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效永
我的父亲于2021年9月10日去世了。我很想念他。所以也想学学那些有文化的人也写篇章文章来回忆他。父亲的生肖是属猪的,1947年生人,享年75岁(虚岁),念悼词的人说他推算的是1946年,我少有的没有“叫真”(jiao zhei)去纠正。延长父亲的生命一直是这个家庭全体成员两年来努力做的,没有做到是我的伤痛。平空多出一年的寿命,虽然是空的,我也愿意,很受安慰。父亲一直在乡邻中“为的很好”。我总结原因有两条:一是父亲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孝子,他是过继来的,但是孝顺继父母(他的亲伯父、母)方面打败99%以上的亲生子女。二是认吃亏。吃亏是福是我们家的传统,也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父亲十分热心于乡村公共事业,18岁开始担任生产队长,现在称为村民小组长,主要职责在改革开放前组织农业生产,分地后主要任务变成调解邻里纠分、红白喜事办理等,是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他为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财力,直至现在我都对他有意见,我认为他随礼多、频繁挤占了我们家庭的资源,尤其是在物资短缺的时代,蛋糕就那么大,他在外面少享受一些酒席,我们可以多改善一下生活。我兄妹四人,三兄弟一妹妹,在农村属于上佳组合。我父亲不大管孩子,儿童期,少年时期我们与父亲缺乏亲密接触,所以我们三男孩性格都仿母亲,性格急躁,不深沉,唯一的女孩倒仿父亲多点。父亲有很多优点,缺点也不少,他的缺点主要是这两年我在医院病床前发现的,以前我好像并不了解他。父亲最大的优点是宽容和包容,这一点我们弟兄都不及。我们家与亲戚保持良好关系与父亲的包容密不可分。在我们家很穷的时候,有些主要亲戚是不愿意登门的。父亲不是睚眦必报之人,喜欢以德报怨。父亲喜欢与人聊天,我最羡慕,学不来。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号称高小毕业,我估计也就上过一二年学的样子(没有仔细确认过),因此对历史、地理、政治等基本知识了解不多,一度我都不知道他们能聊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至少两个方面让我产生认识转变。其一是像纪晓岚、乾隆下江南之类的无聊电视剧并不是一无是处,很适合文化基础差的老年人。父亲看电视喜欢这类,反复看,体育类喜欢看拳击和台球,其它类可能看不懂。也喜欢看海峡两岸。由于耳朵背,电视机音量总是最大,震天响,以至于每次回家第一个动作就是拿起遥控器先把音量调低。再者就是喜欢炫耀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中唯一的大学生、公务员长期霸占他的炫耀榜,每当他要同病友说我干什么工作的时候我都阻止他,但他仍然趁我不在的时候说。我不喜欢他炫耀,我觉得有些丢脸,一个小公务员而已不值得炫耀,老子说要“不自伐”。现在想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孩子老人好像会少很多聊天的内容话题,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所以有时候圣人说的话在农村行不通。该伐就伐吧!父亲遇事不急躁,我远不及。遇事不急一直是我自己告诫语首位,也不起作用,总是发急易怒。父亲不急,但他的理念却是在农村脾气不能太好,否则受欺负,不能主事。以至于我一度以有“加邪”脾气为荣,我的兄弟应该也是这样。直到有一天好像菜根谭或者呻吟语上说的上等性格人深藏不露,含蓄深沉,如刘备,下等性格匹夫之勇,一言不合,拨刀相向。突然醒悟,父亲在给我们贯输一个错误的理念,为此我专门与他讨论过,他不接受,一句农村就这样把所有连上帝都回答不了的问题既当论点又当论据的解决了。他发脾气我见的不多,基本上都是在生病期间见到的,但是我们兄弟三人深受这种观念危害,都是点火就着的脾气。在此,总结一条教育孩子经验,父亲应该多与孩子亲密接触,否则优点不容易传给孩子,缺点却容易被继承。在这个家庭中,父亲绝对是决策者,管大局,引领方向,所以不可或缺,他的离世对我们家庭发展和团结是有影响的,虽然我们都已成年。父亲在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兄弟团结的问题,都是直接了当,赤心相待。现在父亲走了,我突然发现三个火爆脾气的人在一块保持团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我和他们两个,还存在较大的思想观念差异。处理兄弟关系如何讲究方式方法我还真没有想的太清楚。父亲活着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他走了,我感觉没有了依靠,又感觉自己并没有长大。父亲最弱小的时候就是生病以后。治病期间,我也几次承受椎心之痛。详细情况以后再说。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我的知音和伯乐。高中前父亲绝大多数时候认可我的观点,参加工作后反而认为我不会,不认可搞那些庸俗的东西,让他有些失望。我初中毕业前不大爱学习,甚至有一段时间和同学比赛不学习也能考好成绩以显示比别人聪明,以至于初三预选不过关,连中考资格都没有取得。但是我并不甘心在农村一辈子,决定复读。这期间父亲很宽容,从没有打骂过一次,一句,也没有急躁过。可以说没有父亲我绝对上不了大学。父亲是改变我命运的人。如今他走了,走了就是走了,是真的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