澧《东塾集》,卷四,光绪十八年菊坡精舍刊本,第20页。
[35]汪宗衍《陈东塾年谱》,《岭南学报》第四卷第一期,1935年,第108页。
[36]刘台拱等《宝应刘氏集》,扬州:广陵书社,2006年,第593页。
[37]《论语正义》卷九,第18—19页。
[38]刘恭冕《广经室文钞》,《广雅丛书》本,第7页。
[39]《论语正义》卷三,第17—18页。
[40]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清经解续编》卷一四一二,第2—3页。(光绪十四年,江阴南菁书院刊本)森按:唐景龙四年卜天寿写本《论语郑注》残卷,郑氏此注作"孔子或出或病,而不自亲祭,使摄者为之,为其不致肃静之心,与不祭同",与包《注》正同,知郑氏此注亦从包咸《注》也。诸家郑《注》辑本,据贾《疏》所引《论语注》列入,尚不为误也。
[41]《清史稿》,第13291页;《清史列传》,第5649页。
[42]《论语正义》卷十七,第35—36页。
[43]刘恭冕《何休注训论语述》,《清经解续编》卷一四一二,第9页。
[44]刘恭冕《广经室文抄未刻手稿》,《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第26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45] [日]小泽文四郎编《刘孟瞻年谱》卷下,北平:文思楼排印本,1939年,第63页。
[46]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七日吏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尹事卓秉恬〈奏为特参文安县知县刘宝楠擅自支销钱文请撤任交部议处事〉所述(档案号:03-2751-009)。
[47]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楚桢《与刘孟瞻第廿五书》云:"弟进则获咎,退则未能,经术、政事两无所成,可叹也。除夕接宪札,已蒙部议降一级留任,奉旨依议;然回任与另补,尚须听候两处宪示。”
[48]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6页。
[49]刘文淇《青溪旧屋文集》卷四,收于《仪征刘氏集》,扬州:广陵书社点校本,2018年,第41页。
[50]此文首段言:"吾友宝应刘君楚桢,就馆郡城,于嘉庆戊寅(廿三年)携家来扬,道光壬午(二年)还宝应;癸未(三年),迁仪征;丙戌(六年),又由仪征迁扬。九年之间凡四迁,此《江淮泛宅图》所为作也。图成,即属余序,余诺之而未果作。壬辰(十二年)冬,楚桢复携家归宝应,而独来郡城,舍馆他氏,屡责前诺,余不可无以应之也。"(《仪征刘氏集》,第40—41页)据此,知此文道光十二年冬所撰也。
[51]道光十一年秋,刘文淇与楚桢偕赴辛卯科乡试,复黜,刘文淇赋《别号舍》诗,序云:"辛卯秋赋,与楚桢同寓金陵,计前后省试已十一次,与楚桢同寓亦五次矣。相约此后闭户著书,不复应举,因仿陈亦韩先生(按即陈祖范)作《别号舍》诗,索楚桢同作,以坚其约。"(《青溪旧屋诗集》,《仪征刘氏集》,第148—149页)据此推算,则嘉庆二十四年刘文淇第六次乡试不第。刘宝楠于嘉庆十一年补诸生,历十二年丁卯科,十三年戊辰恩科,十五年庚午科,十八年癸酉科,二十一年丙子科,二十四年己卯科,亦已六次应举被落。
[52]丁晏《念楼集序》云:"嘉庆己卯之岁,余以优行贡成均,举者扬州刘孟瞻、刘楚桢,学使萧山汤文端公并重其学行,荐于朝,当时有'二刘'之目。"(《宝应刘氏集》,第124—125页)
[53]焦循《孟子正义》卷末,自识:"丙子(嘉庆二十一年)冬,与子廷琥纂为《孟子长编》三十卷,越两岁乃完。戊寅(二十三年)十二月初七日,立定课程,次第为《正义》三十卷,至己卯(二十四年)秋七月,草稿粗毕。"(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7年,第1052页)又卷首目录后,其弟焦征识语云:"自戊寅十二月起稿,逮己卯七月,撰成《孟子正义》三十卷。又复讨论群书,删烦补缺。庚辰(二十五年)之春,修改乃定,手写清本,未半而病作矣;自言用思太猛,知不起,以誊校嘱廷琥而殁。廷琥处苫块中,且校且誊,急思付梓,又以病殁。"(焦循《孟子正义》卷首,第8页)后由焦征继其事,全书于道光五年秋刻成。
[54]刘文淇《文学薛君墓志铭》云:"予与君同居郡城,又以嘉庆丁卯同补博士弟子,同肄业梅花书院,师事歙洪桐生先生,相善也。先生藏书至富,奖掖后进无不至;侧闻绪论,始自惭闻见弇陋,相勉为根柢之学。遂相约购书,积三载,各得书五、七千卷,有无相假阅、是非相质难者且十年。"(《仪征刘氏集》,第135页)又《清故贡士梅君墓志铭》云:"余交游中多勤学之士,其最攻苦者,甘泉薛传均子韵,于百忧中手不释卷。"(《仪徵刘氏集》,第137页)
[55]刘文淇《文学薛君墓志铭》云:"君既博览群籍,强记精识,于十三经《注疏》及《资治通鉴》,功力尤深,凡反复十数过。《注疏》本手自校勘,发明毛、郑、贾、服之说;其魏晋诸儒不守师法者概置焉。读史则研究治乱得失之故,于遗文琐事,亦记诵靡遗。而大端尤在小学,于许君原书,钩稽贯串,洞其义而熟其辞。近今小学家,推嘉定钱氏大昕及其从子坫、金坛段氏玉裁。君谓段氏时杂臆说,钱氏较精审。大钱文集内有《说文答问》一卷,深明通转、假借之义。君博引经史以证之,成《说文答问疏证》六卷。又尝以《文选》中多古字,条举件系,疏通证明,为《文选古字通疏义》一书,甫草创,未就卷第。...... 十赴省试,辄报罢。"(《青溪旧屋文集》卷十,《仪征刘氏集》,第135—136页)后入福建学政陈用光幕,佐其校士,道光九年八月卒于汀州试院,年四十二。
[56] [日]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年谱》卷首尝影印其信,今据之迻录。
[57]按刘宝楠《毛诗注疏长编》,现有影印本,收于《上海图书馆未刊古籍稿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8]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疏考正序》,《仪征刘氏集》,第49页。
[59]按刘文淇《考正·序》末云:"今一依孔氏《序》例,细加析别,凡得若干条,釐为八卷。"文末系嘉庆二十五年二月,盖其书是春略具初稿,刘氏将携其稿入京,就正都人士,故《序》中详述此书撰着要旨。《考正》稿本现藏上海图书馆,其书后来迭经修订,于道光十八年付刻,共一百九十五条。此书所论,虽细节不无武断可商之处,但渠证明唐人《正义》多袭刘炫旧疏,则确不可易。又,今本《考正》作六卷,然初刻原作八卷,见小泽文四郎《刘孟瞻年谱》卷下,第1页。
[60]按此信《青溪旧屋尺牍》、陈立《句溪杂着》俱未收,兹据刘师培《左盦题跋》录文。(宁武南氏排印本,1936年,第28页)
[61]缪荃孙编《续碑传集》卷七十五,宣统二年江楚编译书局刊本,第9—10页。
[62]《论语正义》卷首,第1页。
[63]刘文淇《清故贡士梅君墓志铭》云:"君年十二,已能为古今体诗;二十,学骈丽之文。博览经史,工书善琴,而所嗜尤在诗。...... 君诗近体主少陵,古体则导源康乐。骈文宗江、鲍,而参以庾、徐哀艳;散行文亦雅有欧、曾矩矱。"(《青溪旧屋文集》卷十,《仪征刘氏集》,第137页)
[64]《清史稿》卷四八二《柳兴恩传》,末附《梅毓传》云:"同治九年举人,候选教谕。著有《谷梁正义长编》一卷。"(第13285页)梅君事迹,详刘寿曾《梅延祖先生墓志铭》,《仪征刘氏集》,第873—875页。
[65]劉文淇《句溪雜著序》云:先舅氏淩曉樓先生,“其於《公羊》也,思別為義疏,章比句櫛,以補徐氏所未逮。其於禮也,思舉後儒之背鄭氏者,一一駁正之。惜晚年病風,精力不逮,僅成《公羊禮疏》十一卷、《禮論》百餘篇”。(《青溪舊屋文集》卷六,《儀徵劉氏集》,第76頁)
[66]《清史列傳》卷六十九柳氏本傳云:“初治《毛詩》,以毛公師荀卿,荀卿師穀梁,《穀梁春秋》千古絕學。〔阮〕元刻《皇清經解》,《公羊》、《左氏》俱有專家,而《穀梁》缺焉。乃發憤沈思,成《穀梁春秋大義述》三十卷。”(第5643頁)
[67]王先謙編《清經解續編》卷九八九至卷一千十八。
[68]劉壽曾《廣英堂遺稿後序》云:“先生早歲之學,最深於《詩》,嘗條舉鄭氏實翼毛,而《正義》誤說者十餘事。中年以後,兼治《公羊》,……取兩《漢書·曆志》所述殷曆,作《公羊曆譜》,以正杜氏《長曆》之謬。又博采漢、唐以前說《論語》者,斷以己意,為《論語溫故錄》。”(劉壽曾《傳雅堂文集》卷二,《儀徵劉氏集》,第811頁)
[69]包慎言《春秋公羊傳曆譜》,見《清經解續編》卷八九八至卷九○八;《廣英堂遺稿》,有同治八年刊本,僅文十四篇。桂文燦《經學博采錄》,稱包氏著《讀孟偶詮》、《公羊隅見》各若干卷(卷八,《敬躋堂叢書》本,第2頁),二書未見傳本。
[70]《青溪舊屋尺牘》第七冊,劉文淇女夫田普實庚子三月十日致劉文淇書。
[71]劉毓崧《先考行略》云:“據《史記·秦楚之際月表》,知項羽曾都江都。核其時勢,推見割據之迹,輯《項羽王九郡考》一卷、《十八王分地考》二卷,總名之曰《楚漢諸侯疆域志》。”(《儀徵劉氏集》,第422頁)
[72]張繼文編《先伯石州公年譜》,民國十年石印本,第67頁。
[73]張繼文編《先伯石州公年譜》,第26頁。
[74]《清史列傳》,第6055—6056頁;《清史稿》缺張穆傳,陋甚。
[75]張繼文《石州年譜》載張穆所著書待梓者,有《漢石存佚表》、《外藩碑目》、《山右碑目》諸種。(第70頁)
[76]劉寶楠《漢石例》,楊氏《連筠簃叢書》本,卷首張穆《序》,第2頁。
[77]《清史列傳》,第5648頁。
[78]參拙稿〈小莽蒼蒼齋藏劉寶楠書札考證——劉氏仕宦生涯之一側面〉,《中國典籍與文化》2022年第3期。
[79]張繼文編《先伯石州公年譜》,第44頁。
[80]張繼文編《先伯石州公年譜》,第71頁。
[81]按楚楨此信,由汪廷儒(蒓卿)於京中代寄揚州。汪氏是年七月十五日寄劉文淇書云:“楚翁有一函,望照入。渠誤聽人言,云《漢石例》板在京,不知此板已寄山西。在京之板,乃何子貞同年所刻之《宋元學案》,每部須銀四金,亦無人問津也。”(《青溪舊屋尺牘》第五冊)
[82]劉寶楠《漢石例》卷首匡源《序》,同治八年湖州丁氏刊本,第2頁。
[83]《清史列傳》,第5649頁;《清史稿》,第13291頁。
[84]《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著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5頁。
[85]《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第154頁。
[86]上海圖書館藏劉毓崧《通義堂尺牘》,第十冊劉恭冕《與劉伯山第五書》云:“久疏音候,馳系殊深。……今歲秋闈,當可得意,可勝預賀。……近作《古字通假釋》,凡經傳、《史》、《漢》、諸子、鍾鼎、碑版文詩、唐宋人音義、《釋文》,及說經家凡有通用、假借者皆采入,依今韻為次,先列本字本義,次列通用之字。其于音、義皆不相涉,及六朝人妄造之俗體皆不載。功程浩大,未知三年內能成功否?”據札中“今歲秋闈”之語,知此札道光廿九年夏、秋間撰也。
[87]檢《論語正義》引清人著作,以段氏《說文注》五十六見為最多;另引王念孫《廣雅疏證》十三次、《經義述聞》十九次,知其濡染段王之學深矣。
[88]此札原墨日本橋川時雄舊藏,小澤文四郎《劉孟瞻年譜》卷首曾影印其信。
[89]劉文淇《青溪舊屋詩集》,《儀徵劉氏集》,第158—159頁。
[90]劉寶楠《念樓集》卷九,《寶應劉氏集》,第347頁。
[91]劉嶽雲《族兄叔俛事略》云:“年六十歲,以風疾歿於家,時維光緒癸未(1883)六月”,則生於道光四年(1824),見《寶應劉氏集》,第594頁。
[92]《論語正義》卷首,《凡例》之二。
[93]咸豐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與劉孟瞻第四十三書》云:“弟於年內卸元氏任,正月四日抵三河,接印任事。”
[94]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卷六《先母黃太孺人行略》,又劉壽曾《傳雅堂文集》卷三《先妣汪太宜人行述》,《儀徵劉氏集》,第424頁,又第832頁。
[95]劉毓崧《先考行略》,《儀徵劉氏集》,第422頁。
[96]劉師培《先府君(貴曾)行略》云:“訓導公(文淇)治《春秋左氏傳》,作《舊注疏證》,成僅一卷。同知公(壽曾)賡之,府君為助。”(《左盦集》卷六,寧武南氏排印本,1936年,第2頁)其孫壽曾續纂稿,至襄公五年而止。1959年,中國科學院據上海圖書館所藏稿本整理出版,《後記》云:“現存原稿,始於隱公五年,首頁第一行有‘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第二卷’字樣,但又被塗去,以下遂不分卷。由此可知劉文淇只作到隱公四年,即所謂第一卷。”
[97]上海圖書館藏《通義堂尺牘》,第十冊有楚楨寄劉毓崧手札五通,《與劉伯山第三書》云:“二小兒來泃,接奉訃函,驚悉尊大人棄世,嗚呼傷哉!尊大人與僕交好四十年,屢次移書,冀得歸里相晤,復尋林泉之樂;僕亦甚願,而時勢所縛,進退無路,久之不能如願,奈何奈何。”據此,知劉恭冕咸豐四年冬復至三河。
[98]按《通義堂尺牘》劉恭冕《與劉伯山》各信,俱無寫作年月。下引各信撰年,別詳拙作《劉恭冕編年事輯》所考(近刊),此不一一具述。
[99]劉毓崧《通義堂文集》卷六《先母黃太孺人行略》,《儀徵劉氏集》,第424頁。
[100]《張文虎日記》同治四年五月廿五日條載:“謁節署,知準午初上船,因至倉巷縵老公館少歇。……未刻,出旱(漢)西門,節相已上船矣,頗有瘁色。三載相依,臨別惘惘,岸邊求見者鵠立,不敢多談,遂告退。”(第41頁)
[101]《張文虎日記》同治三年十二月九日條載:“回看陳卓人,知節相特置勸農局,俾總其事。”(第14頁)蕭穆《續纂句容縣志》卷九上二陳立本傳,云:“同治三年,東南奠定。……兩江總督曾公國藩籌辦江寧府屬善後事宜,以立鄉望素孚,諭辦勸農局務。”(光緒刊本,第3頁)另參拙作《陳立編年事輯》,《中國經學》第29輯(2021年)。
[102]《寶應劉氏集》,第593頁。
[103]俞樾《春在堂尺牘》卷三,第14—15頁。
[104]張燕嬰整理《俞樾函札輯證》云:“同治九年正月,俞樾至福建省視慈親。三月初還吳,旋至杭州授課;五月還蘇,大病兩月餘。正與札中所言吻合,故此札作于是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第193頁)
[105]孫詒讓《籀䯧述林》卷十,《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8—19頁。
[106]孫延釗《孫衣言孫詒讓父子年譜》,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第96頁。
[107]孫詒讓《籀䯧述林》卷八,第7—8頁。
[108]劉文興《劉楚楨年譜》,《揚州學派年譜合刊》,第735頁。
[109]孫殿起編《販書偶記》,第46頁。
[110]《論語正義》中華書局點校本,卷首《點校說明》即言:“《論語正義》最早的刻本是清同治五年的初刻本。……這次點校,以清同治五年原刻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頁5)
[111陳立《論語正義序》,《論語正義》卷首,第1頁。
[112陳烈主編《小莽蒼蒼齋藏清代學者書札》,下冊收劉恭冕致劉壽曾書五通,《第一書》有云:“陳卓人先生《白虎通》何時可刻竟?其遺稿曾付刊否?前所作《論語疏序》,尾仍須增數語,文氣方足,特另寫一通,望閱後即交子綬兄,刻文時可照此本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第800—801頁)
[113]曾國藩《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宣統元年,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影印本。
[114]李慈銘著,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第17頁。
[115]胡玉縉《續四庫提要三種》,第446頁。
[116]《小莽蒼蒼齋藏清代學者書札》,第799—800頁。
[117]劉恭冕《曲靖府知府陳君墓誌銘》,《寶應劉氏集》,第591頁。
[118]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中華書局,1980年,第1710—1714頁。
[119]繆荃孫編《續碑傳集》卷七十五,第9—10頁。
[120]劉嶽雲《族兄叔俛事略》云:“常(嘗)欲為《禮記正義》,自以年邁,時時勗嶽雲曰:‘弟年力強富,又開敏軼同輩,盍治之!’嶽雲竟以假館四方,屬草不多,未能成一家言,重孤兄望。”(《寶應劉氏集》,第594頁)
[121]陳立《論語正義序》云:“立於《公羊疏》,勿勿四十年,近甫輯成稿本七十餘卷。復槖筆遊楚、越,疏漏淺謬,卒未覈正。歲月如逝,寫定無期,追維先哲,悔恧何已。”(《論語正義》卷首,第2頁)此序撰於同治八年四月,蓋其時《公羊義疏》已成書,尚未最終寫定;是年十月,陳立卒(劉恭冕《曲靖府知府陳君墓誌銘》,《寶應劉氏集》,第591頁);恭冕撰《劉君恭甫家傳》云:“卓人《公羊疏》甫成,即下世。”(繆荃孫編《續碑傳集》卷七十五,第10頁)
[122]小莽蒼蒼齋藏叔俛《與劉恭甫書》云:“陳卓人先生《公羊疏》已成不刻,令人悶絕。昨與一友人言之,可以助刻,然必從自家忙起,先刻一、二卷,再去找人。如《論語疏》之得刻成,即此法也。”(《小莽蒼蒼齋藏清代學者書札》,第808頁)
[123]胡培翬《郝蘭皋先生墓表》云:“浮沈郎署二十七年,視官之榮悴若無與於己者,而惟一肆其力於著述。……先生淹抑戶曹,未遷一官,貧病相侵,尋以徂逝。”(《研六室文鈔》卷十,《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8—20頁)
载《文史》二〇二一年第四辑。
感谢陈鸿森先生授权推送!
作者简介
陈鸿森先生,19500年生,台湾高雄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一九八二年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暨中山大学(高雄)、中央大学、成功大学等校合聘教授。二〇一八年自"中央研究院"退休,现为历史语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学史、清代学术史、古典文献学、台湾现代诗等。著有《清代学术史丛考》、《汉唐经学研究》、《清代经学研究》、《乾嘉名宿年谱汇编》,及《西庄遗文辑存》、《潜研堂遗文辑存》、《揅经室遗文辑存》、《乾嘉群贤遗文辑存》等。另出版现代诗集《期向》、《雕塑家的儿子》、《陈鸿森诗存》、《台湾诗人选集——陈鸿森集》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