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字 正文

85年命运如何

原创:将军55

此文真实形象展现了老军人的脾气秉性对军人后代性格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人物的时代局限性和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强调了加强修炼学习和包容的必要性。应该讲,这是我大半生对人生命运最痛彻的反思与感悟!我们需要做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的人!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85年命运如何

父亲姜云清是1931年15岁从湖南老家参加红军的老军人,2006年病逝于天津警备区干休所,享年91岁。

他一生经历了20余年的战争岁月的戎马生涯,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军队里做了30多年的后勤工作,60多岁离休后,又在军里营建办干了三年,不是动嘴,是真抓实干搞营建,85年我从部队上转业的时候他刚正式的离休。可见父亲的身体和工作的欲望及能力还都是得到组织上认可的。

可是对于父亲的资历来讲和经历来讲,他的职务并不算高,1955年授衔中校,行政级别12级,我算了算,父亲1944年左右就当了康保县县大队队长,1948年的时候任华北军区骑兵独立27团参谋长,一直到1969年任天津66军后勤部副部长(付师),他在团级岗位上停滞了26年左右,也就是说,父亲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而且是有资历、战功和战伤的情况下所获得的相应职务待遇不高或者说是太低了。

我从小在大院里听到和看到的是,跟父亲一起长征过来的老红军55年授衔少将、大校的很多,上校的也不少,中校的在军一级里头真的是很少见。那个时候我们大院住的都是军里的处长级别居多的家属,也有几户军里的部门首长,但他们对家父都显示出特别的尊重,后来我才知道,那时候父亲的军衔虽然不高,但胸前挂着的显示红军时期入伍的牌子上令人敬畏。部队上很讲究资历,即便同是处长,他们见到父亲也要先行敬礼,以示尊重,即便是资历较低抗战时期入伍的军首长们,见到父亲也有先敬礼表示尊重的。

我在相当长的一段跟随父亲成长的时间里也是为父亲抱打不平,也认为父亲是吃了没有文化大老粗的亏了,还有就是脾气不好,爱骂人伤人,所以职务晋升慢。可是最近几年,当我慢慢变老了以后,特别是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格外关注以后,我对家父的委屈和认识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在行伍出身的家父身上,除了忠诚于党和作战英勇顽强不怕苦不怕死遇强更强等性格特点外,也存在着争强好胜的个人英雄主义、打骂人的军阀作风和游击习气以及本位主义等等在战争年代特定的环境里养成的不容易改的毛病和性格。而这些性格会随着职务的升迁变成组织上不好驾驭的难题。性格决定命运的话是一点不假。革命战争时期的带兵打仗的人这种毛病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说很多老红军职务没有上去,恐怕跟自身的性格缺陷有直接的关系,也跟领导上不好安排进“班子”有关系,这么老的资历脾气那么大,别说资历浅的领导不好意思管你,就是非管不可的时候,他也怕你当众骂他让他下不来台。

父亲骂人凶狠在66军是出了名的,他可以一口气骂上个把钟头,有点像张飞长坂坡上一声吼,把曹兵的胆子都骂破了!要是有人还嘴他骂的就更凶狠了,青筋暴涨,怒目圆睁,仿佛拳脚相加的样子不可一世.知道父亲脾气的那些军首长们,只要看到父亲生气骂街,就不出声让他骂够了,气消了,再慢慢的好言好语相劝。我跟父亲了一辈子,也让他骂了一辈子,直到临终做手术往手术室推的担架车上,他忽然睁开眼看着我还幽默了一句说:小军,你怎么来了?你就不怕我骂你呀!当时我是强忍着说不出来是委屈还是疼痛的心情回答父亲说:嗨,骂一辈子了,这时候就别说别的了!”当时大哥姐姐都在场,他们心里都明白,我在父亲的眼里,就是个软柿子,骂了也不会跑掉的三儿子。父亲是个没有人骂就不痛快的军人。所以我太了解我的父亲的脾气秉性了。其实父亲自己心里也明白有时候骂的根本就没有道理,但不骂人和没人可骂他就不痛快,母亲常常在父亲发火的时候跟我说:他要脾气稍微好一点职务也早就上去了!可是怪得很,他几十年对来家的小保姆和小战士从来不骂不发火,即便是她们不小心摔瓶打碗做错事,父亲也只是说说以后小心点注意的话。后来父亲去世后,有报社约我写篇老红军的稿子,我就写了篇《爱骂人的父亲》给他们用了。

老红军父亲的一生虽然是多彩而壮丽的,但也充斥着许多悲情的色彩即时代的需要与性格的局限性!其实我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人生缺陷是非常自知的,虽然到老到死都没有承认过自己办错过那件事,犯过什么错误,嘴上一直硬,都是他人的错。但我发现父亲在晚年在脾气上有所自省和改变。只是他放不下面子罢了,不愿底下英雄一世的高傲的头颅!都说知识分子好面子,其实争强好胜带兵打仗当了一辈子兵的老军人更好面子!给这样脾气的父亲当儿子其实也很受罪,老红军的儿子也不好做呀!

父亲一生的爱好就是他一生的经历。爱马、爱枪、爱骂人、爱种地、爱用个本子天天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情(爱总结)。

战争年代,父亲几乎天天要跟马打交道,行军打仗形影不离的。我小的时候看过父亲骑在马上的照片,很威风,很神气,父亲英俊威武的骑在白马上,两边的警卫员都是挎着马枪和卡宾枪。听母亲讲,45年苏联红军从康保一线入境的时候,就是父亲奉聂荣臻司令员的命令带着一支骑兵部队前去迎接的。而且康宝内蒙一带跟傅作义的骑兵和当地土匪打仗,他们的骑兵都非常的凶悍,可以想象,作为县大队队长和骑兵独立团的参谋长的父亲骑术是多么的高超。骑术不高超,如何带兵打仗?

爱枪更不用说,父亲在晚年母亲去世后,交代给我大哥的一件事就是把几十年一直压在床铺底下的一把战争时期缴获的撸子还有几发子弹上缴给后勤军械处。我在跟随父亲生活的几十年间,母亲一见到父亲跟我们发脾气的时候就偷偷跟我说:快别惹他,他可有枪。其实父亲有枪并不是为了防身,他的胆子可以用虎胆来形容,否则在红军长征的时候,萧克将军也不可能挑选我父亲做他的贴身警卫。我相信爱枪的父亲对于枪的原理构造是运用的非常娴熟的,在康宝的时候,作战时用枪打仗,不作战时用枪打猎,个别的发脾气的时候也用枪吓唬人,为此还犯个大错误受过处分。

至于种地,那是天生的本分,生在雇农家,给地主放牛,与土地的熟悉和天生的热爱是家父的习性。解放后,不打仗了,他先是在华北军区后勤部工程处搞营建,后来又调到天津营房处管理营房,60年左右部队搞生产,他当军里的生产处长,开垦了唐山百各庄农场(当时全军有名的两大军垦农村叫南有牛田洋,北有百各庄),还有就是1973年我家搬到天津五大道之一的大理道,那是过去资本家的洋房,刚进去的时候很洋气的,有三户人家,全是副部长,我家住一楼,没多久,父亲就找来战士把院子改造了,也不顾其他两家愿意不愿意,在院子里又载葡萄架,又是掏粪种菜锄地,还种了好几棵香椿树,还挖了冬天储存大白菜的菜窖,(地震后拆临建房,街道上门来要求拆掉菜窖,母亲一句话就把来人劝走了:老爷子是老红军,你们看着办吧!)。说不好听的,院子整的有点像现在的农家院,跟五大道的洋房真不配套。2006年父亲去世后,部队房屋置换,我们搬离了住了三十年的老屋,等几年后我再路过老院子的时候,那里已经焕然一新,洋气十足,挂着的牌子是卫生局白细胞造血研究所的办公地点。

按照父亲的这三大特点,战争时期,他绝对算的上是那个时代的能工巧匠,干一行爱一行,而且是他的兴趣爱好所致。假如说,解放以后他转业到地方进机关和工厂工作,去到一个他不是很熟悉或者跟他的兴趣不太吻合的地方工作,我想,他不但职务上不去,而且会郁闷而疾的。因为他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或者说也已经完全属于那个时代了!再比如说,以他的那种经历资历来指挥现在的作战和后勤保障的话,他也一样会是落后而固执的。

跟父亲一起长征过来的战友原天津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萧大鹏,55年授衔大校,战争时期一直跟着机关走,不在一线作战,脾气也好,跟父亲几十年什么事情都让父亲帮他拿主意。和平时期职务晋升反而比父亲快,也就是说,不适合打仗的人反而适合和平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工作。这就是时代特点与人物性格特点的微妙的关联之处。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大国的工匠精神,其实也就是强调一种干一行爱一行专研一行的改革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与个人兴趣爱好脾气秉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时代精神!

我之所以由原先为父亲资历老职务低而愤愤不平转变到今天的这种历史观的认识飞跃,其实也是一种批判的继承传统精神的哲学态度。

时代需要与时俱进的人物,你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你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而跟上时代前进的唯一方式方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不墨守陈规,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国家和社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和他人、把包容和创新结合起来,完善自己的心智和心态!

这些感受就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人生启示,再次怀念和感谢我的父亲!

好文章可以治病救人,如同良药美食一般。如此说来,我是大爱无疆,慈悲为怀,善人者人之善也。

85年命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