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确切的说不是讲算命的,不好意思,有标题党的嫌疑,不过是借算命这一例子来分析心理学两个效应(自证预言和墨菲定律),从而习得心想事成。
1
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a false definition of the situation evokesa new behavior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false conception come true
(一个对情境的虚假的定义引起了一种新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让最初虚假的猜想成真了)。”
自证预言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2
心理学上曾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1968)。
在一项双盲实验(即老师和学生都不知道自己在一个试验中)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
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借用了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具体可能是:
老师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高智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
给了更多学习资料和让他们研究艰深的学习内容;
对于"高智商"学生的学习,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更多的反馈;
老师在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在课堂中活跃的机会。
3
自证预言会实现可能的原因有两点:
是期望影响了动机。如果你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预言事情会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那么你对于做好这件事的动机就会降低,而动机的减少又自然会导致事情的发展并不那么顺利,从而预言成真。
是期望影响了关注的焦点。如果你认为某人是个不好相处的人,那么你的关注点就常在他所表现出的不好相与的部分,愈发肯定了他是这样的人,最终影响你对他的态度和行为。而他对你这样态度同样的反馈就使得他真的成为了对你不友好的人。
4
另有一个心理效应-墨菲定律根本内容是: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5
很多算命的和成功学都是利用以上两个定律,在某相书上看到的。
说某诰命夫人,儿孙满堂富贵已极,八十大寿时众人奉承她天生好命。老夫人大笑,自述儿时屡被相士称为孤寡贫贱命,祖父大怒,高价请人推了个完美生辰,要用到的时候都拿这个出去,又到处宣扬她贤美慧。求亲的络绎不绝。遂挑了个最好最有前途和背景的嫁了。
怎样避免消极的自证预言?(做到心想事成)
1
凡事不应只看不好的一方面,这样就成了应验墨菲定律。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悲观的预测,因消极的自证预言减轻了对未知的焦虑和恐惧。
因为只有消极的答案才会最大程度消除这种不平衡带来的负面情绪。这是因为,相比没有收获,人们更害怕失去。失去100块钱带来的悔恨,会大于捡到100块钱的欣喜。如果你预先给了自己一个正面的答案,当结果不好的时候,你需要处理的就是一种失去。此时你会感到强烈的被剥夺感,心理落差更大。
而如果人们预先给自己的答案是消极的,当结果是好的,自然会非常愉悦;当结果是不好的,人们也会用“我早就料到了”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而且你感到的损失感是非常小的。因此人们在面对没有把握的事情的时候就倾向于做出悲观的预测。
2
给自己正面的积极暗示,但不仅仅是暗示,需要有合理的分析和计划,发挥好的方面。以木桶的长版来决定最好的结果。 对于负面的影响不要太过于在意,越是念念不忘越会让自己不能稳定发挥,这样又掉进了自证预言的坑里。
3
是盲目的乐观,毕竟做成事不是只靠乐观的心态,还包括合理的计划和到位的执行。不然盲目的乐观于事无补,又会造成负面影响。
4
遇到意外的事情请独立的看待,不要毫无依据的扯上关系。比如出门堵车,不应随便的就认为今天诸事不顺,并延伸到认为自己将要做的事不顺利,其实是完全没关系的两码事。
5
空杯心态,进化的基因让人类对过去失败的遭遇非常刻骨铭心,这是原始中恶劣的环境所培养出来的人性,以至于第二次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有阴影了。这个阴影是导致不能稳定发挥的原因之一。因而需要理性的清空过去的心理负担以便更好的发挥。
6
找身边亲近的人互相鼓励和指正,慢慢养成科学的积极心态,习得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