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给他生命带来了新的可能。
撰文/酸枣树编辑/柳条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3月21日周日春分后的第二天,一大早53岁的刘兆洲起床收拾妥当,来到了公园,今天他想跑个半马。
初春的张家口,已经没有了寒冬的凛冽,虽然有些微凉,但是跑起来却很舒服,他越跑越起劲。
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天半马居然跑到了1小时51分,平均配速5分16秒。他内心有点激动,万千感慨。
也许对很多跑步大神来说,这很平常并不算什么,但对于刘兆洲来说,一切来得不容易,因为在一年前春节阖家欢聚的日子,他却被查出了胃癌,之后又经历了手术和半年多的化疗,九死一生。
在那段与病魔抗争、生死未卜的日子里,他没想过自己会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跑下半马,他也没想过自己曾热爱的跑步在之后的康复路上竟然帮了他大忙,给他生命带来了新的可能。
向死而生,为生而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位胃癌患者的跑步故事。
因为工作,开始跑步;初次跑马,源于冲动刘兆洲,山东青岛人。2017年,49岁的他被外派到洛阳工作。
当时,他兼任公司的工会主席。由于单位员工大多数是年轻人,为了鼓励和带动大家运动健身,他经常会带领员工去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和比赛。
但是,有些活动大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一些球类运动还需要一定的人数和场地。思来想去,跑步就成了一个门槛较低和容易参与的运动选项。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跑步非常辛苦。一方面是自己平时很少锻炼,另一方面觉得跑步比较枯燥,从内心就比较抵触。”刘兆洲说。
直到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陪同事一起慢跑了30分钟。跑完以后,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让他倍感舒适和畅快。
由此,一下子改变了他对跑步的抵触情绪。“那种感觉很奇怪,好像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跑步的乐趣。”第一次跑完步的那种畅汗淋漓,至今依然让他难以忘怀。
从那以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开始尝试去晨跑。因为工作繁忙,加之对跑步也没有什么概念,那时的跑步断断续续、随心所欲,没什么规律可循,每月三五次,每次两三公里。
“对我来说,跑马拉松纯粹是无心之举。”刘兆洲说,那时对马拉松根本没什么概念,跑步仅仅是为了健身,为了带动更多的员工加入到运动行列中来。
有一次,他和员工们一起聚会时随口说了一句:“有机会应该尝试一下马拉松。”让他没想到的是,员工们竟然一哄而起,并纷纷表示“只要你跑,我们就跟你一起跑。”就这样,因为一个无心之举,年近半百的他第一次被推上了半马的赛道。
因为对跑马缺乏认识,参加郑开半马之前的他,既没有通过系统的训练,跑量也少得可怜。
“真的,当时就是凭着一股勇气,糊里糊涂就去参赛了。在我的带动下,公司大概有十几位员工报名了十公里跑。”比赛前一晚,他辗转反侧,整个晚上都非常兴奋。
直到第二天踏上赛道的那一刻,他都没有意识到,往后的20多公里将是一段非常残酷的征程。他的情绪由最初的兴奋,到各种疲劳和不适感慢慢呈现,再到最后的极度疲惫,开始有了一丝丝绝望,甚至有了中途弃赛念头。
但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坚持到了最后!他说,冲过终点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多巴胺带给人的快乐。
那一刻,他感慨万千,“对49岁的我来说,真的是挑战了一个不可能!人在困难时,在最脆弱时,志愿者和观众真诚的鼓励就可能调动起所有的希望和奋斗的意志,这大概就是马拉松精神的精髓所在。”
首个半马,他用时2小时14分42秒。对他来说,2017年3月26日也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挑战全马,痛彻心扉自从成功挑战人生的第一个半马以后,刘兆洲才算真正开启了自己的跑步生涯。很快,2018年的郑开马拉松再次开赛。这一次,他有了挑战全马的想法。
也许是命运眷顾,他第一个全马报名直接就中签了。这一次,他在参赛前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每周坚持跑三四次,还跑过一次24公里的长距离。
当他再次踏上马拉松赛道时,已经不是上一年的“孤独跑者”了。他的身后已经有了9位参加半马的同事,就连公司的总经理也加入跑马的队伍里。此外,还有30多位同事报名了十公里迷你马。
那一刻,对他来说最兴奋的不是跑马本身,而是通过一年的时间,让更多人的同事跑起来。
跟当初参加半马一样,刘兆洲低估了全马的难度。刚开始因为过于兴奋,没有控制好配速,导致右脚踝扭伤。当右脚扭伤稍微好转后,意外再次降临——他的左脚踝也扭伤了。赛程过半时,他的脚上还出现了水泡。
他不能失去跑过终点时的那种五味陈杂的幸福,依旧咬牙坚持到了终点。这一次,他以5小时07分54秒的成绩完成了首次全马。
半马的痛苦经历并没有阻止他跑上全马的赛道,全马的刻骨铭心也没有让他在跑马的道路上有过丝毫的退却。
2018年9月青岛马拉松,他以3小时46分的成绩实现了人生第一次全马PB。
2019年3月31日重庆马拉松赛,他以3小时28分的成绩第一次跑进330。
从2017年开始跑步一直到2020年,他一共参加了2次半程、10次全程马拉松。这中间,他半程PB 1小时38分,全程PB 3小时28分。
人生路上,遇见癌症2020年春节,当别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时,在跑马路上越挫越勇的刘兆洲却查出胃癌中期。知晓病情的那一刻,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从2007年开始,我就被公司外派工作。长期一个人在外生活,作息、饮食等都不规律,身体健康成为我们外派一族面临的主要问题。”刘兆洲说。
但是,自从开始跑步,他的身体变化也非常明显,体重从150多斤减到130斤,之前的轻度高血压、轻度脂肪肝、高尿酸等异常症状,也全部恢复正常,这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然而,坚持跑步带来的益处,也没能抵挡住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带来的隐患,胃癌不知不觉中潜伏在了他的身体里。
其实,早在2019年9月,他就发现自己经常便血,同时感觉到隐隐的胃痛。对此,他并没有太当回事,总以为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胃病。直到后来出现了持续出血,并且出血量比较大,他才感觉可能有点严重。
但当时已临近年底,为了争取更多的订单,他需要出差内蒙,并因此错过了当年的健康体检,这已是他第二次错过了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
“年底工作忙,不仅要做好各种走访慰问,还要开展市场终端调研、工厂年底总结表彰,以及来年绩效设计等工作,始终抽不出时间去检查。”刘兆洲说,时间一晃,5个月就过去了。当他去医院检查时,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九。
“当时的检查结果竟然是贫血,说明体内一直在出血。从2019年9月到2020年2月这段时间,我竟然还跑了1个山地半马、3个全马。”无知无畏,刘兆洲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是非急诊,他约到春节后来医院复查。初六复查后,就被医院通知留院手术。“虽然在复查前,已经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但是,当医生告诉我检查结果时,脑子还是一片茫然……”
2月7日,经过5个半小时的手术,刘兆洲的胃被切除了2/3。当他从麻醉中苏醒后,才觉得自己曾在鬼门关走过一回。
向死而生,为生而跑,术后重拾跑步当时,正值新冠疫情肆虐。对于刚刚做完手术的刘兆洲来说,最难熬的不是伤口疼痛的彻夜难眠,而是被限制在12平米的病房里,只能透过窗口向外眺望。
“为了伤口的恢复,医生不建议打止痛针,整晚疼痛无法入眠,一天只有在上午极度疲惫的情况下才能睡两三小时。这些,我都能忍受,最难捱的就是为了疫情防控,不准出病房。那时候,最渴望的就是出院。”
术后1个月,他开始了艰难的化疗,每22天一个疗程,一共8个疗程。
“化疗后感觉浑身被抽去了精神一样,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可能因为跑马拉松锻炼的缘故,从一开始身体不适到化疗结束,我的身体反应要比常人轻得多。”
化疗期间,除了身体比较消瘦外,刘兆洲其它的各项指标都基本正常。一直进行到最后一个疗程,他的血小板才开始下降。
说起这段与病魔战斗的日子,现在的刘兆洲有种劫后余生的感慨,同时也对之前自己坚持跑步3年打下的身体素质充满了自豪。
由于手术部位是胃部,最大的挑战就是需要适应新的饮食习惯。为了配合治疗,同时也是想尽快恢复体力,在化疗期间他就开始慢走。从一开始的1公里,到后来可以连续走2个小时近八九公里路。
9月份化疗结束后,当他身上埋设的治疗导管都被去除。这时候,他像一个重生的孩子,从慢走到慢跑,一步一步地开始了自己的跑步日常。
化疗结束后2个月,11月他完成了上马线上跑5公里。一周后又完成了上马线上跑10公里。
坚持跑步的人全身都充满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创造无限可能,有时候还能创造新的希望。
时间很快就到了2020年12月的冬天,寒冬的张家口最低温度经常在零下二十多度,而化疗后的刘兆洲因为手脚的末端神经被破坏,始终处于麻痹状态,糟糕的触感使他很容易因道路不平而绊倒。
无奈之下,他就在室内跑步机上跑,坚持跑了4个月,虽然跑量一共只有210公里,但这对他来说,又一次挑战了人生的不可能。
如今的刘兆洲只需要每半年去做一次全身康复检查,让所有人欣喜的是,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各项身体指标正常,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到了3月,他的体能越来越好,日常能跑十多公里,周末还会拉个半马,而且成绩已到了2小时内,月跑量达到了154公里。
他还报了下周的徐州马拉松的全程,胃癌之后,他将再次以强者的姿态奔跑在马拉松的赛道上,奔跑在人生的赛道上。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我也要开始加快跑步的步伐,去拥抱我久违的马拉松了!”
跑步虽然不能治好胃癌,但让刘兆洲在术后有了更健康的身体和心态。对他来说,每次跑步都像一次新生。因为,跑步这件事给他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可能。
跑步之余,还尝试骑行
向死而生是什么呢?就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而你却不惧怕死亡,绝地反击去赢取生的希望。
从被查出癌症后,刘兆洲就像是一个追光者。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要想看到光明,就只能不断地凿着墙壁,把困难都击倒在地。
尽管过程中,手破过,石头断过,心力交瘁过......但最终到底见到了光明,如这初春,宛若新生。
愿你也能同他一样,做一个永不放弃、绝不认输的追光者。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