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将虚构故事写到了顶级的作家,这次洗尽铅华来讲述自己的故事,他用随笔的方式将自己的人生片段一块块勾勒出来,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充满智慧、幽默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用生命的三分之一,告诉我们:“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他是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是他唯一的自传,也是他最后一部长篇作品。这本书成书于2002年,当时他75岁,原来计划的是写一个三卷本,讲述他整个一生,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只完成了这一部。
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主要看到的是青年时期的马尔克斯,那时他还没有成为我们熟悉的大作家马尔克斯。
1982年,马尔克斯凭借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还有很多作品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和专业人士的赞赏,比如《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等。
2014年,马尔克斯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去世后,瑞典文学院一位评论家说:“很多作家是影子,马尔克斯是投下影子的人。”实为对马尔克斯一生成就的总结。毕竟,仅一小说开头的三句话就让人惊为天人,并被膜拜、模仿、讨论多年,这在世界范围内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
故乡与家族马尔克斯的故乡是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他在这里出生,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直到八岁。在本书中,马尔克斯一共描绘了两个故乡,一个是他小时候生活了八年的故乡,一个是他22岁时和母亲一起再次看到的故乡。
小时候的故乡,“镇子沿河而建,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床里卵石洁白光滑如史前巨蛋”,香蕉公司热闹繁荣,街头人声鼎沸。十多年后,再次站在这片土地上,马尔克斯看到的却是“热浪滚滚,看什么都像隔着一层流动玻璃。目力所及之处,无生命迹象,到处都蒙着一层薄薄的、滚烫的灰尘。”
巨大的差异让马尔克斯感到无助,也就是很“丧”,回忆美不胜收、现实千疮百孔,这就是时间与生活的力量,他回想起了儿时所有记忆深刻的事。
几乎整个前两章,马尔克斯都在回忆他的家人们,他们各个独特、“疯疯癫癫”。正是他们这种行为,激发了马尔克斯的文学志向。这里,主要人物有马尔克斯的外公、外婆、父亲和母亲。
马尔克斯的外公是退役军官,在镇上颇受尊重,他在屋里接待各种人物,如政治家、丢了饭碗的公务员和退伍老兵。他不是文化人,也不想装文化人。他很早便逃学打仗,从此再也没念过书。但“他一生引以为憾,求知若渴、亡羊补牢。”
他的外公有一本藏书,被马尔克斯称为“大砖头”,那是西班牙词典。后来外公把这本书送给了马尔克斯,正是它激起了马尔克斯对文字的好奇,这是他成为作家的路上一本关键的书。
有时外公也会带他出去玩,带他去看魔术、杂技表演和电影等,他后来写在《百年孤独》中的马戏团,一部分原型正是出自这里。最后外公因癌症去世,马尔克斯正在上小学。他说他的部分生命已随他而去。
马尔克斯的外婆是一个坚毅、能干、宽容大度的女性。她的大度主要表现在能容忍其丈夫成打的私生子女,也许是因为数量过于庞大,所以“事多了不愁”吧。不过在那个时代的环境下,男人四处播种也是普遍现象,就连马尔克斯的父亲在这方面也毫不逊色。但和现在不同的是,他们始终能忠于自己的家庭,维持其和谐稳定。
除此之外,马尔克斯的外婆还颇有些神棍特质,脑袋里装了许多民间传奇故事,还会自己解梦。她有条不紊地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让每个人处在自己的轨道上。
她唯一大发脾气的事情是阻止马尔克斯的母亲和他父亲结婚,这是马尔克斯后来才听说的,但马尔克斯的父母一生都很爱戴她。外婆晚年眼睛瞎了,竟时常冷不丁地道出多年前家里某个人的秘密,如同讲故事那样。某种程度上,马尔克斯讲故事的天赋,就来源于他外婆的启蒙。
马尔克斯的父亲年轻的时候比马尔克斯还文艺青年。他出口成章、舞技高超,小提琴拉得凄婉动人,时常活跃在各种聚会上,撩起迷妹一片。
但同时,他也一贫如洗。因为家境贫寒,他中途辍学,没能上医学院,但他后来自学成才,竟也考取了医师执照。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一心希望马尔克斯受到良好的教育,无论家里多困难,在马尔克斯读书这件事上,不会松懈。虽然后期的马尔克斯因为沉迷写作,反感读书,但他后来也承认正是因为有高等教育的经历,才让他看到更开阔的世界,有了更多研究文学的机会和时间。在这点上,他是感激父亲的。他说他的父亲“是个了不起的男人”。
马尔克斯的父亲有令人崇拜、让人感动的一面,然而他面对现实困境也有很尿性的一面。他不擅长解决实际问题,常常是一筹莫展,甚至越弄越糟。比如他们家的生意和贫穷。
但与此相对的是,马尔克斯的母亲在面对逆境时,“像一头沉默而凶猛的狮子”。马尔克斯有兄弟姐妹共十一人,家里最揭不开锅的艰难岁月,母亲也尽量想办法将孩子们照顾妥帖。
比如有一次,她买了一根牛膝骨炖汤,炖了好多天,每天加水,炖到无法再炖。有一晚,狂风暴雨,彻夜停电,她把一个月的食用猪油当灯油抹在布上,还吓唬小孩子,让他们怕黑,免得他们下床乱动。
走投无路时她还向大慈善家送信求助;在船上为了票价向人求情。但其实这一切低三下四对她而言是相当艰难的,可是为了生活与孩子,她能低下头来。这些马尔克斯都看在眼里,多年后,他因为写作,穷困潦倒时,也能够对生活做出让步,同时还坚定地追寻理想,这样的品质,与他母亲是分不开的。
拿得起,放得下。也许这才是现实英雄的真正姿态,而不是一味高昂的头颅。
此外,马尔克斯还写了家里的其他亲戚和一些邻居、朋友。这些人都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正是他们的存在构成了马尔克斯对世界最初的认识。
所以,从故乡回来之后,马尔克斯坚定了他的文学信念。这一次,他看清了自己写作的意义,他说,“这里的一草一木,仅仅看着,就在我内心唤起一股无法抗拒的渴望:我要写作,否则我会死掉。过去我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只有那天上午我才认识到这是灵感喷发的紧要关头。”
因为有必须要讲述的东西,无法丢掉,所以马尔克斯“要么写作,要么死去”。这是马尔克斯的幸运,也是他受苦的原因。
众生皆苦,因为众生皆执。
马尔克斯的写作奋斗史本书中马尔克斯的写作发展可以大概分为三个阶段:高中及之前的练笔期;大学时代的探索期;报社时期的沉淀成长期。
如同所有作家一样,马尔克斯对写作的尝试最初也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在外公家的时候,马尔克斯已读过很多书了,多且杂。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一千零一夜》。
后来,家里掏家底送马尔克斯去离家很远却很好的小学上学,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给马尔克斯提供了充足的精神食粮。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金银岛》《基督山伯爵》等名著,然后永远地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百读不厌的书才值得去读。这奠定了他以后写作的基调和方向。
中学时,马尔克斯就读的是加勒比地区要求最严格、费用最昂贵的学校之一,圣若瑟中学。在这里,他得了一个“诗人”的名号,因为他过目成诵,能很轻易地背出课本上的西班牙古典和浪漫主义诗作;同时,他还在校刊上发表致同学的打油诗,并广为流传。
所有的业余时间和几乎全部的课堂时间,马尔克斯都用来看书。他从不刻意去记,但很多东西看三四遍便铭记于心。所以,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后来马尔克斯生了一场病,从圣若瑟中学退学,先后在家附近两所学校就读,但时间都不长。这期间,他写儿童剧、演讲稿,直到父亲让他去波哥大继续念书。在去往波哥大的途中,因为一本书,他结识了教育部国家奖学金办公室主任,并顺利在波哥大入学。
他念的是国立男子中学,那里管理自由、气氛融洽,他的阅读、写作水平在这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中学几年,他看完了校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对,你没听错,就是“所有的书”。这时马尔克斯还开始接触一些文学圈内的人,文艺理论大大提升,从写诗转向写小说。
高中毕业九个月后,彼时马尔克斯已按照和父母的约定,在波哥大国立大学法律系就读。他发表了他文学生涯的第一个短篇,四十二天后,又发表了第二个。并且是发表在波哥大当年最有趣、门槛最高的《观察家报》的文学增刊上。
而他读的书也开始向国际作家拓展,如博尔赫斯、D.H.劳伦斯、格雷厄姆.格林、赫胥黎等。不过尽管马尔克斯已发表过作品,但他其实很不自信,他不敢把稿子拿给任何一位同学看。甚至时隔二十年,他才有勇气重看自己的第一个短篇,并说“那个短篇狗屎不如。”
他很快便发现自己有两大缺点:文字不畅,不谙人心。然后,他开始在记忆中搜寻真实场景,来创作自己的第二个短篇。
这时,文学圈内已有专业人士评价他的作品,大都对他评价很高,如“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文学天才”、“并不是每个初涉文学的二十岁青年都能做到的”等。这些褒奖在让马尔克斯感到幸福的同时,也让他感到不安。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远。
除了自己看书、写作,马尔克斯学习的另一方式是和别人交流。主要是和文学有关的人,有时也有画家。在这些人的启发下,马尔克斯对文学的理解呈指数增长。当时马尔克斯生活的那个年代,世界是属于诗人的。
诗人的消息甚至比愈来愈令人沮丧的政治新闻更重要。诗歌让他们放飞梦想。马尔克斯结识了许多诗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多种表达方式,也知道了如何去评价一篇作品。但他从没想过要在诗歌这棵树上吊死,他的志向是讲故事。
而对新闻学感兴趣是他没想到的另一个意外,其实后来看,这是一种必然。因为马尔克斯的广泛阅读和学习,一天他读到一篇采访,彻底颠覆了他对新闻学的偏见,让他意识到:小说和报道实为手足,乃一母所生。
所以后来,当马尔克斯因生计发愁,挣扎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新闻业成了他的退路,实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也许看来像是对生活的妥协之举,但实际上,这一选择却是真正成就大作家马尔克斯的关键。
因为报社的工作能让他经济独立,同事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每天大量的写稿让他快速适应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外出采访又让他看见了书本之外的真实世界,他的写作开始从外在技巧转为关注内涵。
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枯枝败叶》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虽然最初被退稿了,但后来朋友帮助他在别的出版社出版。这部小说就是他和母亲从故乡归来后他最想写的东西,也是他真正文学生涯的起点。时至今日,《枯枝败叶》依然为广大读者所欣赏、议论。
此后,马尔克斯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用打字机敲出来的。他直到年过四十才盼来能使他真正靠卖文为生的头几笔版税,个中艰辛,他人难以想象。
马尔克斯的朋友圈马尔克斯的朋友圈按时段可以大概分为两部分:学生时代和报社时代。
学生时代主要从圣若瑟中学开始。在这里他和两位学长交上了朋友,并且,他们后来陪伴马尔克斯度过了他人生中的几个重要时期。一个叫胡安,他是巴兰基亚《先驱报》创始人之一的儿子,马尔克斯后来正是从《先驱报》正式进入新闻界的。
另一个叫恩里克,古巴一位传奇摄影师的儿子。这个人送给马尔克斯一张三米长的鳄鱼皮,很值钱。这让马尔克斯在动辄挨饿的日子里,多了一丝底气,可以继续写作。虽然他也多次动过卖掉它的念头,但终于还是把它留在了身边。
国立男子中学期间,马尔克斯和一位老师来往最为密切。该老师名叫卡洛斯,他学的是会计,却教西班牙语、世界文学、哥伦比亚文学等。他是第一个把马尔克斯的文稿批得体无完肤,并提出针对性意见的老师。
虽然课上批评马尔克斯,但课后,他却特地鼓励马尔克斯,说他有文学创作的本能和欲望,还教他修辞学、构思主题、遣词造句等。更重要的是,他鼓励马尔克斯无论如何要继续写,哪怕只为动动脑。这些让马尔克斯的作家生涯获益匪浅。
然后是大学时期,马尔克斯只在波哥大法律系读了一年,后来因为动乱,前往卡塔赫纳大学避难,继续学业。波哥大学期间,他有几个好朋友,都是爱看书的人。他们平时除了去风车咖啡馆偷听文艺界名人对话,还会互相推荐自己觉得好看的书籍。比如让马尔克斯耗尽心血、夜不能寐的《尤利西斯》《变形记》等都是他们推荐的。
因为已经有作品发表,所以马尔克斯此时也算半个圈内人,开始有专业的文艺界人士关注他。如评论家豪尔赫、爱德华多等。他们给予这个文学新人公正的评价,或褒奖或批评,让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写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阿方索,这个人他爸是总统,他后来也当了哥伦比亚的总统。阿方索是马尔克斯的大学老师,不过当年他们并没有多少交集,因为马尔克斯很胆小,最怕和他崇拜的人交流。阿方索文学功底深厚,文笔优美,口才精湛,有过人的洞察力。离开学校之后,再相逢,他们才成为亲密朋友。
在卡塔赫纳大学过了两年之后,马尔克斯由于根本无心学法律,挂科太多,最后终于辍学了。他只想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家,那时他已经在报社工作一段时间了。最初是《宇宙报》的主编正在寻觅新人,希望办出一份具有创造力的报纸。
萨帕塔,马尔克斯以前的一个老故友为此来劝说他,希望他进入新闻行业。他给了他三个理由:第一,体面地解决生计问题;第二,投身重量级专业媒体;第三,和业界最佳导师共事。经过一夜辗转难眠,马尔克斯最终死去了。
这个时候,马尔克斯心里想的还是新闻业不是他要从事的行业,只是因为近来他的写作进入了死胡同,所以他想暂时搁笔。然而进了《宇宙报》以后,他认识的同事,尤其是萨巴拉老师待他像亲人一样,他们无话不聊,这让马尔克斯心理上感到温暖舒适,在经过最初的难熬阶段之后,马尔克斯逐渐适应了报社生活,并自觉身在文学界而非新闻界。
萨巴拉老师在稿子问题上对马尔克斯一直很严格,但多年来,他的稿子一直能通过审查,正是得益于这种严格。搁笔六个多月之后,爱德华多通过萨巴拉向马尔克斯约稿,他没有理由拒绝,但明显感到自己心境变了许多,虽然风格较之前没多大变化。
这之后不久,马尔克斯又陷入情绪低谷,他离开了《宇宙报》。在阿方索的介绍下,他成为《先驱报》的专栏作者,在报社,他长期躲在僻静角落,十小时不间断地写作,不间断地抽劣质香烟,把自己笼罩在烟雾中,不跟任何人交流,内心孤独得无法自拔。
工资刚好够付房租,但那些日子,他最不在意的就是穷得叮当响。只是马尔克斯没想到的是,他这新闻界一入,再抬头,竟已是五十多年过去了。五十多年里,他跑遍半个世界,接受过无数访谈。他将它们当作他虚构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方面,马尔克斯认为它们的价值无法估量,他终于认可,世上最好的职业,最好的体裁即为专题报道。
多年以后,回忆这段时光,马尔克斯说:“我和文艺界人士的神奇友情给了我勇气,使我熬过了如今想来依然是人生中最没把握的那几年。”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今天聊的内容就差不多了,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所说的要点。
首先我们讲到了:马尔克斯写作的原始动力和永恒灵感来源于他的故乡和家族;其次,我们讲到了:马尔克斯年轻时经历的几个写作阶段,主要有练笔期、探索期和沉淀成长期;最后,我们讲到了:在马尔克斯成长的路上,对他有深刻影响的一些朋友。正是这些人的陪伴和帮助,才让马尔克斯在最难的时候坚持了下来。
回望整本书,我们看到写作成就了马尔克斯,但也让他一生受役。从他孩提时代萌生文学兴趣与写作愿望起,他的内心就再没安宁过。整个青年时期,最美好的年华,他却陷于贫困、挫败和深深的不安之中。
如果愿意,他本可以过上一万种更为轻松的生活,可问题就是,他不愿意。因为对他来说,不写作,等于死。如果我们不能理解这种近乎疯狂的执念,那就让和他有同等境界的人来总结他们自己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在其作品《上海孤儿》中表达过类似感受:“也许世上有人能够不被此类忧虑纷扰,心无牵挂、无忧无虑地终其一生。可对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就命中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对这个世界。我们只有不断努力,竭尽全力完成使命,否则将不得安宁。”
落魄过、幸福过,对生活一往情深,这便是马尔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