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外家着说手机批八字飘云,在武术界流传已久。我幼年练武的时候就已听说了。但究竟什么是“内家”手机批八字飘云,什么是“外家”呢手机批八字飘云?当时我总搞不清楚,困惑不解。后来年岁稍长,读了一些古人撰写的书籍文章,听了一些专门家的议论,慢慢的才知道了武术分“内家”与“外家”的起端,以及“内家”与“外家”的特征。
原来,中国武术分“内家”和“外家”之说始于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先生。康熙八年(1669年)他为浙东武术家王征南先生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说道:“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有别少林为外家……。”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在《内家拳法》里更说道:“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由那时候起,中国武术被黄氏父子绝然地分为内外两家了。“内家”与“外家”有什么区别?他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这在黄宗羲先生的文章中以及后来的一些自称为“内家拳”专门家的文章中,都已说得明白,归纳起来有三个:
其一:“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拳术为“内家”手机批八字飘云;“主于搏人,先发制人”的拳术为“外家”。
其二:“以柔克刚”,主柔的拳术为“内家”;主刚的拳术为“外家”。
其三:讲究“内功”,善于调理内在气息运行的拳术为“内家”;主于锻炼外在形体素质的拳术为“外家”。
从后来的“内家拳”专门家的文章中,还使我知道了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即是“内家拳”。而少林以及凡是具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等招势的拳术;或是虽然没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等招势,但却是在太极、形意、八卦之外的一些拳术,都被别之为“外家”。这就区分得更为具体了。
可是细细地想来,我又觉得被“内家拳”专门家们所规定的区别什么是武术“内家”与“外家”的那三个特征,还有许多费解的地方,觉得中国武术别为内外两家的这种理论,似乎不是那么十分站得住脚。
我想,既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为武术“内家”的特征,在敌我双方角斗较技的时候,总是“主于御敌”处于防御的地位,让敌方先动手发招进攻,而后乘之。果真如此,那么在太极拳推手比赛的时候,双方都是“内家”,那个先发招的,或是讲究“搭手即发”的,还算不算“内家”?由此而又联想到生活实际里的打斗和战场上的肉搏厮杀,彼此拉开架势,或者敌我都已举起刀枪,可是恰巧双方又都是武术“内家”,谁都不愿“主于搏人”,怕被人“得以乘之”,谁都想“后发先制”、“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即仆”,那么,这场打斗或厮杀是怎样打杀下去呢?
其实,被别之为“外家”的少林武术,也并非没有“后发制人”的招数。试看“少林罗汉十八手”,其中的“一条椽”、“硬开弓”、“架梁炮”、“僧敲钟”、“披身锤”、“拗鸾肘”、“劈柴势”、“僧推门”、“金勾挂”、“扫荡腿”、“鹰掐嗉”、“挎篮势”、“扭缠丝”、“降龙手”、“僧缚虎”等十五手,都是“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主于御敌”,“非遇困危则不发,发则所当必靡,无隙可乘”的拳法。至于被称之谓“内家”的拳术,也有他“先发制人”的拳法。例如“形意拳”,在“八字”诀中对“敏”字的要求是:“……手要敏,如扑羊之饿虎,能先发制人……”。既要求“先发制人”,能说“形意拳”它不是“主于搏人”的拳法吗?再如“太极拳”,在某些拳谱里也有“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鹞下鸡场”,“心要占先,意要胜人”,“先动为师,后动为弟”,等等“主于搏人”的说法。
要说敌我双方角斗较技的胜负,其关键恐怕不在于“后发”或“先发”。而在于得气、得机、得时、得势。“气以实志”,而“勇”则是“志之所以敢也”,所以说相搏较技“以勇为先,以气为诀”。怒发气生,则目无锋刃,故得气者胜。得机,“察其动向,乘其未定,击其不意也”。角斗相搏莫“神于得机”,“先后不容瞬,远近不容分,先之一刻则大过,后之一刻则失时”,须恰得其宜,方为得机,善得机者胜。得时,“见利不失也”,双方角斗相搏,有利于我时不能狐疑不决,犹豫则失时,失时则败。因之相搏较技讲究“得时无怠,时不再来”,胜负之分,“得在时,不在争”。“势者,皆顺而不逆之谓也”。得势,“顺其势也”。“因势而利导之”,不相违阻,“逆阻则失势”,失势者败。不管是什么家,双方角斗较技总是有一方先发招的,招有虚实,一招发出,既可由实化虚,也可由虚化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随机应变,先发招的可以变化,后发招的也可以变化,哪有因“内家”、“外家”之别而拘泥于谁先动手发招的。
至于“以静制动”。任何使拳之家对“静”的理解均都是“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在角斗相搏时,“主动”、“主于搏人”,是属于战略的范畴:而“主静”、“主于御敌”,是属于战术的范畴。因之古人说:“善用兵者,有进无退,虽退所以成进;有先无后,虽后所以成先;有速无迟,虽迟所以成速;有战无守,虽守所以成战……”(《潜书》)。动静的运用是根据时、机、势来决定的,该动时就要动,该静时就要静,“应静而动,则养敌以生奸;应动而静,则失时以败事;动静中节,乃得其宜。”以“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主于御敌”来规定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为武术“内家”,而别少林等拳术为武术“外家”,此一说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我又想,以主柔的拳术为武术“内家”,以主刚的拳术别之为武术“外家”。那么,主于“亦刚亦柔”、“刚柔相济”的拳术又是什么“家”呢?有许许多多的使拳之家,都是主于“亦刚亦柔”、“刚柔相济”的。他们认为“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在拳术里应该是“不柔不刚,合道之常。”所谓“不柔不刚”,是说不能太柔,不能太刚,“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刚柔宜取“中和”。因而在许多的使拳之家中出现了“刚发乎内,柔制乎外”;“外若优柔,中实刚劲”;“亦刚亦柔巧连环”;“刚柔得宜”;“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定心神“等等的论说。好象还没有一家是专主于刚的。被别之为“外家”的少林拳术也是这种讲究“软如绵,硬如丁,软能克硬,硬能克软”,“遇软须硬进,遇硬须软磨”,主于“刚柔相济”之家。佛教禅宗原本就有“柔者性之体,刚者性之用”,“刚柔”、“体用”之说。少林是禅宗祖庭,其拳术以禅宗的刚柔体用之说作为技术的理论指导,是完全可能的。事物总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系辞》),我认为专一地主于刚或柔的拳家,是不会有的。即便是太极拳,不也是同样强调“发劲如百炼刚,何坚不摧?”“能柔软,然后能极坚刚”;“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摧逼不捷”;“刚柔不可偏用”,应是“刚中寓柔,柔中寓刚”,主于“刚柔相济”的吗?
有的专门家说,使拳之家都讲“刚柔相济”,但总有偏重于刚或偏重于柔的,别少林为“外家”,只是说他“偏重于刚”而已。照这样说,是不是所谓“内家”也是主于“刚柔相济”,只是“偏重于柔”而已呢?偏重于刚和偏重于柔,两者是相比较而言的,拿常见的一般和少林拳与常见的一般的太极拳相比较,确实是少林拳偏刚了一些,太极拳偏柔了一些。假设偏刚的拳术就得别之为外家,那么拿陈式太极拳和杨、吴等式太极拳相比较,显而易见,陈式太极拳不是偏刚一些了吗?是不是把陈式太极拳也别为“外家”呢?拿太极拳和形意、八卦相比较,似乎形意拳又比陈式太极更偏钢了一些,八卦比太极也快了一些,这是不是又应该把形意、八卦也别之为“外家”呢?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拿王征南先生的“内家拳”和太极拳相比较,似乎王征南的“内家拳”也不该称之为内家了。因“内家拳”里面以点穴为主,“其搏人必以其穴,有晕穴,有哑穴,有死穴,相其穴而轻重击之,无毫发爽者”。更有“金刚跌”的摔跌动作。点穴和摔跌,如果没有一点偏刚的劲力,恐怕是难以收到相搏取胜的效应的。
中国武术,在长、短两类的武术中,有工、行、醉、绵、劲、别等六种体势。其中的绵拳体势的拳术,柔和蕴藉,缓缓不断,自始及终,绵绵相连,就主于偏柔,而其中的劲拳体势的拳术,使气鼓劲,骨刚筋粗,肌腱隆起,阳刚外露,就主于偏刚。在一家的拳术里,或者说是一个拳种里,会有偏柔和偏刚的几种不同体势的拳术并存。以我所见到的、学过的少林拳术为例吧,“金刚伏虎拳”就是少林拳术中偏重于刚的劲体拳术,“少林心法罗汉拳”、“少林功”就是少林拳术中偏重于柔的绵体拳术。不仅如此,即使是一套一招一势、端庄势整的工架拳体势的拳术,同样也是可以把它演练成流畅无滞、飘云飞电、多行势而少停势的行拳体势的拳术。在一家拳术里,有着主于柔和主于刚的拳路并存,而一套拳路又可以练成这样的或是那样的不同的体势,那么这一家的拳术究竟算是“内家”呢,还是“外家”?越想就越是觉得以主柔的拳术为“内家”,而别其他主于“亦柔亦刚”的拳术(因为实际不存在存刚的拳术)为“外家”,这一说也是难以成立的。
我还想到以是否善于调理内在气息的“内功”来分为“内家”与“外家”的说法上去了。这可是黄宗羲先生和黄百家先生所没有道及的,而是后来的专门家们所提出的原则,既然武术“内家”是以内功炼气见长的,那么被别之为“外家”的拳家当然是被认为不主重或不善于调理内在气息的了。可是事实并不如此,被非常明确地别之为“外家”的少林拳术,却偏偏也是主重和善于修内炼气的。请看《嵩山少林拳法》一书,里面提到“养气不离性,炼气不离命”;“上气下压,下气上提,上下会合,阴阳归一”;“实自虚处生,气自丹田吐”;“拳把若不知炼气,总有仙着不足恃”。是十二分地强调内功炼气的。再看一看少林的龙、虎、豹、蛇、鹤“五拳”;“龙拳练神,解曰:练时周身无须用力,暗听气沉丹田,遍体活泼……;虎拳练骨,解曰:练时须鼓实全身之气……一气整贯,始终不懈……”;“蛇拳练气,解曰:气之吞吐抑扬,以沈静柔实为主……;“鹤拳练精,解曰:练时须凝精铸神,舒臂运气,所谓神闲志暇,心手相忘……”。五拳之中,除了豹拳没有提节炼气之外,其余四拳都强调了炼气。这能说被别之为“外家”的少林不讲究内功,不善于调理气息吗?
据说“内家拳”的拳术是与调息、凝神、静虑、守丹田的道家静修相结合的。果是这样,那也应该允许被别之为“外家”的拳术与佛家的“定慧双修”相结合。佛家的禅,梵语为“禅那”,其意是坐禅静虑。禅宗的《坛经》教人“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既是大道”。道家的静坐炼气,佛家的坐禅静虑,难道说一是炼内、一是炼外吗?被别之为“外家”的少林拳术,他强调的炼气调息,是与“禅功”分不开的。谁能说少林的拳术不讲究内功呢?看起来以炼气调息的“内功”与否来分别武术为“内家”与“外家”,此一说同样是站不住脚的了。
黄宗羲先生和一些专门家,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对古人和贤者,我是十分尊敬的,丝毫也不敢有渎犯的地方。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古人和贤者所说的一切,恐怕有一些也不完全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在武术“内家”与“外家”之别的说法上,他们就难免不带有偏面性和局限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