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传播,一些形象的词语已经家喻户晓, "白奴"、"卡奴"、"证奴"、"礼奴"、"房奴"、"车奴"、"婚奴"、"孩奴"等说法,在中国的"80后"群体中悄然流行。而“孩奴”也成了近年当仁不让的流行语。随着一则《夫妻月薪8000元以下,不敢要孩子》新闻转载,“孩奴现象”再次被大家广泛关注。“孩奴”是一个很形象的名词,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孩奴”非常形象地刻画了现代父母与孩子之间欲说还休的关系。都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宝贝的降生会让原本轻松愉快的日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许多父母发现孩子不但是生活中的“枷锁”,更是一台“金钱粉碎机”。在一波三折的育儿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初为人父母的苦涩酸甜……。孩子是他(她)奋斗的动力,也是他(她)焦虑的根源。有网友解嘲道:“生孩子就给套牢,股票可以解套,这只股永远也解不了。”
据专家分析,“孩奴”的形成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现实原因,总的来说,三类父母容易成为“孩奴”:第一种是心理“孩奴”,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凡事都求最好,给孩子物质上也是要最好的,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第二种是现实“孩奴”,原本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庭收入赶不上子女开销;第三种是惯性“孩奴”,婚前大手大脚习惯了,婚后没有改变消费习惯,对家庭财富也缺乏规划,没有积累,造成“小事乱花钱,大事没钱花”,有孩子后经常经济拮据,家庭矛盾层出。"80后"面对的物质诱惑太多,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背景,当步入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的阶段时,难免觉得不如意和难以适应。
对于“孩奴”现象的消除和制约,没有灵丹妙药,只能劝说孩子家长,面对现实量力而行。套用一句老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父母为马牛”,投资教育孩子也应顺其自然,既不要娇惯孩子,更不要委屈自己。
“孩奴”指的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许多父母为孩子全身心地忙碌着,为他做这,为他忙那,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恨不得帮孩子把身上的一切东西都背负起来,越背越多,最后把自己压成了“孩奴”。
那么,什么样的爸妈最容易成为孩奴呢?
第一,过度关爱孩子。每一个做父母的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度”怎么把握很重要,爱孩子并不是要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第二,过度保护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棵稚幼的花草,在长大的过程中需要每一位父母的精心呵护,但是,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绝对不等于包办孩子的一切,该放手时就放手。
第三,补偿心理。许多职场父母平时工作繁忙,把孩子寄托在学校、爷爷奶奶家或者托儿所,回到家中,往往会产生对不起孩子的心理,不断纵容孩子过分的要求,特别注重在物质上补偿自己教育孩子上的失职。
事实上,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不仅给了孩子生命,也给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权利。父母如果总是不让孩子学着照料自己的生活,不让孩子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就会人为地推迟孩子独立自主的时间,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过度依赖感,缺乏自我决策的意识。
“孩子是甜蜜的负担”,孩子不但带给我们辛劳,更多地带给我们无与伦比地快乐。只是我们如何平衡和处理好孩子的养育问题。孩子养育是否成功与金钱并不成正比,你给你的孩子穿金戴银又能怎样?你把孩子培养成“花钱机器”,他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吗?其实,你只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更重要,这也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幸福。养育后代从来不只是一个经济命题。它包含亲情之美、伦理之常。它的利弊,不应该只通过计算器上敲出的数字来评判。
作为现代父母,重要的不是给孩子们多少物质的东西,而是我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关心和爱。要想摆脱“孩奴”的角色,家长首先在物质上要量力而行,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生活,帮助孩子学会自立,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不要处处高消费、低要求。从生活、处事、学习及品格四个方面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更为宽松和民主的成长环境。你自然也会从“孩奴”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孩奴”症状自测
1、一家人的生活全部围绕孩子转。
2、尽自己的能力花时间、花精力体力,辛辛苦苦挣钱,为孩子花钱毫不手软,而自己节衣缩食,辛劳无比。
3、孩子左右、控制了自己的一切,只有孩子的喜怒哀乐才能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4、除了孩子,几乎与外界不相交往。不敢生病、不敢娱乐、不敢创业、不敢轻易换工作。
5、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不惜倾家荡产购买学区房,甚至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