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吉林董老师批八字

【新时代文明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任爽

7月初吉林董老师批八字的“中国北方苗木花卉之乡”——长春市九台区清水村吉林董老师批八字,村如其名,山清水秀,郁郁葱葱,庭院美丽,村路整洁。在清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代表才万福正和街道干部、村干部、村民骨干一起为各家各户“评星”。

近年来,在九台区文明实践“八字工作法”的指引下,清水村依据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区域实际,在全村广泛开展先锋表率星、学习明理星、孝老爱亲星等“十星级文明户”动态讲评活动。

既是评委又是评比对象的才万福大爷说吉林董老师批八字:“说句真嗑儿,这评比挺难的。第一次评,我家才得了6颗星。我们全家赶紧照着标准改,我看这次能得8颗星。现在,全村都在撵学赶超,家家有变化,村里大变样儿。”

让清水村变美的不仅是星级评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清水村还成立了村民学习微信群,根据群众所需开展培训活动。清水村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单海龙带头组织成立了志愿员服务队。5月起,20多位文艺志愿者入驻清水村,和村民们一起,在房院墙体、村间小路上画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水村的幸福故事只是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剪影之一。两年来,九台区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建设了566个文明实践点和十大文明实践基地,构建起“布局合理、出门可及”的文明实践4级阵地网络。

在实践中,九台区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形成“领(三级班子领)”“帮(志愿服务帮)”“引(百姓需求引)”“带(基层能人带)”“聚(品牌项目聚)”“融(政策资源融)”“推(创新机制推)”“享(基层群众享)”八字工作法,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到村、进户、见人、走心,打通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建设文明乡风促振兴、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呈现出一片新田新园新风尚。

——“夕阳无限美,不为黄昏愁”,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朝鲜族空巢老人居多。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根据老人们的需求和建议,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做好老龄工作的平台。

实践站就建在村老年公寓的对面,室内设有文化活动区和便民服务室,室外还有占地800平方米的标准化球场。67岁的朝鲜族老人赵真淑正和乡亲们打门球,“实践站里活动多,我们每天都过来学习、唱歌、跳舞,生活越来越乐呵”。

——在九台区卡伦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员杨鹏飞正和王家村的信息员、村民杨德山商量理论短视频的剧本,杨德山说吉林董老师批八字:“我本来就是村环保队队员,这次演这个角色,更有感触。”

作为九台区“聚”字品牌之一,“边台微学堂”理论短视频项目采取群众演、群众看的方式,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把“书面语”变成“家乡话”,让党的理论、国家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聚出了群众参与实践的新群体和新民俗。

——“一年前,我并没有一技之长。在这里学习后,我有了技术、有了工资,还成了手工艺老师!”7月1日,在九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善满家园残障人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场讲座中,45岁的唐晓红正在给新学员们打气。

吉林董老师批八字

善满家园主任胡艳苹笑容里透着欣慰,她说:“残障人士想学什么,就有志愿者来教,学成后还可以去爱心企业联盟工作。九台区各部门按照文明实践理念,为善满家园的托养、康复、教育、就业等各环节融合资源,让残障人士享受到了自我价值实现带来的获得感。”

吉林董老师批八字

两年来,九台区干部群众在组织、体验和参与文明实践工作的过程中,理解了精神文明的意义,感受到了精神风貌的变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疫情期间,在文明实践新风的带动下,300多名文明实践所(站)长驻守一线,2000余名机关志愿者深入小区全天候值守吉林董老师批八字;文明实践中心策划的心理疏导、“省方舱医院志愿行活动”等10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广泛参与。

长春市九台区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洪亮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学习贯彻党的理论、传播科学知识创造了新载体,为加快九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为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搭建了新平台,为九台形象宣传打造了新名片。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3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