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包含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的词条

祖籍福建、生在台湾的中华文化名士曾仕强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说,“我必须说我是河南人,我从小就很喜欢吃我外婆做的菜,外婆做的菜我念念不忘。”

后来曾先生来到河南后发现,外婆做的菜统统都是河南菜,他一查,原来他们那边的人都是河南迁徙过去的。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范孟广| © 撰文

夏夏| © 版式

01

咱是河洛郎

洛阳是老家

十多年前,有次,我在沙县小吃餐馆吃饭,点了一碗馄饨,一笼蒸饺,我对六十多岁的男老板说,“这跟河南传统小吃味道很接近,几千里之外的福建也是这种风味儿。”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老板听我问这话,就在对过一个空位置上坐下,笑着说,“你问对了,我是福建客家人,客家人的祖上多是河南人,我族谱上记载的我的祖籍是洛阳,我们那里有很多地名,还带有中原老家地名的痕迹,比如,我们那里就有个村叫洛阳村,还有跟开封、固始相类似的村名,这都是从河南搬迁到福建的祖宗思亲念家,就把落脚的地方叫做老家的地名。”

这位老板给我讲了很多有关福建客家人的故事,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了解客家人,听客家人讲老家河南。

他说,小时候,爷爷还给他说过,“咱是河洛郎,洛阳是老家”。

改革开放初期,根亲文化思潮萌发,爷爷老了,他正壮年,还陪爷爷西去洛阳寻亲续谱。爷爷刚下火车,踏上洛阳的土地就兴奋地给他说,孩子,记住,咱的祖先在这里。

因此,才带着妻子、儿子、儿媳、孙子,把餐馆开到了老家河南。

02

西晋灭,东晋兴

大批中原人南迁

史载,公元307年,匈奴汉主刘渊起兵进攻中原,西晋都城洛阳危在旦夕,皇帝司马邺任命琅玡王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镇守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以图后方安定。

由于中原战乱,而司马睿开明睿智,深得人心,大批中原流民、西晋官贵,士兵亲随,加上追随司马睿的朝廷官员,一路浩浩荡荡,逶迤不绝跟着他来到了江南。

公元316年,西晋灭国,317年,东晋司马睿在建康南京开国。

故国东起,举国翘首,东晋对西晋故土臣民产生了巨大的虹吸效应,朝廷官员、散落兵卒、黎民百姓、土豪乡绅纷纷投靠。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东晋人口迁移

从洛阳到南京数千里地,中原移民扶老携幼,担挑赶车,带上所有能带走的家私细软,犹如蚁群搬家,跋山涉水,川流不息向东南进发。

这些中原移民来到东南他乡,就开枝散叶、落地生根,延展开来,当地土著把他们称为“客家人”。

这是历史上中原人一次集中的大规模南迁。

我想,曾仕强先生和这位沙县小吃老板的先人就可能在这些移民中间,因为,他们都自称自己的祖先在洛阳,洛阳,是东晋臣民的故国家园。

东晋享国一百余年,期间,中原人源源不断向东迁徙。

03

北宋亡国、南宋建立

开启另一次南下迁移

与之相似的一次中原人南迁是八百年后北宋,大金军队占领宋廷开封汴梁,烧杀掳掠,人民涂炭,北宋亡国。

1127年,南宋开启。随着宋廷南下,朝廷官员、中原百姓也一路追随。

王汝涛先生所著鸿篇巨制《偏安恨》以及徐兴业先生的《金瓯缺》、史学家王曾瑜先生的《河落悲歌》里都有过类似的描述。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汴京百姓离开家园,一路哭哭啼啼,悲悲戚戚随朝廷向南迁移。常有一家走散,儿女找不到爹娘,爹娘寻不到儿女。

失散的少儿幼女,有被好心人收留,帮衬一起行走,也有被恶人领跑,卖到烟花柳巷或遭祸害。

早行者已到临安,迟走者还在东京。汴梁到临安,逃难百姓川流不息,日夜不绝。中原故国已是十室九空,满目荒凉,千里不闻鸡鸣,万户没有犬吠。

由于宋廷为避战火,漫无目的地走,从商丘起驾,东去江西赣州、江苏扬州,再到浙江绍兴,后在杭州建都。

史载,前是宋廷鸾驾、朝臣、亲兵,遮天蔽日,后面难民一路跟随,浩如烟海,所过之处,多有难民驻足落户,繁衍生息。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南宋时期,人口集中在南方

此时,金军已经占领了河南,被敌人铁蹄践踏下的中原故国的惨状,从岳飞的诗里可见一斑。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到而今,铁骑满城郊,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04

除了战乱引起的流动

还有投奔好官的和平迁徙

相比之下,固始人闽王王审知迁居福建的中原人就祥和得多。

公元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温加封为中书令、闽王 ,升福州为大都督府。

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减轻徭役,降低税收,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使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发展。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王审知

此时,正值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各国纷争不断,而福建却被闽王王审知治理得封地富庶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人往高处走,凤向高枝栖,老家乡亲纷纷来投奔闽王王审知。

这批南迁的中原人由于是和平迁徙,所以,财产多、人富裕、繁衍快,他们在福建安家后,又对当地经济起到了反哺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至今,在“客家人”中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问我客家是哪里,河南信阳是故乡。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客家人”祖籍都在河南信阳。

05

藏语扎西德勒

可能是一句河洛方言

关于中原河洛文化,曾仕强先生还讲了个故事,他说,“我说的是河洛话,吃的是河洛饭”。

你看,西藏同胞问候客人就是“扎西德勒”,其实,这是河洛话。

慕向南柳夏夏最终命运如何

因为文成公主说的是河洛话,她去西藏和亲是迫不得已,路途遥远,心念故乡,就经常问“这是哪里”。

前来迎接大唐公主的西域使节听不懂公主的话,就问大唐亲随:“公主说的啥?”

智慧的翻译知道,如果如实解释公主的问话,会让人觉得公主来西域心不诚情不愿,就会给西域与大唐的和平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这位翻译就对西域使节说:公主是在问候大家,吉祥如意。

西域使节十分高兴,就学文成公主的河洛方言问候大家“扎西德勒”。

久而久之,随着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文成公主这句河洛方言就流传开来,成为一句吉祥祝福“扎西德勒”。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