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历史上的圣人可不少独门八字绝学批断,孔圣人就不用说独门八字绝学批断了独门八字绝学批断,后面还有“亚圣”、“朱圣人”、“康圣人”等等。此外独门八字绝学批断,写诗的有“诗圣”,写字的有“书圣”,多啊!到了现代更牛了,有在情场中取上将酋级如探囊取物的“情圣”香港电影还鼓捣出了“赌圣”,捏着纸牌,一脸的坚毅刚强、视死如归,追星族们管这个叫“酷”。
看来圣人都是很“酷”的。张旭是“草圣”,写的是龙飞凤舞的“狂草”。现代人有了计算机,写字的能力退化了不少,能认得张旭草书的更是寥寥。可尽管大家不认识,却都知道他的草书牛,这就叫“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脱帽狂奔引领裸奔一族
张旭是吴人,大致就在如今的苏州一带。一提起苏州,一般人就会想到小桥流水、吴侬软语,所以猜想吴人也多半细腻温和。其实不然,一直到唐朝以前,吴地都以民风剽悍著称。别忘了,咱们最出名的冷兵器“吴钩”就是那里的主产,名剑“干将”、“莫邪”也都在此地打造,苏州至今还有一条以“干将”命名的主干道。
吴地这种风格传承到张旭身上,就成了狂放不羁,时人给张旭起的绰号就是“张颠”。唐人多以狂放为美,张旭之狂,更是令人倾倒,连李白也对老张极力吹捧。
盛唐有著名的八大酒鬼,杜甫美其名曰“饮中八仙”,张旭和他的几个铁哥们李白、贺知章都上了这个光荣榜。李白的做派大家都知道,那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儿;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也是老顽童一个;张旭和这些人齐名,是什么人物就可想而知了。
同为超级酒鬼,张旭的拿手节目是还没开喝,看着就已经像喝高了--未饮先有三分醉,其实这时候演出还没开始。等到酒一下肚,他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叫、满地狂奔,一个劲儿嚷嚷要毛笔,然后尽兴挥洒,把草书写得神韵流动。酒醒之后,张旭再也写不出那个境界,自己都觉得很纳闷:这字居然是我写的,我原来这么牛!
张旭一生的心思全花在了琢磨练字上,家里满院荒草、家徒四壁,他不是满不在乎,而是翻着两眼瞪着天,压根儿就没看见。如此没有经济头脑,在社会上自然就吃不开了,只做过长史、县尉这样的基层干部。
不过只要酒一下肚,他就感觉良好得仿佛自己是国家重臣了。当着王公大臣的面,把帽子一扔,娴熟地开展他那套老业务。在唐朝,在人跟前不戴帽子是极其失礼的事情,所以张旭摘了帽子在这些贵胄面前猛喊瞎跑,近似于现代行为艺术家的裸奔了。这在裸奔事业远没有今天这么普及的唐代,实在是骇人听闻。一旦兴之所至,张旭就用头发当毛笔,蘸了墨水大写狂草,写出的字全是神品。
这一手绝活确实很帅,此后照葫芦画瓢的不胜枚举。元朝有一个知名画僧叫温日观,画的葡萄尤其出名,属于皇家收藏的珍品。这位和尚画画的手法和张旭如出一辙,先喝个烂醉,然后大叫大嚷地用脑袋蘸了墨水开练。不过老张那是软笔,温日观的应该算是硬笔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草书被皇帝定为“三绝”之一
张旭的书法,是毫不含糊的学院派出身。早年学字的时候,张旭的舅舅是他的启蒙先生。而他舅舅,恰恰是王羲之父子第 N代传人,张旭不折不扣乃是名门正派弟子。但张旭不同常人,看见挑担的搬运工争路时担子左摇右晃,就心有所悟;后来听到别人打鼓吹奏,终于豁然开朗,领悟了上乘笔法。
挑担子和音乐演奏,完全是浑不搭界的事情,跟书法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张旭能从中寻思出书法真谛,可见武功到了最高境界。正派邪派都是殊途同归,万事万物都是同根所出。这个道理固然玄乎,但起码告诉我们,要专心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凯撒大帝说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至于张旭看见公孙大娘舞“剑器”,从而领略出书法的神韵,那也就理所当然了。惟其能够独具异禀、触类旁通,所以不但守住了王羲之的绝学,还将其发扬光大,这才在江湖上自成一家。
唐朝皇帝老子曾经下诏书,把李白的诗歌、裴曼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定为天下“三绝”。这个崇高而又崇高的荣誉,老张当之无愧。后世的书法家评论前代大拿,对虞世南、褚遂良等牛人都难免有人偶尔要批评两句,惟有对张旭没话说。并且论断,只有崔邈和颜真卿得到了张旭的真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颜真卿两次求教才得真传
颜真卿说得上是张旭的入室弟子,也是他最出名的徒弟,按功力,颜真卿也够得上王羲之这一派的新掌门了。不过,颜真卿是先后跟了张旭两次,才得到盖世神功的。
头一次,颜真卿恭恭敬敬地跟张旭学了一阵,虽然有所收获,但总觉得没挠到痒处。后来又风闻有人从张旭那里学到了笔法,说这笔法如何神妙,吹得天花乱坠。颜真卿直犯嘀咕:不能够啊,我跟了老大那么长时间,老大还和我留一手,忒不仗义了。不久,颜真卿听到新谣言,说凡是别人向张旭求教,他就哈哈大笑,然后就当着面写草书。写完拍拍屁股走人,一句话都不说。
颜真卿实在忍不住了,干脆辞职跑去找张旭。当时张旭正住在另一名书法家裴儆家里,颜真卿私下问裴儆,你跟老大一年了,弄着什么玩意儿没有?裴儆直皱眉头:这一年我好吃好喝伺候不错啊,可老大只给我写了几个屏风和几匹绢,我一问笔法,老大就说加倍努力练字,这笔法就自通了。
颜真卿一看,这旁敲侧击的没戏啊,就在裴儆家憋了一个多月。一天壮了胆子跟张旭说:老大,您看您教都已经教了我了,何必再留点什么,一勺烩得了。张旭听了半天没吭气,之后又左顾右盼了一阵,老大不乐意地站起来走了。颜真卿挺乖觉,跟着张旭走到东竹林院的小堂,张旭大摇大摆地在中间一坐,让颜真卿在旁边坐下说:书法这东西玄妙精微,不是志士高人不能传授,今天我教给你你要好好体会。
颜真卿这才得到真传,从此正式向大师进军。这一段和孙悟空在老师那里求道的经过简直一模一样,吴承恩必定是受了张旭的启发,才写出如此神秘莫测的情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他留下的真迹少之又少
在玩艺术的人里面,张旭属于走运的那种,生前就名遍天下。不像梵高那种倒霉蛋,自己活活穷死了,死后却画价暴涨,一幅画炒到 7000 万美元又和梵高本人有什么关系?
张旭有个邻居,穷得揭不开锅了,知道张旭的经济状况虽然也不怎么样,但他挥金如土,从来不把钱当回事,就向张旭哭穷。张旭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你就说这是我张某人写的信,应该能卖个好价钱。这哥们儿拿着信就跑到了拍卖行,果真卖出了百金的高价。不过尽管没有经纪人算计他,但张旭本人仍然没有因为卖字而发财。
日子不好混的时候,张旭也在家乡做过小官。有个老头拿着状子到衙门找他批断,张旭给他批了。没想到第二天老头又来拿状子请他批。张旭怒了:老大,你有没有搞错?这是衙门,你想借着打官司炒作啊?老头一看张旭发怒了,只能说实话:实在是你的字太神妙了,想多弄一点收藏在家里。张旭一听,遇到职业收藏家了。一聊之下,发现老头是个识货的,家里收藏了不少名家手笔。张旭就从老头那里遍览了书家精品,就此又上一层境界。
张旭的毛病是撒酒疯的时候爱往白粉墙和屏风上涂抹,这些东西不容易保留,所以张旭真迹流传下来的非常稀少,而且往往是前朝的拓本。金庸的《笑傲江湖》描写为了救出任我行,向问天用张旭的《率意帖》作为诱饵,骗得敌人心痒难搔。而今天留下的张旭的书法里,《率意帖》并没有在其中。《古诗四帖》曾经被认为是张旭真迹而广受推崇,最早认定这是张旭手笔的是董其昌。董其昌这家伙人品让人起疑心,说的话多半有点打折扣。启功先生生前经过周密考证,认为《古诗四帖》也不是张旭的作品。
当然,这不会影响人们记住这位时而癫狂百出的书法巨擘,特别是他那怪异的创作方式令人神往。当代也算还有人在学书法,只是路子怪得越发走了形,有左手写的,有双手同时写的,有倒着写的,有反着写的,有用嘴写的,有什么都用就是不用毛笔的......花样百出、数不胜数,要是勉强把这也叫做张旭遗风的话,这样的遗风没有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