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理论创新的结晶,是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伟大构想和全球治理方案,是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先进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虽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取得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需要我们妥善应对。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胡再勇教授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更多内容,请点击封面购买本期杂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和借鉴中国传统优秀政治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以及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是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伟大构想和全球治理方案。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体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和人权理事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多项决议或宣言,成为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先进理念。

习近平主席强调:“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我国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国已经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后,我国积极向其他国家传授疫情防控相关经验、方法,无偿向其他国家提供援助、支援疫苗等,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此外,“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的提出,进一步扩展与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当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取得重要进展,但也要认识到,当前国际社会仍然存在对这一理念的曲解,加之不同国家实力差异和核心利益的冲突、美国对华竞争性战略的干扰、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等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妥善应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些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曲解

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塑造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也存在差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尚处于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的初期,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成熟理论体系,一些国家和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误解,认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的在于抵消和转移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压力、转移对“中国威胁论”的关注、挑战当前国际秩序,按照中国的意愿重塑国际秩序,形成一种以中国话语为中心的新国际秩序并重写国际经贸规则等。也有误解认为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反映了中国借机成为亚洲领导者,进而达到通过掌控亚洲影响全球局势的目的。此外,也不乏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维护“文明冲突论”和“西方中心论”的西方价值观念,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开各种攻击,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修正主义、地缘政治挑战、中国的霸权工程、出口中国模式的政治工具等。

要看到,这些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误解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了解不深,存在碎片化倾向以及认知偏差;二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海外传播还不够。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同国家实力差异和核心利益的冲突

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治理格局产生影响,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维护的是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利益,损害了崛起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合理诉求,积极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治理机制改革,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推动发展中国家以平等身份参与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等。但也要看到,虽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实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综合实力离美国等西方经济体尚存在较大距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从实力出发维护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展缓慢。

此外,不同国家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其核心利益或者优先关注的事项也存在差别,但这不应成为各国齐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阻力。就美国来说,其核心利益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者角色,维持美元为核心货币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以及保护美国在全球的利益,其优先关注事项之一是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中国的核心利益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优先关注事项是安全、减贫、政权稳定、经济发展等国内问题。

一般而言,不同国家核心利益和优先关注的事项只要不存在冲突,并不会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障碍,各个国家在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的今天能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内找到共同的利益汇聚点。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坚持零和思维,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为本国利益肆意在发展中国家进行颜色革命,进行政权更迭,造成国家间核心利益的冲突,还有一些国家间矛盾根深蒂固、对抗频繁,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造成严重障碍。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对华竞争性战略的影响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华战略出现重大的战略转型,由冷战后层层递进的接触战略转变为竞争战略,视中国为大国竞争者和头号威胁,将中美之间的竞争定性为发展模式和意识形态之争,并称中国意图塑造一个与美国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的世界。美国一直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批评态度,认为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将部分沿线国家的债务困境归咎于“一带一路”倡议,批评“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外交”。拜登政府上台后,几乎全盘继承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2021年6月11—13日举行的G7峰会上,美国提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计划,该计划以改善中低收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G7承诺将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总价值4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以替代“一带一路”倡议,拜登宣称该计划是“比中国方案更为优质的选项”。

2020年5月20日,美国发布《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方针》,系统阐述了全政府对华战略。并积极寻求与盟友,尤其是印太地区盟友,共同应对中国。美国的全政府对华竞争战略,以及与盟友合作从政治、安全、经济、价值观等角度与中国进行竞争,将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挑战。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

习近平主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全球金融危机后,孤立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泛起,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以促进本国经济复苏,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是美国和英国。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以美国优先为出发点,退出各种组织和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后重新谈判改为美墨加协定)、TPP、威胁退出WTO、巴黎气候协定等,意图以实力谈判为美国重新争取更大的利益,并重新制定符合美国利益的全球经贸规则,迫使中国等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系列“退群”行为不顾盟友和其他国家利益,导致全球治理赤字、安全赤字、环境赤字、信任赤字上升,招致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

自2016年3月英国公投脱欧后,2021年1月31日,英国脱欧历程完成。对欧盟财政一体化的抵触以及不断增长的移民压力是英国脱欧的重要原因,但英国脱欧,对英国和欧盟来说是两败俱伤的事件,对欧盟来说,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欧盟可能陷入分裂,而对英国来说,短期可能会获得一些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脱欧后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大打折扣,经济前景也会进一步变差。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如果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障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的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理念相背而驰,也对各国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诸多障碍。

我国应对策略

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权和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谈到,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述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和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无论是进一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消除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误解,都需要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权和话语体系。当前,国外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研究不深,认知碎片化,相反,国内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实质、哲学基础等研究深入系统,但对外传播不够,亟需加快构建覆盖国内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权和话语体系。

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并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支援全球抗疫、“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承诺都是我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对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构建、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以上实践的顺利实施,对于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除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外,还应从更多角度、层面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众人捧柴火焰高,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全人类的利益,只有各国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由点成线再到面,才能更早建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处理好与美国的竞争合作关系

当前,美国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综合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在全球和地区层面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美国的全政府对华竞争战略,意图遏制中国崛起,抵消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的影响力,不利于中国引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在贸易战、科技战等的冲击下,中美双方战略互信匮乏,沟通意愿和成效低下。拜登新政府上台以来,延续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框架,目前双方都在冷处理中美关系,高层互动较少,对于未来中美关系的定位,以及如何处理和构建新型双边关系,双方还缺乏共识。

对中国来说,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晤达成的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观相一致。因此,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有利于推动国际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美双方都意识到,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虽然主动权不在我国,但只要不涉及和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我们仍然可以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理念,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努力扩大双方的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如共同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势力、共同维持地区局势稳定、进一步促进农业、能源和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区域合作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冷战和零和思维、以意识形态划线、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抬头等导致的全球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更加凸显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强调:“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对各国来说,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贸易、投资合作越来越频繁,产业链和供应链也越来越区域化和全球化,只有加强区域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才能更好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更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共商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2021年9月第1-2期

作者 | 外交学院国际经济学院教授 胡再勇

新媒体编辑 | 程静静

原文责编 | 李懿

美编 | 石玉 王嘉骐

声明:《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