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关于易经如何看一个人孝与不孝的信息

舍得:360词条释义

顾名思义, 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须舍弃。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舍得不是舍与得之间的日常计较,而是拥有超越境界来对已得和可得的东西进行决断的情怀和智慧。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

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于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你若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和成功的机遇。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上海老人对不孝女儿的“舍”

上海一孤寡老人临终立下遗嘱:身后房产一套(价值上百万)、存款80万全部留给保姆陈女士,只给独生女儿一元。

易经如何看一个人孝与不孝

保姆何以获赠巨额遗产?

她只是老人女儿请来照顾父亲的保姆,既无血缘关系,也没有男女私情,只是个陪了老人短短三个月的普通保姆。

老人感叹自己养育了一生的女儿,还不如保姆照顾自己三个月的“舍”——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对女儿说:上海房租太贵,爸爸决定把房子留给她,爸爸存款只剩下80多万养老钱,现在也用不上了,也留给阿姨吧。

老人赏罚分明且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为防死后祸起萧墙,便立下这份令世人看来不念父女亲情却符合《易经》舍得智慧的遗嘱。

上海这对父女的故事很平凡:

孩子出生那天,父亲欣喜若狂,一人跑到户外抽着烟对着天空拜了又拜,感谢上苍的赐予。

抽完最后这一根香烟,他便把戒了上百次都没能成功的烟给戒了,这一戒就是漫长的28年。

后来婚姻解体他净身离开,只要女儿归他抚养,他怕失去这件贴心小棉袄,夜里冷的睡不着觉。

女儿半夜生病发高烧,他抱着女儿去医院,心疼的流下泪来。

女儿问爸爸怎么了?他不知怎么回答,只说“爸爸爱你。”

女儿用小手帮他擦了泪,牙牙学语道:”爸爸我也爱你“。

女儿慢慢长大,走岔了人生旅途,离自己的爸爸越来越远。

直到有一天带着男朋友来家上门,父亲第一次听别人喊女儿”宝贝“时,忍不住背过身去暗自神伤。

易经如何看一个人孝与不孝

那个陌生男人把女儿带走结婚生子,然后渐渐不见了。

从一周一个电话,到一个月一个电话,再到三个月一个电话;从半个月来看他一次,到一个月来一次,再到三个月来一次,后来半年也未必能再见一次了。

尽管他们相隔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父亲慢慢老去,女儿关心问候爸爸的声音越来越少、越冷。

终于,父亲抵挡不住生老病死,一个人孤独地躺在医院里。

父亲天天盼女儿出现望穿秋水,三个月里,女儿只来了两次,每次匆匆而来匆匆离去,就像上下班打卡。

父亲以为命之将绝,女儿会想起从前他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可是,并没有等来女儿的陪伴和照顾,等来的只是一个陌生的保姆。

父亲的生命走到尽头,油尽灯枯心如死灰,再也不奢望女儿的出现。

临终时他感叹60年不如三个月,但还是谢谢女儿,送她一元作为纪念。

人都会计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个老人衡量自己女儿的最终付出只值一元。为防死后不安宁,便立下了这份遗嘱。

这是对女儿人生的最后一瞥,

这是对血缘亲情的断然割舍,

这是对世态炎凉的无奈选择。

可悲的是,他最后都没有看到亲身女儿的身影。当然,女儿也没有看到父亲渐渐离去的背影。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比起吾国的许多老人,这个老人还算幸运,在人生即将落幕时,还有个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保姆。

比起许多更自私的子女,老人的女儿还能给爸爸请了一个认真做好护理工作的保姆。

在吾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实下,这个老人留下如此不讲血缘亲情的遗嘱,把全部遗产留给保姆,无疑是对做子女的年轻人的一个警醒。

易经如何看一个人孝与不孝

台湾老人对儿子不孝的“得”

不要嗔怪这个上海老人的无情衡量,做子女的也会。海峡对岸的台湾就有一个很会计算的儿子:

他母亲早年丧偶,独自赚钱抚养儿子,将儿子抚养成人送到美国读大学,成了一个文化人。

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上班赚钱买房子,娶妻生子,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母亲快退休了,打算到美国跟儿子一家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她满怀欣喜的写了封信给儿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当她做好一切行程准备时,收到了儿子从美国寄来的回信,信封里夹着一张3万美元的支票。

信上写道:

妈妈,

我们经过讨论的结果,决定还是不欢迎你来美国同住。

如果你认为你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以市价衡量计算,约为2万多美金,

现在我再加一点,寄上一张3万美金的支票给你,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写信来啰嗦了。

读完信她禁不住老泪纵横。

如此精于算计的儿子,是哪个大学教出来的?儿子读了那么多年书,却把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抛到脑后。苦闷中她遁入佛堂。

时间是个褪色灵,这个母亲慢慢地平复心情,用这笔钱做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旅行。

旅行中,她“得”到一个顿悟:

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无根的浮萍,看破放下不要牵挂,一舍一得缘来缘去;自己看重的血缘亲情并不是儿子需要的。

不知道读者看完这两个故事,心里是什么滋味?

佛教大师赵朴初说过:

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

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

应该说上海这个父亲还算幸运,有一个善良保姆悉心照料,送他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台湾的母亲也算幸运,有笔几十万的钱可以让她不困于眼前生活的孤独,周游世界去欣赏诗与远方。

然而有多少年老体弱的老人,孤独生活寂寞的死在家中,许久都不为人所知啊。

看着子女小时候天真无邪稚嫩的脸,谁也想象不到,他或她,将来会以何种态度来对待老去的父亲母亲。当然更想不到他们的子女是否会有样学样?等自己的子女明白了,时间还能追的回来么?

父母亲为了完成生养孩子延续家族香火的任务,谁也不会放下孩子不养,不会放弃养育孩子的义务。——父母之于子女就是一张没有回程的单程票,明知越走越荒凉黑暗,也会笑着走下去。

曾经听到有些父母训斥子女:早知道你是这么不孝顺的白眼狼,一出生就应该把你掐死算了。——打是亲骂是爱,天下哪有掐死自己孩子的父母?

不知道有多少子女不啃老,有多少年迈父母不被拖累?更不知道这样计算父母亲养育之恩的子女有多少?

悲哀啊,父母和子女无论爱与不爱,孝与不孝,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人生苦短,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