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主题

人被一种强烈的欲望所支配,但这种欲望在根本上是不能被满足的。人使用的手段和工具是有限甚至是无能的,它们无法实现人所追求的目的。人远离真理,并不知晓自身的命运,而让自己的生活行走在黑暗的道路上。这是悲剧的实质。

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主题

■ 文| 彭富春

悲剧的定义

狭义的悲剧是一种戏剧样式。古希腊的悲剧来源于山羊歌和酒神颂。人们扮演成半人半羊来歌唱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苦难和再生。后来这种戏剧发展成关于人的悲剧命运的故事的表演。一般而言,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来构成其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但悲剧以悲惨的结局来引起人的悲情。

广义的悲剧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从根本上说,自然没有悲剧。悲剧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事情。洪水、地震等天灾等只是灾难,而不是悲剧。但它们能构成悲剧发生时的一个要素。只有社会才有悲剧。这在于悲剧相关于人在生活世界中的性格和命运。尽管社会有悲剧,但悲剧并不同于一般的悲惨和痛苦。当一种天灾人祸不相关于人的性格和命运的时候,它就不是悲剧,而只不过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事情而已。

但作为艺术种类的悲剧更典型地解释了作为一般审美范畴的悲剧的本性。对于悲剧的本性,西方历史上作了不同的探讨。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能够引起怜悯和恐惧,并使这情感得到陶冶和净化。

近代的黑格尔强调悲剧的核心是两种对立的理想和普遍力量的矛盾的冲突。矛盾的双方都具有片面性,即既具有合理性,也具有非合理性。于是,它们就会产生冲突。冲突的结局是双方实现了和解,而达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

现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则指出,悲剧性的冲突是历史性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尼采的悲剧观则建立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解释上。日神如梦,酒神如醉。前者为造型艺术,它借助于外观的幻觉而肯定个体;而后者为音乐艺术,它通过否定个体而复归于世界的本体。悲剧虽然是日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但在根本上是酒神精神。悲剧所表现的是个体的毁灭和复归。

中国历史上也有悲剧的经验,如屈原的诗篇和《红楼梦》等。但对于悲剧的美学思考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王国维认为悲剧是人的欲望的冲动和这个冲动不可能实现的矛盾。

鲁迅认为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

悲剧的形式特点

悲剧性事物的主要特点是其可悲性。一般而言,悲剧总是相关于失败、伤害和死亡等事件。例如,一个人事业的失败,尤其是一场战争的失败;人的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人的死亡,自杀和他杀等。

这些极端的事情都能引发人的悲痛。悲痛是一种由事物所引发的人的否定性的情绪。一个事物之所以引人悲痛,是因为它激发了人的同情心和怜悯性。因此,悲痛也是爱的一种独特的表现。但悲痛作为否定性的情绪主要在于事物导致了对于人的身心的伤害。悲剧总是可悲的、痛苦的和令人哭泣的。在悲剧的痛苦中,一方面是对于他人的怜悯,另一方面是对于自己的恐惧。

悲剧的内容特点

悲剧一般是人的悲剧。它主要表现为人在生活世界中与他人的冲突并以失败而告终。它有多种表现。人被一种强烈的欲望所支配,但这种欲望在根本上是不能被满足的。人使用的手段和工具是有限甚至是无能的,它们无法实现人所追求的目的。人远离真理,并不知晓自身的命运,而让自己的生活行走在黑暗的道路上。这是悲剧的实质。

生活和艺术世界的悲剧有多种形态。但根据历史的发生的事实,悲剧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第一,命运悲剧。它主要是人与命运的冲突的悲剧。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就是其典范,如《俄底普斯王》。命运注定了俄底普斯王要杀父娶母。人们从神那里知道了这个命运,并力图逃脱它。但正好是在知道和逃脱命运的过程中,人们被命运规定了自己的生活。面对这样的命运,俄底普斯王只好刺瞎自己的双眼,而放逐自己。命运表现为光明和黑暗的交织。它既显现,又遮蔽。这使人处于其迷途之中,而被其作弄。

第二,神性悲剧。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的悲剧。基督耶稣出生、传道、受难和死亡的过程就是神性悲剧展开的过程。耶稣的受难成为了西方艺术一个重要的主题,并在雕塑、绘画、音乐等艺术样式中有不同的表现。神性的悲剧在于上帝和世界的矛盾。上帝是光明的,世界是黑暗的。上帝来到了世界,世界却拒绝了上帝。因此,事情的结果必然是上帝被钉十字架上。

第三,性格悲剧。它产生于人自身的性格的矛盾和冲突。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莱特的性格中存在着刚强与软弱两种要素。一方面,出于刚强,他要为父亲复仇。另一方面,出于软弱,他又不能付诸行动。这就使存在或者不存在变成了一个问题,或者,生或者死变成了一个问题。在这种性格的矛盾中,他失去了复仇的机会,最后只好选择自杀。

第四,生活悲剧。这是由生活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关系的冲突而导致的悲剧。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描写了生活的悲剧。它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揭示了爱与无爱、情和无情的矛盾。《红楼梦》主要借助了佛道思想来揭示生活的悲剧。《红楼梦》所说的无非是:红楼即梦,梦即红楼。这正是佛教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悲剧性为:爱成为了无爱,情成为了无情。#大道哲学#

三大悲剧家如何表现命运主题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