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易经》中说:“乐知天命,故不忧”,“知天命”,也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这看起来有点被动和消极,但真的是这样吗?看起来有点消极悲观,乐知天命和今天我们经常说的佛系和躺平有一个本质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开始分享《列子·仲尼篇》,这一篇是孔子和弟子的一些故事。有一天孔子一个人坐在屋里,弟子们觉得他太孤单了,便进去陪他,结果发现孔子满脸愁容,好像有什么烦心事。弟子就赶紧退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孔子的弟子颜回,颜回听了之后,赶紧拿出琴,一边弹琴一边唱歌。
孔子听到琴声之后就叫颜回进来,问有什么事情可以这么高兴呢?颜回说,老师曾经教导我们要“乐知天命”,这样就不会有烦恼了,这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孔子听了之后,勃然大怒说,你们理解错我的话了,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们以为只要接受上天的安排,于是就可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烦恼了,这跟我们今天很多人所奉行的佛系和躺平文化有点类似。但是孔子说,你们并没有把握“乐知天命”的本质。
孔子说,之前我所编纂《诗》《书》、修订的《礼》《乐》,本来我是准备用它来治国,流芳百世。我想的并不只是要个人的修身养性,治理一个鲁国而已。但现在看来,鲁国的君臣并不严格遵守本身的等级秩序,仁义在慢慢衰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薄。我提出的主张,在我活着的时候尚且不能在一个国家实行,更别提在我死后,能福泽于天下了!所以,我现在明白了,《诗》《书》《礼》《乐》对于治理乱世并没有作用,但是我又不知道怎么改变,所以在知天命的同时,我也会忧愁。
但孔子接着说,不过现在我好了,我已经知道如何改变了,现在我所理解的乐天知命,并不是像古人所说的“乐与知”,古人的乐知天命,其实是一种无知,是一种盲目无知的快乐。但真正的乐知天命,是建立在不盲目快乐和无知的基础上的,是对无知的一种知。
这里孔子区分了“无知之乐”和“知天命之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种智慧。无知的快乐,或者完全不实践就放弃的躺平,是一种“无知之乐”,这不是真正的知天命。而意识到自己无知,或者在尝试之后,知道自己对一件事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对无知的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乐知天命”
“知天命”并不是一种认命的消极思想,而是一种在“知”和“行”的基础上的“知天命”。孔子55岁还带领一众学生花了14年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和治国理念,68岁才回到鲁国,你能说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吗?孔子周游列国行程数千公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孔子依然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在陈国被人围困,在卫国被人嫌弃,在宋国被人陷害,在郑国与弟子失散,多次都差点被饿死荒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如果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就是一种认命,那么孔子不可能55岁还这么拼命去追求人生的可能性,所以,孔子的“乐知天命”绝不是消极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而相反,是一种在知天命的基础上的积极人生观。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孔子的学习精神上。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在学习这件事上,就有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第一种是知道如何学习,叫“知之”;
第二种是能主动学习,叫“好之”;
第三种是以学习乐,不知疲倦地学习,称之为“乐之”。
其实在人生问题上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种人就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知道如何学习,但是不去学习和实践,这是没用的,还没有跨越“知之和好之”的阶段。而只有在“知之,好之”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乐之”,这就像只有真正了解“天命”,才有资格真正说“乐知天命”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知天命者,不如好之天命者,好之天命者,不如乐之天命者。
没有努力过就认命,那是一种无知,而很多人只是把无知当借口而已。承认自我的无知,其实才是我们认知的起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谦卑的态度去求知,我们的思维才具有开放性。庄子曾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不是一种对求知的悲观,而是一种对自我认知局限的清醒认识,是我们认知的起点。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