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恺撒时代的古罗马时期,每个元老院成员的后代都有走仕途的天然义务,而仕途又与高级军职紧密相连,唯有走这条路才能光宗耀祖。经济、艺术、科学和体育等领域虽然也能获得杰出成就,但是对元老院子弟来说不是太寒酸就是太平凡。因此恺撒这种门阀子弟无需决定从政,也无需信仰某种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只要不想被统治阶层视为废人,恺撒就别无选择,只能从政。
恺撒雕像示意图
青年恺撒如何步入古罗马政坛?各人起点不同,但是人人的上升道路都是漫长而曲折的,要想最终实现至高目标,当上执政官,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精力、毅力和智力,恺撒样样不缺。公元前77年,年仅25岁的青年恺撒以相当传统的方式开始了他的政坛之路:控告一位著名的元老院成员,从此步入罗马政坛。这种做法让青年政客有机会在论坛公开辩论上展示对大众福祉的关切和自己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展示口才,让他们可以同时在古罗马民众面前和政界出名。
在公元前77年,恺撒控告前执政官格内乌斯·科尔内利乌斯·多拉贝拉任行省总督期间非法敛财。经过激辩后,虽然多拉贝拉被判无罪,但是对于原告恺撒来说,这次控告大获成功,因为恺撒既显露了演说家的风采,表明了坚决反腐的立场,又并未因为一位著名政治家被判罪而引起其支持者的持久敌意。针对当年在苏拉麾下显然严重损害希腊人利益的盖尤斯·安东尼乌斯(Gaius Antonius)的特殊民事诉讼不了了之,虽然遗憾,但是肯定无损于恺撒。现在他可以满意地开始"骑士游历"了,罗马贵族青年通常会前往东方做这样一次文化旅行,瞻仰希腊历史遗址并听指定的修辞术教师上课。
恺撒雕像示意图
可惜还没等见到住在罗德岛上的雄辩大师米隆(Molon),恺撒乘坐的船只就被海盗劫持,海盗索要一大笔赎金,才肯释放这位年轻的贵人。古罗马的恺撒传记作家们为求文章精彩而努力发掘传主自幼就显示出来的发迹征兆,搜罗并夸大了诸多恺撒早年故事,基本可信的故事寥寥无几,而遇海盗一事就是其中一则,因为其主要情节是一起惊人的外部行为,必定有众多知情者,若是胡编出来的,造谣者无望逍遥法外。
总之,恺撒被当时成群结队危害地中海安全的海盗抓住,被迫在船上隐忍了四十天左右,才等到亚洲行省各市凑齐赎金。他在小亚细亚海岸获释上岸后,自行在周边城市组织了一支小型舰队缉盗,擒获海盗后没收赃物。当主管总督还在犹豫是否要按恺撒所请处决海盗时,恺撒已经自行命人把凶徒钉上十字架。海盗一案表明青年恺撒就有能力果断决策、大胆作为,而且不惮在实施计划时无视规定。后来恺撒率领一支从市民中招募的私人军队参加再度爆发的征讨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之战,表现出了同样的自负和果敢。
执政后的恺撒示意图
恺撒如何改革罗马政局?恺撒在帝国东部期间,古罗马政府任命他担任大祭司。大祭司团是被赋予重任但没有规定禁忌的罗马三大祭司团体之一,所以政治领导层成员对大祭司职位青眼有加。大祭司团成员终身任职,团队实行补选制,即因成员死亡而出现职位空缺时,由在任大祭司酌情补选新人。
这个凝结了苏拉集团精华的团队选中恺撒接替其亡舅盖尤斯·奥勒留·科塔,凸显了青年恺撒的人脉和令誉:尽管恺撒曾与马略和秦纳交好而与苏拉交恶,但是他的名声在公元前70年代并不差,他的所作所为显然为自己在统治阶级核心圈里赢得了朋友而非敌人。因此,当恺撒后来返回罗马并在公元前73年首次参加罗马普选时,作为出身尚属显赫的氏族贵族,他当选为二十四名军事保民官中的一名,也并不突兀。
古罗马元老院示意图
而后恺撒登上古罗马政坛,开始修复苏拉惨败的政局,实施他的政治目标。古罗马的民粹政治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公民大会贯彻法令、必要时不惜与元老院对抗的做法,民粹政客高度重视自己的个人威信。
为了赢得民众支持,民粹政客使用一组几乎成为标配的悦民术:要么迎合民众的荣誉感,加强自由权利或扩大职权范围,打击不受欢迎的政客;要么依靠土地和粮食分配来满足民众物质利益。
由于民粹政客一再利用保民官职位获得成功,苏拉治国期间大幅缩减了保民官的职权范围和升迁机会。此举尽管完全符合苏拉的一贯作风,但是就连他的改革支持者也饱受委屈,因为苏拉无情地抛弃了神圣的传统。
在罗马共和国晚期,除了苏拉和恺撒,几乎没有其他罗马人愿意并且能够在旧机构和制度公认失败的情况下启动冷静而有效的改革,而非指望美好旧时代能够通过道德重塑而再现。苏拉本欲巩固的寡头政治最终承受不住他启动的社会改造,因此可想而知,恢复保民官职权的运动不仅深得民心,就连统治集团都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因此恺撒前72年的这番举动并不唐突,尤其因为其舅科塔已于前75年争取到了保民官部分权利的恢复。大势所趋,公元前70年,在庞培和克拉苏两位执政官的要求下,苏拉对保民官的限制被全部取消。
古罗马将领“雷必达”雕像示意图
对青年恺撒而言,真正棘手的改革,就是召回雷必达的追随者。公元前78年执政官雷必达因违抗苏拉命令而受尽冷落,致使心怀不满的老兵和农民于公元前77年在伊特鲁里亚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被迅速镇压下去,雷必达死在逃亡途中,其追随者先去西班牙投奔叛逆的秦纳派将领森图里乌斯(Sertorius),其中活下来的人后来被处以流放。
召回雷必达追随者攸关一批武装打击苏拉政权的罗马名人,由于这批人在公敌宣告和后续斗争中家破人亡,不能假定他们在遇赦后能够轻易融入社会。而此举对于当事人的后代来说意义更大,这批人迄今为止仕途无望,因为他们有为亲人复仇和修正苏拉秩序的刚需。因此恺撒关注这一棘手事件必然引起众人猜忌,幸好他有一个冠冕堂皇又通俗易懂的理由:搭救流亡的小舅子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秦纳,而这正是公认的家族团结责任。
恺撒雕像示意图
公元前69年左右,恺撒出古罗马任财务官。罗马共和国的财务官负责现金和账目管理,有些财务官直属罗马,有些则归各行省总督管辖。财务官本身虽然鲜有机会表现自己,但此职却是仕途必经的一站,因为自从苏拉改革后,财务官卸任后即自动进入元老院。因此,恺撒在西班牙总督安提斯提乌斯·维图斯麾下任财务官期满,在公元前68年返回罗马后,即加入元老院——掌握帝国命运、全国势力最大也最尊贵的机构。
元老院的每位成员都有平等的投票权,但绝非有平等的影响力,成员等级森严,按地位高低排序,依次发言,第一个发言的是执政官,然后依次是司法官、市政官、保民官,最后才轮到财务官。这意味着财务官事实上很有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在元老院发表演讲,而只能附议某项提案。因此,不愿一辈子做应声虫的人就必须升迁,而想主政的人必须当上执政官,但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古罗马祭祀示意图
恺撒如何利用贵族关系晋升仕途?当上财务官不久后,恺撒公开致悼词缅怀新丧的妻子和他姑姑——马略遗孀尤莉娅(Iulia)。这种殡葬仪式在罗马绝非私事,而是大族光耀门楣的盛举。在通往罗马广场的大型葬礼游行中,奴隶和获释奴隶头戴显赫祖先的死亡面具,身穿祖先的官服,以示祖先的英灵也到场了。在讲坛发表的颂词中赞誉的不仅仅是死者本人,而且是每位祖先。不难想象此种奇观会给围观市民留下何等印象。不过为女性费这么大工夫,即便不算创举,也属罕见。
恺撒为两位女性举办由于饮宴和葬礼竞技而耗资巨大的豪华葬礼,表明了他利用每个机会亮相罗马政坛的决心。从而利用贵族关系使自己的仕途得到晋升。而且恺撒的确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在为尤莉娅姑姑致悼词时,恺撒指出,姑姑的母系为古罗马国王安库斯·马尔西乌斯后裔玛西·雷格斯世家,父系则为传说中逃出特洛伊的埃涅阿斯后裔"特洛伊氏族贵族",是维纳斯女神的后裔。
恺撒的结论相当大胆:他,恺撒,出身于一个同时拥有作为人中翘楚的众王和能统领众王的诸神的神圣家族。这些言论体现的自信心和恺撒在精彩表演中流露出来的表现欲或许引起了一定程度的警惕。不过苏拉政权没有理由产生深层怀疑,恰恰相反,恺撒从西班牙返回后娶了苏拉的孙女庞培亚,更深地融入了古罗马统治集团。
恺撒雕像示意图
在公元前65年,37岁的恺撒当选罗马贵族市政官,这是他首次重要的胜选,表明这个年轻人前程似锦。比财务官高一级的官职是保民官和市政官,同一个人也可先后担任两职,但是每年新选的二十名财务官只有十个保民官职位和四个市政官职位,如此算来,有四分之一以上财务官升迁无望。不过这种局面只对恺撒这种贵族构成困难,因为保民官职位和两个平民市政官职位是专给平民的,贵族只能竞争两个贵族市政官职位,而且贵族不但要互相竞争,还得跟平民竞争,因为平民也有资格出任贵族市政官。显然贵族要当选贵族市政官很不容易,不过官场经验表明贵族市政官日后当上执政官的比例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