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邳州三岔河批八字

从“乡土中国”到“城镇中国”邳州三岔河批八字,一群群敢闯敢干的农村年轻人邳州三岔河批八字,打开了中国农民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闸门,也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的奋斗故事。截至2020年,邳州三岔河批八字我国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已达3243万人,务工收入占困难群众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从“外来人口”到“新市民”,邳州三岔河批八字他们渐渐在城市里找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在追梦的过程,让自己变成幸福的人。

邳州三岔河批八字

2020年9月25日,吉那小虎(左二)和阿洛春梅(右二)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工地参加班前会

邳州三岔河批八字他们从千里之外的农村来到城市,在异乡用双手赶走了贫困,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

当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小康的滋味时,这些辛勤工作的“新市民”也收获到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幸福感

“从进城打工挣钱、回家盖房,到增长见识、提升眼界,现在的我们想在大城市里混出来、留下来、学到真本领。”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向定杰 何磊静 牟宇 张硕

“哪有什么开挂的人生,奋斗是唯一的答案。”我国近3亿进城务工农民工,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这些“流动”在外的“打工人”曾熟悉贫困的滋味,可从来不看贫困的脸色。

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在大工程大项目的建设场里,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用努力让薄土生金,以拼搏让石缝开花,他们的奋斗改变着城市的模样,更用自己的双手,在异乡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邳州三岔河批八字

袁兴建在烈日下作业时,浇水避暑降温 赵松摄

“日子好起来,心里就像有团火”

一张薄薄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是对袁兴建投身环卫事业30年的最高嘉奖。

袁兴建的家在贵州省习水县三岔河镇天水池村,村子藏在深山茂林之中,过去沟壑纵横、交通不便,贫困程度较深,种点庄稼还要担心被野猪毁掉,不少青壮年都选择了外出打工。

1991年,袁兴建跟着乡亲来到贵阳谋生。“家里十口人,条件很差,付完路费,我兜里就没钱了。”袁兴建说,初到城市,文化水平较低的他不知能干什么,经人介绍在环卫站找到了工作,没想到一直干到了现在。

起初,他只是负责运送居民生活垃圾。三年后,他被安排到了一个特殊的集体——粪便班。

“以前大部分是旱厕,若粪便不靠人工及时清淘,就会臭气熏天,招来蚊蝇、滋生蛆虫。”袁兴建告诉记者,开始自己难忍受,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有时运气好,用火钳夹、洋铲等工具捣鼓几下,化粪池就通了。最难的是被塑料袋等杂物黏住,只能用手去淘,才能彻底清理。

有一次,干完活坐公交回家,袁兴建一上车,旁人就捂住了口鼻,他顿感局促不安。车一到站,他急忙跑了下去。之后,每次作业结束,袁兴建都会特别留意卫生,确保身上没有异味。

后来,单位给粪便班配了两台操作车,终于免去了挤公交的尴尬,但吃饭又成了问题。“平时不愿进餐馆,大多是请开垃圾车的司机去给我们买来,就蹲在路边吃了。”袁兴建说,长时间饮食不规律,他也闹过胃病。

尽管工作又脏又累,但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袁兴建心中更就像有团火,总有燃烧不完的激情。

1998年,贵阳发生洪涝灾害。袁兴建参与抢险救灾,和同事们忙着清淤。最累的时候,靠着一块烂木板,站着就睡着了。

2008年,贵阳市区公厕增多且免收费,袁兴建带领工友们,承担起了180座公厕的临时性淘粪任务。

2014年,贵阳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但部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满溢、异味严重、蚊蝇满处,袁兴建咬紧牙关、带领班组人员第一时间清除。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没什么文化和技术,好不容易有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好好干。”“有感情了就不想走了。”……数十年间,粪便班换了几波人,唯有袁兴建一直坚守。

如今,绝大部分旱厕被冲水式厕所替代,袁兴建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多样起来。

身为南明区环境卫生管理站汽车场清运班班长的他每天有两项常规工作:一是清理辖区的大件废旧家具,二是处理辖区垃圾转运站的地下污水。每天,袁兴建只要穿上橘色工作服,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环卫工的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当初和袁兴建一起从老家出来的乡亲,如今大多有了不错的工作。有次回老家,袁兴建的父亲不经意说起:“有人说你在贵阳这么多年,干的还是和在家里一样挑粪的活,你不用在意。”这句话,让他瞬间哽咽了。这些年,他的坚持亲人能懂。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大量废弃口罩与居家隔离生活产生的垃圾需要处理,袁兴建又穿上防护服,参加垃圾转运工作。

2020年11月,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召开,袁兴建穿上西装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袁兴建说,自己会尽最大力量做好本职工作,让城市环境更干净、美丽。

邳州三岔河批八字

王计兵在江苏昆山送外卖工作途中

“还能保留梦想,这是更高的追求”

临近中午,53岁的外卖配送员王计兵换上装备,骑着电动车来回穿梭在街道和小区,等餐或得空间隙,他打开手机备忘录开始码字,灵感如溪流奔涌,不一会儿就速成一首小诗。

“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从骨头里赶出火/从火里赶出水/赶时间的人没有四季/只有一站和下一站……”王计兵的这首《赶时间的人》,诉出外卖骑手奔波送餐的心情。

今年是王计兵来到江苏昆山打工的第19个年头。王计兵的老家在徐州邳州市王庄村。他记得,过去村里房屋破败,道路闭塞坑洼,又缺乏致富发展的特色产业。王计兵家是村里的贫困户,经常为收入来源发愁。

“不想被一个‘穷’字困住了。”1993年,王计兵开始他的城市打工人生,全国各地到处跑,东北当过钳工、新疆砌过土坯、批发过水果,也做过司机。2002年前后,王计兵揣着500元来到昆山,靠捡废品谋生。

在外打拼的艰辛让王计兵寄情于诗歌。“来到城市,一开始真不容易,写诗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收入,但却给了我力量。”王计兵给自己起了个笔名——“拾荒”。

一年多前,王计兵当了外卖骑手。“每月能多挣6000多元。”他说,虽然常常要工作到深夜,但他珍惜这份工作,“我会坚持送外卖,直到跑不动为止。”

在王计兵眼中,迎着风霜雨雪奔波,辛苦中也有乐趣,“送外卖是个自由的职业,我把每次送餐都当成自驾游。”他也会把打工的酸甜苦辣当成灵感来源。一次,昆山下大暴雨,他和同事冒雨送餐全身淋湿,衣服贴在身上,肋骨清晰可见。王计兵立刻把这些细节记在手机里,创作成诗。

如今,王计兵已娶妻生子,落户昆山。从一穷二白到安家落户,他觉得人生使命已完成了一大半。为了感恩妻子的付出,他偶尔也会浪漫一回。“过去日子过得艰难,亏欠了她,我就用一次写诗获奖的奖金,加上跑外卖的收入,奢侈了一次给她买了件新衣服。”

在多年的打工生涯里,王计兵写出了3000多首诗,有40余首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多篇获奖。2018年,他还成为了江苏省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现在的王计兵也成了外卖员的榜样。2020年12月,他获得饿了么蓝骑士节“微光奖”,被大家称为“写诗写得最好的蓝骑士,送外卖送得最快的诗人”。短视频平台上,网友纷纷点赞:“骑行诗人,你追寻梦想的样子,真美!”

“对于我们一线打工者来说,小康生活很简单,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人快乐健康就够了!像现在这样,还能保留一份梦想,已经是更高的追求了。”王计兵笑着说。

为未来打拼

迎着朝阳,阿洛春梅爬上55米高的塔吊,与丈夫吉那小虎换班,开始一天的塔吊驾驶员工作。自2020年7月以来,他们夫妻二人一直昼夜轮流值守一台塔吊。

从驾驶室放眼望去,星罗棋布的塔吊矗立在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12.7平方公里的建设工地上。根据规划,容东片区居住人口规模17万人,能满足7万当地居民回迁和10万外地人搬迁入住需求。

23岁的吉那小虎和22岁的阿洛春梅来自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当地20多万彝汉群众曾长期饱受贫困之苦,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深度贫困县。去年,这对年轻的彝族夫妻告别家乡来到河北雄安新区,成为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建设工地上的一对“塔吊夫妻档”。

爬上50多米高的驾驶室,操纵着控制方向和高低的两个操作杆,巨大的动臂吊起建材,在空中移动后,准确地卸到指定地点。这是夫妻二人工作的场景。

小时候,“山里娃”吉那小虎曾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走不出苍莽的大山,没想到,人生的际遇让他和妻子辗转过广东、天津、山东等地后,来到雄安这座“未来之城”。

2016年,吉那小虎跟随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群离开大山,在广东一家电子厂上班。2017年,吉那小虎辗转到建筑工地打工,在工友帮助下,他和妻子先后学会了操作塔吊并考取相关证书。

大山里长大的夫妻俩,第一次爬塔吊时非常紧张。“当时我双腿一直发抖,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回忆当时情景,阿洛春梅依然心有余悸。克服了最初的心理恐惧后,夫妻俩凭借努力,很快掌握了塔吊的驾驶技巧。

“我用了7天学会操作塔吊,而我妻子只用了两天就学会了。”腼腆的吉那小虎边说边露出骄傲的微笑。

夫妻二人在工地上每天6点起床,55米的塔吊,上上下下全靠爬,如果中间想去厕所只能跑着爬下去再跑着爬回来。“塔吊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加班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吉那小虎说,“不过,看着一幢幢楼房在我们的建设下拔地而起,就觉得苦点累点没啥。”

吉那小虎夫妇俩工作的容东片区距离白洋淀景区只有40分钟车程,但这对小夫妻一直抽不出时间去看看这片被誉为“华北明珠”的内陆湖泊。

“尽管很累、很忙,但这高高的塔吊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吉那小虎算了算账,如今,他们夫妻每月收入能达一万多元,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我们出来打工之前,家里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我的妹妹和孩子都要读书,生活相当拮据,现在真是好多了。我们对这份工作很满意,夫妻二人在一起,简单、幸福。”阿洛春梅说。

施工单位为吉那小虎与阿洛春梅安排了“夫妻房”,不大的空间里装有空调,成为二人在他乡的“避风港”。遇到开心事,吉那小虎会召集工地上的同乡聚餐,夫妻两人还会通过视频与远在四川的家人联系,以解思乡之情。

“我以前工作过的工地,最多只有17台塔吊,而这里的塔吊真是不计其数,我试着数了数,根本数不清。”吉那小虎说。在雄安新区,如今有10多万名像吉那小虎与阿洛春梅这样的“打工人”分布在多个片区,不舍昼夜地为新区贡献汗水与力量。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会展中心主体结构封顶、地下管廊有序布局……“未来之城”拔节生长。

“最喜欢清晨时,在塔吊上看日出,觉得一整天都是崭新崭新的。”吉那小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