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湘(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
最近在看一部日剧《出租救世主》。有些离奇的主题,说得是一个公司开办的业务就是出租救世主,具体意思就是当你走投无路没有人帮你的时候可以给这家公司打个电话,他们会派人来帮你解决一切你不愿让其他人帮助的问题。
在其中,有一个姑娘很有意思,她全名是百地零子,同学都称她为“地藏妹”,因为她每次碰到他人欺负或害怕时,就开始念她的咒语:“我一个人是可以生活的,我是不孤独的,我是可以解决问题的……”。零子同学家中很富裕,父亲与哥哥都是杰出的企业家,她是家中最被忽略的孩子,她自己形容自己是:“愚蠢的笨蛋,是不会有人帮助自己的。”
于是,即使碰上了绑架,她也放弃了求助,因为觉得没有人会帮她。还好,她碰上了好心的“救世主”,当她看到为了帮她而受苦的另一个“救世主”,第一次呼叫出来——“我需要帮助!”当然,“救世主”就是听到她的呼声,而拯救了她。
这个故事很有深意的在于它揭示了一个朴素的定律:我们的强迫性重复能否打破?零子同学一遍又一遍念着她的咒语:“我可以一个人孤独的,我可以生活的……”。这是我们很多人内心的台词,只是没有像她可以直接表达出来而已。
在她内心世界中无比可怕,她远离家人独自住在一个危险的地区,在混乱的房屋里她躲在一个小角落里,念着她的咒语。
什么是心智化?
这是一个孤独的姑娘,她也把内心的害怕完全呈现在真实的世界里,备受欺辱,无依无靠。当家人打电话时,她会告诉他们她很好,做着一份秘书的工作,但是实际上她在做着屡受性骚扰的营业员工作。她无法生活得好,因为她活在自己可怕的内心世界里。
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是他内部精神生活的体现。在零子的世界里,她的内部与外部世界完全重合,越是恐惧,她的生活就充满了痛苦。她所有的生活都呈现着一个主题,就是她的咒语:她注定孤独,一个人,无依无靠……难道,她的命运就该如此?
到这里,仿佛到了死结:你难道命该如此?没有任何办法了吗?
但如同零子遇到特殊事件,逼着她换了一种方式来决定,随之,她的命运也跟着改变了。
所以,我想说,如果你对他人,对世界的理解发生改变时,你的命运会不会变化呢?
这个理解方式的改变,我想可以用心智化概念来解读,先说心智化的概念:个体借助于有意的心理状态(诸如个人的欲望、需要、感受、信念和动机等),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Bateman & Fonagy,2004)
简单说来当我们察觉到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时我们就是在心智化[1],有一个简易的定义:
将心比心;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对误解的理解;从外部看自己,从内部看他人;提供心理特征或者心理上的培养。以上几个要件,核心在于,我们内心在关系中可以跳出自己内心有些扭曲的判断,从外部来审视自己,从自己内部来理解对方,将心比心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但能够以心智化的方式理解自己与他人,与依恋关系紧密相关。当父母是安全依恋,可以以心智化方式理解关系时,通常孩子也会有同样内心思考的方式。如果先天没有这样的条件,就需要我们后天对自己的深刻理解与修复。
心智化能力如何形成?
它和我们对内部世界和外部现实关系的感觉有关,通过三种主观体验模型,使一个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次第展开。
1. 心理等价模型
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无可回避的世界里,孩子的主观体验是非常真实的[2]。其特点:
内部世界和外部现实就是相等的;信念与事实之间是没有差别的;我们想的和感受到的,就像镜子一样倒映着现实世界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来用现象解读就是一个人内心感觉到的就是现实,内心与外在现实没有距离。比如我们前面例子的那个零子同学就是如此,她的外在世界经常处在时刻被威胁的状态里,无法信任,所能做到的就是用“念经”的方式呈现着内在世界的荒凉。
在心理等价世界中的人内心中经常处于被迫害的感觉里,会经常发出感叹:“为什么别人都欺负我呢?”被糟糕地对待,心中就会有个潜在的信念“我就是个糟糕的人”。他自己的主体感无法出来,只有时刻处于被外界所影响,也就是被动而痛苦的“我”。
在这种状态里,一个人会经常感觉到被情绪所淹没,外面的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内部,因为在他心目中外部就是内部,更无法从中跳出来思考自己,并理解对方。
2. 假装模型
通过假装模型[3],孩子会找到一个释放的途径,使主观经验与现实分隔开来。在游戏中,他们可以假装现实的束缚是不存在的。其特点是:
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脱离;无论我们想象了什么都是那么逼真,无论我们忽视了什么都被视作不存在的;解离,否认,自恋夸大都是典型的防御模式。想通俗理解就是我们是如何自己骗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可以玩过家家游戏,这就是一种方式。
当然我们成年人使用这种方式来生活更是习以为常,比如,很多人会抱怨:为什么我如此爱你,为你付出,你怎么就不能对我好呢?并且他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来证明他如何对你好,但对方却无法感觉到他的情感。
他们有着自己的一整套理论来生活,即使看上去和现实有些格格不入,无论周边人怎么劝他,他都否认掉,坚持自己的想法,觉得自己很伟大,旁边所谓的现实在他眼里毫无兴趣。
在亲密关系里,这是一个令人感觉冷冰的人,ta有自己一整套生活准则,ta也会照顾对方,但始终却无法和ta真的内心亲近,当然,这个人内心也同样孤独。
ta就如此通过自己的一种独特方式来应对生活,即使那个坚持其实是个幻想,但总比面对那个内心中恐惧的现实来得容易。
3. 心智化模型
在正常的发展中,从大约4岁开始,前两种早期模型可以开始整合(但这需要很好的依恋关系作为基础)[4]。这个时期特点是:
内部世界既与外部现实分离,又与之相关;我们可以区分事件和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幻想,而它们都会和现实相互影响。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可以思考,“最发达的反思性功能,包含对感受的思考和对思考的感受”(Mary Target)。简单说起来就是可以区分“我的感受”与现实区别是什么?在发生事件的时候,我们内心有空间可以思考,包括这个事情和我的关系,放下自己的想象,而可以客观地思考对方是怎么想的?
既没有了我的幻想就是真实,比如放下等价模型的“当我感觉别人是对我不好时,这是真的吗?对方有可能怎么了?”可以将假装模型的那个“假”放下,也就是把自己的执拗的信念放下,而可以聆听并感受对方呢?
如何发展至心智化模型?
如何从经验模型发展至心智化模型呢?Fonagy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主体间的依恋关系可以提供情感协调和反思性他者。
这是一句凝练的话语,我的理解是,对于孩子的内部状态的理解并可以进行反应,当然对于我们的来访者也同样如此,如何来形容这个状态呢?我会连接到比昂先生理论经典概念:
涵容,也就是我们需要将对方的感受镜映,理解并内部加工还给对方,使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如此真实,可以被理解和回应,他内部自体表征可以被确认,客体表征开始发生松动。简单讲就是当一个人逐渐被深切理解和感受时,他也会发展出自己的心智化功能,就是重新有空间来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
就如同电视剧中的零子,当她被对方看到,救世主拯救她后,她开始可以信任这个世界了,并且开始寻找自己价值时,她的命运开始变了,她不再孤独,无需在孤独的世界里念着绝望的咒语。
也许,我们的世界没有那个救世主,但,我们是否也必须沉浸在那自己认定的“痛苦”呢?
当你开始重新理解自己,信任世界时,潜意识中的心动了,不知你感受到的命运又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