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身边没什么课外书,学校也没有图书馆,能接触到的就是当时的小画书,反正记得第一次读小说《孔乙己》,是在语文课本里,具体几岁记不清了,老师告诉我们,鲁迅先生以笔为刀,讨伐批判了封建制度的可憎可恨。这位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语文老师,“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讲述,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
这些天,上初三的女儿在看《儒林外史》,上初一的儿子在读鲁迅的《朝花夕拾 呐喊》,我便也随着翻弄看看,偶然又读到了这篇《孔乙己》,时过境迁,亦或是年岁虚长,却又有了些许更多的感触。特别是把《儒林外史》里范进、周进的角色和孔乙己做一番对比后,就不必完全抱怨封建制度的可恨了,这种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的一部分,也曾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我们没必要全盘否定,也不可能把先人们全都进化到现代社会,况且我们很多人不是还希望穿越回大唐、大清,过过封王称侯的瘾吗?
孔乙己和范进读书初始时,生活都是很窘迫的。先抛开社会环境的因素,我们来看一下孔乙己和范进的各自情况。孔乙己打小就上过学堂,读过四书五经,还习得了一手好字,说明是下过苦功的,没有自小就给有钱人家牵马放牛,而这些可能已经比他的很多很多同龄人幸运多了。其实小说里有一句话我觉得是最最重要的:“他有一个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做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起失踪。”这恐怕才是孔乙己的悲剧人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一个四体不勤、手脚不干净的人,读书、做事能好到哪去?何谈能赢得别人尊重?如何不“引的众人哄笑起来”?尚且不说“出淤泥而不染”、“粉身碎骨浑不怕”这样的铮铮铁胆、傲骨大义了,但就最基本的一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相差甚远。他的落魄人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品行差,二是时运差。因为品行差,无师无友名声差,才会无机会运气不济。
说完这个让人倍感压抑的孔乙己,不由得联想起一位稍轻松点的,被如今学生们奉为“考神”的范进范大举人。《儒林外史》里比较出彩的这位运气比孔乙己就强的多了,虽然从20岁便开始科考“攻坚”,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34年来矢志不渝,虽屡考屡败,却愈挫愈勇,仍坚持屡败屡试,54岁高龄仍参加乡试,这次终于时来运转。
这一年的广东学道周进,这个周进六十岁时还没中过学,凭着做夫子教几个孩子度日子,后来为了生计随做生意的姊丈到省城当了记账先生,因为参观贡院(旧时考试的场所),想起自己的伤心事,悲从中来,“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博得同行友人的同情,凑了200多两银子打点上下,录了个“贡监首卷”得以入考,“七篇文字,做的花团锦簇一般”,得以高中,此后中进士,升御史,钦点广东学道。
不想已近70的小老头周进竟成了范进的贵人。周进做考官,是真的想招几个有才的人,“不可听着幕府,去了真才”。因此,范进第一个交卷后,周进看了一遍,“心里不喜”;没事又看一遍,“觉得有点意思”;监考实在无聊,又看了一遍,“这样的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理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奇才!”故将范进选为第一,此后范进虽有乐极生悲,疯癫一时,却被老丈人不花钱的大巴掌治好了,平步青云,可谓是好运来时挡不住,就差一步登天了。
穷困不可憎,切勿懒作;落魄不可怕,莫失德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