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2017年7月25日命运如何的简单介绍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年说:

神舟十三号腾空而去,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的“飞行天团”,创下多个首次。

本文分享了三位航天员的成长故事,愿你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能量,做自己生命之舟的掌舵人。

推荐给你,静夜思。

2017年7月25日命运如何的简单介绍

3名航天员家庭背景曝光,

我顿悟了人生的3个真相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的“最帅飞行天团”,正式开启了他们长达6个月的“太空出差”征途。

这次飞行任务,创下了多个首次。

航天员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中国女航天员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从1天到6个月,中国人将刷新太空停留记录。

而担起这次重大挑战的三名宇航员,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让人仰望的超人,他们的起点甚至比好多人都低。

01

1966年10月,他出生在黑龙江省一个贫困家庭。

作为家里的老六,出生时,他的父亲已53岁,母亲也41岁了。

后来,父亲因劳累过度,在一次耕作中病倒了,这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靠母亲早出晚归到街上炒瓜子,他好不容易上完了初中。

他不忍心60岁的母亲再这样受苦,于是想要辍学分担家里的重担。

谁知得知他的这个想法后,一向温和的母亲大为生气,坚决不同意他辍学。

“不上学不行,必须得上学,你不上学有啥出息,我当了一辈子‘睁眼瞎’,能让你们当睁眼瞎吗。”

在母亲的“逼迫”下,他重新把心思放回到学业上。

1985年,他成功考上了当时的长春飞行学院,离开的前一天,日子再苦再难都没有哭过的母亲哭了。

看着空荡荡的家,她为不能给奔赴他乡求学的儿子带上一件像样的东西而落泪。

那天,母亲没有出门去炒瓜子,而是跟邻居借钱,给他买了一个大提包,为他收拾行李。

他时刻牢记母亲的辛苦,也正是生活的艰辛,磨砺了他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从容。

进入大学,他一刻也没有懈怠,用百分百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光荣诞生,他顺利地通过了初试和大大小小的检查,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从飞行员到宇航员,要面对的不仅是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还有各种未知的危险。

每一次危险时刻,他都通过自己充分的准备和沉着冷静,给身边同事以巨大的信心。

10年后,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一个月,他飞过9165公里,成为了第一个实现太空漫步的中国宇航员。

这一步,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出舱的国家。

这位载入史册的航天员,叫翟志刚。

02

她曾被称为“樱桃女孩”。

因为她的家乡,是一个漫山遍野种满樱桃树的小村庄。

1980年1月,她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樱桃。

初中毕业,家里人希望她读中专,不愿放弃大学梦的她背着家人报考了高中。

这次大胆的选择,让她在高考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我国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她毅然抓住了这次机会。

进入飞行学院后,她经受住了一次次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的考验。

野外拉练时,不要求女学员与男学员一样负重训练,她却要求和男学员一起完成同样的训练量。

成为正式的飞行员后,她一次次临危受命,驾机执行过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部队战备演习等重大任务。

23岁那年,电视机里杨利伟飞向太空的激动一刻,让她的梦想也从飞行梦变成了航天梦。

“我们有了男航天员,也会有女航天员。”

2009年,她终于迎来了我国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选拔女性预备航天员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

成为航天员,光有梦想是不够的。

航天员的生活,和她预想的很不一样,不仅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进行无数超越身体极限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这是一场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

一个出舱动作,都要反复熟悉、揣摩形成肌肉记忆。

一次训练4、5个小时打底,出水后,端不稳碗、夹不住菜,累到虚脱那都是家常便饭。

太空并不会对女性更温柔,她也用实力证明,在太空里巾帼不让须眉。

短短3年,她便入选了“神十”任务乘组,成为了中国“80后”飞向太空第一人,而且是女性。

随着神舟十号冲入云霄,她在太空进行了一场世界上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受众最多的太空授课直播,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而今天,她又成为了中国进驻空间站的第一位女航天员。

这位飞天女英雄,叫王亚平。

03

1980年9月,他出生在成都双流县一户普通农村家庭。

为了供他读书,母亲尽可能多干一份活,多赚一份收入。

放学回来,看到母亲一担担挑着水上山浇灌树苗。

那个被沉重的扁担压弯了腰的身躯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也为他在遇到困难时带来坚持的勇气。

高中的时候,他便对太空抱有浓厚的兴趣。

高三那年,空军招飞的消息传到他们学校,他心动了,却在50元的路费和餐旅费面前停住了脚步。

母亲得知后,坚定地说:“去吧,钱我来想办法。”

于是,他拿着母亲东拼西凑来的50元报了名。

过硬的身体素质和优异的文化成绩,让梦想照进现实,他成功被录取。

接下来的10年飞行员生涯,他平均每两年调动一次工作,辗转多个省份,飞过5种机型。

每换一个单位,就得重新清零,从头学起。

但频繁的调动,没有消磨掉他的热情,而是更加坚定地挚爱飞行。

2010年,他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迎接他的,又是11年漫长的蛰伏。

4000个日夜的反复历练,他出色地完成了上百门科目的训练并通过考核。

2016年7月,他与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日本的5名航天员共同参加了欧洲航天局组织的洞穴训练。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与多国航天员共同开展的国际训练。

通过前期培训和实地训练后,所有人都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一致认同他是能胜任勘测组负责人这个角色的人选。

他也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带领“乘组”完成了对两个洞穴分支的勘察,发现了令人震撼的杰里科大厅,并发现了新的洞穴分支。

欧洲空间局最终决定由他为新发现的洞穴分支命名。

这位中国首位尚未执行飞行任务即公开身份的航天员,叫叶光富。

04

在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身上,我看到了普通人实现梦想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一、读书,永远是最好走的路。

“神舟十三”的三人组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读书这条路,也正是当年没有放弃,让他们获得了“上天”的入场券。

第七批女飞行员队的队长王贵全,曾解释了大众经常存在一种偏见:“不要认为招收飞行员只要身体好就行,她们这些人当时的高考成绩也是超过重点本科线的。”

再来看看他们耀眼的简历:

翟志刚:硕士学位,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王亚平:硕士学位,大校军衔。

叶光富:硕士学位,大校军衔。

从贫困生到让人瞻仰的偶像,读书对于寒门学子而言,意味着“重生”。

当然,读书的力量不止是依附于文凭。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艰苦的训练过程中,三位宇航员都没有停止过读书学习。

王亚平为了能熟练掌握飞行技术,不仅要实际操作,还要学习理论知识。

为了能看懂英语书籍,王亚平在艰苦的训练间隙,每天5点起床,一天保证至少4小时的学习时间。

而叶光富更是凭借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获得了国际训练的机会;

并且在中国空间站未来全面运行时,叶光富被视为中国航天员接待外国同行的关键人物之一。

知识就是你活在这世界的工具,当你的工具仓库应有尽有,你一定能活得得心应手——远行你有飞机,渡河你有轮船,去郊区你有越野车。

而如果你知识匮乏,就等于连破木船都没有,那么三米宽的河就能挡住你,百里之外的地方你一辈子都去不了。

命运馈赠的礼物,都暗中标着价格。

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才会带来明天别人的望尘莫及。

二、相信专注的力量。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媒体见面会上,翟志刚感慨道:

距离执行神七任务,已经过去13年。

13年来,最难的不是训练有多难,也不是工作有多难,更不是学习有多难,最难的是如何能够将一件简单的事,用最高的标准和热情十遍、百遍地把它做好。

航天员训练任务繁重,其中一个训练重点是模拟突发事件和故障,每一个处置都要训练数百次,甚至数千次。

每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是致命的。

能让他们在这些残酷的训练系统中脱颖而出的,正是他们不变的信念,和心无旁骛的专注。

在巴菲特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中,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玩了一个游戏,他们没有任何交流,然后分别在白纸上写下对自己一生最有帮助的一个词。

答案是同一个:专注。

我们平常说的专注,其实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投入度。

专注需要时间,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才能把动作变成肌肉记忆,变成身体本能。

在成功学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主要是说“做任何事,只要历经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可以从平凡变为卓越”。

2017年7月25日命运如何的简单介绍

两万个小时的锻炼,我们可以想象它有多长,漫长,无趣,甚至绝望。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把责任和兴趣转化为动力,把这两万个小时分解为每一个生活日,实际上就是每天半小时或一小时而已,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三、永远不要给人生设限。

成为航天员后,王亚平真实感受到航天员的训练强度远远大于飞行员,甚至让她这位原本出类拔萃的女飞行员也很吃不消。

在第一次上离心机时,面对机械臂的高速旋转,王亚平感觉全身就如被大石头压着一样,丝毫动弹不得。

第1次,王亚平仅仅坚持了5分钟,已感到头晕恶心,浑身冒汗。

后来,她通过转移注意力,成功过关。

通过两年多的高强度训练,王亚平可以像男航天员一样,在8倍于身体重量东西压在胸前,她依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手脚灵活。

斯坦福大学的肖恩·瑞登(Sean Reardon)最新研究表明:

因为在高收入地区,父母会偏向让儿子们去参加数学课后班,投资偏向的差异化,让人感觉男孩的数学就是会比女孩更好一些。

但在大家都没上课后班的地区,女孩的数学比男孩的反而会更好一些。

实际上,无论是“态度”,还是“投资”,都比所谓“天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就。

所以,请别让“该有的样子”影响你的判断、选择和信心。

不设限的人生,比你想象的开阔得多。

因为不设限,中国有了首位太空出舱的女宇航员;

因为不设限,中国冲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空间站对中国长达10年的技术封锁,即将成为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因为不设限,才能在不断拓宽的边界中,见识到不一样的风景。

年龄、性别、出身都不是我们放弃尝试的借口。

请永远相信,不设边界、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致敬不断迎接新挑战的中国航天员,一起期待他们六个月后的凯旋。

也愿每个人都能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汲取能量,做自己生命之舟坚定的掌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