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脉轮的渊源与由来
东方——由古印度瑜伽术和传统医学发展而来,具有实证的能量知识体系。
脉轮能量学起源于古印度的脉轮学说,在古印度传统医学经典《吠陀经》中早有记载,通过打坐冥想的方式通畅脉轮,使人体自身的能量系统(也就是医学所讲的经络气穴)得以很好为健康服务,同时还能开启智慧。
在瑜珈学的书籍中也会有相关的知识介绍。除印度外,古犹太教、北印地安人、南美玛雅及印加文化,都有类似说法或文字记载。“七轮”的知识后流传至西藏被当地密教及藏传佛教所吸收,如今“三脉七轮”的知识亦随运动瑜伽和藏传佛教而流传至西方国家,并广泛应用于各类身心灵的理论之中。
瑜伽学理认为人体是由五大元素组合而成,即以太、气、火、水和土,并由身体中不同的脉轮所支配。
通过讲究方法的修炼,可以使身体充满能量。脉轮被认为激发了肉体和肉体与精神两种本性的交互作用,人经由它来接收和传达精神层面、社会属性和灵性等方面的能量。
大部分的疾病与情绪都与脉轮相关,而各脉轮之间的能量是互通的,越是有觉知有智慧、身心灵平衡健康的人,越能打开全部脉轮。
西方——最早将脉轮与气场相关联,并使之直观视觉化。
前苏俄时代科学家Kirlian克里安使用High Voltage (高电压)摄影技术进行拍摄,发现不论动物或植物,其外部都有一层似雾的光包围,而且对于人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颜色的光。
他发明的相机称为Kirlian Camera克里安照相机,也是现代气场分析仪的始祖。后来曾于太空总署工作的美国科学家Barbara Ann Brennan开始长时间研究人体气场的频率,把人体能量分为七层,确立了西方最早的七轮学说,并根据此成果完成《Hands of Light》这部经典著作。
2、什么是脉轮?
Chakras,源自古印度梵文,意为“轮”,也有译为『轮环』,或称为『轮穴』,是由生命能量的转动所形成。这些旋转的能量中心,看起来就像转动的纺车,被称做脉轮,能量在此积聚集中,循环转动,贯穿身体的前后部份,成为一个体内能量进出的管道。
在印度的瑜珈灵性系统中,一个脉轮被认为是人身体的一个结点,人体中有七个盘旋的轮状能量中心出现,所以命名为七重轮。这七个圆形轮状物位于身体的中轴线上,从脊骨底到头顶排列一行,每一轮都与某种颜色、多重特定功能、意识形象、古典元素以及其它有区别的特征联系在一起。位于身体底部的数个脉轮主导本能部分,身体顶端附近的脉轮则影响我们的思想部分。
现代医学发现,七轮的位置其实对应分布于人体脊柱上的主要神经丛(Plexus),不同的神经丛各有特性,分别掌管人体的各种身心活动状态,即人体的器官及情绪,这也是控制我们身体的枢钮。古代的瑜伽士甚至能准确描述每个轮的花瓣数,这些花瓣数目和该神经丛处的副神经丛(Sub-plexus)也相对应。
3、人体七轮
第一个脉轮是海底轮(MuladharaCakra):是各种身体需求和基本欲望的贮藏所,控制着人体中固体的成分。
第二个脉轮是是生殖轮(SvadhisthanaCakra):它控制着性腺及身体中液体的成分,主宰人的性功能与创造力,是集合知觉、是所有远祖记忆的仓库。
第三个脉轮是本我轮(ManipuraCakra):控制着身体中火的成分及胰脏和肾上腺的分泌,主导我们的活力和世俗的活动,支配人的精力和消化功能。
第四个脉轮是心轮(AnahatCakra):控制着气体的成分,以及胸腺和淋巴腺,和人体的呼吸、循环功能有关。
第五个脉轮是喉轮(vishuddhaCakra):控制着以太成分、甲状腺及副甲状腺,与交流功能有关,同时也影响着人体的活动。
第六个脉轮是眉心轮(AjinaCakra):它控制着脑下垂体并使用松果体和下视丘的荷尔蒙,主宰世俗和灵性的知识,支配着心神方面的功能。
第七个脉轮是顶轮(SahasraraCakra):它已超越了生物学及心理学的范畴,相关功能只能用哲学和灵性的语言来描述,是最高知觉的居留地。
人体脉轮有不同的活跃程度。
理想状态下,所有脉轮都呈现平衡状态,会对我们情绪和感觉发挥正面作用。当它们呈现活跃状态时,就处在正常运作中。但实际上,通常部分脉轮会过度活跃,而部分脉轮不够活跃以致无法发挥作用。当脉轮产生阻塞、不足或过剩等状况,压力、忧郁、悲伤及愤怒等负面情绪都会促成脉轮闸口关闭,长期累积将导致身体疾病的产生及精神失调。跟所有宇宙的循环道理一样,脉轮的能量有不足的也有过量的,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光来作补足与排解。脉轮甚至还有不同的专属频率或音符,这些音符会振动对应的脉轮,进而唤醒或开启它们。
脉轮-TA心属之人是你吗